『壹』 人民幣為何能成全球外儲「新寵」
近日,德國和法國央行將人民幣納入外匯儲備的消息在國際社會「炸開了鍋,其中,法國主流媒體發表的題為《人民幣在各央行外匯儲備中的分量增加》文章直言,德國央行將人民幣納入外匯儲備再次體現了中國在全球經濟中的重要地位。業內人士指出,隨著人民幣儲備貨幣地位逐漸被認可,已有超過60個國家和地區將人民幣納入外匯儲備,人民幣正在成為全球外儲「新寵」。未來,國際市場上或將出現人民幣、美元及歐元「鼎足之勢」。
中國人民 銀行前不久也指出,人 民 幣儲備貨幣功能將逐漸顯現。隨著人民幣正式加入SDR貨幣籃子,人民幣國際地位持續提升,人民幣國際接受程度將不斷提高,各國央行和貨幣當局持有人民幣作為儲備貨幣的意願將逐步上升。
『貳』 人民幣在全球外匯儲備佔比創新高,這說明了什麼
一個國家的貨幣能否作為外匯,主要取決於這整個國家的經濟實力和國際的認可能力,所以並不是所有的外國貨幣都能夠成功成為外匯儲備,所以這意味著我國的經濟實力在國際上具有一定的影響力,也在國際上有一定的認可度,比越高面證明國家貨幣在國際上被認可的程度越高。
面對人民幣國際化,我們必須未雨綢繆
人民幣支付結算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要成為主要的支付結算貨幣和儲備貨幣,人民幣的發展道路還有很長,我們可以明確的知道,人民幣國際化是必然的趨勢,也必將是未來的主要支付結算貨幣,但目前而言,人民幣國際化這條道路絕對不會一帆風順,這其中涉及到的因素非常的雜多,所以我們必須未雨綢繆。
我們必須堅定地認識到人民幣幣值相對穩定,需要我們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信心,同時不斷地拓展國際貿易,這樣才能夠為人民幣的國際支付結算提供必要的貿易基礎你站起,積極的應對貿易和經濟環境的變化,創造更好的條件。
『叄』 IMF官方宣布人民幣成全球儲備貨幣後有什麼影響
根據IMF官方最新公布的2016年第四季度全球外匯儲備報告,在以貨幣種類歸類的外匯儲備中,赫然地,首次出現了人民幣的字樣!
這是自去年2016年10月1日,人民幣正式被納入SDR(特別提款權)以來,人民幣國際化道路上的又一具有歷史紀念意義的事情!
IMF在官方全球外匯儲備數據中將人民幣數據單列,不僅是對中國,對於全球發展中國家來說都是頭一遭!
從規模來看,目前全球央行持有人民幣的規模為84.51億美元,占已支配外匯儲備中排名第七位,份額約佔1.07%。
一國貨幣在全球儲備貨幣體系中的地位,往往伴隨著其貿易量在全球比重的不斷提高而增長。目前我國在貿易量上和美國旗鼓相當,在經濟貢獻上遠超美國,如果不是歐美長期地把持全球貨幣定價體系,人民幣可能早就和美元勢均力敵!
『肆』 人民幣外匯儲備創新高,能夠取代美元的地位嗎
目前看來不會,畢竟現在全世界都主要以美元為基礎貨幣,人民幣任重道遠。
『伍』 人民幣會成為所有國家的外匯儲備嗎
現階段還不可能,人民幣匯率完全受政府控制,在世界范圍內受信任程度不夠。且中國在世界的實際影響力以及承擔的責任與現在的全球經濟地位不符,但未來可以期待。
『陸』 人民幣成全球儲備貨幣是怎麼回事
根據IMF官方最新公布的2016年第四季度全球外匯儲備報告,在以貨幣種類歸類的外匯儲備中,赫然地,首次出現了人民幣的字樣!
從規模來看,目前全球央行持有人民幣的規模為84.51億美元,占已支配外匯儲備中排名第七位,份額約佔1.07%。
一國貨幣在全球儲備貨幣體系中的地位,往往伴隨著其貿易量在全球比重的不斷提高而增長。目前我國在貿易量上和美國旗鼓相當,在經濟貢獻上遠超美國,如果不是歐美長期地把持全球貨幣定價體系,人民幣可能早就和美元勢均力敵!
『柒』 人民幣會超過美元,成為第一大儲備貨幣嗎
短期內不會,中長期來看伴隨著人民幣的國際化和國力的崛起人民幣最終會超過美元成為全球第一大儲備貨幣,但是這個過程需要一定的時間。
在這個大的背景和趨勢之下,美元全球結算體系將會逐漸的走弱,而背後將會於歐元人民幣和日元甚至於英鎊在內的國際多元化貨幣逐漸的走向國際貿易結算,這也是歷史的發展必然趨勢。而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發展力度最高的潛力股,人民幣國際化路程雖然曲折,但是前景一片光明。
『捌』 世界哪個國家把人民幣當成外匯儲備
原來沒有的,因為RMB是不允許在國際市場流通的,所以沒有任何國家能夠獲得足夠多的RMB以作為外匯儲備。
之所以不可以流通在於中國的貨幣管制,為了避免像97年金融危機的悲劇,因此不讓RMB在境外流通。97年,索羅斯在泰國境外慢慢地,不被察覺的吃進泰銖,並逐漸掌握了足以撼動整個泰國市場的貨幣量,而泰國自己卻毫無察覺。最後索羅斯在高位拋售海量泰銖,從而導致泰國經濟崩潰,因為東南亞金融危機。
而現在,中國由於已經與一些東盟國家簽署了貨幣互認協議,開始將一部分RMB和東盟國家的貨幣互換,互相作為儲備貨幣。現在馬來西亞、泰國、寮國、菲律賓、韓國、越南等國,都已持有一定量的RMB作為外匯儲備。
而為了避免RMB跨境交易再次出現97年的問題,中國也早在n年前,就已經開始現在國內打造了銀聯交易網路,現在,國內的銀聯已經成網路了,已經開始向國外拓展。因為如果讓RMB只在銀聯平台上交易,這樣交易的信息,可以都被中國的銀行察覺到。反之,visa和master交易系統上的交易都可以被網路終端——華爾街監控。無論是考慮國家國防安全,還是金融安全,另立交易網路都是必要的。因為二戰期間,英國的情報部門就通過猶太銀行家,監控著德國在二戰期間在瑞士的每一筆國際交易。德國買了多少戰略物資一目瞭然。
由於支付系統對市場信息的高度控制性,中國的銀聯系統顯然已經動了英美銀行家的乳酪了,因此在推向國際化方面一直比較緩慢。幾個月前,第一個認可銀聯支付系統的外國國家韓國,正式批准引入銀聯支付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