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有沒有比國家外匯管理局網上服務平台更差的網站 如果馬雲做這樣的網站,估計阿里巴巴早就不存在了
朋友,你是不是傻。。。一個是做生意的,一個是權、利機構的。這個怎麼比- -
你敢到阿里巴巴總部說馬雲 艹 尼瑪,我要弄死你
有本事你到中、南、海說XXX,艹 尼瑪,我要弄死你看看- -
木有辦法,和這些打交道,只能耐心些了。。。
② 馬雲:阿里是陸資還是外資 我也糊塗了阿里巴巴
稱自己搞不清阿里巴巴是陸資還是外資
阿里巴巴是中國大陸企業還是外資企業?可能連創始人、董事局主席馬雲自己也搞不懂了。
在上海會見正在訪華的英國威廉王子後,3月3日下午,馬雲抵達中國台灣。根據阿里方面給出的消息,馬雲是應台灣大學、台灣師范大學、台灣科技大學等聯盟學生會邀請,在台大與學生座談。
馬雲此行頗有「救火」的意味。
日前,因為阿里巴巴在台灣設立的分公司身份為新加坡公司,台灣當局認定這與該公司實為大陸資本控制的實情不符,阿裡面臨12萬元新台幣的處罰不說,還被要求於6個月內撤資。
「大陸認為是外資,
台灣認為是陸資」
據台灣《聯合報》報道,馬雲演講的消息一出,入場門票即被台灣學生「秒殺」,甚至一度造成網路報名系統癱瘓,2000個座位被一搶而空。
馬雲的到來不僅吸引了台灣年輕人,台下還坐著富士康集團總裁郭台銘等台灣知名企業家。
昨日,馬雲在演講開場後不久便主動聊起被「要求撤資」的事:「阿里巴巴在中國大陸被認為是外資企業,美國商務部長說阿里巴巴是中國企業,現在台灣又給我一個陸資企業的身份。我已經糊塗,到底是哪個企業?世界變化太快!」
「這世界多元化,有很多觀點,大家要用自己的腦袋去判斷。我們15年前在大陸創業,是一路被罵過來的,沒有罵聲我會特別緊張。對於這兩天的評論,我能理解。」馬雲稱。
據台灣《聯合報》的前述報道,阿里巴巴在台設立兩家分公司,分別為新加坡阿里巴巴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和香港商淘寶信息公司。根據台灣「陸資許可辦法」,以第三地公司來台投資,若第三地公司的陸資持股逾30%,或對第三地公司具有控制能力,視為陸資。
阿里巴巴稱,該集團最大股東為日本軟銀(SoftBank)及美國雅虎(Yahoo),持股各為32.4%、16.3%。阿里巴巴經營團隊持股僅佔14.6%,包括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的8.8%、阿里巴巴集團執行副主席蔡崇信3.6%的持股。該公司特有的合夥人制度也僅有董事提名權,股東才有表決權。
台灣「經濟部投審會」發言人朱萍對這一解釋不以為然。他認為,從去年阿里巴巴在美上市的公開資料來看,可確認馬雲與合夥人對台灣分公司有實質控制力,因此阿里巴巴台灣分公司屬陸資。
早報記者獲悉,馬雲在演講結束後舉行的媒體采訪環節表示,「我們去全世界開展業務,都必須遵守當地的法律法規,我完全理解台灣提出的需求。現在由於上市以後,台灣方面提出不同的看法,我認為錯在雙方溝通不夠。如果需要補手續去做,我們一定遵守規定。」
馬雲強調,阿里巴巴平台上有很多台灣客戶,「我們可以撤,但不能放棄客戶。台灣對阿里巴巴非常重要,畢竟我們同根同源。」
希望了解台當局關切
早報記者獲悉,馬雲此次前往台灣,有和台灣有關方面溝通的考慮,「我們希望了解台灣當局關心的是什麼。」
需要指出的是,近一年來,台灣對於「陸資」入島的管控日趨嚴格。自2014年3月台灣發生反對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學潮」後,兩岸經貿互動議題在台灣內部輿論壓力漸增。去年4月,原本只有在審查特定個案時,應「投審會」要求列席的台灣情報安全部門「國安局」,被正式納入「投審會」成員,這被視為台灣嚴格管控「陸資」的最新例證。
實際上,阿里巴巴2008年進入台灣時也有「苦衷」。台灣直到2009年公布「陸資許可辦法」等文件之後,才對大陸公司和資本開放入島投資。
至於馬雲提到的「在大陸被認為是外資企業」,則是指國家外匯管理局日前的一番表態。
春節期間,新華網報道稱,外匯局有關負責人介紹,阿里巴巴不在「境內企業境外上市」的統計中,因為「境內企業境外上市」的統計對象是指在中國大陸注冊的法人機構,而非中國背景的公司。2014年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的阿里巴巴注冊在開曼群島,實際是特殊目的公司。統計口徑上,該公司是境外企業而非境內企業。
在台成立百億新台幣基金
就在台灣當局祭出「投資身份」罰則後,阿里巴巴3月2日宣布,在台灣成立100億元新台幣(約合19.7億元人民幣)的非營利創業基金,用來支持台灣年輕創業家。百億基金將委由專業投資團隊管理,投資收益也投入基金循環使用。
阿里巴巴指出,基金將協助台灣年輕企業家在阿里巴巴集團電商系統的各交易市場和平台上,成立與發展自己的事業,讓他們能將產品和服務拓展到大中華市場。
馬雲在演講中談及設立台灣青年創業基金的初衷:「台灣創業環境應該說非常好,誕生了一大批優秀的企業,但是世界在發生變化,很多年輕人抱怨和迷惘。改變自己,順應未來是最重要的。」
學生還就未來創業機會、三地青年差異、阿里全球戰略、個人生涯選擇等向馬雲提問,馬雲給出了一些創業建議。
馬雲認為,創業無需迎合市場需求,也不必照著MBA創業模式走。「一個人創業,是狼還是狗?狼不在乎行業多大,殺進去就做自己感興趣的東西。行業好壞跟自己沒關系。好行業裡面爛企業一大堆,爛行業里好企業也很多。」
據悉,該基金將依照相關法規申請,希望下半年啟動。
台灣「行政院副院長」張善政卻表示,「自己的年輕人自己顧。」對於馬雲和阿里巴巴的倡議構想,將聽其言、觀其行,再表達當局立場,並強調,若大陸企業的用意是展開獵頭攻勢、意欲挖角台灣創業人才,則他並不樂見。
今年1月,獵豹移動宣布,將投入1億元新台幣,在台成立獵豹創業基金,扶持台灣移動互聯網。小米科技創始人雷軍還給台灣青年拋出綉球:「如果台灣有好的產品、創意,小米非常願意與大家合作。」
③ 為什麼張瑛會看上馬雲,是因為馬雲「憑億近人」嗎
當年張瑛看上馬雲就是因為看到馬雲身上的閃光點,是一隻潛力股。雖然人長得不帥,但是能力很強,而且人格魅力也強大。
④ 馬雲拿著支付寶里的錢去干什麼了
1、不要把支付寶的余額寶業務與銀行的存款業務進行對比,兩者不是同一緯度的東西;
2、余額寶實際是通過支付寶購買T+0的貨幣基金,購買貨幣基金的方式有很多種,不僅僅是銀行渠道,當然這會對銀行產生一定的影響;
3、從銀行的存款業務來說,並不會收太大影響,畢竟在國內,該存款的用戶還是會去存款,有存款的用戶也不會把存款轉到支付寶的賬戶里來;
4、因支付寶本身的背景,用戶也不會把大額的資金存放在支付寶賬戶里;
5、支付寶目前尚未直接連接到大額的理財產品購買,這塊業務恰恰是銀行的重點,5W起,到百萬的理財產品,支付寶目前尚無法或沒能力介入;
綜上所述,余額寶業務並不會和銀行的存款業務有沖突,最多也就是對銀行購買基金業務有一定影響。
⑤ 抖音上說是馬雲叫做人民幣外匯投資是真的嗎
當然是騙子啦、、、要是外匯投資這么好做,哪裡輪得到你?
⑥ 馬雲創業是怎麼起步的用的多少資金
1994年30歲而立之年的馬雲開始創業,創立杭州第一家專業翻譯社-海博翻譯社。
1995年,「杭州英語最棒」的31歲的馬雲受浙江省交通廳委託到美國催討一筆債務。結果是錢沒要到一分,卻發現了一個「寶庫」——在西雅圖,對計算機一竅不通的馬雲第一次上了互聯網。 剛剛學會上網,他竟然就想到了為他的翻譯社做網上廣告,上午10點他把廣告發送上網,中午12點前他就收到了6個email,分別來自美國,德國和日本,說這是他們看到的有關中國的第一個網頁。馬雲當時就意識到互聯網是一座金礦。開始設想回國建立一個公司,專門做互聯網。馬雲萌生了這樣一個想法,把國內的企業資料收集起來放到網上向全世界發布,他立即決定和西雅圖的朋友合作,一個全球首創的B2B電子商務模式,就這樣開始有了創意。並起名中國黃頁(chiinapage)。
回國當晚,馬雲約了24個朋友做外貿的朋友也是他在夜校名義上的學生,給他們介紹,結果23人反對,只有一個人說可以試試。馬雲想了一個晚上,第二天早上還是決定干,哪怕24人都反對,他也要干。
「其實最大的決心並不是我對互聯網有很大的信心,而是我覺得做一件事,經歷就是成功,你去闖一闖,不行你還可以調頭,但是如果你不做,就像你晚上想想千條路,早上起來走原路,一樣的道理」。馬雲提起當初,贊賞的是自己的勇氣而不是眼光。
1995年4月,31歲的馬雲投入7000元,又聯合妹妹、妹夫、父母等親戚湊了兩萬元,創建了「海博網路」,「海博網路」從此成為中國最早的互聯網公司之一,產品就是 「中國黃頁」。
1996年,32歲的馬雲艱難的推廣自己的中國黃頁,在很多沒有互聯網的城市,馬雲一律被稱為「騙子」,但馬雲仍然像瘋子一樣不屈不撓,他天天都這樣提醒自己:「互聯網是影響人類未來生活30年的3000米長跑,你必須跑得像兔子一樣快,又要像烏龜一樣耐跑。」然後出門跟人侃互聯網,說服客戶。業務就這樣艱難地開展了起來。1996年營業額不可思議地做到了700萬!也就是這一年,互聯網漸漸普及了。
1996年3月因為杭州電信的實力懸殊的競爭,最後馬雲不得已和杭州電信合作,馬雲的中國黃頁資產折成60萬,佔30%股份,杭州電信投入140萬人民幣,佔70%股份。後因經營觀念不同,馬雲和杭州電信分道揚鑣,放棄了自己的中國黃頁,並將自己擁有的21%的中國黃頁股份,全數送給了一起創業的員工。
這年是1997年,這是馬雲創業生涯第一次的失敗,這年馬雲33歲。
1997年,馬雲離開中國黃頁後,受外經貿部邀請,加盟外經貿部新成立的公司,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EDI),由馬雲組建、管理,馬雲佔30%股份,參與開發了外經貿部的官方站點以及後來的網上中國商品交易市場。在這個過程中,馬雲的btob思路漸漸成熟「用電子商務為中小企業服務」。連網站的域名他都想好了——阿里巴巴。互聯網像一個無窮的寶藏,等待人們前去發掘,就像阿里巴巴用咒語打開的那個山洞。
1999年,35歲的馬雲受夠了在政府企業做事條條框框的束縛、磕絆與畏首畏尾,不甘心受制於人的馬雲推辭了新浪和雅虎的邀請決心南歸杭州創業,團隊成員全部放棄其他機會決心跟隨。這年1999年,這是馬雲遭逢的人生的第二次創業失敗。
1999年1月15日,馬雲和他的團隊悄然南歸。
1999年2月,在杭州湖畔家園馬雲的家中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18位創業成員或坐或站,神情肅穆地圍繞著慷慨激昂的馬雲,馬雲快速而瘋狂地發表激情洋溢的演講「黑暗中一起摸索,一起喊,我喊叫著往前沖的時候,你們都不會慌了。你們拿著大刀,一直往前沖,十幾個人往前沖,有什麼好慌的?」在這次「起事」的會議上,馬雲和夥伴共籌了50萬元本錢。並按照慣例進行了全程錄像,馬雲堅信這將有極大的歷史價值。在這次會議上馬雲說「我們要辦的是一家電子商務公司,我們的目標有三個,第一,我們要建立一家生存102年的公司;第二,我們要建立一家為中國中小企業服務的電子商務公司;第三,我們要建立世界上最大的電子商務公司,要進入全球網站排名前十位。從這天開始,馬雲開始鐵下心來做電子商務。
⑦ 軟銀賣出價值22億美元阿里巴巴股份,馬雲會回收嗎
就我個人的看法,我覺得馬老闆是不會回購阿里的股份的。首先,是資金的的問題。在我們眼裡的馬老闆是支付寶的老闆,他看起來是不缺錢的。但是就回購阿里的股份來說,我覺得他的資金還是有問題的。另外就是阿里巴巴是一個上市公司,所以要回購一部分股份首先要通過董事會,不可能會讓馬老闆安心的回購股份的。
⑧ 馬雲怎麼突然招人恨了
個人言論的爭議:
一、對996工作制的看法
2019年4月,996工作制引發爭議後,馬雲在內部交流會中肯定996工作制,他認為,「能做996是一種巨大的福氣,很多公司想996都沒有機會」,「商業是最大的公益」,「所以今天中國BAT這些公司能夠996,我認為是我們這些人修來的福報」,「我不要說996,到今天為止,我肯定是12x12以上」;
「我很幸運,我沒有後悔12x12,我從沒有改變過自己這一點」,並稱員工到阿里巴巴來,待遇和工作環境不是最重要,最重要的是阿里巴巴能把員工塑造為有理想、熱愛工作的「不同的人」。但馬雲之前在一檔節目中卻說自己後悔終日忙工作,根本沒時間陪家人,「要是能再活一次,我絕對不會再這樣了」。
馬雲的上述言論受到質疑,對此,馬雲又通過新浪微博改口稱「任何公司不應該,也不能強制員工996」,「沒有人喜歡在一個強制996的企業里工作,這既不人道,也不健康,更難以持久,員工、家人、法律都不允許。」
但是同時又強調「真正的996不是簡單的加班,不是單調的體力活,和被剝削沒有關系。而應該是花時間在學習、思考和自我的提升上」,「但是年輕人自己要明白,幸福是奮斗出來的!不為996辯護,但向奮斗者致敬!」
二、第二屆外灘金融峰會
2020年10月,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聯合各組委會成員機構在上海召開第二屆外灘金融峰會。峰會主題為「危與機:新格局下的新金融與新經濟」。10月24日,馬雲以聯合國數字合作高級別小組聯合主席、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倡導者的身份進行了演講。
他說:「巴塞爾協議像一個老年人俱樂部。」「今天的銀行延續的還是當鋪思想,抵押和擔保就是當鋪。」「借 10 萬塊,你怕銀行;借 1000 萬,你和銀行都有點慌;借 10 個億,銀行怕你。」此番言論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和議論。
11月2日,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保監會、中國證監會、國家外匯管理局對螞蟻集團實際控制人馬雲、董事長井賢棟、首席執行官胡曉明進行了監管約談。
11月3日晚,上海證券交易所發布關於暫緩螞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科創板上市的決定。香港交易所當晚也發表聲明,暫緩螞蟻集團H股上市。據《華爾街日報》報導,是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馬雲發言後,親自下令阻止螞蟻集團的IPO。
12月24日,受到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保監會、中國證監會、國家外匯管理局將約談螞蟻集團涉嫌壟斷行為立案調查,阿里巴巴的股價開市既跌超過15%,市值蒸發超過1100億美金。
(8)馬雲想做外匯嗎擴展閱讀:
榮譽
2017年12月15日,榮獲「影響中國」2017年度教育人物 。2018年9月10日,馬雲發出公開信宣布將於2019年9月10日卸任集團董事局主席,由CEO張勇接任。 2018年12月,黨中央、國務院授予馬雲同志改革先鋒稱號,頒授改革先鋒獎章。
2019年3月,馬雲以373億美元財富排名2019年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第21位。2019年5月10日,馬雲等17位全球傑出人士被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任命為新一屆可持續發展目標倡導者。2019年10月獲得福布斯終身成就獎。
2019年10月,入選2019福布斯年度商業人物之跨國經營商業領袖名單。2020年9月30日,馬雲不再擔任阿里巴巴集團董事。
⑨ 馬雲是不是在廣西北海靠資本運行起家的
沒有這回事,是傳銷佬捏造的謊言,都是騙人的,不要上當,不要自欺欺人,更不要害人害己。
傳銷最初表現為組織者假借「特許加盟經營」、「網路銷售」、「市場營銷」等名義從事傳銷的行為,逐步演變為現在的借用傳銷組織體系形式和計酬方式,不銷售商品或以銷售商品、提供服務為幌子,從事集資詐騙等違法犯罪的商業欺詐行為,本質是一種有組織詐騙活動,以非法佔有他人財產為目的。
盡管各種變相傳銷的名字表述不同,但其行為卻如同一轍:1、參加者通過繳納「人頭費」或「資格費」或者以認購商品(含服務)等形式變相繳納「人頭費」或「資格費」取得加入、介紹他人加入的資格;2、通過介紹他人參加發展下線人員,並由此建立具有上下層級內部財富再分配關系的組織體系;3、組織者利用參加者交付的部分費用支付先參加者的報酬維持運作;參加者的收益由其加入的先後順序及其發展人員數量決定
傳銷六大特點
1、組織嚴密、行動詭秘:傳銷一般採取把人員騙到異地參與,組織嚴密,一般實行上下線人員單獨聯系,而組織者異地遙控指揮。
2、殺熟:以「找工作」、「合夥做生意」、「外出旅遊」、「網友會面」等為借口,誘騙親戚、朋友、同鄉、同事、同學到異地參與傳銷。
3、編造暴富神話:利用一套貌似科學合理的獎金分配製度的歪理邪說理論,鼓吹迅速暴富,鼓動人員加入。
4、洗腦:對加入傳下組織的人以集中授課、交流談心等方式不間斷的灌輸暴富思想,使參與者深信不疑。
5、高額返利:傳銷組織一般都制定有貌似公平且吸引力很強的「高額返利計劃」,在傳銷人員的鼓噪下,很容易使人產生投資慾望,輕率加入傳銷活動。
6、商品道具、價格虛高:傳銷的商品只是道具,目的是發展人員,騙取錢財,因此被傳銷的商品價格與價值嚴重背離,很多是難以衡量價格的化妝品、營養品、保健器材、服裝等,部分商品是「三無」商品。
傳銷的危害性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傳銷和變相傳銷不僅嚴重擾亂社會正常的經濟秩序,而且還嚴重危害到社會穩定,對商業誠信體系和社會倫理道德體系也造成了巨大破壞。
(1)擾亂市場經濟秩序,侵害多個法律客體。傳銷和變相傳銷違法活動往往伴隨著偷稅漏稅、制假售假、走私販私、非法集資、非法買賣外匯等大量違法行為,不僅違反國家禁止傳銷和變相傳銷的規定,還違反了稅收、消費者保護、市場秩序管理、金融、外匯管理等多個法律規定。
(2)給參與者及其家庭造成傷害。傳銷和變相傳銷給參與者造成經濟損失的同時,給其家庭也造成巨大傷害。
(3)引發刑事犯罪,給社會穩定帶來危害。傳銷給絕大多數參加者造成血本無歸,一些人員流落異地,生活悲慘,甚至跳樓輕生,還有一部分人員參與偷盜、搶劫、械鬥、強奸、賣淫、聚眾鬧事等違法行為,給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造成嚴重侵害。
(4)對社會道德、誠信體系造成巨大破壞。由於傳銷人員發展對象多為親屬、朋友、同學、同鄉、戰友,其不擇手段的欺詐方法,導致人們之間信任度嚴重下降,引發親友反目,父子相向.
⑩ 馬雲投資維卡幣14億是真的嗎
假的!騙你上當,用鼻子想也想的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