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外匯期貨 > 外匯對經濟增長

外匯對經濟增長

發布時間:2021-07-21 16:20:34

『壹』 匯率變動對經濟發展有什麼影響

1、 匯率變動對進出口貿易收支的影響:

匯率變動會引起進出口商品價格的變化,從而影響到一國的進出口貿易。一國貨幣的對外貶值有利於該國增加出口,抑制進口。反之,如果一國貨幣對外升值,即有利於進口,而不利於出口;匯率變動對非貿易收支的影響如同其對貿易收支的影響。

2、匯率變動對國內物價水平的影響:一是對貿易品價格的影響;二是對非貿易品價格的影響。

3、匯率變動對國際資本流動的影響:

匯率變化對資本流動的影響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本幣對外貶值後,單位外幣能摺合更多的本幣,這樣就會促使外國資本流入增加,國內資本流出減少;二是如果出現本幣對外價值將貶未貶、外匯匯價將升未升的情況,則會通過影響人們對匯率的預期,進而引起本國資本外逃。

4、匯率變化對外匯儲備的影響:貨幣貶值對一國外匯儲備規模的影響;儲備貨幣的匯率變動會影響一國外匯儲備的實際價值;匯率的頻繁波動將影響儲備貨幣的地位。

5、匯率變動對一國國內就業、國民收入及資源配置的影響:

當一國本幣匯率下降,外匯匯率上升,有利於促進該國出口增加而抑制進口,這就使得其出口工業和進口替代工業得以大力發展,從而使整個國民經濟發展速度加快,國內就業機會因此增加,國民收入也隨之增加。

(1)外匯對經濟增長擴展閱讀

匯率的上浮與下浮是浮動匯率制度下匯率變化的兩種形式,在該制度下貨幣匯率隨時常供求關系的變化而變化。

當外匯求過於供時,其匯率會由下往上升高,稱為上浮,意味著該國貨幣升值。

當外匯供過於求時,其匯率就會由上往下降低,稱為下浮,意味著該國貨幣貶值。如果中國貨幣持續上漲就會影響匯率上浮的下浮

『貳』 外匯匯率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人民幣升值預期使得更多的國家或居民願意持有人民幣資產,這使得人民幣具有了變相的舉債功能,即我們只要多支付人民幣,就能夠獲得自身發展所需的經濟資源,獲得對其他國家或地區財富的支配使用權。通過升值提高人民幣在國際市場的購買力,不僅有利於吸收海外資源,而且會緩解國內資源瓶頸。中國擁有的巨額外匯儲備,不僅顯示了中國日益增強的經濟實力和國際影響力,也使中國獲得了更大國際事務話語權。 絕大多數反對人民幣升值的人士都拿日本做例子,認為日本經濟持續十多年的低迷就是日元升值造成的。這種看法是不符合實際的,其實造成日本經濟持續十多年低迷的真正元兇是上世紀80年代後期的股票市場泡沫和房地產泡沫。東京日經平均指數從上世紀80年代末期的38915.87直線下挫,到2001年9月10日跌至10195.69點的最低記錄,10年間東京股市損失市值達300萬億日元以上。日本地價也從1992年以後持續下降,到2001年初商業用地價僅為1999年9月的18%,居住用地價比峰值時期下降了約70%,蒸發掉的資產總值約為800萬億日元以上,相當於2002年日本實際GDP的1.6倍。泡沫破滅導致企業負債惡性膨脹,金融機構不良債權急劇增加,世界性技術進步加劇了過度設備投資造成的產能過剩,使日本經濟陷入嚴重的供給過剩。 但人民幣大幅升值對經濟的危害也是致命的,並不足取。 (1)總體上說,本幣貶值更有利於經濟較快增長。回顧中國改革開放30年的歷史,雖然體制改革與對外開放功不可沒,但人民幣貶值的作用也絕不可小視。戰後美國的經濟擴張及上世紀90年代經濟持續高增長,美元貶值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因此,盡管從長期來看,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人民幣升值是必然趨勢,但在沒有形成中國真正的出口優勢(技術、品牌、質量等)之前,人民幣名義匯率不宜進行大幅調整。 (2)巨額外匯儲備面臨縮水威脅。截至2007年末我國外匯儲備余額已達15282億美元,外匯儲備也是存在機會成本的,將外匯儲備用來投資可能帶來的綜合收益就是外匯儲備的機會成本,此外,保持大量超額外匯儲備還要承受美元貶值可能造成的匯兌損失。 (3)不利於金融市場的穩定。出於逐利的本能,人民幣升值必然會吸引大量境外熱錢的湧入,尤其是在大幅升值的預期下。熱錢規模大、流動快、趨利性強,將導致投機不可避免地盛行,推高股市和房地產價格,造成泡沫的「膨脹」,為日後金融市場的動盪埋下禍根。 在一般人的思維定式中,人民幣升值就意味著出口的下降及進口的增加,以及隨之而來的貿易順差的減少,然而從2005年匯改後這幾年的進出口數據看,盡管出口增速逐年下降、進口增速逐年上升,但上升和下降的幅度都很小,並且貿易順差還呈加速增長態勢。換言之,人民幣升值對外貿行業的影響並沒有人們先前預期的那麼大,人民幣升值在理論上的弊端並沒有必然成為現實。 出現這一背離現象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並不是人民幣升值單一因素起作用,如中國廉價剩餘勞動力供應充足,勞動力素質提高、技術進步導致生產效率提高,同時也與進出口貿易結構及企業應對人民幣升值壓力而主動調整產品結構有關。國內有學者曾就人民幣升值對我國的進出口影響進行分析,得出我國中長期出口產品價格需求彈性為-0.857932,就是說人民幣每升值1%,出口數量就會減少0.857932%,但是由於出口價格提高的幅度超過了出口數量減少的幅度,出口金額反而提高,人民幣升值3%促使出口增加0.43個百分點,隨升值幅度增加,出口增幅也擴大,升值30%後出口增加4.26個百分點。

『叄』 外匯管制會對經濟產生什麼影響

外匯管制的影響 1、匯率扭曲,不利於資源合理配置 無論是政府規定官方匯率,還是政府限制外匯買賣,都會使匯率偏離市場均衡匯率。對 發展中國家來說,匯率扭曲主要 外匯管製表現在本幣匯率過高。這可能是由於政府為本幣規定了偏高的官方牌價,也可 能是由於政府對外匯供求施加限制的結果。這種扭曲的匯率對資源配置有不利影響。首先, 它會打擊發展中國家的農業。在發達國家普遍對農產品出口提供巨額補貼的情況下,世界農 產品市場價格已經偏低;高估本幣匯率進一步降低了進口農產品的本幣價格,使發展中國家 本國農產品價格隨之下降,這是許多發展中國家農業發展緩慢、城鄉差別較大的重要原因。 其次,高估本幣匯率會普遍性地打擊該國的出口產業和進口替代產業,因為它抬高了本 國出口商品的外幣價格並壓低了進口商品的本幣價格。最後,從世界范圍來看,匯率是指引 國際資本流動的價格信號之一,匯率的扭曲使人們難以做出正確的投資決策。對發展中國家 來說,本幣匯率過高不利於吸引外資,它使外資只能支配較少數量的該國實際資源;從長遠 來看,這不利於該國的經濟發展、技術進步和國際競爭能力的提高。 2、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國際貿易的發展和對外開放的進程 從世界范圍來看,外匯管制阻礙著自由多邊結算體系的形成,自然阻礙了國際貿易和國 際資本流動的正常進行。對發展中國家來說,高估本幣匯率和限制外匯自由交易會打擊出口 企業的創匯積極性,而外匯短缺也影響該國進口貿易的發展。限制資本外流和限制投資收益 迴流的做法也會打擊外商對該國投資的積極性。 許多國家的經驗證明,要打破國際收支逆差、外匯儲備不足、外匯管制、對外開放程度 低、經濟發展速度慢之間的惡性循環,需要在逐步取消外匯管制上尋找突破口。 3、出現外匯黑市,而且外匯官價和黑市並存可能帶來權錢交易 當外匯牌價被顯著壓低之時,就很難避免外匯黑市的出現。當外匯黑市規模較大時,政 府甚至不得不開放外匯調劑市場,使該國出現合法的雙軌制匯率。為了以較低的官價購買外 匯,某些個人和企業可能向掌握外匯配給權的官員行賄,助長社會的腐敗風氣。 對於世界經濟的長遠發展來說,各國逐步放寬和最終取消外匯管制是一種歷史趨勢,但 是這將是一個十分漫長的過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需要實施一定程度的外匯管制,因為它們 的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經濟結構中存在不少缺陷,政府缺乏足夠的經濟實力運用經濟手段調 節經濟運行。在當代游資充斥的國際金融市場上,市場機制本身也存在重大缺陷,完全聽任 市場自發調節並非是各國最優的選擇。外匯管制是一把雙刃的劍, 它既能產生積極作用, 又能帶來消極影響。

『肆』 積累的外匯資本如何促使經濟增長

外匯儲備高速增長對經濟的有利影響
(一)提高了中國的國際資信
外匯儲備持續增長改善了我國外匯供給的短缺情況,增強了對外支付能力,而且提高了我國綜合國力,堅定社會各界對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的信心。外匯儲備是體現一國綜合國力的重要指標。我國外匯儲備的不斷增長,標志著我國對外支付能力和調節國際收支實力的不斷增強,為我國舉借外債以及債務的還本付息提供了可靠保證,對維護我國在國際上的良好聲譽、吸引外資、爭取國際競爭優勢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有利於中央銀行有效干預外匯市場
一國所擁有的外匯儲備表明了其干預外匯市場和維持本幣匯率的能力,各國中央銀行可以通過在外匯市場對外匯和本幣的拋售或收購等操作來影響外匯供求關系,從而達到調節外匯市場,穩定匯率的目的。干預外匯市場所需的資金具有時間不確定、數額巨大的特點。因此,充足的外匯儲備可以保證我國從容地應對突發金融風險,滿足有效干預外匯市場,維持本幣匯率的要求。
(三)為人民幣最終可自由兌換創造了條件
人民幣可自由兌換是我國外匯體制改革的重要目標。我國在1996年底實現了人民幣經常項目的可自由兌換,雄厚的外匯儲備確保了我國能應付隨時可能發生的兌換要求,維持外匯市場匯率的相對穩定,抵禦貨幣兌換所帶來的風險,削弱其可能造成的負面影響。充足的外匯儲備使中央銀行能有效地調節外匯市場,保持國際收支的基本平衡,從而使人民幣在邁向自由兌換的過程中保持匯率的基本穩定。
(四)吸引了大量外資流入
外商直接投資一直是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推動力之一。一方面,由於穩定的政治經濟環境、良好的投資機會和較低的勞動力成本以及巨大的市場潛力,吸引國際產業加快向中國。

『伍』 國際收支對經濟的影響 詳細

分為2部分,一是逆差,一是順差,
(一)國際收支持續逆差對國內經濟的影響1.導致外匯儲備大量流失。儲備的流失意味著該國金融實力甚至整個國力的下降,損害該國在國際上的聲譽。2.導致該國外匯短缺,造成外匯匯率上升,本幣匯率下跌。一旦本幣匯率過度下跌,會削弱本幣在國際上的地位。導致該國貨幣信用的下降,國際資本大量外逃,引發貨幣危機。3.使該國獲取外匯的能力減弱,影響該國發展生產所需的生產資料的進口,使國民經濟增長受到抑制,進而影響一國的國內財政以及人民的充分就業。4.持續性逆差還可能使該國陷入債務危機。(二)國際收支持續順差對國內經濟發展的影響1.持續順差會破壞國內總需求與總供給的均衡,使總需求迅速大於總供給,沖擊經濟的正常增長。2.持續順差在外匯市場上表現為有大量的外匯供應,這就增加了外匯對本國貨幣的需求,導致外匯匯率下跌,本幣匯率上升,提高了以外幣表示的出口產品的價格,降低了以本幣表示的進口產品的價格。導致在競爭激烈的國際市場上,其國內商品和勞務市場將會被佔領。3.次序順差會使該國喪失獲取國際金融組織優惠貸款的權力。4.影響了其他國家經濟發展,導致國際貿易摩擦。5.一些資源型國家如果發生過度順差,意味著國內資源的持續性開發,會給這些國家今後的經濟發展帶來隱患。
望採納

『陸』 外匯儲備對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有什麼作用

一定的外匯儲備是一國進行經濟調節、實現內外平衡的重要手段。當國際收支出現逆差時,動用外匯儲備可以促進國際收支的平衡;當國內宏觀經濟不平衡,出現總需求大於總供給時,可以動用外匯組織進口,從而調節總供給與總需求的關系,促進宏觀經濟的平衡。同時當匯率出現波動時,可以利用外匯儲備干預匯率,使之趨於穩定。因此,外匯儲備是實現經濟均衡穩定的一個必不可少的手段,特別是在經濟全球化不斷發展,一國經濟更易於受到其他國家經濟影響的情況下,更是如此。

一般說來,外匯儲備的增加不僅可以增強宏觀調控的能力,而且有利於維護國家和企業在國際上的信譽,有助於拓展國際貿易、吸引外國投資、降低國內企業融資成本、防範和化解國際金融風險。當然這並不是說外匯儲備越多越好,因為持有外匯儲備是要付出代價的。

第一,外匯儲備表現為持有一種以外幣表示的金融債權,並非投入國內生產使用。這就產生了機會成本問題,就是如果貨幣當局不持有儲備,就可以把這些儲備資產用來進口商品和勞務,增加生產的實際資源,從而增加就業和國民收入,而持有儲備則放棄了這種利益。因此,持有外匯儲備,要考慮機會成本問題。

第二,外匯儲備的增加要相應擴大貨幣供應量,如果外匯儲備過大,就會增加通貨膨脹的壓力,增加貨幣政策的難度。此外,持有過多外匯儲備,還可能因外幣匯率貶值而遭受損失。因此,外匯儲備應保持在適度水平上。

適度外匯儲備水平取決於多種因素,如進出口狀況、外債規模、實際利用外資等。應根據持有外匯儲備的收益、成本比較和這些方面的狀況把外匯儲備保持在適度的水平上
中國外匯儲備結構以美元資產為主有以下幾方面歷史和國際金融理論原因:

1、儲備貨幣發行國的經濟活動要以國內經濟為主,雖然美國占國際貿易的比例很大,但是與美國龐大的國內生產總值相比仍然比例很低,遠遠低於日本、德國、瑞士的相應指標,後者三國的主要經濟活動是外向型的,其貨幣價值容易受到國際資本流動的干擾而大幅波動,不利於保值;

2、除美國外,日本、德國、瑞士的央行拒絕其貨幣在國際金融市場上扮演更重要的作用;

3、美元是歷史形成的國際支付手段、交易中介、價值儲藏手段;

4、國際貿易中2/3以美元結算;

5、國際金融市場上的批發交易絕大多數以美元交易,各國央行的金融操作也是主要採用美元;

6、各大國的外匯儲備主要是美元資產;

7、國際銀團貸款和國際債券市場的絕大多數交易都是美元或美元債券
由於中國外匯儲備結構中美元資產較多,在2000年之後的美元大跌過程中,中國外匯儲備在賬面上貶值嚴重。有觀點認為,2003年中國的外匯儲備賬面損失約200億美元,2004年上半年賬面損失約400億
「外匯儲備經營管理特別強調安全性和流動性,這決定了外匯儲備主要投資於國際市場上信用等級較高的債券」;「中國的外匯不是拿著一些外國的現鈔放在那裡,而是買了外國的一些高收益、低風險、非常安全的債券」。然而約佔60%比例、高達數千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以美國國債和債券形式存在,使得外匯儲備的流動性不足,受到中美關系、美國國債市場規模的威脅。
有觀點認為,實行浮動匯率制的國家外匯儲備以GDP的10%左右為好,中國目前的外匯儲備水平明顯偏高。亞太區國家的外匯儲備額佔GDP的比例平均上都要比西方國家高出很多,這個現象並非中國所獨有,而且高外匯儲備對於維護金融市場的穩定也是有幫助的。有些觀點認為,考慮到中國的銀行壞賬情況比較嚴重,適當的增加外匯儲備不但是必要的,而且現在的儲備水平還太低。

人民幣匯率曾經採用盯住美元的做法,在人民幣/美元購買力平價失衡、全球預期人民幣將會相對美元升值的情況下,大量美元熱錢湧入中國換取人民幣,以求收買廉價資源並獲得匯率波動收益。中國央行為了維持固定匯率,不得不大量買入美元,加劇了中國外匯儲備問題,導致了通貨膨脹的風險

『柒』 急!!!急!!!中國的外匯儲備大幅度增長對經濟意味著什麼

這樣對於中國很不利.在國際市場上大多數國家都對人民幣採取了逼壓的態度.硬是要逼著它升值.人民幣每升值一個點,國家要損失的外匯有多少?)單不說人名幣,就美元貶值百分之一就得損失幾十個億的美元.更別說大多數的國家的貨幣政策都是釘住美元的了.美元一有振盪時間會蒸發掉多少的MONEY.
具有關報道中國的外匯儲備其實沒有表面上的多,這也是一種應付人民幣升值的一個策略.
要說好處也不是沒有,最起碼證明的國家在外貿方面的發展很快.

『捌』 經濟增長率對匯率的影響

經濟增長對一國貨幣匯率的影響需要從多方面來觀察。一國經濟的正常增長,往往意味著生產率大幅提高使得生產成本相應降低,從而增強本國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於是有利於增加出口並抑制進口。一國實體經濟的正常增長反映其經濟實力的提升,這會增強人們在外匯市場上對該國貨幣的信心,使得人們更願意持有該國貨幣或將一部分其他國家貨幣轉化為該國貨幣,促使該國貨幣升值。20世紀80年代,日本和德國的經濟增長明顯快於美國,因此日元和馬克不斷升值。同樣,2002年以來人民幣持續升值的根本原因,也可以歸結為中國經濟的長期快速增長。2002年2月28日24時,德國馬克正式停止流通,歐元成為德國法定貨幣。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國經濟高速增長的情況下,該國貨幣有時也可能貶值,其原因在於此時國內需求水平大幅提高導致進口支出快速增長,如果進口增長快於出口增長的速度,該國國際收支的經常項目盈餘可能急劇減少甚至出現逆差,從而引起人們對該國貨幣信心的下降。在一國經濟出現衰退時,生產率的下降往往使得生產成本大幅上升,從而削弱本國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不利於其出口增長,經常項目收入減少甚至出現逆差,引起該國貨幣貶值。此時外國資本的抽逃,可能進一步加劇本幣貶值。

閱讀全文

與外匯對經濟增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p2p理財收益排行 瀏覽:409
bar指數期貨 瀏覽:820
烏魯木齊華融信託公司地址 瀏覽:673
南方稀貴金屬交易所董事長 瀏覽:79
境外對境內融資租賃 瀏覽:370
股票杠桿要找賽岳恆 瀏覽:12
捷匯俄羅斯匯率 瀏覽:157
渤海交易所騙局046在那 瀏覽:640
我國民間融資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瀏覽:823
最近5年丁二烯價格走勢圖 瀏覽:440
東證期貨合肥營業部 瀏覽:436
萬鑫金融是詐騙公司嗎 瀏覽:37
華誼集團燃料電池 瀏覽:313
金融機構與稅務檢查 瀏覽:303
增強金融機構吸引力 瀏覽:466
外匯管理局屬於哪個單位管理 瀏覽:350
2014年5月美元對港幣匯率 瀏覽:233
銀行卡有風險買理財產品 瀏覽:960
銀行金融機構部是分管什麼的 瀏覽:350
深圳恆通金融貸款公司 瀏覽: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