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的外匯儲備是多少
中國的外匯儲備即將突破1萬億美元大關。中國人民銀行13日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9月30日,中國外匯儲備余額達9879億美元,且正以每個月200億美元的速度增長。這樣一個數據引來世界各國關注,它們驚訝的同時也感到擔憂,不少人甚至替中國出謀劃策,為怎麼花這些錢「支招」。1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對中國意味著什麼?它會有什麼危險嗎?
各方反響不一
日本對中國外匯儲備創新高心情復雜。《朝日新聞》、《日本經濟新聞》等連續對此進行了報道,強調「中國的外匯存款已超過一般的安全水平」。報道稱,為抑制人民幣升值,中國花了大量人民幣購買美元,造成中國外匯儲備急速增長。同時,它們對包括美國花旗銀行在內的大型國際銀行積極地向中國政府「自我推銷」感到眼紅。
《富士產經新聞》報道時文章所用的標題就意味深長——《中國外匯儲備即將達到1萬億美元,存儲了美元卻增加了火種》。文章把重心放在人民幣升值問題上,稱美國「一向要求人民幣升值,卻並不希望中國出售手中擁有的大量美國國債」。在《富士產經新聞》看來,中國會以出售手中存有的大量美國國債來「反制」美國對人民幣升值的要求,很可能導致美國國債水準降低,出現美元利息上升等負面連鎖反應,而且,「也很可能導致出現布希最不願意看到的美元貶值局面」。
歐洲對中國外匯儲備也一直很關心。瑞士《時報》18日以《中國和它的1萬億美元》為題,對中國的外匯儲備將突破1萬億美元大關進行了報道。文章稱,這是由反復出現的外貿順差和外國投資者所進行的大量投資造成的。這是一個十分巨大的數字,相當於中國每年國內生產總值的45%,道瓊斯所有股票總市值的1/4,意味著北京「隨時有能力」收購埃克森、英特爾、波音等美國著名工業企業中的一大部分。
對中國巨額外匯儲備的結構風險,是一些國家反應的重要內容。10月17日出版的《印度日報》指出,一旦美國經濟陷入蕭條,債券和股票市場有可能會瀕於崩潰,那時中國的外匯儲備將面臨化為泡沫的危險。對此,歐洲的想法最實際,那就是想辦法增加中國外匯儲備中的歐元比例。
除了關心中國外匯儲備的構成,西方也關心中國如何花這筆錢。《商業周刊》今年7月就曾「借」世界著名銀行渣打銀行資深經濟學家斯蒂芬·格林的文章為中國「出謀劃策」,列出8項建議,內容包括每年花20億美元引進2萬名外籍著名教師到中國大學任教,花20億美元在中國大城市市郊為低收入者建房,花5.05億美元引進30名世界著名足球明星分布到中國15個一流球隊,並引進50名外國教練等等。
不過,歐洲大部分國家仍認為,外匯儲備過萬億美元是中國經濟實力的體現。歐洲議會在今年9月初通過的《歐中關系報告》中就表示,2006年底中國外匯儲備超過1萬億美元,將成為世界最大的外匯儲備國。顯然,歐洲議會的報告將「外匯儲備激增」列為中國經濟發展的一項重要指標。歐洲議會議長博雷利是一位經濟專家,9月底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他對中國經濟發展大為贊賞,談到中國的巨額外匯儲備、中國成為美國國債的第二大持有國,他說,「有意思的是,資本主義美國的錢,卻握在社會主義中國手中」。
外匯儲備增安全信心
廣義上說,一個國家的外匯儲備基本上就是其所有經濟活動節余的外匯積累,但這里有個「藏匯於國」和「藏匯於民」的問題,國家統計和公布的外匯儲備指的是政府所擁有的外匯資源,更直接地說,就是央行擁有的外匯。商業銀行、企業、個人手裡的外匯並不算在一國的外匯儲備之內。
經濟大國的外匯儲備,最主要的來源是對外貿易順差。中國外匯儲備迅速增長,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國貿易順差的快速增加。2004年,中國的外貿順差是320億美元,去年猛增到1019億美元,今年中國的貿易順差預計將達到1500億美元。正是在這種促進下,中國的外匯儲備從2004年的將近8000億美元,很快增加到即將突破1萬億美元。
國家持有外匯儲備有3大作用:一是支付,國家進口重要戰略物資和關鍵技術必須用外匯購買;二是保障金融安全,這是最關鍵的,比如發生戰爭、災害或國際經濟形勢突然變化,外國投資者大量撤資,央行可以用充足的外匯儲備來對付突發的金融風險;再比如,一旦本國貨幣面臨貶值的風險,政府有大量的外匯儲備,可以干預外匯市場,應對金融危機;還有一點是軟作用,但在現代經濟中也極為重要。從某種意義上說,外匯儲備是一個國家在國際經濟活動中實力的象徵,能夠產生巨大的心理作用,讓國際投資者對該國的經濟安全和該國貨幣的幣值充滿信心,同時也能增加這個國家在國際經濟活動中的金融影響力和在國際經濟組織中說話的分量。
過去,在國際收支活動還不是很多的時候,國家的金融安全對外匯儲備規模的要求並不很大。曾有一種理論,認為外匯儲備夠3個月的進口額就基本可以了。但今天,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時代,國際收支活動極其頻繁和復雜,金融安全隨時都會面臨挑戰,所以外匯儲備必須具備相當大的規模才能保證一個國家的金融和經濟安全運行。
中國人民銀行的一位宏觀經濟專家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從外匯儲備的這些基本作用來看,中國的外匯儲備達到1萬億美元的規模是一件好事,它增大了中國金融運行的安全系數,更增添了人們對中國經濟發展的信心,也提高了中國對國際金融的影響力。
外匯儲備結構待調整
有關專家認為,外匯儲備過多也有問題。外匯是需要用人民幣買入的,所以在外匯儲備大大增加的過程中,中國的央行必然要投放大量的人民幣,而人民幣源源不斷的投放勢必推動投資的過快增長,使中國經濟出現通貨膨脹的壓力。盡管中國政府和央行採取了一些回籠人民幣的應急措施,使通脹的壓力並未變成通脹的現實,但那畢竟只是延緩,需要及時採取對策。
從短期來看,一味鼓勵出口創匯和招商引資的政策需要適當調整,同時增加進口,這樣來平衡國際收支。
通過調整外匯管理政策,把相當一部分的外匯放到企業、商業銀行和個人的手裡,適當地「藏匯於民」。例證之一就是,原來中國公民換匯必須憑出國簽證和邀請函,而且一般都以2000美元為上限。而現在公民想換外匯,只要出示個人身份證就可以,一年的換匯上限達到2萬美元。
在已有和還將繼續增長的外匯儲備中可以拿出一部分來進行金融和實物投資,通俗地說,就是花掉一部分。但作為國家擁有的外匯是不能亂花的,專家的說法是,需要把一部分外匯儲備轉化為戰略物資儲備。另一方面,中國政府也非常希望購買一些中國發展需要的高科技產品。顯然,在這方面,中國遭遇到了西方設置的障礙,比如一些國家對中國採取的是高科技禁運的政策,否則,只需要幾個進口項目就可以大大減少中國對外貿易的順差。(徐皓 林夢葉 尚未遲 李永群 程剛 江雪晴 張楠伊)
㈡ 中國外匯儲備有多少
中國外匯儲備3.65W億 你想玩外匯的話 你網路:knowfx領匯 自己學習下吧
㈢ 中國的外匯儲備是多少
截至2006年2月底,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8537億美元,已經超過日本,雄居世界榜首。
㈣ 中國的外匯儲備量是多少
我國外匯儲備余額為8189億美元
㈤ 中國目前的外匯儲備居第幾位
第二位,日本第一位
㈥ 中國的外匯儲備現在有多少的
我國現在的外匯儲備規模達到了4萬億美元的水平。
外匯儲備的具體形式外匯儲備排名據2009年4月底數據,中國大陸外匯儲備排名世界經濟體第一,日本居第二,俄羅斯居第三。
我國的外匯儲備規模已躍居世界第一位,標志著我國對外支付能力和調節國際收支實力的增強,為我國舉借外債以及債務的還本付息提供了可靠保證,對維護我國在國際上的良好信譽,吸引外資,爭取國際競爭優勢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㈦ 目前我國擁有的外匯儲備是多少
外匯儲備的現狀2002年以來,我國外匯儲備進入激增階段。我國外匯儲備快速增長始於20世紀90年代中期,1996年首次超過1 000億美元,到2005年則超過8 000億美元,9年間增長近7倍。特別是近4年來,外匯儲備增速進一步加快,每年新增儲備都超過1 000億美元,2004年和2005年更是超過2 000 億美元。2006年4月,我國外匯儲備規模首次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一儲備大國。截至2007年3 月,我國外匯儲備已達12 020.31億美元。外匯儲備激增已經對宏觀經濟運行造成相當的負面影響,也使我們在對外經濟交往中處於被動,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2006年6月末,我國基礎貨幣為63 096億元人民幣,而作為基礎貨幣投放渠道之一的外匯儲備占款就高達72 216億元人民幣。這表明外匯儲備激增嚴重製約了宏觀金融調控,也表明外匯儲備規模存在一定程度的失控。外匯儲備快速增長是發展中國家的普遍現象,並非我國獨有。原因;(一)長期的外貿順差是巨額外匯儲備形成的重要原因。(二)優惠的外資、外貿政策,帶來大量外商直接投資進入,形成了同際收支資本項日的持續順差。(三)缺乏彈性的匯申制度,形成了巨大的人民幣升值壓力,虛增了我國外匯儲備。(四)全球經濟不平衡狀態,促使大量美元儲備資金的迴流,在一國開放經濟條件下,經濟系統的內部不平衡需要相應的外部不平衡來彌補。中國外匯儲備的增加和外貿持續順差就成為緩解內部不平衡的外在表現。正面影響就是增強償債能力,國際地位……(其實就是外匯儲備的功能)負面影響:第一,加大了央行的對沖外操作成本,削弱了央行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和貨幣政策調控的有效性。這種旨在弱化基礎貨幣大量投放的負面影響的「對沖」操作限制了第二,導致經濟增長的動力結構不均衡,不利於實現經濟增長向內需主導型模式的轉變。第三,增大了人民幣升值壓力,不利於對外貿易順利開展第五,成為導致流動性過剩的重要原因,影響了銀行的資金使用效率,加劇了經濟結構失衡
㈧ 2016年初我國外匯儲備是多少
2009年6月末,國家外匯儲備余額為21316億美元,同比增長17.84%。上半年國家外匯儲備增加1856億美元,同比少增950億美元。6月份外匯儲備增加421億美元,同比多增302億美元。6月末人民幣匯率為1美元兌6.8319元人民幣。
2001年底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我國加速融入全球經濟,對外開放進一步擴大,國際收支持續大額順差,對國民經濟影響日益增強,加之西方經濟持續低迷,促使外國直接投資大幅度增加,全年增量超過500億美元。2001年全年外匯儲備凈增466億美元,外匯儲備量突破2000億美元居於世界第二位。伴隨著入世後外匯儲備規模的較快增長,2001年,外匯儲備經營以規范化、專業化和國際化為目標,建立了投資基準經營管理模式和風險管理框架,完善了大規模外匯儲備經營管理的體制機制。
與此同時,中國的進出口貿易高速增長,總值超過6000億美元。此外,美元利率的下降使得人民幣利率水平高於美元,進一步促進了外匯的流入。因此,在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雙順差的推動下,中國的外匯儲備出現大幅增長,2006年2月底更是達到8536億美元,首次超過日本的8501億美元,躍居世界第一。
根據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三季度,我國對外金融凈資產17962億美元,同時外匯儲備達到了38877億美元。
中國成立外匯管理機構20年來,外匯儲備規模增長了78倍。
2015年2月26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公報數據顯示,2014年年末國家外匯儲備38430億美元,比上年末增加217億美元。全年人民幣平均匯率為1美元兌6.1428元人民幣,比上年升值0.8%。
㈨ 中國外匯儲備排名第幾
截至2020年,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0902億美元,世界排名第一。
中國外儲規模仍然接內近全球外儲30%,居容全球外匯儲備排名榜榜位,分別是排名第二位的日本和第三位的瑞士的2.6倍和4.5倍。
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最新外匯儲備規模數據顯示,2020年1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1399億美元,較11月末上升207億美元,升幅為0.66%,連續第十一個月出現回升。
(9)我國外匯儲備具多少位擴展閱讀:
此外還有三個理由說明一國外匯儲備的重要性。首先它在國際支付中充當保護人的角色,在當前這樣一個主權、企業和銀行債務水平創紀錄的時代,這個保護人被調用的頻率是很高的。
其次,它可以作為某些產業例如基礎設施產業的資金。最後,雖然各國央行貨幣籃子里的絕大部分貨幣為美元和歐元,但是其他貨幣儲備也在逐漸增加,這有助於減少本國在全球市場投資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