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換到手的外匯如何做到保值增值
受全球金融危機及國際形勢的影響,各國貨幣匯率起伏較大,如我國人民幣升值、美元貶值、加元澳元走強等,這就對出國留學成本產生一定影響。因此運用一些理財工具進行合理換匯,就能使自己持有的外幣保值增值。對此,中行河南省分行的理財專家馮慧穎建議,對於提前購買的部分外匯,留學生家庭可以通過目前國內豐富的外匯理財品種,使個人手中的外匯達到保值增值的目的,如中行不定期推出的「匯聚寶」外匯理財產品,其收益率比同期的人民幣理財產品收益率都要高。
另外還可以使用中國銀行的「外匯寶」將其兌換成其他處於升值階段的幣種,從而通過外幣間的買賣賺取收益。例如暫時將美元兌換成加元、澳元等高息強勢貨幣就是一種可行的方法。以上是我的了解,希望有所幫助。
轉自網路
2. 當錢貶值到不值錢的時候,換外匯真的就有就了么
回到你的問題,如果未來某一天貨幣突然極速貶值,短期內通貨膨脹率較快上升,會發生什麼我不得而知。當年辛巴威貨幣的貶值可以給我們做出參考,官方數字公布的2008年6月份的通貨膨脹率超過11,200,000%。貨幣大量超發,2008年12月,辛巴威政府發行100兆面額的新鈔,但實質上僅值25美元。經濟面臨崩潰、失業率高居不下、物資極度匱乏,大量津巴人非法移民南非。
所以說這是不存在的,向銀行借錢時存在利息,但是房子漲價跌價與銀行無關,就算你提前還了錢只能說後續的利息你不用給了,銀行從金額上沒有虧損。但從貨幣的角度來講,如果貨幣極速貶值,你提前還款,那麼你是掙的。因為其他的物品都漲價了,錢便宜了。
也許那時你還房貸就只需用一張鈔票(如下),說不定銀行還得給你找零。但那種日子工作無保障、生活無希望,想想就可怕,還是算了吧!
3. 要兌換外幣 是在人民幣升值的時候換還是貶值的時候換比較劃算
升值。
人民幣走強意味著出境旅遊消費更劃算了。假設如果要兌換1000美元,現在需要6700多元人民幣,而2018年11月需要6900多元,現在可以省下約200多元。人民幣的強勢上漲,直接影響了外幣兌換行業。
2019年1月14日,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報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為6.7560,較上一交易日上調349個基點。相對於2018年11月中旬,升值幅度已超過2%。
(3)有人兌換外匯保值嗎擴展閱讀:
人民幣升值積極影響:
一、擴大國內消費者對進口產品的需求,使他們得到更多實惠。
人民幣升值給國內消費者帶來的最明顯變化,就是手中的人民幣「更值錢」了。如果買進口車或其他進口產品,它們的價格變得「便宜」了。
二、減輕進口能源和原料的成本負擔。
如果人民幣升值到合理的程度,便可大大減輕我國進口能源和原料的負擔,從而使國內企業降低成本,增強競爭力。
三、利用「倒逼機制」,促進我國產業結構調整,改善我國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
長期以來,我國依靠廉價勞動密集型產品的數量擴張實行出口導向戰略,使出口結構長期得不到優化。人民幣適當升值,有利於推動出口企業提高技術水平,改進產品檔次,從而促進我國的產業結構調整,改善我國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
四、有助於減輕「外匯占款」對我國貨幣政策的獨立性造成的威脅。
由於我國自94年匯率並軌以來持續出現較大的「雙順差」,造成我國外匯儲備居高不下——這嚴重損害了我國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因此,人民幣的適當升值能更貼近市場匯率水平,緩和外匯占款的不利影響。
4. 人民幣持續貶值,有什麼保值方法兌換為美元是否能夠保值避險求指教!
兌換成美元可以避險但是一個人一年只能兌換5萬美元 不適合資金大的 我是找了個做外匯平台兌換的美元沒有現在也沒有手續費 想做外匯了就做不想做就放著 也沒有手續費什麼的你可以跟我一樣做的
5. 擔心人民幣貶值 該換成美元保值嗎
如果你有孩子正在國外留學,或者即將留學,你一定要換一些。如果條件允許,可以把孩子留學費用全部准備好,以鎖定成本。如果留學是去歐洲或者日本,也應該先換成美元,以後再換成歐元、日元。
從資產配置角度,一般家庭也應該擁有一些美元。但美元在國內投資渠道不多,炒美股或者QDII,存銀行,主要是防範人民幣貶值風險。還沒有配置美元資產的朋友們動作要快了,目前通過visa和master刷卡是唯一快速換匯的通道。資產保值!
6. 人民幣兌成外匯能保值么,什麼情況時機能兌的多
也可以,當然是在人民幣升值的時候,兌換外幣較多,但考慮到現在中國的經濟狀況,未來人民幣可能繼續貶值,所以建議你現在最好換成美元,當然最好是換成歐元,因為歐元現在貶值,你可以換到很多,在過一年歐元經濟復甦,那個時候歐元升值你就能換更多的人民幣。詳情可以聯系我
7. 關於人民幣兌換外幣用來保值
先提供給你一些,個人愚見.絕對對你提出的問題有幫助.
中國不是根據當前國情發行人民幣的,中國印鈔票是以外匯儲備(主要是美元)的多少為抵押擔保,來印中國鈔票.有3萬億美元儲備,就印20萬億人民幣鈔票(3萬億美元可兌換20萬億人民幣).
M0代表鈔票(實物貨幣) M1代表鈔票+活期存款 M2代表鈔票+活期存款+定期存款 M3(實物貨幣+記帳貨幣符號)代表鈔票+活期存款+定期存款+美元儲備(在中國外匯儲備說白了就是指美元) 中國的GDP國民生產總值約5.8萬億美元(約兌38萬億人民幣),小於廣義貨幣量M3總量30%以上(據公布的中國大陸廣義貨幣存量約為50多萬億人民幣,流通中的貨幣量遠大於實際需要的貨幣量),所以在中國的市場上流通的錢(貨幣)太多了,超過市場流通實際需要的真實貨幣量三分之一以上,當然會對內通脹.
所以中國政府都宣布,中國是因美元超發,輸入型通貨膨脹.中國現在已經放開了外匯管制(但沒有放開資本管制),根本不要求綁定美元強行結匯成人民幣,但因美元在中國大陸根本不能花(民間可以花美元購物,理由是中國銀聯雙幣卡可國內雙幣種任意刷卡結算,美國威士卡可國內美元刷卡結算;但是正式場合只能花人民幣),要想花美元購物只能由銀行兌換成人民幣花.所以中國政府要解決 是成本上升型通貨膨脹也好, 是美元輸入型通貨膨脹也罷,無非只有三種方法, 最好一種是 人民幣兌美元貶值(抑制人民幣升值預期,物價下跌,刺激美元熱錢流出,但不利於人民幣國際化), 最中一種是 人民幣兌美元升值(造成人民幣升值預期,物價上漲,刺激美元熱錢輸入,但有利於人民幣國際化), 最差一種是 中國流通美元(人民幣永不超發,只是美元超發,中國物價永不變,但可能造成老百姓因美元的世界流通性最佳,且世界認同率最高,中國老百姓只願意使用美元,不願使用出了國就不能流通使用的形同廢紙的--人民幣). 其實正確的說人民幣一直是軟通貨.
事物都有兩分法,表面看來,你說的現象都是對的。
其實只說對了一半。去銀行換外國鈔票這部分言論,說對啦,拿著個人身份證,填個表格(個人限購5萬美元以下或等值的外國錢),當時就可以用中國錢按當時的外匯牌價換取外國錢(如換取世界三大紙幣:第一為國際儲備、大宗商品結算、石油/黃金定價三位一體的美元紙幣;第二為國際儲備、歐洲區結算、定價二位一體的歐元紙幣;第三為新興的國際避險、部分商品結算二位一體的日元紙幣)。但外匯變化是很受國際市場變化的利好或利差消息影響的,如利比亞戰爭(地區動盪,引起大批投資商的避險需求,買入日元、瑞郎等避險貨幣,使該幣種走高),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歐元生存及信用與否,引起風險需求,利好則買漲歐系幣種;利差則拋跌歐系幣種),石油等國際大宗商品漲價(大宗商品定價貨幣美元貶值,商品類貨幣澳元、加元、紐西蘭元升值)等等,都會包含在全球外匯交易中,買盤一大,股價上漲;賣盤一大,股價下跌。
(炒匯可在銀行辦炒匯卡並存入外幣現匯或現鈔,可以在銀行網站上客戶端、銀行櫃台等操作,像工行、農行、建行、中行、交行。光大、民生、等掛有「外幣兌換」牌子的大銀行)。
有一半說的不對。應該是人民幣紙幣今後會日益升值,收入會緩慢提高,中國並沒有多少通貨膨脹,物價只是一半漲了(非耐用商品如食品、能源類商品是大幅漲價是通脹,是因美元緩慢貶值,引起國際商品漲價,帶動中國漲價),一半掉了(耐用商品如汽車、手機電子類商品因生產過剩賣不出去,所以世界性的大幅降價),平均是不漲不掉,物價是基本還行。
現在資本主義世界是在後經濟危機時代,美國、歐洲等地快要度過2007年開始的經濟危機了,目前是只有中國人民幣強勢(為國際化,升值目標為80年代的牌價),中勢日元和瑞士法郎(連漲十年看漲),弱勢美元的時代(連續兩年貶值了)。
最後總結說,你的方向是正確的,你的打算是買外幣,炒匯(買賣外幣,掙差價就是炒匯)就是一種投資,就是一種理財;到銀行儲蓄存款吃利息也是一種投資,也是一種理財;理財原則是適度的原則就是選穩健型的理財產品(把錢分三份,1手頭有現金、2花錢投資買外幣炒匯/買股票或搞自己的事業、3銀行有儲蓄).我個人就是這麽辦的,我也是一名工人,業余愛好炒匯,月收入在200美元至200歐元這個范圍波動。所以我支持你的。
最後總結回答你的問題,中國政府其實是希望選第三種方法,來解決現在的問題的.但現在中國的條件還不成熟,暫時選擇了第二種方法,說明你的考慮是有道理的,你可以去換美元鈔票,其實無非就是兩個原因,
一是畢竟幾十年吧,世界上只有一種唯一具備 國際儲備/貿易結算/商品定價 這三位一體的硬通貨--美元鈔票(拿美元到哪兒都能買到大宗商品,因為只有美元有大宗商品定價權,拿人民幣出了國就是不能花的廢錢,因為人民幣從來就沒有定價權),
二是根據因果循環,沒有老漲的人民幣,當然也沒有老跌的美元.
三除非人民幣國際化,人民幣有定價權.可能性是有的,但樂觀估計20年以後就是你所說的從長遠角度看(剛改革開放的1979年1美元兌1.2元人民幣,1994年1美元兌8.7元,2005年因中國啟動匯率改革,美元開始從1美元兌8.3元人民幣貶值到現在的1美元兌6.5元人民幣),人民幣漲持有人民幣比美元好.但現在?? 當然換美國鈔票,因為它是硬通貨--收藏和持有就要選 有知名度的 幣值堅挺的 無論到什麼時候或到什麼地方,都能到銀行換成錢花的,物盡其用,不浪費一分錢的資源.
8. 個人想外幣保值是購買外匯還是外幣現鈔
2013-01-06 中國人民銀行顯示的現匯賣出價跟現鈔賣出價是一樣的.
本人沒有購買過特大金額的外幣,但是據我所知個人到銀行購買的外幣金額上限是有限制, 如果是較大的金額的RMB兌換成外幣應該有困難,小金額的RMB兌換成外幣對於保值來說作用應該不是非常大.
購買外幣現匯時是存入賬戶內(儲蓄卡內含有外幣賬號),現鈔是具體的貨幣,可以在境內通行地區流通使用.
從銀行購買外幣跟賣外幣給銀行中間有個差價,如果想通過購買外幣來對RMB進行保值需要衡量這個中間的出入.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9. 個人想外幣保值是購買外匯還是外幣現鈔
根據你的個人用途來看比較科學,比如如果你要出國旅遊或者出國工作,留學,建議可以兌換現鈔,如果你未來一段時間不需要用到這筆錢,建議可以兌換成現匯進行保值和增值。
1、現匯是指在國際金融市場上可以自由買賣,又稱「自由外匯」。在國際結算中廣泛使用,在國際上得到償付並可以自由兌換其他國家貨幣的外匯。發行這些貨幣的國家對外匯管制和掌握較松,有的甚至基本上取消了外匯管制,有些國家則實行嚴格的外匯管制,本國貨幣不能自由兌換成國際通用的外幣。
2、外匯現鈔是具體的、實在的外國紙幣、硬幣。當客戶要把現鈔轉移出境時,可以通過攜帶方式或匯出。但是當客戶採取「匯出」時,由於現鈔有實物的形式,銀行必須將其出運至國外,運輸費用將由客戶承擔,表現為「鈔賣匯買"(客戶賣出現鈔、買入現匯)。可見現鈔不能變成等額的現匯,如果要把現鈔變成現匯,客戶將在外匯金額上遭受一定的損失。
3、現匯現鈔的區別:現匯和現鈔是不同的概念,是外幣存入銀行後的兩種不同形態。鈔是可以存入取出的,匯不行,只能兌換成鈔才可以取;但匯是可以像匯款一樣匯往國外的,鈔不行,一定要兌換成現匯。
在外匯指定銀行公布的外匯牌價中,現鈔買入價小於現匯買入價,而現鈔現匯的賣出價則相等。這說明國家的外匯管理政策是:鼓勵持有現匯、限制持有現鈔,因為現匯作為帳面上的資金比現鈔更便於外匯管理。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