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為什麼邊際成本曲線就是供給曲線
這個結論是建立在完全競爭市場這個基礎上的。
在完全競爭市場中,廠商的短期供給曲線是其邊際成本曲線的一部分,是大於等於其平均可變成本的那部分。
由於是完全競爭市場,廠商的需求曲線=邊際收益=平均收益,而廠商利潤最大化的均衡條件是MR=MC,所以廠商在生產的過程中會沿著MC曲線調整產量來達到利潤最大化或成本最小化。
也就是邊際成本曲線就是供給曲線。
拓展資料:
在經濟學和金融學中,邊際成本指的是每一單位新增生產的產品(或者購買的產品)帶來的總成本的增量。
這個概念表明每一單位的產品的成本與總產品量有關。
比如,僅生產一輛汽車的成本是極其巨大的,而生產第101輛汽車的成本就低得多,而生產第10000輛汽車的成本就更低了(這是因為規模經濟帶來的效益)。
但是,考慮到機會成本,隨著生產量的增加,機會成本也可能會增加。
還是這個例子,生產新的一輛車時,所用的材料可能有更好的用處,所以要盡量用最少的材料生產出最多的車,這樣才能提高邊際收益。邊際成本簡寫為MC或MPC。
供給曲線(supply curve)是以幾何圖形表示商品的價格和供給量之間的函數關系。
供給指的是個別廠商在一定時間內,在一定條件下,對某一商品願意並且有商品出售的數量。
供給曲線
邊際成本
『貳』 邊際成本曲線的特徵
成「U"型。
『叄』 邊際成本曲線 平均成本曲線
平均成本AC=TC/Q,AC求導=(MC*Q-TC)/Q^2,AC最低點時候,AC導數為0,所以MC*Q-TC=0,即MC=TC/Q=AC 以上是MC交AC最低點的數學推導. 邊際成本和收入沒有可比性啊,邊際成本反映的是個體,收入是反映總體的. 只有當單價P大於等於MC時,才會有利潤 MC為(邊際成本)曲線與AVC為(平均變動成本)曲線、AC為(平均成本)曲線的最低點相交。價格與平均成本(AC)曲線最低點相切,這時P=AC,所以,廠商不虧不賺只有正常利潤,因此,在邊際報酬遞減規律作用下,AC曲線也呈U型,但AC曲線的最低點晚於MC曲線的最低點出現這是因為MC曲線經過最低點開始上升時,由於MC
『肆』 如何利用邊際成本曲線和邊際收益曲線推導出競爭條件下的供給曲線
邊際成本曲線就是供給曲線,邊際成本曲線表示:這是因為
A、MR線與MC線的交點都在MC上
B、MC上的每一點都成了MR=MC地點
C、企業只有按照MC的軌跡,安排產量和價格才能實現利潤最大化
D、供給曲線向右上方傾斜
『伍』 關於邊際成本曲線
第一個圖不是邊際成本曲線,而是均衡價格理論的圖。
供給和需求的交點就是均衡點,決定均衡價格和均衡數量。
根據此圖,可以判斷,如果供給(需求)不變,需求(供給)變化帶來的均衡價格和均衡數量的變化情況等。
其實,也應該是曲線,只是理論中為了更好的展現才模擬成直線。
『陸』 邊際成本曲線和平均成本曲線的關系圖在10鍾內回答的獎勵全部金幣
怎麼畫圖啊?平均成本曲線上的每一點表現為總成本曲線上每一點與原點連線的斜率,可變成本曲線上每一點表現為總可變成本曲線上每一點與原點連線的斜率。兩條曲線上連線斜率最小點即分別為平均成本曲線和可變成本曲線的最低點,這兩點與原點的連線正好為改點切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