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糧期貨 為什麼 空頭
中糧期貨是現貨商做套期保值的噢,期貨現貨總有一邊賺的噢,交流請私
『貳』 期貨交割倉單問題。有知道的棋友麻煩下。
這個需要看交易所的文件了,交割懂的人不多,農產品的話,建議問下中糧期貨。他們這方面很有經驗
『叄』 請問高手,最新的豆粕,玉米,等做飼料原料價格如何漲了還是跌了,近期會走勢如何
國內期貨合約報價
品種合約 價格 漲跌
豆粕0805 3092 -0.80%
玉米0805 1661 0.36%
10月8日,期貨市場國慶節後開市首日,農產品(21.90,0.00,0.00%)開盤大豆幾近跌停,主力合約0805下午收於4061點,跌了142點,跌幅達到了3.38%。
「幸虧最後又拉上來一些。但之前賺多了,虧這點不算什麼。」農產品是期貨「浙江幫」主力多頭品種,當日,一浙江期貨大戶稱,「農產品做多方向不變。」
上海中期的一名分析師認為,中糧被視為農產品期貨的最大空頭,「中糧系」的幾家空頭由於擁有現貨背景,所以出於套期保值的需要而堅持做空的力度。
然而作為「浙江幫」多頭軍的一員,上述期貨大戶堅持看多農產品行情。「在中糧期貨為代表的勢力做空玉米、小麥之後,兩種期貨產品的價格確實雙雙下降。但是,未來的不確定因素卻存在於國際市場,境內外同種期貨產品的價格差十分明顯。」
締結「多頭軍」
農產品期貨上升勢頭始於8月份。自8月初開始,大連和鄭州農產品期貨交易量、持倉量均出現大幅飆升。從反映資金面的持倉量可以看出,大商所8月末持倉約227萬手,比7月末增長約17萬手;鄭商所8月末持倉74萬手,比7月末增長約6萬手。
成交量增幅更加明顯,大商所8月份交易1.34萬億元,同比大增381%,比7月份的8484億元增長58%;鄭商所8月交易7329億元,比7月份3585億元大幅增長104.4%。
隨著農產品牛市大波浪的掀起,浙江資金顯示多頭強勢。
「浙江幫」堪稱國內期貨主力,其操作手法素以「狠、准、韌」名聞業界。據業界人士估算,「浙江幫」投放在農產品期貨上的資金量在八億到十幾億不等。
「浙江軍團的締結點,主要是通過當地的期貨經紀公司。」浙江永安一名從事期貨經紀5年多的人士透露。
而浙江期貨公司高層間的交往也非常密切。有一種說法是,浙江期貨公司老總平均每月至少聚餐一次,主要商討聯合大計,資金因此形成一股強大的向心力。比如,某家期貨公司在某個品種合約中做多,各家老總一般會統一戰線,指揮旗下投資顧問指導客戶一起做多。
如此,浙江資金集結在一起,加之浙江境內豐裕的民間資金,其威力在8月3日「白糖一役」顯示。據上述浙江幫內部人士透露,白糖獲利後,隨之轉戰大豆,控制每天倉位50%以上,賬面利潤超過5億。
1009玉米基本面:
1、 由於原料成本增加、產成本價格偏低,目前已運行的乙醇加工企業紛紛減產,再加上國家對再建、再批深加工企業的調控限制,玉米(1659,4,0.24%)實際消耗量將下降400萬—500萬噸。而飼料企業,因前期小麥(2003,1,0.05%)和玉米價格倒掛,替代嚴重,替代量約為400萬—500萬噸。因此推算,今年我國玉米結轉庫存有望達1000萬噸。
按照我們的統計來看,實際玉米總消耗能力並沒有減少,甚至有所增加,只是因為替代等因素的出現短期減少了玉米用量,一旦這些因素不復存在,這部分需求將立即轉向玉米消費。
2、從目前情況來看,玉米的價格走勢還有諸多不確定因素,今年新糧上市後,在需求轉旺、農民看漲心理等因素作用下,特別是養殖業的回升、玉米深加工業快速發展的強勢拉動.根據畜牧業發展的形勢和飼料加工的情況,今明兩年玉米市場價格仍將保持高位運行。但是,影響國內國際市場變化的不確定因素依然存在,玉米價格可能出現階段性的波動。從供給情況來看,東北四省區遭受較為嚴重的旱災,但由於玉米播種面積增加較多,玉米總產量不會低於去年。如果後期天氣狀況正常,總產量還可能增加一些。從需求情況看,國家採取的
宏觀調控政策,有力地調解了玉米酒精的生產數量,玉米需求更多的來自於飼料的消費。
3、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玉米期貨周一跌至四周低位,因小麥期貨跌停,美國玉米產量可能創紀錄且收割進展迅速,同時美元走堅.
技術面:超級牛市三浪3可能發生。
操作策略: 離場觀望。
『肆』 請告訴我我的情況如何投資理財。
我覺得您在家照顧小孩 沒事的時候可以做做投資。在家裡用電腦上網就可以賺錢。 您可以做點現貨黃金外匯。這個是比較適合有時間的人來操作,因為每天交易24小時。可以做多 可以做空。比股票交易的方式要靈活很多。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問我。我的用戶名就是我的QQ號
『伍』 請你舉例說明目前金融衍生品交易中現狀及其問題,以及如何應對。(最好是舉東航、國航、中鐵)
東航那個根據報道 是正常的對沖虧損 沒有投機行為
國儲銅投機比較典型
我給你摘錄過來
「以為是金礦,其實是火坑。」在國際基金的圍剿之下,國內機構再一次脆弱得
不堪一擊。這一次,被金融大鱷盯上的是國儲銅。
從3500美元到4200美元的拉升,僅用了短短兩個月時間。市場傳言的空方主力——國家物資儲備調節中心(下稱國儲中心)已形成1億多美元的浮虧,跟風冤鬼不計其數。
對賭或許剛剛開始,勝負還是未定之數,但發改委一紙調控銅價批文,背後潛藏了多少老鼠倉?國資在為誰買單?對60%進口依賴的銅巨量放空形成與國際投機買盤對峙,明年中國還進不進口銅?所有「拍腦袋」的人是否就此事還要拍屁股走人?
從11月16日開始,中國國家物資儲備局(下稱國儲局)向市場拋售的兩萬噸銅很快就被上漲的潮水淹沒。11月23日,國儲局再次拋售兩萬噸銅,效果逐漸顯現。此前一日,倫敦金屬交易所(LME)三月期銅終於低下了高昂的頭,收盤報4110美元/噸,較前一交易日下跌105美元。
交易數據顯示:12月21日交割品種持倉41098手(約102萬多噸,每手25噸),全部期銅合約總持倉21067手(約25萬多噸),LME當日顯性庫存為67050噸。
「如果持倉和庫存是這個比例,走勢與基本面就沒什麼關系了,完全是資金在對賭。」北京大學經濟研究中心宋國青教授說。
危險的空單
事情緣起一個名叫劉其兵的交易員在LME下的8000手空單。
劉其兵是國儲中心進出口處處長,負責國儲物資(主要是銅)的套期保值和跨市套利。一位期貨交易員說,大約在今年「十一」的時候,劉其兵就已失蹤。之後國儲中心負責人稱,這些空單是劉其兵的個人行為,「不是我們的」。
據一位LME交易商估計,劉其兵於9月20日左右下了8000手(20萬噸)三月期銅空單,價格在3500美元左右。之後,LME期銅價格一路上揚。「十一」長假期間,更是大漲158美元,空頭因此遭受重創。
按LME期銅保證金每手在5000美元(200美元/噸)以上計算,劉其兵所建空單所需保證金高達4000萬美元,且因浮虧而要不斷追加。據猜測,因需要追加巨額保證金,劉的空單無法繼續掩蓋而暴露出來。
劉其兵被套的消息在LME傳開後,市場預期這20萬噸空單無法交割而只能斬倉,價格更被多方一路推高,於是期銅再度暴漲。截至11月22日,劉所建空單的虧損已達600美元/噸,總計1.2億美元。
就在銅價暴漲,劉其兵所建空單虧損越來越大的時候,國儲局的做法令市場再度喧囂。
國儲局委託國儲中心於11月16日和11月23日分別以公開競價方式銷售兩萬噸國家儲備銅。記者從現貨商處得到的消息稱,這樣的拍賣還將持續兩次。
盡管國儲局把此次拋銅解釋為宏觀調控的配套措施,是「為緩解當前國內銅供應緊張狀況,滿足國內消費需求」,但因劉其兵本人為國儲中心的交易員,國儲局又委託國儲中心拍銅,市場更願意把其舉動理解為與國際基金的對決。
圍繞著劉其兵如何建立這些倉位以及誰來「埋單」,各種傳聞此起彼伏。最新的消息是,為劉其兵開倉的8家國際期貨經紀和基金公司將派人來京同國儲中心交涉此事。
天上掉下個「冤大頭」
「他這么做有沒有得到授權?誰授權的?」宋國青問道。他認為,如果確實有授權,那隻能說授權人不懂國際期貨市場,「以為是金礦,其實是火坑」。
「中國是銅進口大國,在期貨市場上理應做多。」北京洲通投資技術研究所所長黃永山說,「如果做多被套就接實盤好了,反正我們也要進口銅。做空根本就是投機。」
據外電稱,劉其兵「個性溫和,行事相當低調」,因兩年前准確判斷期銅牛市啟動而在圈內一舉成名,並且「以熟練的技術分析著稱」。國內期貨界人士普遍認為,劉其兵是因為不肯認輸才把倉位越做越大而無法收拾的。
「期銅上好久沒有這樣的多空對賭了,國外基金有嚴格的風險控制,虧到一定程度後會止損而不是繼續加碼,大家很難找到對手。這次劉其兵算是讓人逮著了。」 黃永山說,「與其說是國際游資在算計中國,不如說我們的風險控制太薄弱,單子這么大,自然會有人找上門來。」
作者:秋風依然 2005-12-17 11:32 回復此發言
--------------------------------------------------------------------------------
2 逼空國儲銅中國定價權鏖戰警示
事實上,劉其兵的倉位只是全部空單的1/5。
「除了這20萬噸,跟風的有多少?」黃永山說,「今年有不少國內機構在LME賠了錢,這次看到有人出頭跟老外干,肯定跟進來做空,要報仇啊。」
據《證券市場周刊》了解,除一家國有大型有色金屬公司有15萬噸空單外,國內期貨界一著名炒家也涉足其中。
「量大到一定程度,就可以不管基本面了。因為現貨上虧的錢可以通過逼空在期貨上賺回來。」宋國青教授說,「期貨市場上逼空的關鍵是多頭要掌握現貨,雖然明年銅會出現供大於求,但庫存增長是個緩慢的過程,每個月也就三五萬噸。多頭只要把增加的庫存吃下來就可以了。」
而LME期銅市場上多頭主力對現貨的控制力顯然非同一般。
11月10日,智利國有銅業委員會(Cochilco)將智利2005年預估銅產量由原來的550.4萬噸調降至537.2萬噸。作為最大的產銅國,智利2004年銅產量為560萬噸,佔全球總產量的36%。其中,外國公司控股銅礦的銅產量為309萬噸。
一方面是期貨價格高漲,另一方面卻是最大產銅國的減產消息,兩相對照,耐人尋味。
LME的交易商們認為,投機商已經買入了巨量的銅,造成了短缺的假象。這種策略與10年前「住友事件」中濱中泰男所採用的手法一樣,人為製造市場供給緊張。
弘業期貨分析師蘆濤認為,作為大宗商品龍頭老大的原油價格最近一直在跌,鋁、錫、鎳等也沒有太好表現,農產品價格連創新低,因此,無法用通脹因素解釋銅價上升。而美元的走強也構成對銅價的利空。如果說是「中國因素」在起作用,可上海期銅價格一直落後於倫敦期銅。
因此,LME期銅暴漲的唯一理由就是「逼倉」。
近年來,全球有色金屬的控制權進一步集中,雖然銅市供求關系面臨轉折,但多頭卻借交易所庫存不足之機進行擠倉,而空頭對此准備不足,使得這種孤注一擲的「逼倉」行為成功概率大大上升。
在國際基金有計劃的圍剿之下,「以熟練的技術分析著稱」的劉其兵成了LME市場上的「冤大頭」。
錯上加錯
不管國際基金是否有陰謀,客觀條件也對參與LME的中國機構投資者不利。黃永山認為,由於缺乏有影響力的金融平台,而國內期貨經紀公司又不能做LME的會員,中國的機構投資者只能通過外資機構報盤,其交易的核心信息被掌握,在博弈中往往處於被動。
LME會員分為5類,最高一級是Ring dealing,可以進行自營、經紀、結算等業務,並且在場內場外、一天24小時不間斷地交易。這種經紀公司被稱為「做市商」。「做市商」在任何時候都必須為市場參與者報價。但像劉其兵這樣的大額空單,則有可能把為其報單的「做市商」逼成多頭主力。這種情況一旦發生,這些「做市商」既作經紀又作自營,並且了解對手的一舉一動,勝算極大。
退一步說,即使「做市商」不做自營,但他們與國際基金有千絲萬縷的聯系,中國投資者通過外資機構代理交易,商業機密容易暴露,從而成為國際基金狩獵的對象。
此外,由於全球低利率的金融大環境,衍生品市場上游資充斥。
美國先鋒對沖基金國際顧問公司公布的數據顯示,全球對沖基金管理的資產總金額在2003年和2004年分別增長了24%和16%,2004年全球新投入對沖基金的資金達到1300億美元。僅倫敦就有約500家對沖基金公司,管理著約1200億美元的資產。
這些基金時刻在尋找獵物。
在LME,一張1000手的單子開出來,馬上就會被人盯上。「一單大額交易的雙方彼此心知肚明,經紀人能讓一個消息在5分鍾內傳遍市場。」一位LME交易商說。
與在市場上拼殺多年、經驗豐富的國際基金相比,中國投資者顯得過於稚嫩。
宋國青指出,中國巨額的外匯儲備大量購買美國國債,從而保證了美元低利率,低利率的環境使得大規模游資湧入衍生品市場投機,從這個意義上說,「是中國的外匯儲備間接在期銅市場上逼倉中國。」
作者:秋風依然 2005-12-17 11:32 回復此發言
--------------------------------------------------------------------------------
3 逼空國儲銅中國定價權鏖戰警示
黃永山表示,銅與其他大宗商品不同,其存儲成本極低,糧食會出現過期損耗,原油存儲有一定危險性,而銅呢,「幾千年前的青銅器,挖出來還是好好的。」而且,銅的現貨規模很小,相當於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的「小盤股」,很容易被逼倉。
國家儲備的風險
就在國儲中心開始拋銅的當口,「交易員失蹤」的消息傳遍LME。其結果是,上海和倫敦兩家交易所的期銅價格差越拉越大:滬銅漲跌兩難,LME扶搖直上。
無論是在倫敦還是在國內,都有人相信國儲局拋銅的真實意圖絕非如其所言是為了緩解供需矛盾;而是藉此打壓LME銅價,以減少空單造成的損失。
盡管有國儲局庫存銅超過130萬噸以及中國擬出口20萬噸銅的傳聞,但LME期銅價格始終不為所動,繼續上漲。
一方面,國際基金認為,2004年由於進口量下降但消費上升,中國的國內產量加上進口量不足以滿足消費需要,國儲當年釋放了大致20到30萬噸銅,庫存已經空虛,會在適當時間補庫。
另一方面,多頭已是騎虎難下,且手中握有大量現貨和資金,有很強的抗壓能力,不看到銅進倉庫決不罷休。
這就造成了國儲局越是高調拋銅,國際基金越是有恃無恐拉高銅價的局面。
根本上,還是8000手空單授人以柄。而直到現在,除了已經失蹤的劉其兵,還沒有人對這起惡性事件負責。
國儲局和國儲局中心都表示這些空單與他們無關,看來更像是劉其兵私自動用手中的許可權做了大量交易。而要動用如此龐大的資金卻能夠不被察覺,實在令人匪夷所思。在劉其兵進行這些不尋常交易的過程中,竟然沒有遇到任何麻煩,有關部門金融風險控制之薄弱也就可見一斑。
在倫敦,LME方面否認國儲局為其會員。而只有會員才能獲准交易,所以,劉其兵的交易可能是通過其他會員來完成的。LME表示,交易所的職責只是維持交易秩序,而核實客戶身份應由會員負責。
而在國內,根據相關政策,進行海外期貨投資必須經過證監會的批准。證監會的一位官員稱,中國政府僅允許31家公司在海外進行期貨交易, 國儲中心並不在其中。那麼,拋開劉其兵的超限持倉不談,單單是國儲中心繞過證監會直接派交易員在LME進行期貨交易這件事本身是否妥當?
有市場人士認為,這次事件反映了國儲部門運作不透明及內控機制不嚴的問題,而由此造成損失的情形已有先例。
「中儲棉事件」就是其中之一。中國儲備棉管理總公司(以下簡稱「中儲棉」)成立於2003年3月,到2005年初,中儲棉虧損近10億元,相當於其全部注冊資本。
一位企業研究人員就此評論說,國家儲備類企業同時從事經營活動,很容易導致企業將隨時可能產生的經營性風險向儲備活動轉嫁,進而加大了國家儲備的風險和成本,降低發揮國家儲備職能的效率。
政府之手
雖然對於「劉其兵事件」官方始終沒有給出正式回應,但一向神秘而低調的國儲局近期卻頻頻高調出場。其主管部門發改委的官員也頻頻對銅價發表言論。調控虛高銅價意圖明顯。
國家發改委經濟運行局副局長賈銀松日前表示,銅價一路上揚,引發了銅冶煉投資大幅增長。初步調查,目前全國有在建、擬建項目18個,建設總能力205萬噸。按發展態勢,2007年底將形成近370萬噸冶煉能力,遠遠超過屆時全國銅精礦資源保障能力和國際市場可能提供的銅精礦量。
此前,智利國有銅公司(Codelco)預計,2007年銅價將因供過於求跌到每磅1美元(2205美元/噸)。
也就是說,當中國產能釋放的時候,正是銅價低谷,而對銅精礦資源的爭奪又將大幅提高銅的生產成本。中國銅業將因此遭受巨大損失,投資的低效率顯而易見。
為此,發改委表示,將通過經濟和法律手段,抑制銅冶煉行業盲目投資。
作為調控的配套措施之一,發改委下屬的國家物資儲備局委託國儲中心在11月16日和11月23日分別拍賣了2萬噸國家儲備銅。並且,這樣的拍賣還將持續兩次。
此外,國儲中心主任王會民證實,該中心通過中糧期貨在上海期貨交易所(以下簡稱「上期所」)連續拋出4萬噸銅。而11月份的前兩周,上期所的銅庫存大幅增加3.2萬余噸。業內人士估計,新增加庫存中的一大部分將用於國儲中心所持空單的交割。同時有消息稱,國儲已將1.8萬噸銅庫存裝運至LME位於亞洲的倉庫,並將於11月底前再出口3萬噸銅,以備交割。
《證券市場周刊》了解到,此次拋售行動,國儲將在國內外的期貨、現貨市場同時進行,並將把握拋售的力度,做到均勻、合理。11月份採取現貨拍賣方式,12月份和明年1月份採取期貨交割方式,均勻釋放庫存。
早在11月初,有發改委官員曾向期貨業專家詢問,釋放20萬噸國儲銅是否可行?這表明國儲本次拋銅的總量可能在20萬噸左右。
上海中期公司分析師李金保表示,這一系列措施意味著對銅價的調控進入實質階段,以緩解國內市場對銅需求的緊張及抑制銅產能過快增長。
之前,發改委曾對其他行業進行過類似的調控。例如,從2004年初開始,發改委等部門對鋼鐵、水泥、電解鋁行業採取了一系列調控措施。其結果,電解鋁價格從2004年4月開始,一年內下跌2000元/噸;2004年9月起,華東地區的水泥價格一路下滑,從最高時400元/噸跌至200元/噸;鋼材價格最後一個掉頭,鋼材綜合指數從2005年4月中旬139點跌到目前的104點,而且沒有止跌。
顯然,發改委對國內商品價格的調控得心應手。而這一次,在銅價上遭遇國際炒家,結果又將如何?
最近一兩年來,「中國」屢屢成為國際商品期貨市場的大熱門,不論是原油、金屬、還是農產品,中國這個大買家只要一出手,價格就會扶搖直上。其原因就是誰能影響期貨價格,誰就掌握了定價的主動權,
從這個角度看,如果此次銅交易背後有著良好意願——通過期貨市場來調控價格,也有積極意義。只不過,能否成功還是未知數。
宋國青認為,國內機構對國際投機力量認識不足。近年來,國內期貨界一直大造輿論,要爭奪「商品定價權」,卻沒有考慮到中國缺乏必要的金融平台和有競爭力的金融機構這樣一個事實。而外資機構不但擁有資金和技術優勢,而且有評級和輿論的「霸權」,簡單來說,「游戲規則」是他們定的。國內機構在本身很弱小、處於劣勢的情況下,再不了解國際金融市場的規則,吃虧就在所難免了。
隨著中國日益融入到全球經濟中來,這種情況還會不斷出現。因此,宜及早策劃應對之道。
——————————————————————
一句話就是說 本來是該用來保值對沖的期貨交易 被變成了投機的行為
在國儲銅的事件中,劉兵轉手做空 賭銅價會下降 同時國家的儲備根本無法支付空頭的銅支付,中國又是銅進口國
所以本來是對沖保值的人員確從事投機,並且被國外多方買入逼高銅價 最後一虧到底
——————————————————————————
給我們的啟示是 在中國還沒有絕對的國際金融實力的時候
在衍生品上要嚴格的從事對沖活動,不能投機
同時 建立嚴格的資金監管系統,避免虧損後繼續隱瞞賭博,想抹平這個洞
『陸』 關於股指期貨空頭套期保值的問題。
你有2個地方理解錯誤了:
1、1億元的市場組合,指的是現貨,就是持有1億元股票。
2、套期保值計算合約時,是按現貨價格計算,來確定需要保值的合約張數,即100張。
中糧期貨 邵徽翔 QQ:2921173
『柒』 股指期貨推出以後,哪些股票會受影響呢
主要影響銀行版塊如中國銀行,工商銀行和參股期貨公司。前一段這些股票一直在升。
http://blog.sina.com.cn/u/4160edd6010008ae
參股期貨公司的上市公司一覽
代碼 公司名稱 投資情況
600755 廈門國貿 占廈門國貿期貨總股本95%
000897 津濱發展 占津濱期貨總股本51%
000628 倍特高新 占成都倍特期貨80%股份
000702 正虹科技 占湖南湘正期貨95%股份
000791 西北化工 占甘肅隴達期貨總股本71.8%
600107 美爾雅 入主美爾雅期貨(佔90%股份)
000720 魯能泰山 投資魯能金穗期貨公司
600128 江蘇弘業 參股40%江蘇弘業期貨
600704 中大股份 出資設立浙江中大期貨
000430 張家界 占湖南天通期貨70%的權益
000878 雲南銅業 雲晨期貨經紀
600084 新天國際 控股股東與香港華懋集團合作投資期貨項目
000559 萬向錢潮 上海萬向期貨
中信期貨 與(600030)中信證券皆為中信集團成員公司
長城偉業 長城證券持股比例15%
國聯期貨該公司、國聯證券與(600475)華光股份控股股東同為無錫國聯集團
金迪期貨與金信信託、金信證券和博時基金同屬金信控股成員企業
漢唐期貨 與漢唐證券存在關系
齊魯期貨 與天同證券、天同基金存在關聯
天富期貨 控股方吉林信託參股東北證券、天治基金
安泰期貨 與國元證券、國元信託和長盛基金同屬國元控股集團
中航期貨大股東航空證券與(600038)哈飛股份、(600391)成發科技、(600372)昌河股份等上市公司同屬中國航空工業第二集團
廣發期貨與廣發證券、廣發華福、廣發北方和廣發基金有關聯關系
鵬鑫期貨 大鵬證券控股
萬恆期貨銀河證券控股,並擬與荷蘭銀行將其重組為中外合資期貨公司
中天期貨 廣東證券擁有公司28%股份
華夏期貨 華夏證券控股
新華期貨 公司與金通證券同屬浙江國信控股成員公司
祁年期貨 湘財證券控股
平安期貨 平安保險集團擁有該公司及平安證券絕對控股權
泰陽期貨 泰陽證券控股
正大期貨 原由閩發證券控股;目前公司70%股份即將拍賣
和融期貨 渤海證券參股
中期期貨 (600331)宏達股份出資1.72億持有28.65%股權,與宏達集團合並持有公司總股份46.9%,(600188)兗州煤業股東兗礦集團保持出資額不變
中大期貨 (600704)中大股份持有85.71%的股權
實達期貨中國五礦集團為實際控制人;集團擁有(600058)五礦發展71.7%股權及五礦海勤多家上市公司股份
魯能金穗公司與(000720)魯能泰山、(000537)☆ST戈德、(000602)金馬集團,實際控制人同為魯能集團
大有期貨湖南鴻儀投資控股;「鴻儀系」擁有(000156)嘉瑞新材、(000430)張家界、(600286)國光瓷業等控制權
大陸期貨 股東大恆集團為(600288)大恆科技子公司
弘業期貨 公司與(600128)弘業股份同屬江蘇弘業國際集團
北亞期貨 (600705)北亞集團控股子公司
金瑞期貨江銅集團控股;集團同時擁有(600362)江西銅業47.9%股份
金源期貨 股東銅陵有色金屬集團擁有(000630)銅都銅業控股權
首創期貨首創集團成員企業;集團下屬成員有(600008)首創股份、(600733)前鋒股份、銀華基金等
倍特期貨 (000628)高新發展控股子公司
文峰期貨股東文峰集團下屬「文峰連鎖」A股發行申請已通過發審委審核通過
萬向期貨股東萬向創投、深圳萬向與(000559)萬向錢潮同屬萬向集團控制
美爾雅期 貨 (600107)美爾雅控股
萬傑鼎鑫 股東萬傑集團持有(600223)萬傑高科54.41%股份
雲晨期貨 由雲銅集團控股;集團同時控股(000878)雲南銅業
國貿期貨 (600755)廈門國貿出資1億元人民幣成立
華聞期貨實際控制人華聞控股擁有(000793)燃氣股份、中泰信託、國元信託和聯合證券控股權
天鴻期貨天鴻集團控股;集團擁有(600376)天鴻寶業和(600175)美都控股股份
東航期貨東航集團金融類企業;集團為(600115)東方航空61.64%股份持有人
隴達期貨 (000791)西北化工持有公司71.8%股份
寰球期貨 (000010)深華新擁有其95%股權
津投期貨 參股股東海泰控股是(600082)海泰發展實際控制人
民安期貨 與(000636)風華高科存在關系
中糧期貨 大股東中糧集團擬受讓(000031)深寶恆59.63%股權
『捌』 期貨里莊家應該不會虧損的吧
股票市場上,流通股的數量是明確的。那期貨市場上,合約數是不是也是有限制的?莊家不一定都賺錢,莊家拉升時要花很多錢,必須要把市場上的掛的賣單全吃掉,這樣價格才能拉起來,但他平倉時,要產生大量的賣單,大量的賣單又把價格砸下來了,可能他還沒出完貨價格已經打到跌停了。
所以莊家要想賺錢,最理想的狀態就是他拉升價格後,散戶也追著買,價格漲到一定程度後,莊家偷偷賣,讓散戶接手,這樣就達到了低價買,高價賣的理想效果。
如果散戶低價買了,莊家拉升價格,不少散戶覺得價格漲了,自己賣掉,這樣錢就讓散戶賺走了,就屬於自己拿錢給散戶了,所以做莊家也要有頭腦。期貨里莊家應該不會虧損的吧:
莊家不一定都賺錢,莊家拉升時要花很多錢,必須要把市場上的掛的賣單全吃掉,這樣價格才能拉起來,但他平倉時,要產生大量的賣單,大量的賣單又把價格砸下來了,可能他還沒出完貨價格已經打到跌停了。
所以莊家要想賺錢,最理想的狀態就是他拉升價格後,散戶也追著買,價格漲到一定程度後,莊家偷偷賣,讓散戶接手,這樣就達到了低價買,高價賣的理想效果。
如果散戶低價買了,莊家拉升價格,不少散戶覺得價格漲了,自己賣掉,這樣錢就讓散戶賺走了,就屬於自己拿錢給散戶了,所以做莊家也要有頭腦。
當然是可能虧損的 莊家之所以有他獨到的實力 就是因為他自己量很大 可以抵禦一定的風險 而期貨中的風險 就是指方向做錯了之後的抗倉的時間 他們最後還是希望價格回到他們期望的方向上的 而不是說他在做反的時候 做回相反的方向
而且期貨市場交易很大 交易所對於大戶持倉 等 都有相關的限制 所以作為期貨莊家 很難有操縱價格能力
所以 坐莊不是像你想像一樣的不會賠錢 會有很多莊家被套的案例 希望你能多了解
期貨市場上有兩個數據 一個是交易量 另一個是未平倉合約數 這些數值都是不受限制的 只是單個賬戶的持倉是受限制的 交易所承擔了 期貨合約雙方的交割義務 只要有保證金就可以在規定之內開倉
當然是可能虧損的 莊家之所以有他獨到的實力 就是因為他自己量很大 可以抵禦一定的風險 而期貨中的風險 就是指方向做錯了之後的抗倉的時間 他們最後還是希望價格回到他們期望的方向上的 而不是說他在做反的時候 做回相反的方向 .
股指期貨的全稱是股票價格指數期貨,也可稱為股價指數期貨、期指,是指以股價指數為標的物的標准化期貨合約,雙方約定在未來的某個特定日期,可以按照事先確定的股價指數的大小,進行標的指數的買賣。作為期貨交易的一種類型,股指期貨交易與普通商品期貨交易具有基本相同的特徵和流程。
期貨的本質是與他人簽訂一份遠期買賣商品(或股指、外匯、利率)的合約,以達到保值或賺錢的目的。
如果認為期貨價格會上漲,就做多(買開倉),漲起來(賣)平倉,賺了:差價=平倉價-開倉價。
如果認為期貨價格會下跌,就做空(賣開倉),跌下去(買)平倉,賺了:差價=開倉價-平倉價。
有可能虧錢。期貨市場里不一定就一個莊家主力,兩個主力打仗的時候就有一個會虧錢的。兩個聯手的時候虧的就是散戶了。
期貨市場的合約是沒有數量限制的,有一個多單就有一個空單對應。你進去做單的時候沒有人和你對應你的單子就不能成交。
『玖』 我上網找了 東航那個已經結束了啊 現在開始晉級賽了啊 你還有其他的期貨比賽消息嗎 謝謝了啊
東航那個還沒開復始吧?你可以打電制話問問他們客服?
「從「潛龍出淵」到「藍海密劍」,由東航金融主辦的期貨實盤大賽已悄然過去了兩個年頭,當人們還在討論前兩次大賽帶來的經驗時,東航金融在陽光期貨基金的探索道路上又有了新的發展:一項新的三年計劃已經浮出水面,即由東航金融主辦,和訊網、第一財經聯合主辦的「藍海密劍東航金融第三屆期貨實盤大獎賽」將於將於今年9月20日拉開戰幕。」
另外還有「交通銀行杯」2010領航中國期貨大賽。具體期貨公司可以在網上查。
期貨日報實盤大賽賽程設置:
報名時間:2010年4月8日—2010年7月30日
比賽時間:2010年4月19日—2010年8月31日
領航中國期貨實盤精英賽賽程設置:
報名時間:2010年5月28日—2010年11月30日
比賽時間:2010年7月1日—2010年12月24日
實盤大賽多數是開發客戶和自身宣傳的手段,肯定會打廣告的,留意下期貨日報之類的媒體一般都會有。
『拾』 為什麼中糧期貨老是做空
每家期貨公司有自己的分析結果,期貨公司的研究報告對客戶有一定的導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