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外匯期貨 > 中國石油外匯風險

中國石油外匯風險

發布時間:2021-08-02 22:14:27

Ⅰ 從石油美元到石油人民幣,國內經濟會帶來什麼樣的改變

隨著我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石油凈進口國,以及國內原油期貨的漸行漸近,有關「石油人民幣」的討論不斷升溫。同時為了盡量規避國際原油貿易中的外匯風險,中國必須積極投入到國際貨幣體系之中,穩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為推行「石油人民幣」提供平台。
隨著我國石油進口量不斷攀升,以及美元持續走弱而引起油價上漲,國內外關於「石油人民幣」的呼聲也越來越高。《全球與歐洲預測快訊》認同全球「去美國化」趨勢,並宣告石油美元的終結和「石油人民幣」的冉冉升起。墨西哥《每日報》也在文章《世界「去美國化」:從石油美元到「石油人民幣」》里稱,中國為即將到來的從石油美元時代過渡到「石油人民幣」時代做好准備。
美元作為石油貿易的標價和結算貨幣有近40年的歷史,石油美元體系具有一套完整的迴流機制。產油國可以用以石油兌換的美元迴流至美國國債市場,而這些債券收益一般用於投資石油資源國的基礎建設和軍備采購。這一體系將國際市場上的美元游資沉澱在石油貿易中,進而減小各國貨幣間的摩擦強度。
然而近年來,美國接連推出量化寬松政策,致使美元匯率持續走弱,直接推高了以美元標價的大宗商品交易,特別是國際原油價格。在這一背景下,尋求另一種可以替代美元進行大宗商品交易的想法得到了許多國家的認可和嘗試。
值得注意的是,不論是「石油歐元」還是「石油日元」,都沒能撼動美元在國際原油交易中的霸主地位,非美元計價的原油期貨市場還沒有成功的先例。以目前人民幣國際化的進展程度來看,「石油人民幣」的推行條件尚未成熟。
須知,美國創建石油美元體系時,美元早已是國際儲備貨幣。美國國內又有相對發達的全球性金融市場,包括有匯率、債券利率、證券和大宗商品等交易市場,石油期貨、期權等衍生金融工具也在同步研發上市,完全可以滿足石油美元迴流的要求。我國利率市場化逐步放開等信號有利於推行「石油人民幣」,但國內資本項目還處於管制狀態、金融投資產品相對匱乏等現狀,無法保證產油國用人民幣交易後可以將人民幣高效迴流至國內,加之人民幣不能自由兌換,這些都為推行「石油人民幣」增加了難度。
雖然推行「石油人民幣」存在較大困難,但隨著我國金融政策不斷放開,利率市場化、上海自貿區等新嘗試,現階段推行「石油人民幣」是內有良機、外有需求。
我國是全球最大的石油買家之一,與沙特、伊朗等主要產油國建立了穩定的原油貿易關系。在當前金融全球化及國際貨幣體系不斷調整的進程中,一些產油國政府已經開始要求買家用美元以外的貨幣與其結算。不少國家都表示願意接受人民幣結算方式,這種「局部嘗試」的突破或許是打開新局面的鑰匙。
此外,我國有大量工業、農業產品銷往全球,其中就包括與我國有原油貿易往來的國家。因此,在與這些國家進行雙邊貿易往來時,以人民幣計價和結算是完全有可能的。筆者認為不斷加強人民幣在石油結算中的地位有助於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而人民幣國際化也有利於增強我國在油價上的話語權,這是建立『石油人民幣』體系的重要前提之一。
同時隨著俄羅斯石油在中國總石油進口中的佔比不斷增加,西方國家對俄羅斯實行經濟制裁進一步促成了人民幣在兩國貿易中的使用。同時,原油價格的暴跌導致石油美元18年以來第一次從金融市場中流出,而且如果高盛的預測被證實無誤,截至2018年,石油美元將累計流出近9000億美元。而就在這一切發生之時,中國也正在竭力爭取讓人民幣在亞投行交易結算中占據主導地位,並可能申請亞投行和絲綢基金建立特別金以發行人民幣計價的貸款。
投資市場--
自古以來石油的爭搶不曾間斷過,石油的儲存量、出口量以及價格的波動也在深深的影響著原油投資市場。經歷了昨晚的非農,大多數投資者可能又遭遇了當頭一棒。現貨原油瀝青昨晚暴跌不止的,可能很多投資者認為這次瀝青原油晚間暴跌是由於晚間非農數據利多美元打壓油價,其實不排除這個因素影響。但是主要還是受美國產油量的影響。

Ⅱ 中國石油六大環境風險是指什麼

環境質量、人群健康、社會穩定、生態環境、區域平衡、國際影響~

Ⅲ 中石油hse風險有哪些

中石油的h,se風險的話是比較大的,受到國際油價的一個影響,有可能會大漲也可能大跌。

Ⅳ 國內外匯風險有哪幾種類型

外匯風險主要可以包括:交易風險、換算風險和營運風險。

交易風險

當企業以契約的形式與交易方之間形成了義務、責任的時候,並且契約是以非計帳本位幣計價的時候,交易風險隨即產生。表現形式可以包括:未交付貨物或提供服務的訂單,各種形式的應收款、應付款,已確定的未來的資金流入或流出。

例如:某中國公司與美國公司簽訂一筆以美元計價的出口合同。從中國企業在簽署美元訂單之日起,到收到貨款的時候,都將面臨著匯率的風險,尤其是在當前人民幣不斷走高,美元不斷走低的趨勢下,企業面的風險就更大了。

報表換算風險

根據會計程序,在每年會計年度結算時,公司必須編列合並會計報表,如果有公司在海外的話,就可能承受換算風險。境內母公司將海外關聯公司以外幣表示的財務報表重新以母公司的計帳本位幣表示,進而編制合並財務報表,而折算匯率的變動可能造成母公司凈值或凈利的增加或減少。

營運風險

營運風險是指公司非合約現金流的本國貨幣價值有可能因非預期的實質匯率變化而產生變化,因而影響公司整體的價值。一家公司所承受營運風險的程度則是衡量實質匯率變化會影響公司整體價值到何種程度。營運風險的產生主要是因為兩國經濟因素的相對變化而引起實質匯率變化,進而影響到公司在國際市場上競爭情勢,因此營運風險又稱競爭性風險。

Ⅳ 原油金融與中國石油經濟的關系

摘要:目前,石油金融化對我國石油經濟的安全產生了嚴重的影響,導致我國石油麵臨著進口依賴度高、石油金融話語權缺乏、無法撼動美元標價權以及石油市場金融化有待提高等挑戰。本文對國際石油的變化趨勢進行了詳細地分析,並提出了石油金融化和中國石油經濟的安全對策,以期促進我國石油市場的有序發展。

一、國際石油經濟的變化趨勢

(一)石油金融化不斷提高

石油作為金融衍生的重要工具之一,隨著期貨交易的發展與擴大,石油價格在一定程度上已經與石油商品的供求關系發生了脫離的現象,從而表現出自己獨有的價格運動規律。根據相關的研究報告顯示,美國納斯達克指數的下跌與石油價格有著密切的聯系,這主要是因為由股市撤出的資金已經向商品期貨交易市場流動。例如,在前幾年的石油市場中,當時每天的需求量是7500多萬桶,實際供應量是7800多萬桶,從而出現了供大於求的現象,但是此時的石油價格卻漲到每桶63美元左右,由此可知石油的價格並不是由供需關系所完全決定的。發生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由於當時的紐約市場的生產力為每日85萬桶,其交易額大概在10億美元左右,但是國際套頭基金在紐約市場的投入卻多達4600億美元左右,從中不難發現石油價格是由期貨市場的炒作所決定的。國際套頭基金選擇石油為炒作對象的原因是石油的生產和價格變化范圍的幅度比較小,一方面是石油的生產量受到資源和生產條件的限制,不能輕易的隨著石油價格的變動而隨意調整生產量;另一方面則是因為石油是其他資源無法代替的,從而使得消費者不能在一定的時間內找到替代品,只能被動的接受石油價格的變化。正是由於石油的生產者和消費者對於石油價格的變化反映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這就給了國際套頭基金將石油作為炒作對象的機會。

我國應該對各種方式獲得石油需要付出的成本和風險進行仔細的考慮,從中選擇最優的方式和時機獲得石油資源。同時我國還應該組織綜合實力比較強的金融貿易公司進入期貨市場,利用各種科學合理的手段,實現風險采購,並有效預測石油價格在未來一定時期內的波動幅度。石油用戶可以與風險采購公司和企業簽訂合同對石油價格進行鎖定,從而規避石油價格波動帶來的影響。除此之外,風險采購的公司和企業應該積極的參與產權交易,利用收購石油公司股份的手段,快速獲得石油的市場、資源、人才以及技術等,並在期貨市場和產權市場的比較進行合理的組合和選擇,從而取得最大的經濟收益。風險采購企業在獲得石油資源後,可以交給綜合實力比較強的石油公司進行開發和生產,例如中國石化、中國石油等,從而獲得份額油。多元化風險采購不僅可以利用國際市場中的價格比較低的石油資源,保留我國的優質儲量區塊,而且還可以利用采購機制鎖定石油成本,從而保證我國國民經濟的良好發展。

三、結束語

我國不僅需要有策略,有步驟的促進金融資本和產業資本的聯系與融合,從而促進石油行業可持續的發展,而且還需要通過金融工具對石油市場的體系進行健全和完善,避免風險在金融和石油這兩者之間不斷傳遞,從而保障我國的石油安全。

Ⅵ 我國石油進口結構風險很大,對我國經濟發展成了潛在威脅,原因是什麼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我國每年進口石油的數量越來越大,石油價格風險問題逐漸顯現。石油進口價格的變化是產生石油進口價格風險的主要原因,而石油進口價格風險對我國國民經濟的影響也是廣泛而深刻的。為了為我國國民經濟的健康快速發展提供能源保障,本文從石油進口價格風險的形成原因著手,討論了石油價格上漲對我國國民經濟的影響,並提出了控制石油價格風險的措施。
關鍵詞:石油進口;價格風險;影響因素;國民經濟;措施
我們正處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石油經濟全球化已成為時代的潮流。1993年我國成為石油凈進口國以來,我國石油進口量逐年上升。我國現在正處在工業化中期,如果按照GDP每年增長6%--8%,那麼,石油需求量將以每年4%增長,而國內石油產量的增長只有2%,這中間存在著巨大的供需矛盾。
據有關分析,2006年中國進口1.92億噸石油,到2010年,中國的石油進口量將在2.5億噸以上,變幻不定的國際油價對石油進口成本將產生更大的影響,因此研究分析石油進口價格風險的產生原因,提出控制風險的措施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問題。
1石油進口價格風險及其產生原因
所謂石油進口價格風險是指因石油進口價格的波動給生產者或消費等各方面所帶來的收益的不確定性。近年來,隨著我國石油需求量的增加,石油進口量也大幅度提高,外貿依存度的增大,我國石油進口面臨的價格風險也隨之增加。石油價格的持續走高,對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造成了諸多不利影響。
產生石油進口價格風險的主要原因是石油進口價格的變化所引起的。出現上述現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首先,石油作為一種商品,其價格受到價值規律的作用,受到供求關系的影響。從供求關繫上看,以發達國家的需求為主體,供求關系的變化大體上隨發達國家的需求變化而變化,從供給方面看,基本上以OPEC為主體。
其次,石油作為一種稀缺的自然資源,其價格受到資源量和可采儲量的影響。石油的價格是在當時的科學技術條件下按照當時預計的石油儲量,參照某一參照物進行定價。2000年以來, 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所定的「價格帶」是在22-28美元。從消費國一方看,美國曾表示希望價格在20-25美元,德國的經濟部長曾說過能接受30美元的石油。
再次,石油資源的控制主體之間目標的不同造成的矛盾對石油價格的影響。國家擁有石油資源的控制權,其主要的目標就是獲得盡可能大的財政收入,並維護國家的安全。大產量、低油價並不意味著財政收入的最大化,因此提倡相對較高的石油價格。而私人公司擁有石油資源的控制權,其主要目標就是使本身的利潤最大化,因此,實施大產量、低油價策略是這些私人公司首選。兩股力量的此消彼長中對石油價格造成了影響。
再次,石油作為一種重要的戰略物資各國政府都對石油市場實施了一定程度上的政策干預。一般的說,國際石油貿易中,不同的石油種類其價格是不同的,而同一種石油在不同的時間,其價格也是不同的,這是石油作為一種市場商品的正常現象。還有一種特殊現象是同一種石油在同一個時間買給不同的國家其價格也不相同,造成這種同油不同價的現象的根本原因還是在與各國政府主動或被動的對市場進行政策干預所造成的。
最後,國際上的游資、基金對石油市場的投機行為也是影響石油價格的因素。應該注意到的是,國際石油貿易市場上的投機行為並不能左右石油價格漲或跌,只是對石油價格的變化起到催化劑的作用,加大石油價格的變化幅度,使國際石油貿易市場更加混亂。
2石油進口價格風險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影響
我國是石油凈進口國,因此,我們說的石油價格風險通常指油價過高對整個國民經濟帶來的負面影響。
石油價格的變化導致消費者的消費結構和習慣的變化。過高的石油價格將導致消費者對交通工具、房產、旅遊、以及一些生活必須的石化產品的重新選擇,抑制消費水平。汽車消費是最典型的例子。過高的石油價格將會導致相當一部分消費者的持幣觀望或降低消費水平,造成整個汽車市場的萎縮。過高的油價還會影響的到房產消費者對於房產位置的考慮,減少整個房產業的消費量。同樣,由於石油價格過高,造成旅遊業的成本增大,也會造成消費總量的下降。
石油價格的變化導致企業投資的利潤空間小,成本上升。原油進口價格上升,直接造成國內原油、油價格的變化導致企業投資的利潤空間小,成本上升。原油進口價格上升,直接造成國內原油、成品油價格上漲,給以石油為能源、原材料的相關行業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企業面對原材料價格的持續上漲的同時也面臨著消費需求減少,生產成本不斷上升而不能向下游企業或最終消費者轉嫁,更不可能向國外轉嫁,這就必然使企業利潤減少,從而打擊了企業的生產積極性,削減投資,全社會的經濟活力也會因此而減弱。
石油價格的上漲將會影響到外匯支出的增加,減少貿易順差。我國作為石油凈進口國,每年需要進口大量的石油,在進行非以貨易貨石油貿易時通常都以美元作為結算貨幣,因此,石油價格的上漲將會多支出相當大一部分的外匯。國際油價上升引發的國際經濟增長的減速及進口成本的上升,將增大我國經濟的運行成本,削弱我國出口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從而影響我國的出口貿易,貿易順差明顯縮小。
石油價格的上漲加重通貨膨脹的壓力。石油價格上漲後的一段時期,由於延遲性作用,漲價的信號不會相當的明顯,但對整個的社會經濟來來說必然會是遷一發而動全身的結果,通貨膨脹的信號始終會出現的。2007年居民消費指數(CPI)的大幅度上漲就是前些年石油價格上漲所帶來的成本上漲傳遞到消費者物價那一部分。由於近幾年我國經濟良好的發展態勢,所以應該說07年的通貨膨脹影響被低估。但是通貨膨脹的壓力依然存在,形成強烈的通貨膨脹預期。一旦經濟發展的勢頭減緩或油價持續上漲,通貨膨脹壓力爆發將對我國經濟發展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

Ⅶ 石油的風險有那些,舉個例子

只要有投資活動,就必然存在相關風險,這一點已經是大家的共識了。石油期貨投資項目是當前國際上熱門的投資方式,對其風險性的識別和防控是進行該項投資的重點內容。
在我國的石油經濟界中,一般會把石油項目的風險分為地質、技術(含工程)、經濟(含市場)和政治四大類。但是項目的性質和特點不同,風險因素及其影響程度也備不相同,不能一概論之。
1.地質風險因素。具體表現為構造特徵(斷層、圈閉等)、儲層特徵(層序、諷積相、夾層、裂縫分布等)、油藏特徵(溫度壓力、液體性質、水體能量等)、滲液物理特徵、溫度壓力系統、油氣水性質、產出注入能力、生產特徵等。
由於石油是深埋在地下幾千米的,它的生成、運移、儲存以及開采等流程都存在極大的不確定性。據統計數據表明,國際上公認的找油成功率一般在25%左右,石油勘探風險在70%~80%。
2.技術風險因素。具體表現為開發方式的選擇、鑽井工程方案、採油工程設計和地面建設工藝流程的設置等。
3.經濟風險因素。包括市場供求關系、價格、利率、匯率變化等。
4.政治風險因素。如社會環境、經濟政策、國家政局、戰爭等。
石油期貨的投資風險取決於石油本身的不確定因素。而對於投資者來說,學會進行風險分析才是重中之重。目前較常用的風險分析方法主要有三種:盈虧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和概率分析。
1.盈虧平衡分析。盈虧平衡分析是研究石油項目投產後,以利潤為零時產量的收入與費用支出的平衡為基礎,測算項目的生產負荷狀況,分析項目適應市場變化的能力,度量項目抗風險能力。項目的盈虧平衡點越低,說明項目適應市場變化能力越強,抗風險的能力越大,虧損的風險性越小。
2.敏感性分析。敏感性分析是預測和分析項目不確定變數因素發生變動而導致項目經濟評價g標發生變動的靈敏程度,從中找出敏感因素,並確定其影響程度與影響正負方向,進而制定控制負影響敏感因素的對策,確保項目經濟與決策的總體安全。其作用是為了提高對項目經濟效果評價的淮確性和可靠性,一般來說,項目相關因素的不確定性是項目具有風險性的根源,敏感性強的因素的不確定性給項目帶來的風險大。
3.概率分析。風險分析常用的 較成熟的方法是概率分析。概率分析又分為客觀概率和主觀概率分析。
石油期貨的投資風險大小由石油本身的特質直接決定,要想在石油期貨投資中獲利,對其投資風險的意識和分析必不可少。

Ⅷ 我國的外匯風險包括哪些

外匯風險主要可以包括:交易風險、換算風險和營運風險。
交易風險
當企業以契約的形式與交易方之間形成了義務、責任的時候,並且契約是以非計帳本位幣計價的時候,交易風險隨即產生。表現形式可以包括:未交付貨物或提供服務的訂單,各種形式的應收款、應付款,已確定的未來的資金流入或流出。
例如:某中國公司與美國公司簽訂一筆以美元計價的出口合同。從中國企業在簽署美元訂單之日起,到收到貨款的時候,都將面臨著匯率的風險,尤其是在當前人民幣不斷走高,美元不斷走低的趨勢下,企業面的風險就更大了。
報表換算風險
根據會計程序,在每年會計年度結算時,公司必須編列合並會計報表,如果有公司在海外的話,就可能承受換算風險。境內母公司將海外關聯公司以外幣表示的財務報表重新以母公司的計帳本位幣表示,進而編制合並財務報表,而折算匯率的變動可能造成母公司凈值或凈利的增加或減少。
營運風險
營運風險是指公司非合約現金流的本國貨幣價值有可能因非預期的實質匯率變化而產生變化,因而影響公司整體的價值。一家公司所承受營運風險的程度則是衡量實質匯率變化會影響公司整體價值到何種程度。營運風險的產生主要是因為兩國經濟因素的相對變化而引起實質匯率變化,進而影響到公司在國際市場上競爭情勢,因此營運風險又稱競爭性風險。

閱讀全文

與中國石油外匯風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杠桿租金回報率 瀏覽:439
農產品期貨在哪裡交易 瀏覽:31
融資貸款居間合同 瀏覽:365
房山有網路黃金代理商嗎 瀏覽:995
疫情下的醫療股票 瀏覽:636
可以用黃金換鉑金嗎 瀏覽:448
傘形信託市場 瀏覽:993
2005年全國金融機構家數 瀏覽:66
外匯新聞網英國 瀏覽:378
中金黃金價格走勢圖東方 瀏覽:371
類金融上市公司 瀏覽:501
赫美集團會倒閉嗎 瀏覽:905
淘寶優惠券最高傭金 瀏覽:344
晉能集團與格盟合並 瀏覽:713
股票商譽網站 瀏覽:657
私人金礦的黃金賣給誰 瀏覽:794
湖北省國企上市公司 瀏覽:62
辦金融行業公司起名 瀏覽:283
四川非銀金融機構名單 瀏覽:202
上海銀行理財產品下載 瀏覽: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