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外匯期貨 > 信達期貨獲資管資格

信達期貨獲資管資格

發布時間:2021-08-03 00:37:05

『壹』 你好,我是五年前考過證券業協會組織的基金從業資格考試。三年前曾經備案過基金子公司專項資管計劃的基金

你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科目一和科目二考試合格後,在四年內可以通過所在機構向基金業協會申請注冊基金從業資格。超過四年未通過機構申請注冊基金從業資格的,需重新參加從業資格考試或在注冊前補齊最近兩年的規定後續培訓學時。已經取得基金從業資格的人員需按照有關規定每年度完成15學時的後續培訓,並按要求通過所在機構參加協會組織的從業資格年檢。基金從業資格可申請機構包括基金管理人、商業銀行(含在華外資法人銀行)、證券公司、期貨公司、保險機構、證券投資咨詢機構、獨立基金銷售機構以及中國證監會認定的其他機構。
已經通過《基金銷售基礎知識》考試,超過四年未在相關機構任職的,需通過基金業協會的基金從業資格考試,或補齊最近兩年的規定後續培訓學時後,通過所在機構向基金業協會申請注冊基金銷售資格。
因此,詳細咨詢基金業協會工作人員。

『貳』 有資管牌照的保險公司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對於目前保險資管機構可以投資的范圍,保險資管機構基本具備主要投資資格。如,具備境外投資能力資格,具備股指期貨能力資格,具備股權投資能力資格,具備不動產投資能力資格。具體而言,保險資管機構擁有信用債券投資(內部信用風險評級)能力;擁有股票投資能力;擁有受託管理保險資金資格;擁有資管產品創新業務能力;擁有不動產投資能力;擁有股權投資能力;擁有股指期貨能力;擁有境外投資能力。目前,大部分綜合性保險資產管理機構已成為投資能力全牌照機構。
整體而言,保險資管機構一方面投資領域在不斷拓展,除傳統的債券、基金和股票外,還投資了基礎設施、不動產、境內外私募股權基金、指數化資管產品等。

『叄』 已有10家銀行擬設資管子公司嗎

自2018年4月27日《關於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落地以來已滿3個月,銀行積極謀求轉型,擬設立資管子公司的步伐正在提速。

截至目前,已有10家銀行公告設立資管子公司。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銀行分析師許文兵表示,設立資管子公司有利於資管業務的相對獨立運作,在減少資管業務對母行依賴的同時做好風險的有效隔離,相對獨立的運作體系也有利於資管業務自身的有序發展。

資管新規明確,主營業務不包括資產管理業務的金融機構應當設立具有獨立法人地位的資產管理子公司開展資產管理業務,強化法人風險隔離,暫不具備條件的可以設立專門的資產管理業務經營部門開展業務。

徐承遠認為,雖然資管子公司的細則暫未公布,但凈值化轉型是確定的。商業銀行需要圍繞凈值型產品設計能力及投研能力著手布局,加強人才資源、信息系統建設。一方面,參照公募基金的運行標准,通過外部招聘或內部培養的方式建立針對產品設計、資產配置、投資研究、風險控制等專業領域的人才梯隊,為資產管理業務的主動管理奠定人才基礎。另一方面,當前銀行理財業務的信息系統整體上是圍繞資金池局部節點搭建的,未來銀行的資管業務信息系統支撐模式需要向公募基金看齊,搭建覆蓋前台投研和交易、中台風控和後台運營估值全業務流程的系統。

『肆』 資管產品是否有獨立法人資格

「商業銀行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迫切期望擁抱資產管理業務。」交通銀行資產管理部總經理馬續田的感慨言猶在耳,1月23日,交通銀行即在內部發布公告,為探索准事業部制運行機制,正式在總行層面成立「資產管理業務中心(資產管理部)」,並調整內部架構。

事實上,早在2013年初,脫胎於交行金融市場部的資產管理部就已成立,屬總行一級部門,專門負責代客理財,將自營投資和代客資產管理分開。
「去年底,總行召開二次改革研討會。為適應金融脫媒及利率市場化的趨勢,一些重點業務被突出。除資產管理部,還有6個部門未來要實現事業部制。」一交行總行人士透露。
值得注意的是,交行資產管理業務中心設立在上海自貿區,按照自貿區相關規定,將要實現獨立核算及獨立稅收。這距離真正意義上的銀行資管獨立法人僅一步之遙。
按照馬續田的構想,銀行資產管理法人化可以經歷以下幾個步驟:「第一步先將各行的理財專業部門注冊為事業部,純法人體制。下一步做事業部的准法人制度,再通過幾年的時間過渡到公司制。」
在他看來,允許理財機構在自貿區注冊成為資產管理經營機構,應該是監管部門可以採取的行之有效的一項措施。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最新獲悉,銀監會方面還沒有最終確認該中心是否具有準法人持牌經營資格。
資管部擴容
根據內部公告,新成立的資產管理業務中心將與資產管理部合署,設有7個二級部門。
「資產管理業務中心增設了三個新的二級部門,分別是:資本市場部、結構融資部和專戶理財部。」一位接近交行總行的人士指出,這實際上是在原交行資產管理部基礎上的擴容。三個新增部門分別對應另類資管、投資銀行、對公理財板塊,但交行原有部門並未撤銷,反而將與之進行功能上的銜接。
另外,資產管理部原四個部門也並入其中,產品管理部更名為業務運營部,原投資交易部更名為固定收益部,原風險審查部更名為風險合規部,原綜合運營部更名為綜合管理部。
此前,原資管部門就已囊括個人理財、對公理財等的資金運作業務,包括代客理財產品的研發、投資運作、支持等流程。2012年交行將金融機構業務和投行業務從公司部獨立出來,成立了金融機構業務部和投資銀行兩大一級部門。此後,金融市場部中的代客理財業務也獨立出來,成立了資產管理部。
「在許可權上,新成立的資產管理業務中心亦將擁有更多的管理自主權。」上述人士續稱。比如,牽頭統籌管理全行表內表外、本外幣資產管理業務,整合業務資源、產品和服務體系;負責擬定全行資產管理業務發展規劃和經營計劃;擬定、完善全行資產管理業務各項規定、辦法、操作規程或實施細則等。
此外,該中心還需負責牽頭設計、開發各類資產管理業務產品,負責產品代理銷售的審批;制定全行資產管理業務授權分行的准入標准、授權方案,落實授權分行資產管理業務的過程管理;牽頭制定集團內外資產管理業務合作機構的准入標准、授權方案及其他管理制度,建立監控退出機制。
更重要的是,新成立的資產管理業務中心將具有完全獨立的風控能力。這將使資管部門的事業部及准法人制在較大程度上得以真正貫徹。
逐步過渡至獨立法人
「去年資產管理部在成立之後很長一段時間,並未擁有獨立自主的權利。」一交行總行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在他看來,資產管理中心的成立很大程度上與去年以來監管層大力推進的「銀行理財轉型」相關。新成立的資產管理業務中心,將建立以業績激勵、人才激勵為主的薪酬機制,這將為交行及資產管理行業注入一劑強心劑。
而因該中心位於自貿區,盡管銀監會尚未認證其「持牌資格」,但在部分人士看來,已經屬於事實上的准法人。
實際上,去年以來,興業、光大、民生等多家銀行已經通過內部組織架構調整強化了銀行資產管理業務的重要性。
業內已經形成一種共識,商業銀行原有的「存款沖時點,存完放貸款,貸款存利潤」的業務模式逐漸走到盡頭,銀行轉型方向主要是抓中間業務收入,而中間業務中資管業務將是支撐起銀行轉型的重要一環。
1月7日,銀監會副主席周慕冰在2014年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工作會議上表示,作為過渡,當前可在銀行內部設立理財條線事業部制度,徹底隔離代客、自營業務。而交行此舉,也將繼續貫徹上述精神。
馬續田寄望以體制、機制創新推動商業銀行資管業務的二次起航。不僅要使銀行理財計劃作為直接融資工具的制度安排要更為徹底,還要建立統一公平的資產管理體系和互聯互通的市場機制。
言外之意,是要建立起融資工具的發行、交易市場;將銀行理財計劃作為長期的機構投資人引入到股本市場,即把場外股本、股權市場向理財計劃開放。
另外,看國際經驗,馬續田認為只有把資產管理業務注冊成獨立的法人機構才能真正實現銀行資管從制度、資本、法人、人才管理上的真正隔離。
「將來如果理財機構直接注冊為法人機構,有自己的資本金,所有的人員管理、投資風險控制都是自己獨立進行,就能真正徹底地貫徹『柵欄原則』,貫徹風險隔離問題。」馬續田說。值得期待的是,10萬億銀行理財轉型的序幕才剛剛拉起。

『伍』 期貨公司資管部和交易部是同一個部門嗎

據中國證券基金業協會最新數據統計,截至2015年6月30日,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證券公司、期貨公司、私募基金管理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總規模約30.35萬億元,較2014年年底增長約48%。其中,期貨公司資產管理業務規模419億元,較2014年年底的124.82億元大幅增長236%左右。
盡管期貨公司資管業務上半年增幅較大,但其不足500億元的量級,相對基金公司及其子公司、證券公司、私募基金管理機構均上萬億元的資管業務規模,是「小巫見大巫」。截至今年6月30日,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公募基金規模7.11萬億元,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專戶業務規模9.05萬億元,證券公司資產管理業務規模10.25萬億元,私募基金管理機構資產管理規模3.89萬億元。
不得不承認,相比資管市場上的這些「雄鷹」們,期貨公司資管因起步晚、資金方認可度不高、人才流失嚴重、缺乏頂層設計等因素,目前還處於嗷嗷待哺的「雛鳥」階段。不過,多位行業人士表示,經歷了前段時間股市的「蠻牛+快熊」行情,期貨行業和對沖工具為更多普通投資者所知悉,未來期貨公司資管有望憑借量化對沖的投資理念及自主管理的業務形態,上演一出「麻雀變鳳凰」的好戲。
銀行態度改善,期貨資管認可度提升
按理說,隨著「一對多」業務的放開,期貨公司資管將會呈現爆發式增長。「期貨公司資管沒有迎來爆發式增長,有多方面原因。」廣發期貨資產管理部原董事總經理黃邵隆對期貨日報記者說,整個期貨行業的投資者基數不大,而外圍市場對期貨公司資管、期貨私募等的認可度不高,仍認為都是高風險投資,評判標准非常嚴格。這一點引發了期貨資管行業人士共鳴,特別是期貨資管很難取得銀行這一「大金主」的認可。
在華泰期貨資產管理部總經理吳雷看來,期貨公司資管之所以沒有爆發式增長,主要是因為大多數期貨公司尚未進入銀行的「白名單」。在選擇資管通道時,銀行傾向於指定在其「白名單」之列的信託和基金子公司。
國泰君安期貨資產管理部總經理楊波也表示,期貨公司進入銀行「白名單」相當困難,一些處在行業前列的大型期貨公司可能會達到銀行的認證資質,但成功躋身的數量不多。
一些私募機構也有同感。「目前期貨私募在銀行內部並無系統化的評分體系,因此無法直接獲得銀行授信。若期貨公司能夠進入銀行『白名單』,期貨資管募集優先資金發行結構化產品將暢通無阻,這將成為期貨公司資管規模的一大增量。」阿巴馬資產管理公司董事總經理詹海滔說。
「銀行對期貨公司的考核包括資管規模是否足夠大、在業內市場佔有率如何、風控及估值等系統管理能力是否過關,以及產品運行、凈值跟蹤等後台服務是否到位。」吳雷告訴記者,華泰期貨已被三家銀行列入「白名單」,目前公司仍在努力接洽更多銀行。
不過,在楊波看來,期貨公司躋身銀行「白名單」分為三個階段:代銷、資管和自營。目前,僅有少數期貨公司闖過第一關,開始在第二關「試水」。
雖然進入銀行「白名單」的期貨公司很少,但欣喜的是,從某種程度上說,銀行對期貨資管的接受度日漸提高。特別是今年股市演繹的「蠻牛+快熊」行情,把很多證券私募敲醒了,一些尚未涉足期貨理財的銀行也把如何與期貨公司合作列入戰略計劃。
據了解,招商銀行、興業銀行、光大銀行、中信銀行等股份制商業銀行及工商銀行、中國銀行等國有銀行,已經與一些期貨公司建立了代銷期貨資管產品的合作關系。其中,中國銀行、工商銀行還積極與一些期貨公司資管團隊、期貨私募機構合作發行了主動管理型產品。
得益於這些銀行的推動,一些期貨公司和期貨私募的資管規模實現了大幅增長。據了解,截至今年5月底,國泰君安期貨的資管規模約35億元,目前已逼近50億元。與其增幅不相上下,華泰期貨目前的資管規模也在50億元左右。「受益於銀行和券商MOM種子基金的帶動,我們公司7月份連續發行了6隻產品,合計規模約10億元,整體資管規模已升至50億元左右。」詹海滔說。
競爭激烈,要留住優秀資管人才
期貨公司最晚進入資管領域,其開展資管業務遇到的難題不止一二。與基金子公司、信託公司等「老大哥」同台競技,資管系統、管理經驗、人才競爭、成本投入無一不是期貨公司的軟肋。
「相比期貨公司,基金子公司在資管方面的成熟度更高,風控和配套服務也有一定積淀,在交易、估值和風控系統方面早有投入。」詹海滔說,一般而言,基金子公司會配備多套資管系統,並具備自主開發能力,但目前大多數期貨公司只有單一的資管系統,引入一套新的資管系統成本很高。
不過,期貨公司也有其他優勢。「相比基金公司、券商,期貨公司資管效率高、門檻低、服務意識強,並且了解對沖。」吳雷說,沒有任何機構能比期貨公司更懂對沖,其對私募的風控松緊有度也來源於此。他同時表示,與基金公司主打公募產品不同,期貨公司資管瞄準私募,在此領域投入的人力、物力、財力和精力都要比基金公司多。
即便如此,吳雷也非常感慨,因為期貨公司資管方面人才有限,而且還面臨著被「挖牆腳」的風險。
據記者了解,近段時間基金公司及其子公司、銀行等機構開始爭搶期貨公司的優秀資管人才,項目經理、產品經理、風控和管理人員是其「挖牆腳」的重點對象。在這些優秀期貨資管人才面前,基金公司開出的薪酬待遇比期貨公司高2—3倍,銀行雖許諾的待遇沒有基金公司高,但總能將「餅」畫圓,以美好的發展前景戰勝基金公司的「錢」景。
「除資管人才匱乏,流失嚴重外,缺乏頂層設計人才也是期貨公司資管規模擴容的重要阻礙。」吳雷認為,在大資管時代,期貨公司資管未來走自主管理道路是大勢所趨,但目前大多數公司缺乏固定收益類、非標項目的交易型人才。在他看來,在自主管理團隊逐漸壯大之際,期貨公司就應該考慮如何使用股權激勵、業績分成等方式來完善激勵機制,避免這些人才自立門戶或流向其他資管機構。
量化對沖,可做大做強期貨資管
在這不算極好但也絕不淪為壞的現狀下,探討期貨公司資管的未來,或許是個「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式命題。
黃邵隆認為,雖然各家期貨公司資管業務的特點不盡相同,但量化對沖等追求中性收益的投資策略將是未來期貨公司資管發力的方向。
無獨有偶,信達期貨總經理陳冬華告訴記者,公司下半年將重點推薦量化對沖型私募及相關產品。華南地區一家量化私募機構負責人則肯定地說:「未來10年,包括期貨公司資管在內的期貨資管的發展方向將是量化,量化投資的理念運用100年後依然有效。」
「今年以來,多數期貨公司資管在股票方面配置較多,發行了很多量化對沖產品。量化對沖產品之所以火爆,是因為這類產品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可以追求相對穩定的收益。」陳冬華說。
據了解,這些量化對沖產品一般把80%的資金配置在證券市場,剩餘20%的資金配置在期貨市場。
在陳冬華看來,量化對沖是一種手段,用於股市投資的空間很大。這幾年,經歷了股市多輪調整行情,公募基金已開始積極利用股指期貨對沖風險,說明量化對沖越來越受到機構投資者的認可。從國際市場看,機構投資者普遍將股指期貨作為重要的配置工具。「作為券商系期貨公司,信達期貨將與券商股東協同發展,在高凈值客戶、證券資管、證券自營方面推行量化對沖。」陳冬華說。
「量化投資和價值投資一樣,是一種投資哲學,在量化的指導下,會存在各種策略和產品形態,比如基於股票現貨和股指期貨的量化對沖,或者基於基本面研究的主觀對沖。」上述華南地區私募機構負責人表示,不過從境外成熟市場的CTA結構看,主觀策略佔比很小,在20%—30%。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上半年股市「蠻牛」期間,證券私募的規模和收益大幅提升,多數期貨類私募並沒有盲目加入股票投資大軍,而是恪守了自己擅長交易的投資領域。專注於宏觀對沖的凱豐投資就是其一。
據記者了解,凱豐投資旗下的對沖系列產品表現非常好。在6月中旬以來的股市下跌中,凱豐投資的產品凈值逆勢上漲,凱豐指數從29.32升至34.95,漲幅達19.2%。在7月份的13個交易日中,其對沖系列產品實現了17%的收益。
「上半年的確面臨一些投資者對我們產品業績的質疑,因為股市太過瘋狂。現在這些投資者深刻認識到了穩健增值、安全復利的重要性。」凱豐投資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8月初公司將首次自主發行9號產品,募資規模不設上限。
期貨市場雖是小眾市場,但它是眾多投資機構管理風險、配置資產不可或缺的重要場所。如今,不僅是期貨公司,就連銀行、證券公司等金融機構都開始力推量化對沖投資。
面對這樣的發展趨勢,凱豐投資等宏觀對沖私募也開始引入量化策略,追求多元投資。「我們擴充了投研團隊,並靈活調整了部門架構,在宏觀金融部、產業部、量化技術部、交易部間形成有效的交流和融合,發揮部門間的協同作用。」上述凱豐投資有關負責人介紹,公司量化技術部的高頻做市系統已經完成,高頻交易策略日益成熟,同時中低頻策略也在不斷豐富。
7月,阿巴馬資產管理發行了一隻5億元規模的量化對沖產品,該產品有1億元配置在期貨市場。「量化對沖追求無風險絕對收益,這類產品分散選股,並無權重股之分,不管牛市還是熊市都表現穩定,市場需求也大。」詹海滔說,6月以來公司多個產品的凈值屢創新高。
楊波也表示,最近兩個月公司資管規模增加近15億元,增量主要來自量化對沖產品。「未來國泰君安期貨資管發展有兩條線:一是基於風險管理的通道業務;二是基於財富管理的自主管理戰略,將以量化為投資理念,爭取以全自動信號系統交易獲取中性收益。」楊波說。

『陸』 期貨資管賬戶是怎麼回事

期貨資管賬戶 是指 具備期貨資產管理業務資管的期貨公司發行的期貨資產管理計劃 由投資人參與開立的賬戶。 按照最新的規定 , 期貨資管資格需由期貨公司向期貨業協會報備獲批, 具體的資產管理計劃 需要獲批的公司向證券基金業協會報備 取得報備批復後 在向期貨保證金監控中心統一開戶平台申請開立 資管賬戶.

『柒』 四大資產管理公司

1、華融—今年華融北京的子公司在招。

2、東方—校招,但每個省可能不到5個人,一輪筆試-行測,二輪三輪面試-分公司,總公司視頻面。

3、信達—各個省都有,每年4、5月份吧,各省陸續公布,社招和校招混著的,至於未出通知的,可以自己提前打hr電話詢問。

4、長城—應該是4月左右進行的招聘,而且是社招。

行業—公司—業務,可關注一些細分市場。就銀行而言,可能很穩定,但是你在整個公司可能只是小小的一環,而且銀行的不同省分公司業績不同,你的獎金也會不同。就不良資產AMC公司而言,四大AMC省分公司的規模大約在50人左右,但是可以創造幾個億的利潤。而且四大AMC基本在各個省都有分公司,各個省分公司由於環境的不同,司法程序或者監管的不同,可能會有業務開展上的不同。AMC的求職經驗貼而言,在應屆生論壇上都可以找到,也可詢問學院往屆有去相關單位的。

首先,1999年至2004年初為政策性業務階段,主要從事專業化處置銀行不良資產業務。將國有四大銀行的不良率從45%降到了25%,具體情況是信達-建行3730億;華融-工行4077億;長城-農行3458億;東方-中行2674億=不良貸款萬億
其次,2004年3月至2010年為商業化轉型階段。AMC向更多的金融機構開展商業化收購不良資產。
最後,從2010年至今,四大AMC憑借牌照優勢開始走向多元化經營,各有特色。
東方徹底退出非金融類業務,發力保險業務,2012年斥資78億收購了中華聯合保險。旗下擁有中華聯合保險,東興證券,大連銀行等金融機構。
長城以服務中小企業為重點,依託在全國布局多個辦事處,針對中小企業開發了財務顧問及不良資產收購等綜合服務業務。
信達是唯一一個獲准處置地產等非金融類資產,能夠直接參與地產信託等項目的AMC。旗下擁有南洋商業銀行、信達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信達澳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信達期貨有限公司、幸福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金谷國際信託有限責任公司、信達金融租賃有限公司等金融機構。不過最近信達把幸福人壽的股份都轉讓了,四大AMC裡面,信達和華融是上市的,詳細信息可以通過wind研報查看。
華融走高大上的大公司路線,主要是通過與政府、大企業、大集團、大項目、大金融機構的合作關系,獲得持續性的客戶資源。
當然,也還有一些地方AMC,比方說安徽國厚,川發展,浙商資產、光大金甌等,具體可以看看推薦的地方AMC白皮書。

『捌』 資產管理理財風險怎樣

資產管理理財風險比較小,全國只有34家公司有資格發行資管產品,所以資管產品有一定的稀缺性。資管理財是屬於中長期理財,一般都在一年以上,投資金額一般是100萬或以上。資管受證監會監管。

『玖』 資管和信託的區別是什麼

資管和信託的區別

1、監管部門不同

①資管產品的監管部門一般是證監會

②信託內產品的監管部門是銀監會

2、適容用的法律不同

①資管產品以《證券法》為主

②信託產品《信託法》為主

3、發行主體不同

①資管產品發行主體為資產管理公司,一般為證券公司或者基金公司的子公司

②信託產品的發行主體為信託公司

信託主體包括委託人、受託人以及受益人。

① 委託人是信託關系的創設者,他應是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自然人、法人或依法成立的其他組織。委託人提供信託財產,確定誰是受益人以及受益人享有的受益權。指定受託人、並有權監督受託人實施信託。

② 受託人承擔著管理、處分信託財產的責任。應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自然人或法人。受託人必須恪盡職守、履約誠實、信用、謹慎、有效管理的義務。必須為受益人的最大利益,依照信託文件的法律規定管理好信託財產的義務。

在我國受託人是特指經中國銀監會批准成立的信託投資公司,屬於非銀行金融機構。

③ 受益人是在信託中享有信託受益權的人,可以是自然人、法人、或依法成立的其他組織。也可以是未出生的胎兒。公益信託的受益人則是社會公眾。

閱讀全文

與信達期貨獲資管資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杠桿租金回報率 瀏覽:439
農產品期貨在哪裡交易 瀏覽:31
融資貸款居間合同 瀏覽:365
房山有網路黃金代理商嗎 瀏覽:995
疫情下的醫療股票 瀏覽:636
可以用黃金換鉑金嗎 瀏覽:448
傘形信託市場 瀏覽:993
2005年全國金融機構家數 瀏覽:66
外匯新聞網英國 瀏覽:378
中金黃金價格走勢圖東方 瀏覽:371
類金融上市公司 瀏覽:501
赫美集團會倒閉嗎 瀏覽:905
淘寶優惠券最高傭金 瀏覽:344
晉能集團與格盟合並 瀏覽:713
股票商譽網站 瀏覽:657
私人金礦的黃金賣給誰 瀏覽:794
湖北省國企上市公司 瀏覽:62
辦金融行業公司起名 瀏覽:283
四川非銀金融機構名單 瀏覽:202
上海銀行理財產品下載 瀏覽: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