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外匯期貨 > 中葯材期貨沙參

中葯材期貨沙參

發布時間:2021-08-03 05:28:12

1. 硇砂的中葯材·版本三

【出處】
出自《唐本草 》。
⒈《抱朴子》:伏硇葯甚多,牡蠣、海螵蛸、晚蠶沙、羊骨、河豚、魚膠、魚腥草、蘿卜、獨帚、卷柏、羊蹄、商陸、冬瓜、羊躑躅、蒼耳、烏梅。
⒉《葯性論》:硇砂能銷五金八石,腐壞人腸胃,中者研生綠豆汁,次一、二升解之。
⒊《唐本草》:硇砂柔金銀,可為焊葯。形如朴消,光凈者良。驢馬葯亦用之。
⒋《綱目》:硇砂亦消石之類,乃鹵液所結,出於青海,附鹽而成質,人采
【拼音名】Náo Shā
【英文名】Sal Ammoniac
【別名】北庭砂、赤砂、黃砂、狄鹽、氣砂、透骨將軍、戎硇、白硇砂、淡硇砂、岩硇砂
【來源】
葯材基源:為鹵化物類礦物硇砂的晶體。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al Ammoniac
採收和儲藏:採得後,除去雜質沙石等。或由人工合成。
【原形態】等軸晶系。晶體一般呈柱狀、纖維狀及粒狀。白色或淡灰。條痕為白色。玻璃光澤。透明或微透明。斷口呈貝殼狀。硬度1.5-2。比重1.52。性脆。多產於火山熔岩的岩穴內,有時與石炭、石鹽伴生,當石炭燃燒時也可產生,成殼皮狀覆於岩石表面。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為火山噴氣附近的升華物。亦為燃燒的煤層中的升華產物。鳥糞沉積中也有。
資源分布:產青海、甘肅、新疆等地。
【性狀】
性狀鑒別 呈不規則扁塊狀晶體,上表面粗糙,呈粗晶粒狀或乳狀凸起,白色、淡灰白色。底面不平坦,多呈緻密細粒狀;淡黃色至黃色(硫黃)。條痕白色。體輕,質脆,易砸碎。斷面纖維狀。玻璃光澤。具硫黃氣,味咸而苦,有強烈刺舌感。易溶於水,在乙醇中略溶。以塊整、色白、有光澤、無雜質者為佳。
顯微鑒別 透射偏光鏡下:呈等方粒狀,無色透明。折光率N=1.638,中正突起。正交偏光間全黑,為均質體。
【化學成份】白硇砂主要含氯化銨(NH4Cl);據分析含NH4+33.06%, Cl-69.02%,尚含Fe3+0.005%,水不溶物0.19%,SO2-/40.15%,Ca2+0.14%,Mg2+0.01%。
【鑒別】
(1)取該品少許,加10%的氫氧化鈉試液,加熱,即分解,發生按臭;遇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為藍色,能使硝酸亞汞試液濕潤的濾紙顯黑色。(檢查銨鹽)
(2)取該品約0.1g,加入5ml水,使溶解,濾過。濾液加硝酸使成酸性後,加硝酸銀試液,即生成白色凝乳狀沉澱。分離,沉澱加氨試液即溶解,再加硝酸,沉澱復生成。(檢查氯化物)
【炮製】
硇砂:除去雜質,打成碎塊。制硇砂:取硇砂碎塊,置沸水中溶化,澄清,除去殘渣,傾入磁盆中,加醋隔水加熱蒸發,隨時將液面的白色浮霜撈出,置白紙上,乾燥即成。(每硇砂100斤,用醋50斤)1.《日華子本草》:凡修制硇砂,用黃丹、石灰作櫃,煅赤使用,並無毒。
⒉《本草衍義》:硇砂,用須水飛過,入磁器中,於重湯小煮其器,使自干,殺其毒,去其塵穢。
⒊《綱目》:硇砂,今時入多用水飛凈,醋煮干如霜,刮下用之。
【性味】咸;苦辛;溫;有毒
【歸經】肝;脾;胃;肺經
【功能主治】消積軟堅;破瘀散結;化腐生肌;祛痰;利尿。主症瘕痃癖;噎膈反胃;痰飲;喉痹;積痢;經閉;目翳;息肉;疣贅;療瘡;瘰癧;癰腫;惡瘡
【用法用量】內服:入丸、散, 1-3分。外用:研末點、撒或調敷,或入膏葯中貼,或化水點塗。
【注意】
體虛無實邪積聚及孕婦忌服。
⒈《葯性論》:畏漿水。忌羊血。能腐壞人腸胃。
⒉《唐本草》:有毒,不宜多服。
⒊《本草拾遺》:有暴熱,損發。
⒋《日華子本草》:畏一切酸。
【附方】
1、治婦人食症久不消,令人瘦弱食少:硇砂(細研)、青礞石、硫黃(細研)、京山稜(微炮,銼)、乾漆(搗碎,炒令煙出)、穿山甲(炙令黃焦)各半兩,巴豆三十枚(去皮,炒令黃色)。上葯,搗羅為末,用軟飯和丸如小豆大。每服,空心以生薑、橘皮湯下五丸。(《聖惠方》硇砂丸)
2、治痃細:鼠屎一合,炒令黃,以水二升,煮五、六沸,極熱濾取汁,置碗中,急納硇砂一小兩,乃蓋頭經宿,明日平旦溫為兩服,稍晚服,無所忌。(《外台秘要》)
3、治虛中有積,心腹肋脅脹痛:附子半兩(炮),硇砂一錢(湯飛),丁香一錢(不見火),乾薑一錢半。上為細末,旋入硇砂,研和,用稀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粒,加至二十粒,生薑湯下,不拘時候。(《魏氏家藏方》硇附丸)
4、治腎臟積冷,氣攻心腹疼痛,面青足冷:硇砂二兩,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研如膏)。上先以酒一小盞,煎硇砂十餘沸,候消化,澄濾取清,去砂石後,卻入銚子內,與桃仁膏旋旋添酒煎,約入酒一大盞已來,煎成膏,用蒸餅末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熱酒下二十丸。(《聖惠方》)
5、治積痢:硇砂一分,硃砂一分(並研極細)。另用黃蠟半兩,巴豆三七粒,去殼、皮、膜,於銀石器內重湯煮一伏時,候巴豆紫色為度,去二七粒,止將一七粒與前二味同研極勻,再熔蠟匱葯,旋丸綠豆大。每服三丸至五丸。水瀉,生薑湯下;白痢,艾湯;赤自痢,烏梅湯;服時須極空腹。服畢一時,方可吃食,臨卧尤佳,次食淡粥一日。瘧疾,乳香湯服,不發日晚間服。(《本事方》靈秒丹)
6、治翻胃吐食,十膈五噎,嘔逆不止,心腹疼痛,粥葯不下:附子一枚(重七錢者,剜臍作一竅,入研細硇砂一分在內填滿,將附子碎末塞口,用生面作餅裹之,如有剩著附子末,更以一餅裹之,慢火煨,令面焦黃為度,去面不用,只用硇砂、附子為末),木香三錢,丁香三錢(二味同為末)。上件一處拌勻,面和為丸,每一兩作二十丸,捏作餅子。每服一餅,用生薑一塊,如大拇指大,切作二破,置葯在內,濕紙裹煨令香熟,和姜細嚼,米飲送下,不拘時候。(《楊氏家藏方》硇附餅子)
7、治膀胱疝氣,外腎腫脹,痛不可忍:乳香(乳缽坐水盆中研),硇砂(飛)各三錢,黃蠟一兩。上乳香研細,硇砂同研勻,熔蠟和丸,分作一百單八,以線穿之,露一夕,次日用蛤粉為衣。旋取一粒,用乳香湯吞下。(《本事方》念珠丸)
8、治婦人月水不通,臍腹積聚,或時疼痛,不思飲食:硇砂二兩(於凈生鐵器內,用酸漿水二碗旋旋添,以慢火熬盡漿水為度),乾漆一兩(搗碎,炒令煙出),桂心一兩,沒葯一兩,琥珀一兩。上葯,搗羅為末,入硇砂都研令勻,用糯米軟飯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溫酒下二十丸。(《聖惠方》硇砂丸)
9、治眼生膚翳,明目:龍腦半分,硇砂一大豆大,蕤仁三顆(湯浸,去赤皮),出於雞子殼一枚(以干砂土磨雞子殼上斑點令滑為度,去雞子膜,用文火炙令干熟,研如粉)。上件同研令細,用中酥和,銅箸攪勻,以瓷瓶盛。日三、四度,取少許點之。(《聖惠方》龍腦膏)
10、治積年瘀肉翳障:琥珀半兩,真珠末一兩,珊瑚半兩,硃砂半兩,硇砂(白者)半兩,馬牙消半兩,烏賊魚骨半兩(先於粗石磨去其澀,用好者一錢)。上葯,都人新缽內,研三日,令極細。每日三、五度點之。(《聖惠方》琥珀散)
11、治鼻生患肉:硇砂一錢,輕粉三分,冰片五厘,雄黃三分。上共為末,勤點痔上, 日用五、六次, 自然慚化為水。(《外科正宗》硇砂散)
12、治面上疣目:硇砂、硼砂、鐵銹、麝香等分。研、搽三次。(《集效方》)
13、治割甲侵肉,久不瘥、 硇砂、礬石。為末裹之。(《外台》)
14、治疔瘡:硇砂、雄黃、天南星、砒霜各等分,麝香少許。上研為細末。用竹針針開用葯,到黃水出,瘡已。(《宣明論方》硇砂散)
15、治癰疽發背,對口疔瘡,痰核痞塊,破爛惡瘡,無名腫毒,能化腐消堅,生肌收口:鮮桃枝、柳枝、桑枝、槐枝各五尺,大山梔八十個,頭發一兩二錢,象皮、炒甲片各六錢。用麻油四斤,煠枯去渣,再熬至滴水成珠,後加飛黃丹一斤半成膏,加入真硇砂三錢,血竭一錢,兒茶二錢,三味預研綱,共攪極勻,出火氣,聽用。(《飼鶴亭集方》硇砂膏)
16、治癰疽腫毒,並治瘰癧,點落疣痣等:硇砂(生用)一錢,石礦灰一兩(炒黃色),白丁香三錢(炒黃色),黃丹半斤(生用),鹼一斤(淋水五碗)。上四味研為極細末,次將鹼水煎作一碗,成膏,待冷,以前末入膏子和勻,藏磁器中。(《瘍醫准繩》硇砂膏)
17、治瘰癧經久不瘥:硇砂一分,斑貓三七枚(以糯米拌炒,米黃為度,去頭、翅、足),乾漆半兩(搗碎,炒令黃色),水馬三七枚(去足,炒黃),白芷半兩,滑石一兩,桂心半兩。上葯,搗細羅為散。每服,空腹以粥飲調下一錢,晚食前再服。(《聖惠方》硇砂丸)
18、治喉痹咽塞熱痛:沙參、丹砂(研)、硇沙(研)、人參、玄參、丹參。上六味等分,搗研為末,煉蜜丸如雞頭實大。食後臨卧含一丸化之。(《聖濟總錄》二砂丸)
19、治頭偏痛:硇砂一分(綱研),豉心一分(入湯少許浸令軟)。上葯,都搗和為丸,如皂莢子大,以綿裹,露出一頭。頭左邊病,將葯納左邊鼻中,如右邊痛,即納右邊鼻中。(《聖惠方》)
20、治蠍毒:硇砂和水塗上。(《千金方》)
21、治蚰蜒入耳:硇砂(研)、膽礬(研)各一分。上二味研細,用雞翎管子吹一字許入耳。(《聖濟總錄》硇砂吹耳方)
【各家論述】
⒈ 張元素:硇砂,破堅癖,不可獨用,須入群隊葯中用之。
⒉《綱目》:硇砂,大熱有毒之物,噎膈反胃、積塊內症之病,用之則有神功。蓋此疾皆起於七情飲食所致,痰氣郁結,遂成有形,妨礙道路,吐食痛脹,非此物化消,豈能去之。其性善爛金銀銅錫,願入煮硬肉,入硇砂少許即爛,可以類推矣。張杲《玉洞要訣》雲,北庭砂秉陰石之氣。含陽毒之精,能化五金八石,去穢益陽,其功甚著,力並硫黃。獨弧滔《丹房鑒源》雲,硇砂性有大毒,為五金之賊,有沉冷之疾則可服之,疾減便止。多服則成擁塞癰腫。二說甚明,而唐宋醫方,乃有單服之法,蓋欲得其助陽以縱欲,而不虞其損陰以發禍也。
⒊《本草經疏》:硇砂,乃鹵液所結,秉陰毒之氣,含陽毒之精。其味極咸極苦極辛,氣溫有毒,其主積聚結血宿冷者,以咸能入血軟堅,辛能散結,溫能除冷故也。積聚散則痛自止,氣自下。因寒以致頑痰壅結,則咳嗽作,故暫用以散之。柔金化石之性,故能爛胎及去惡肉也。金石見之即化,其能生好肌乎此前人之誤耳。惟去惡瘡息肉、目翳、胬肉,是其所長,亦須與真牛黃、龍腦、鉛華、象牙末等同用。
【臨床應用】
⒈治療食管癌:將紫硇砂放人瓷器內研成細末(避金屬),加水煮沸,過濾取汁,加醋(1斤汁加1斤醋)再煎,先武火、後文火,直至煎干,得灰黃色結晶粉末。每次2-5分,最大劑量每次不超過8分,日服3次。經治22例近期痊癒3例,明顯好轉8例,好轉7例。其中一例3個月後鋇餐檢查食管正常。
⒉治療鼻咽癌:將硇砂用水溶化成飽和液,過濾;取濾液400ml,加醋200ml,用炭火煅製成硇砂粉,瓶裝備用。另取天葵子1斤研末,加入10斤高梁酒浸1星期製成天葵酒。用時先以開水沖服硇砂粉,每曰3次,每次3-4分;同時服用天葵酒 1兩。試治2例,其中 1例服葯 1周後,腫塊縮小1/2,其他症狀亦見減輕。此外,還有以硇砂制劑為主,加用中草葯,或配合放療、化療等治療鼻咽癌30例,也有一定近期效果。
⒊治療慢性鼻炎:將硇砂用熱水溶解,用活性炭脫色,製得純品結晶,配成5-7.5%的注射液,作局部注射。治療時先以 1%怒地卡因棉片表面麻醉,然後於每側鼻下甲注八硇砂液1ml。每周1次,6次為一療程。觀察70例,結果治癒(自覺通氣好,下鼻甲恢復正常大小)12例,好轉(自覺通氣好,下鼻甲稍縮小,偶用收縮葯)51例,無效6例,加重1例。用葯後除5名出現頭昏、頭痛,1例打噴嚏、流清涕外,余無不良反應。
⒋治療雞眼:用硇砂2g溶於2%普魯卡因2ml中,密閉備用(不得超過2天,最好用時配製)。先將患處用75%酒精消毒,再以三棱針蘸葯液2滴滴於雞眼中心,即將三棱針向中心點直刺,達基底部見血為止(速度要快),最後用絆創膏敷蓋,3、4天後除去。不愈者10天後再行治療。觀察100例,痊癒88例,好轉12例(多因故中斷治療)。治癒者最少治療1次,最多5次,一般2-3次。據觀察,病塊小(直徑在0.5cm以下)、病程短者,多1次可愈;病塊較大(直徑在0.5cm以上)者,常須多次治療方可治癒。
【摘錄】《中華本草》《中葯大辭典》

2. 中草葯花沙參。有花沙參這味葯嗎

藍花參是有

3. 中葯沙參分幾種

沙參
性味
甘,涼。
功能主治
清熱養陰,潤肺止咳。主治氣管炎,百日咳,肺熱咳嗽,咯痰黃稠。
用法用量
2~4錢。

玉竹
性味與歸經
甘,微寒。
歸肺、胃經。
功能與主治
養陰潤燥,生津止渴。
用於肺胃陰傷,燥熱咳嗽,咽干口渴,內熱消渴。
用法與用量
6
~12g

4. 中葯中「沙參的葯」用價值

你好!
一般情況下,處方中的沙參指的是南沙參。功效就如同上面說的。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望採納。

5. 中葯沙參的功效與作用是什麼 適合哪些人用

沙參有南北之分。南沙參性味甘,微苦,涼;北沙參性味甘,苦,淡,平。南、北沙參均具有養陰清肺、祛痰止咳等功效,適用於治療肺熱燥咳、虛勞久咳、咽干喉痛等證。現代醫學研究指出,南沙參祛痰、強心作用較明顯;北沙參有加強呼吸、升高血壓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沙參性微寒,只適宜肺胃陰傷而有熱者,所以,風寒感冒咳嗽、寒痰咳嗽及脾胃虛寒者應慎用。

6. 中葯中北沙參和沙參有什麼區別龍骨和生龍骨有什麼區別山茱萸還有別的名字嗎

沙參 分為 北沙參 和 南沙參 。 南、北沙參 均具有養陰清肺、祛痰止咳等功效,適用於治療肺熱燥咳,虛勞久咳、咽干喉痛等症。 在功效上, 南沙參 偏於 清熱祛痰 ,適用於風熱感冒、肺燥; 北沙參養胃生津 作用則較南沙參強些。中葯處方中如果不加說明,沙參即指北沙參。 南沙參 祛痰、強心作用較明顯; 北沙參 有加強呼吸、升高血壓作用 。 山茱萸 別名: 萸肉、山萸肉、葯棗、棗皮 。有補益肝腎、澀精固脫的功能,用於治療眩暈耳鳴、腰膝酸痛、陽痿遺精、遺尿尿頻、崩漏帶下、大汗虛脫、內熱消渴。
麻煩採納,謝謝!

7. 沙生是中葯材嗎

你好:你說的沙生應該是沙參吧,屬於人參的一種,是中葯材。

8. 沙參中葯材幹嘛用

北沙參:

【性味與歸經】 甘、微苦,微寒。歸肺、胃經。
【功能與主治】 養陰清肺,益胃生津。用於肺熱燥咳,勞嗽痰血,胃陰不足,熱病津傷,咽干口渴,
【用法與用量】 5~12g。
【注意】 不宜與藜蘆同用。
【貯藏】 置通風乾燥處,防蛀。

9. 中葯材南沙參與北沙參比較效益銷路哪個種植比較好

⒈沙參:多年生草本,莖高40-80cm.不分枝,常被短硬毛或長柔毛。基生葉心形,大而具長柄;莖生葉無柄,或僅下部的葉有極短而帶翅的柄;葉片橢圓形、狹卵形,基部楔形,長3-11cm,寬1.5-5cm.先端急尖或短漸尖,邊緣有不整齊的鋸齒,兩面疏生短毛或長硬毛,或近於毛。花序學不分枝而成假總狀花序,或有短分枝而成極狹的圓錐花序,極少具長分枝而成圓錐花序的;花梗長不足5mm;花萼常被短柔毛呀粒狀毛,少數無毛,筒部常倒卵狀,少數為倒卵狀圓錐形,裂片5,狹長,多為鑽形,少數為條狀披針形;花冠寬鍾狀,藍色或紫色,外面無毛或有硬毛,裂片5,三角狀卵形;花盤短筒狀,無毛;雄蕊5,花絲下部擴大成片狀,花葯細長;花柱常略長於花冠,柱頭3裂,子房下位,3室。蒴果橢圓狀球形,極少為橢圓狀,長6-10mm.種子多數,棕黃色,稍扁,有1條棱,長約1.5cm.花、果期8-10月。

⒉杏葉沙參:本種與沙參的區別在於:莖生葉在莖上部的無柄或僅有楔狀短柄,葉基部常楔狀下延,基生葉具長柄。花序分枝粗壯,幾乎平展或弓曲向上;花萼裂片卵形至長卵形,最寬處在中下部,通常多少重疊,寬1.5-4mm,花盤多功能數有毛,少無毛;花柱與花冠等長。花期7-9月。

⒊輪葉沙參:本種與前兩種的區別在於:葉3-6輪生,卵圓形至線狀披針形。花序分枝也常輪生;花盤較短,長2-4mm,直徑不超過1mm;花冠細小,近於筒狀,口部稍收縊,裂片長約2mm.花期7-9月。

⒋雲南沙參:本種與前三種的區別在於:莖生葉均勻分布於莖上;常無柄,葉片卵圓形至長卵形或倒卵形,上面疏生糙毛,下面密硬毛或僅葉脈上被硬毛。假總狀花序;花盤短筒狀,長不超過1mm;花萼邊緣有1-3對小齒。花期8-10月。

⒌泡沙參:本種與前四各的區別在於:莖常密被倒生短硬毛;莖生葉無柄,極個別有楔狀短柄;葉片卵狀橢圓形、長圓形、狹橢圓形和倒卵形,兩面被毛,邊緣有2至數個粗大齒。花序通常在基部有分枝;花盤被毛;花柱與花冠近等長。花期7-10月,果期10-11月。

閱讀全文

與中葯材期貨沙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杠桿租金回報率 瀏覽:439
農產品期貨在哪裡交易 瀏覽:31
融資貸款居間合同 瀏覽:365
房山有網路黃金代理商嗎 瀏覽:995
疫情下的醫療股票 瀏覽:636
可以用黃金換鉑金嗎 瀏覽:448
傘形信託市場 瀏覽:993
2005年全國金融機構家數 瀏覽:66
外匯新聞網英國 瀏覽:378
中金黃金價格走勢圖東方 瀏覽:371
類金融上市公司 瀏覽:501
赫美集團會倒閉嗎 瀏覽:905
淘寶優惠券最高傭金 瀏覽:344
晉能集團與格盟合並 瀏覽:713
股票商譽網站 瀏覽:657
私人金礦的黃金賣給誰 瀏覽:794
湖北省國企上市公司 瀏覽:62
辦金融行業公司起名 瀏覽:283
四川非銀金融機構名單 瀏覽:202
上海銀行理財產品下載 瀏覽: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