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固定匯率制度和浮動匯率制度下哪種情況需要的外匯儲備更多
外匯儲備(Foreign Exchange Reserve)又稱為外匯存底,指為了應付國際支付的需要,各國的中央銀行及其他政府機構所集中掌握的外匯資產。
2. 外匯儲備和浮動匯率
為了控制匯率,央行必須在外匯市場上對本國匯率進行干預,防止波動。這就需要央行有大量的外匯儲備在外匯市場上進行操作。一旦放棄固定匯率制,實行浮動匯率,央行就不需要在市場上交易了,放任匯率波動。因此也就不需要大量的外匯儲備。
我國能夠實際上控制人民幣匯率,正是因為我們有大量的外匯儲備。而亞洲金融危機的時候,東南亞國家放棄固定匯率實行浮動匯率正是因為外匯儲備不足,無法干預匯率。
3. 為什麼說實行浮動匯率制的國家外匯儲備在GDP的10%左右比較好
個人認為啊,外匯儲備不是越多越好,雖然它有可以調節國際收支等一系列功能,但也有負面影響,如利差損失等。
實行浮動匯率制的國家,本國匯率由外匯市場自發地決定。所以其外匯儲備規模要依據本國經濟形勢而定,至於為什麼在GDP的10%左右比較好,我個人認為,一個正常國家,擁有本國GDP值的10%左右的外匯規模,既能體現外匯儲備的各種功能,又能不至於使本國外匯儲備的代價過大。但10%不是一個常量,依據國際經濟形勢以及本國經濟形勢,上下調整。
4. 什麼是浮動匯率
1、運用貨幣政策
運用貨幣政策主要是通過調整貼現率使利率發生變動 , 引起本國幣值發生變動和刺激國際資本流動 , 以引起外匯供求狀況改變 , 進而引起匯率變動。當匯率上升,有超過匯率波動上限趨勢時,該國貨幣當局常常提高貼現率 , 帶動利率總體水平的上升。這一方面使通貨收縮 , 本幣實際幣值提高;另一方面吸引外國資本流入 , 增加本國的外匯收入 , 從而減少國際收支逆差 ,使本幣匯率上升、外幣匯率下降 , 使匯率維持在規定的波動范圍之內。當匯率下跌、低於規定下限時 , 則降低貼現率、帶動利率總體水平的下降 , 使國內貨幣供給增加、本幣對內價值降低、資本外流,本國外匯需求增加, 最終使匯率在規定的幅度內變化。
2、調整外匯黃金儲備
一國為了滿足其對外政治、經濟往來需要,都必須保有一定數量黃金和外匯儲備,黃金和外匯儲備不僅是國際交往的周轉金,也是維持匯率穩定的後備力量,還是彌補國際收支逆差的手段之一。管理當局經常利用所掌握的黃金和外匯儲備 , 通過參與外匯市場上的交易(買賣外匯)平抑外匯供求關系 ,以維持匯率在規定的上下限內波動。
3、實行外匯管制
一國國際收支狀況異常嚴峻和國際收支長期惡化, 黃金外匯儲備不足 , 無力在外匯市場上大量買賣外匯以進行干預, 則藉助於外匯管制手段 ,如直接限制外匯支出、 甚至直接控制匯率的變動。
4、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借款
一國出現暫時國際收支逆差而且有可能導致匯率波動超過規定幅度、同時動用外匯黃金儲備不足以干預外匯市場時 , 就可以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申請借款。這將減輕或避免為糾正國際收支不平衡而匆忙對本國貨幣宣布貶值、 或採取緊縮性宏觀政策、或訴諸管制等非常措施給經濟發展帶來消極影響。
5、實行貨幣法定升值或貶值
當國際收支長期存在巨額順差時 , 一般會導致該國貨幣匯率大幅度上浮 , 超過規定上限,貨幣管理當局應對本國貨幣進行法定升值,但是盡管順差國外匯儲備大幅度增加,容易引起通貨膨脹,可政府能夠採用沖抵政策減少順差對貨幣供應量的影響 , 其結果是順差國貨幣法定升值的內在壓力被嚴重削弱。而當國際收支長期存在巨額逆差、通過上述 1—4 種手段不能使匯率穩定時,貨幣當局就常常實行貨幣法定貶值 ( 以法令明文宣布降低本國貨幣的含金量 ) , 當貨幣貶值後與其他貨幣之間就形成了新的黃金平價 ,表現為外匯匯率上升。這樣可以減少由於維持原來匯率而使本國外匯黃金儲備流失 , 還可以提高本國商品出口競爭力, 增加出口收入 , 改善國際收支狀況 ,也有利於維持新的匯率穩定。例如在 20 世紀60 年代以後 , 日本、聯邦德國等國家經常存在巨額貿易盈餘, 往往不願及時使其貨幣升值以減少或消除國際收支順差 , 實際上被迫採取匯率干預措施的絕大多數國家都是逆差國。據統計在 1947—1970 年間 , 共發生過 200 多次貨幣法定貶值 , 而貨幣升值僅有5 次。
你也可以去匯通網的匯率查詢版塊查看專業的匯率知識
希望採納
5. 完全浮動匯率制下外匯儲備不變動,資本流入與流出是否會影響貨幣供給
不會,影響的是貨幣的需求,資本流入導致對本國的貨幣需求增加,供給不變,導致貨幣升值;資本流出導致對本國的貨幣需求減小,供給不變,導致貨幣貶值
6. 對一個實行浮動匯率制度的國家來說,外匯儲備仍然有其重要性。
觀點正確,因為不管實行什麼樣的匯率制度的國家,都要平衡其國際收支平衡表,完成對外支付,沒有外匯儲備就無從談起。
7. 浮動匯率與外匯留存比率之間的關系
很多國家貨幣都實行浮動匯率,比如歐元,澳元,英鎊,日元,加元等。每日的匯率因各國經濟、政治等原因而波動,比率也在不停變化。外匯存留問題牽涉到國際的外匯儲備,一般選擇比較保險的幣種,比如美元、歐元等,屬於避險幣種,操作適當的話能穩定國內經濟,促進國際經濟交流。
8. 請說明下我國現在情況下實行浮動匯率對外匯儲備的影響
中國長期出超,是很明顯的匯率過低的國家.對於一個匯率過低的管制貨幣,如果立即實行自由兌換,必然是短期內吸引大量投機資金入場賺取匯率差價.在這個過程中中國的外匯儲備暴增.而另一方面由於熱錢湧入,推高了匯率導致出口銳減,貿易贏余減少甚至出現貿易赤字,則當熱錢效應過後(熱錢撤退的過程將導致外匯儲備減少),匯率保持穩定時,外匯儲備將保持一種相對穩定狀態.
所以整個過程是外匯突然急劇增加,然後又比較快速的下降,最後保持在一個穩定水平.
9. 固定匯率和浮動匯率:
因為要維持固定匯率是需要外匯儲備做支持的。固定匯率簡單說就是不變的。央行有義務維持這一匯率。比如美元:泰銖=1:20.如果匯率高於1:20,那麼央行就要買入泰銖賣出美元維持。如果低於1:20,央行就需要買入美元賣出泰銖維持。當大量的泰銖被拋售,央行就要大量買入泰銖賣出美元維持。而泰國的外匯儲備是有限的,超過一定水平,央行就維持不了這一固定匯率。泰銖就會狂扁
10. 問:外匯儲備與匯率的關系
外匯儲備與匯率之間是一種間接的關系:
1.本幣升值(直接標價下匯率下降),進口成本降低,促進進口,相反,出口得到的外幣兌換的本幣數下降,出口利潤下降,抑制出口,這樣使橡皮匯儲備量減少.本幣貶值則會使外匯儲備增加
2.外匯儲備的功能之一是維護匯率穩定,外匯儲備量大,說明央行對匯率干預的能力強,中央銀行可以通過對外匯市場干預使匯率向著國家宏觀控制的需要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