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稀有金屬與硬質合金發表論文多少錢
石油學報、鐵道學報、中國公路學報、林產工業、鐵道機車車輛、紅外與毫米波學報、鋼鐵研究學報、自然災害學報、光電子、礦業研究與開發、泥沙研究、儀表工業類(27) 工程設計學報、化學工程、自然資源學報安全科學類(5) 安全與環境學報、無機材料學報工業通用技術與設備類(2) 包裝工程、航天控制、世界橋梁、信號處理、食品工業、稀土、離子交換與吸附、電子科技大學學報、軋鋼、農業環境科學學報、液壓與氣動、暖通空調、航空動力學報、中國水利交通運輸綜合類(3) 長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中外公路、應用光學、機器人、製造技術與機床、中國粉體技術聲學工程類(2) 應用聲學、電子學報、料科技、塑性工程學報、水利水運工程學報、自動化學報一般性問題(18) 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原子能科學技術電工技術類(32) 變壓器、電機與控制學報、燒結球團、飛航導彈、光學技術、水科學進展、粉末冶金技術、中國礦業、中國電力無線電電子學、可再生能源、熱固性樹脂、探測與控制學報、人民長江、工程抗震與加固改造、河南工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自動化儀表、水利水電科技進展、遙感技術與應用、華北電力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內燃機工程、煤炭科學技術、濕法冶金、日用化學工業、模式識別與人工智慧、水利水電技術、紡織導報、塑料、建築材料學報、半導體技術、石油實驗地質、石油化工、大連工業大學學報、中國腐蝕與防護學報、煤炭學報、彈性體、宇航材料工藝、電光與控制工業技術 (496種期刊) 工程基礎科學類(3) 工程力學、電信技術類(43) 半導體光電、鍋爐技術、機械設計、中國環境科學、食品科學、造紙科學與技術、稀有金屬、水處理技術、熱力發電、摩擦學學報、電波科學學報、 激光與紅外、電力自動化設備、電池、施工技術、空間結構、中國糧油學報、土木工程學報、中國陶瓷基本有機化學工業/、低壓電器、天然氣工業、強激光與粒子束、小型內燃機與摩托車原子能技術類(7) 輻射防護、中國給水排水、中國油脂建築科學類(33) 工程地質學報.資源與環境、化工學報、計算機科學、食品與生物技術學報、計算機技術類(31) 測控技術、岩石力學與工程學報、石油機械、核動力工程、鑄造、大慶石油學院學報、電子顯微學報、合成纖維工業、硅酸鹽通報、中華紙業紡織工業、中國航天、應用化學基本無機化學工業/、紡織學報、公路交通科技、石油煉制與化工、紙和造紙、新型建築材料、稀有金屬與硬質合金、數據採集與處理、規劃師、汽輪機技術、火工品、中國慣性技術學報、製冷學報真空技術類(2) 真空、金屬學報、上海海事大學學報、石油學報(石油加工);纖維素質的化學加工工業類(13) 工程塑料應用、工程熱物理學報、汽車技術、電力電子技術、水電能源科學、計算機模擬、光電子技術、電路與系統學報、半導體學報、中國煤炭石油、消防科學與技術、石油物探、中國空間科學技術環境科學類(19) 工業水處理、動力工程、高校化學工程學報、中國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電網技術、含能材料、光學精密工程、機床與液壓、工程圖學學報、選煤技術、電子與信息學報、磁性材料及器件、計算機工程與設計、船舶力學、控制工程、微電子學與計算機、天然氣化工(C1化學與化工)、電站系統工程、化學反應工程與工藝、中國圖象圖形學報、鐵道工程學報、控制與決策、工業安全與環保、壓電與聲光、塗料工業、礦山機械、航空學報、鐵道標准設計、水泥、材料熱處理學報、機械工程材料、建築技術、硬質合金、固體火箭技術、推進技術、現代雷達、大慶石油地質與開發、生態與農村環境學報、油田化學、航天類(1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電力系統自動化、現代製造工程、雜訊與振動控制製冷工程類(2) 低溫工程、計算機工程與科學、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環境保護、給水排水、激光技術、礦冶工程、電工技術學報、儀表技術與感測器.激光、計算機研究與發展、化工環保、糧食與油脂、沈陽建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光電工程、西南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計算機應用、食品研究與開發、染整工業類(10) 產業用紡織品、印染、焊接、輕金屬、中國有色金屬學報、絲綢、中國電機工程學報、液晶與顯示、高分子通報、火力與指揮控制、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學報、高壓電器、石油天然氣學報、混凝土混凝土與水泥製品、復合材料學報、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電信科學、中國園林水利工程類(13) 長江科學院院報、自動化與儀表、現代塑料加工應用、環境工程學報、精細石油化工、木材工業、金屬熱處理、石油鑽采工藝、建築結構學報、中國航海航空、印染助劑食品工業類(20) 茶葉科學、振動工程學報工程材料科學類(7) 材料導報、計算機應用研究、環境科學研究、化工進展、化工自動化及儀表、功能材料、電氣應用、中國調味品;硅酸鹽工業類(10) 電鍍與環保、材料研究學報、微電機、環境科學學報、水利學報、激光與光電子學進展、交通運輸工程學報鐵路運輸類(11) 城市軌道交通研究、采礦與安全工程學報、計算機工程、內燃機學報、世界地震工程、貴金屬、計算機測量與控制、電測與儀表、煉鋼、金剛石與磨料磨具工程、材料保護、軸承、油氣儲運、環境工程、人民黃河、特種鑄造及有色合金、中國造紙學報、冶金自動化、油氣地質與採收率、食品與機械、重慶郵電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水力發電學報、煙草科技、機械科學與技術、微電子學、宇航學報、機械設計與製造、環境科學、食品科技、組合機床與自動化加工技術武器工業類(11) 兵工學報、材料工程、岩礦測試、電工電能新技術、中國稀土學報、西安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冶金分析、材料科學與工程學報、皮革科學與工程、工程爆破、電機與控制應用、鋼鐵、煉鐵、化工礦物與加工、中國礦業大學學報煤礦開采類(10) 煤礦安全、系統模擬學報.測試與診斷、熱加工工藝、核技術、中國皮革、鐵道建築、航空材料學報、鋼鐵釩鈦、中國食品添加劑、塑料工業、火炸葯學報、中國有色冶金金屬學與金屬工藝類(26) 表面技術、工程勘察、天津工業大學學報、航海技術、上海紡織科技、工業建築、電子元件與材料、系統工程與電子技術、壓力容器、材料科學與工藝、機械工程學報、激光雜志、腐蝕與防護、感測技術學報、熱能動力工程、絕緣材料、振動、鑄造技術機械、煤礦開采、北京郵電大學學報、陶瓷學報、真空科學與技術學報計量學類(1) 計量學報礦業工程(除煤礦開采)類(14) 爆破、中國膠粘劑輕工業、電化學、中國鐵路公路運輸類(10) 公路、電氣傳動、硅酸鹽學報、腐蝕科學與防護技術、空氣動力學學報、高電壓技術、控制理論與應用、焊接技術、現代防禦技術能源與動力工程類(14) 車用發動機、建築結構、橡膠工業、彈道學報、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環境化學、林產化學與工業、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圖形學學報、食品與發酵工業、軟體學報、中國乳品工業、非金屬礦、電鍍與精飾、通信學報、油氣田地面工程、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中國表面工程、大電機技術、實驗流體力學、天然氣地球科學、水力發電、中國機械工程、汽車工程、棉紡織技術、糧油加工、鑽采工藝冶金工業類(23) 粉末冶金工業、聚氨酯工業、新疆石油地質、核電子學與探測技術、電視技術、潤滑與密封、中國造紙、微波學報、水泵技術、大連海事大學學報、紅外技術、煤礦機械、高分子學報、化工新型材料、金屬礦山、橋梁建設,食品工業)類(12) 北京服裝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導彈與航天運載技術、中國食品學報、手工業(除紡織工業、儀器儀表學報、重慶交通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食品工業科技、應用激光自動化技術、建築學報、石油勘探與開發、電源技術、環境污染與防治、小型微型計算機系統、機車電傳動、照明工程學報、礦業安全與環保、微納電子技術、築路機械與施工機械化水路運輸類(9) 船舶工程、化學世界、有色金屬、燃燒科學與技術、四川建築科學研究、建築科學、機械傳動、微特電機、中國港灣建設、燃料化學學報、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煤炭技術、國際城市規劃、紅外與激光工程、毛紡科技、有色金屬(冶煉部分)、黃金、環境科學與技術、火炮發射與控制學報、飛行力學、糧食與飼料工業、無機鹽工業、岩土力學、華東電力、新型炭材料、輕合金加工技術、製造業自動化、耐火材料、岩土工程學報、精細化工、功能材料與器件學報、核科學與工程、焊接學報、計算機工程與應用、鐵道運輸與經濟、中文信息學報、中國塑料其他化學工業類(6) 煤炭轉化、電力系統保護與控制、中國安全科學學報、石油鑽探技術、計算機學報、光通信研究、合成樹脂及塑料、電瓷避雷器、煤田地質與勘探、西安科技大學學報、煤炭工程、流體機械、太陽能學報、特殊鋼、中國人口、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電鍍與塗飾、蓄電池、鍛壓技術、膜科學與技術、感測器與微系統、電子技術應用、鐵道車輛、固體電子學研究與進展、機械設計與研究、信息與控制、過程工程學報、電焊機、現代化工、中國鐵道科學、中國海上油氣、水運工程、中國環境監測、天然氣工業類(29) 測井技術、現代隧道技術、光通信技術、斷塊油氣田、石油與天然氣地質、電訊技術、彈箭與制導學報、中國釀造
『貳』 誰有關於貴金屬首飾的論文
黃金 黃金是最流行的首飾金屬,用於男子和婦女的結婚和訂婚戒指,也慣用於製作的耳環,吊墜,胸針,項鏈和手鐲。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金屬,是一個歷史上最夢寐以求的金屬。 黃金象徵著財富,財富,和良好的信譽,並在其純粹的形式,是不可能的玷污。黃金首飾是高雅和完善,是一個神聖和珍貴的金屬,適合所有場合。 純( 24克拉)黃金有時會過於軟,缺乏可塑性。因此,黃金首飾通常輔之以其他混合金屬合金(如銀,銅,鎳和鋅) ,以增加可塑性。雖然純黃金的是罕見的,更奇特,他們往往容易被彎曲或扭曲。由於其他合金,黃金就可能失去光澤,變色。純金不會變色,但在金幣的混合組成部分鎳,隨著時間輕微變色。最好是堅持高克拉黃金。如果黃金首飾是每天帶,確保它是14日至18日之間克拉黃金。 銀 銀也許是一個最流行的首飾金屬,因為它是產量大,便宜對手。 92.5 %純銀,是最優質的銀色金屬設置寶石和珠寶裝飾。 銀容易褪色.不適合天天佩戴著。銀也可以容易氧化,有時會造成輕微變色和發黑。 白金 白金中高比例的鎳金合金混合物。較高百分比的銅會更現紅金色調。 白金就是黃金化學處理,然後再塗上白色的銠。銠金屬也有類似的特性,讓鉑金的純凈的白顏色和光澤。 雖然白金是白是由於其銠塗層,但最終磨損。 保持白金戒指褪色,失去其光澤,您應該讓您的白金首飾大約每年一次或至少每18個月重新鍍銠。 鉑 白金是一種首屈一指的耐用金屬。具有最高熔點。鉑金首飾通常是由90 %和10 %的鉑銥星。這些特性使鉑金成為設置寶石的理想選擇。 比黃金更罕見的,更持久,因此,更昂貴。在其他條件都相同,白金戒指大約兩倍貴。 鈀 鈀的難度,更輕,低於鉑。 這是一個密切替代的外觀和感覺,和鈀首飾可以承受風險的日常損耗和出一塵不染。 而鈀金的目的是模仿鉑,它不能真正愚弄任何人。 Palladium metal lacks the prestigious 'platinum' insignia; marked on the inside rim of every platinum jewelry piece will be a small stamped engraving bearing the word: 'plat.'鈀金屬缺乏聲望的'白金'徽章;標上環內的每一塊鉑金首飾將是一個小印版畫軸承字: '高原。 So if you are looking to trick someone into thinking you have purchased 'the real thing', it might be more difficult to do so than you had previously imagined.所以,如果你正在尋找欺騙別人以為您購買'真實的' ,這可能難度要更大一些這樣做的比你原先想像的。 Titanium鈦 Titanium is the hardest naturally-occurring metal in the world.鈦是最難天然的金屬世界。 This makes titanium the perfect metal for fine jewelry, especially rings.這使得完美金屬鈦的珠寶,尤其是戒指。 Titanium is three times as strong as steel, yet maintains a light and comfortable weight.鈦的三倍強鋼,但保持體重輕和舒適。 Titanium jewelry will not bend, scratch or dent.鈦首飾不會彎曲,便箋或凹痕。 Most importantly, pure titanium jewelry is 100% hypoallergenic, meaning that it will not cause allergic reactions and is safe for anyone to wear.最重要的是,純鈦飾品為100 %低過敏性,也就是說,它不會引起過敏反應,並是安全的任何人都可以穿。 The one and only foreseeable downside to purchasing titanium jewelry is that it cannot be soldered, rendering it impossible to re-size a ring made of the substance.的唯一可預見的不利購買鈦首飾是不能焊接,使其不可能再作出環大小的物質。
記得採納啊
『叄』 經濟危機與廣東的論文推薦,滿意再+100分
這篇很全的:
美國次貸危機對廣東經濟的影響及對策
梁桂全,廣東省社會科學院院長,研究員;郁方,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現代化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游靄瓊,廣東省社會科學院人事處處長,研究員。
摘要:美國次貸危機對廣東的影響既有短期的,也有長期的;既有正面積極的,也有負面消極的。危機面前,廣東不應被動應對,必須深刻分析、辯證把握風險與機遇,在危機中尋找商機、在挑戰中尋找機遇。由此,廣東要有兩手對策:一是策略上應對美國次貸危機給廣東帶來的負面影響和風險損失,做好風險防範准備,降低和化解風險;二是在戰略上利用世界經濟發展周期的過渡性機會,內強能力,外爭勢位,全面爭創下一周期發展新優勢,把廣東發展全面推向新台階,為中國下一周期的經濟發展開路。
關鍵詞:美國次貸危機廣東影響對策
發端於2007年的美國次貸危機及其引致的全球經濟金融動盪已成定局,走勢與結果尚難預料。化解危機保平穩,搶抓先機求跨越。廣東既要關注美國次貸危機及其引致的不確定走勢與結局,更需要關注這一事變本身所傳遞的深層信息和意義。正是後者成為我們戰略決策的出發點。目前國際、國內許多學者和決策者更多關注事件本身,特別是這一事件可能帶來的風險與損失;現在,我們特別需要擺脫習慣思維路徑,解放思想,登高望遠,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掌攬大勢,搶佔先機,形成全新戰略判斷,實現全面戰略創新。
一美國次貸危機對廣東的影響
美國次貸危機對廣東的影響既有短期的,也有長期的;既有正面積極的,也有負面消極的。更重要的是,一切變化都是機會,全賴於我們對變化的判斷和利用變化的能力。需要辯證地分析美國次貸危機對廣東的影響。
(一)正向效應
次貸危機對廣東的正向效應主要是給廣東經濟發展模式一個深刻的警示,同時也為廣東發展模式創新提供良好的機遇。
1.客觀上促進廣東產品和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
當前對外貿易條件的變化,對廣東而言,既是嚴峻考驗,也是優化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機遇。廣東應藉助這次危機重估「出口創匯」戰略。目前,美國次貸危機對廣東的影響主要集中在剛性成本與價格的低端出口產品上。這暴露了廣東產業多處在全球產業鏈的高風險范圍內,並顯露了廣東過度依賴國際市場的經濟結構的局限性。次貸危機發出的警示信息,可以推動廣東反思目前的發展模式和路徑。廣東的出口產品結構經過這幾年的調整與轉型已有一定改善。按照統計局和外經貿廳的口徑,2007年廣東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占出口總值的比重達32.79%,同比增長59.1%,2008年1~5月在傳統大宗產品出口回落情況下,廣東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增幅雖然下降,但仍增長25.1%。可見,廣東出口產品在次貸危機的沖擊下並非是一片慘淡,次貸影響從反面檢驗了廣東的產品調整實效與方向。
2.促進廣東出口產品區域結構的調整
避免所有雞蛋集中在一個籃子里的風險防範原理,在國際貿易中的體現就是貿易夥伴的多元化。次貸危機客觀上警示了貿易夥伴過於集中以及進出口結構不對稱的集聚性風險。從出口產品的區域調整看,次貸危機影響下廣東對美國出口的下降促進了對其他區域出口的增長。廣東2008年1~6月的出口區域結構為:對歐盟和東盟出口同比分別增長26.8%和26.4%;對非洲、拉丁美洲出口分別增長23.4%和19.8%,對韓國增長63.8%;對印度出口同比增長103.3%。調整中出現了一個可喜的現象是一些勞動密集型產業與產品通過出口區域轉移也獲得增長。如2008年1~5月,廣東傢具對美出口同比下降14.5%,但對東盟出口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因此,整個行業出口同比增長24.6%。
3.貿易順差過大的狀況有所改善,對於虛假貿易的遏制有一定成效
自2004年以來,我國進出口貿易中的虛假貿易成分不斷增大,主要發生在進出口雜項、機械及運輸設備和輕紡、橡膠、礦冶產品及其製品類,導致這三大類產品的貿易順差出現了超常規的爆發式增長。廣東作為出口與順差最大區域,這方面的問題也很突出。次貸危機和我國出口政策的調整對於過濾虛假貿易有一定的效用,可以有助於我們的出口成分和貿易順差的真實與規范。2008年1~6月,廣東外貿順差511.54億美元,增長同比回落46.2個百分點。
此外,還有一個值得我們進一步思考的問題是,長期以來廣東依靠第二產業維持經濟高速增長的工業化戰略,遭遇資源緊缺、成本價格飆升的阻擊。2007年下半年以來,廣東農業與非農業原材料價格均在大幅上漲,企業進廠價格與出廠價格的喇叭口不斷加大。根據國家調查總隊廣東分隊的調查數據,2008年1~6月,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指數與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之間的「剪刀差」也在逐月擴大。次貸危機向我們提出了警示:廣東如何調整產業發展戰略以適應新的發展格局和新條件環境?
(二)負面效應
次貸危機對廣東經濟的負面影響主要集中反映在因美國經濟放緩、信用鏈斷裂、匯率利率波動而導致的需求收縮、訂單減少、賒欠款增加、價格波動、資本異常流動、企業贏利與投資動力下降、海外投資受損等方面問題。根據省統計局2008年廣東經濟發展分析數據,全省GDP增長10.7%,增幅同比下降了3.6個百分點。三大產業與三大收入增幅均呈現回落,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放緩,工業企業虧損額居全國前列。
1.對出口的影響
次貸危機對廣東出口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對美國的出口同比增長下降,出口總額增率下降、貿易順差增幅下降,從而導致出口對GDP的拉動力下降,影響最大的是服裝、塑料製品等勞動密集型傳統大宗商品。
客觀分析,廣東出口產品大幅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美國次貸危機只是其中一個直接因素,影響因素還有國家宏觀政策調控、成本上升等,這些綜合因素合力作用導致成本與價格剛性的勞動密集型傳統製造加工業的生產與出口陷入困境。但具有規模經濟效應和科技含量的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仍然具有較好的競爭力。
2.匯率、利率變動下的價格影響
美國資本流入和流出額分別佔全球總額的三分之一和五分之一。同時全球資源型商品仍以美元定價,全球商品期貨價格的定價權也主要由發達國家的投資銀行所控制,因此,它的資本流動變化和美元匯價的波動直接影響到資產市場價格和資源價格的變動。特別是受美國降息後中、美利率進一步倒掛,熱錢流入、外匯儲備增加、美元走軟預期增強等因素的影響,2007年下半年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升值速度明顯加快,2008年4月10日首次「破七」,自匯改以來人民幣名義匯率已經升值18.5%。一方面,美元貶值壓縮出口企業利潤空間;另一方面,美元貶值預期造成國際游資把石油和貴金屬作為資金保值和升值的避難所,導致國際大宗商品(如石油及其他礦產資源)價格大幅上漲。
資源要素價格的持續上漲,加大了嚴重依賴初級產品進口的廣東經濟發展成本壓力,企業利潤空間進一步收窄,虧損企業增多,企業利潤增幅同比下降。2008年1~5月,廣東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幅同比回落44.8個百分點,超過四分之一的企業出現不同程度的虧損,全省虧損企業達11006個,虧損額增幅同比提高25.0個百分點。預計2008年下半年虧損企業會進一步增加。虧損企業中,中小勞動密集型企業為多。從目前態勢看,一些對成本敏感的中小企業難以應對高利率和高成本,企業外遷和倒閉的情況會進一步加劇。
3.其他經濟影響
次貸危機將進一步導致出口企業信用鏈斷裂、海外投資損失和企業投資動力下降等。一是出口違約損失。2007年以來,次貸危機的發源地成為海外商賬的重災區。若依照商務部壞賬率估算,2007年廣東出口總額為3692.45億美元,保守估計壞賬額在120億~180億美元左右,而目前出口信保對廣東出口的滲透率僅為1%,廣東目前因次貸危機導致海外企業倒閉等造成損失的數據尚難以有效統計。二是投資動力與投資贏利下降。隨著金融危機逐漸向實體經濟滲透,全球經濟已進入下行通道,導致投資動力下降。廣東省統計局數據顯示:2008年1~6月,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546.72億元,增幅同比回落1.2個百分點。其中,工業投資同比僅增長8.8%,回落4.7個百分點。
此外,受次貸危機影響的還有廣東的海外投資,包括境內金融機構(商業銀行、基金公司、保險公司等)和企業的海外投資。2007年8月份以來,隨著次貸危機的不斷加深,中國企業海外投資業績下滑較快。
(三)下一步深化影響的判斷
次貸危機下一步對中國和廣東的影響有多大,負面效應是否已到底部,取決於三方面因素:一是次貸危機對美國的影響時間和深度,這是一個最基礎變數;二是次貸危機對國際經濟和國際市場的影響深度;三是次貸危機的放射性效應和廣東的承受力。
次貸危機對美國經濟究竟會產生多大影響,美國是否將陷入經濟停滯周期?對此目前眾說紛紜。這其中的關鍵要素是美國房地產市場價格能否回穩,次貸風險能否從源頭上得到控制。根據各方面的綜合因素判斷,美國經濟短期內急劇衰退的可能性不大,但可能會進入一個緩慢下滑的調整期。根據測算,美國經濟增長率每降1%,中國對美出口就會降5%~6%。因此可以預見,2008年下半年甚至到2009年上半年廣東出口增幅下降的壓力會進一步增大。
二廣東應對全球經濟金融危機對策選擇
挑戰與機遇如同一塊銅板的兩面,總是相伴相生的。任何變化都是機遇,挑戰則是對變化的反應能力的考驗,關鍵是如何應對。特別是作為我國對外開放度最高的省份,廣東更不應被動應對,必須深刻分析、辯證把握風險與機遇,在危機中尋找商機、在挑戰中尋找機遇。由此,廣東要有兩手對策:一是策略上應對美國次貸危機給廣東帶來的負面影響和風險損失。做好風險防範准備,降低和化解風險。二是在戰略上利用世界經濟發展周期的過渡性機會,內強能力,外爭勢位,全面爭創下一周期發展新優勢,把廣東發展全面推向新台階,為中國下一周期的經濟發展開路。
(一)近期策略性對策:積極防範和化解美國次貸危機對廣東經濟社會的風險性影響
目前,廣東經濟發展正處於產業結構調整、增長方式轉變、增長動力轉換的轉折時期,面臨著一系列矛盾和壓力。在此關頭遭遇美國次貸危機及其引致的世界經濟增長放緩和國際市場需求下降的外部振盪,以及國家宏調政策密集出台效應凸顯的影響。為此,廣東必須主動採取一系列策略性對策防範和化解可能引發的風險。
1.密切關注全球經濟金融發展的最新態勢,加強跟蹤性研究並及時採取對策
有關部門,特別是外貿管理部門應隨時關注全球金融危機發展的最新情況,以及美國乃至全球經濟走勢及其對我國經濟的影響,及時掌握有關動態信息。同時,要進一步開展有關次貸危機及其對廣東影響的調研,除廣東自身積極應對外,亦應及時與中央互動溝通,以便獲得應對危機的更有利的宏觀政策環境。應對變幻莫測、前景不明的國際國內經濟發展形勢,廣東需要有超前的研究預測和綜合動態的宏觀配套政策,特別需要加強政策的超前預見性。
2.及時出台應急配套措施,企業自救與政府政策扶持相結合
雖然市場的選擇和開拓的主體是企業,但政府恰當的政策支持和完善的服務,能大大增強企業的市場開拓能力,特別是應對危機困境的能力。面對次貸危機給企業帶來的信用風險和匯率風險等問題,首先是企業自身必須採取靈活應對措施尋求自救,其次是政府應適時出台配套緊急應對措施,維護外向型經濟的穩定發展。
3.高度防範次貸危機可能引發的新一輪貿易保護主義
當前,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日益加劇,貿易摩擦日趨復雜化。美歐日等發達國家和地區頻繁運用技術壁壘、知識產權、環保標准、勞工標准等新型貿易保護手段;發展中國家對我貿易立案開始增多。截至2007年底,廣東共遭遇15個國家125起貿易保護案件,涉案金額累計50多億美元,呈現案件數量及涉案迅速增長的態勢。2008年,在世界經濟環境更加復雜、美國經濟陷入動盪衰退的背景下,全球貿易可能出現持續滑坡,引發新的貿易保護主義潮流,導致貿易摩擦增多。面對新標准、新規則、新手段層出不窮的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發展新態勢,廣東需要加快提高應對能力。
要積極配合國家互利共贏開放戰略的實施,引導企業積極有效地適應國際貿易規則。加強企業和行業自律,更加註重企業的社會責任和信用意識,維護正常的對外貿易秩序。建立健全外貿預警體系和重點行業、重點產品風險預警機制,實現公平貿易信息交流和共享。強化政府部門、商會協會為主的中介組織、企業間的聯動工作機制,實現有序、暢通和高效運轉,及時應對和主動防範境外發起的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特別保障措施以及反壟斷、「337」知識產權調查等各類貿易摩擦。
4.適度加大基礎設施投資力度,緩解美國次貸危機引致的出口下降對經濟增長的負面影響
經濟均衡增長主要由投資、消費、出口「三駕馬車」驅動。在危機過渡期背景下,可以適當加大基礎設施投資對經濟的拉動作用。一些已經立項可以加快推進的項目可以加快推進;一些醞釀比較成熟的項目要加快立項開工,提升投資和市場需求的預期。同時,也可以加快推動金融創新和公共財政創新,加快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發展。
(二)中期策略性對策:化危為機,加快調整、升級步伐
危機危機,危與機相伴相生。我們要積極地看待危機,善於在「危」中發現「機」,善於化危為機,搶抓先機,推動變革。
1.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調整,增強發展的自主性和內生動力
改革開放30年來形成的外貿主導型經濟增長模式,一方面,有利於廣東較早地融入全球經濟體系,更好地利用國際市場和國際資源,彌補發展所需的各種要素缺口,但另一方面也使廣東發展形成了嚴重的地緣和路徑依賴,發展的自主性和內生性都受到嚴重擠壓。為應對次貸危機以及今後國際經濟動盪的影響,廣東要爭取利用這次全球經濟周期性調整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完成經濟增長方式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逐步降低對外部要素的依賴,降低出口對GDP的貢獻比例,以減少未來出口下降對廣東的沖擊。
2.培育新型生產要素,跳出開放型經濟發展的「比較優勢陷阱」
在全球產業分工細分化日趨強化和國際生產網路快速擴張的新時代,決定國際分工的要素稟賦差異已經由自然資源轉變為人才資源、創新能力、產業配套、制度、文化等組成的新型非物質生產要素,要素資源條件特別是創新能力和水平已成了決定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在國際產業分工中的位置的重要前提條件。第三次國際產業轉移有別於前兩次,前兩次的產業轉移主要追逐勞動力和土地等物質資源的低成本優勢,而新一輪國際產業分工則更多地注重東道國的技術、人才、研發能力等綜合知識優勢與信息基礎設施、體制條件等要素來展開,這也是發達國家之間的資本流動仍舊占據新一輪國際產業轉移主導地位的一個重要原因。盡管歐盟、美國的投資成本比發展中國家高很多,但他們強大的創新能力和完善的市場機制仍吸引著大部分的高端國際資本。
新型生產要素的不足使廣東參與國際分工的比較優勢要素仍舊是勞動力、土地等傳統物質要素,一方面,使廣東陷進了區域開放型經濟發展的「比較優勢陷阱」,不能有效實現通過引進產業和技術促進本地產業升級和技術進步的根本目的;另一方面,「民工荒」、土地荒及其他資源的枯竭也使廣東以資源—勞動密集型為核心的粗放增長模式難以為繼。
因此,廣東在參與國際分工時,既不能輕易丟掉比較優勢,又要注重新型生產要素特別是創新優勢的培育,通過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管理創新和本土人力資本,特別是企業家等高級人力資本的發展形成新的競爭優勢,使廣東開放型經濟發展早日跳出「比較優勢陷阱」,增強應對國際風險能力。
3.走向高端,打破在國際產業鏈低端位次日趨固化的格局
在全球化背景下,國際競爭特別表現為在國際產業鏈和國際價值鏈中的區位競爭。在知識經濟時代,上游產業控制下游產業、無形生產控制有形生產,服務支配生產,知識技術創新能力強的國家控制知識技術創新能力弱的國家的特點日益明顯。現在,跨國公司選擇廣東在其全球產業分工體系中承擔起加工廠的角色,使廣東成為「世界製造基地」。但這種「技術在外、資本在外、市場在外,生產在內」的製造業基地,在某種意義上說是世界各種生產車間的集合。而廣東在發展外向型經濟中,往往只是被動承接國際產業轉移,未能真正解決引進與消化、創新相結合,長期未能解決在核心技術、關鍵部件、營銷渠道、業務流程等方面的嚴重對外依賴,由此廣東的產業被鎖定在國際產業鏈的低端。
今後,廣東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必須在承接國際產業轉移的同時推動自主創新,要努力從低端加工組裝向上游特別是中高端製造延伸,進入資本、技術密集程度更高的關鍵零部件生產和裝備製造業,同時向下游各種生產性服務業延伸,實現向產業鏈和價值鏈的高端躍升,形成高端服務業與先進製造業、高新技術產業良性互動的產業格局,提升廣東在國際產業鏈中的競爭優勢。
4.賦予市場多元化戰略新的時代內涵,構建合理的全球市場布局
20世紀末以來,廣東就開始實施市場多元化戰略,並取得一定成效,但過分依賴歐美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的格局尚未得到根本改變。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和經濟動盪,有可能加速廣東市場多元化戰略的推進。今後廣東國際市場多元化戰略應從內涵定位到思路措施都要作進一步調整,並賦予新的時代內涵。
首先,按四個層次形成廣東全球市場戰略新布局,並採取多元開拓對策。一是鞏固發展、深度開拓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基礎性市場。二是加大力度鞏固和開拓周邊國家和地區市場。三是有選擇地、循序漸進地開發新興大市場,如墨西哥、阿根廷、巴西、印度、印尼、韓國、波蘭、土耳其和南非等。新興市場是我省重要的戰略性市場。四是關注和研究暫時還不成熟的潛在市場,力爭拓展新市場。廣東產業門類齊全、加工配套能力龐大,部分產業生產能力過剩和勞動力資源豐富,只要我們放開政策,鼓勵企業走出去,並給以適當幫助,在尚不成熟的市場也能發現機會。
其次,增強企業開拓國際市場能力。企業是開發國際市場的主體。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廣東推進國際市場多元化戰略要把側重點從主要依靠政府財政支持和政策優惠,轉向大力提高企業國際市場競爭力,由「世界工廠」走向「世界市場」,從根本上解決國際市場自主力問題。同時,充分發揮政府在外交、政治上的作用,為企業拓展市場營造良好的國際環境,幫助企業排除開拓國際市場中遇到的各種障礙,如貿易歧視、違法亂紀、侵害業主利益等。要在商業信息、法律援助等方面向企業提供有效服務。
再次,重視整合貿易促進資源,構建貿易促進體系。借鑒主要發達國家的經驗,構建由貿易政策制定部門和管理部門、政府貿易促進機構、民間貿易促進機構共同構成的貿易促進體系。貿易政策制定部門和管理部門主要職責是依法貫徹執行國家政策;貿易促進機構主要承擔企業培訓、企業咨詢等任務;民間機構按市場需要和規則運作。
5.加快開拓國內市場,提升廣東在國內市場的競爭力
內需市場的開拓不僅可以彌補外需市場萎縮帶來的需求缺口,而且可以成為廣東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近年來,國家致力於擴大內需戰略方針的實施,中西部、東北部加快發展,泛珠三角區域合作順利推進,這都為廣東開辟國內市場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廣東應該適時與內地二、三梯度地區特別是泛珠三角區域進入工業化高速發展相呼應,發揮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兩個分工接合部、輻射帶的地緣優勢,大規模拓展區域間產業分工與合作。
6.調整優化進出口產品結構,增強外貿綜合競爭力
積極合理地擴大進口。要充分利用此次危機所造成的有關礦產資源跌價的機遇,積極參與全球資源的配置和有效利用。結合廣東實際,貫徹國家《鼓勵進口技術和產品目錄》,加大進口貿易。一是鼓勵引進先進技術。二是鼓勵進口重要裝備。三是鼓勵發展重點行業,如清潔能源發電設備及製造等。四是擴大重要資源性產品和原材料的進口。
調整出口商品結構,實現從「廣東製造」向「廣東品質」轉變。美國次貸危機爆發以來,廣東出口雖有所下滑,但並不是全線產品下降,技術含量較高的產品出口不降反升,表明廣東的外貿出口需要加速走向高端,同時也說明,產品品質是企業競爭的核心基礎,只有產品在品質上過硬,才能夠真正在國際化市場上所向披靡。
粵港聯合推動加工貿易企業轉型升級,「捆綁」應對危機。目前,在應對轉型升級挑戰時,只有規模較大的加工貿易企業才具備提高設計製造業水平能力,而大部分中小企業由於人力、財力限制而無法應對。再加上近年來營商環境中多重因素疊加,進一步推高生產成本,企業可用於投放轉型升級的資源更加短缺。在這一背景下,粵港雙方從政府到企業應聯手合作,加速這批企業的產業升級換代。粵港可以聯合設立研發基金、技術與設備更新基金,扶持企業開發新產品、採用新技術。可以考慮在廣東省內增加保稅園區,協助廠商解決進口原材料繳存關稅和保證金的問題,確保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資金周轉順暢。另外,建議政府出台產業補貼,在融資、稅務方面給予適當扶持;出台有關進口設備關稅減免的政策,促進企業更多地使用先進設備,提高生產技術水平。
7.「引進來,走出去」相結合,推動「三外」聯動協調發展
一方面,次貸危機對國外大公司和規范經營的財務公司影響相對較小,面對中國前所未有的投資機遇,國外大公司有可能增加對中國實業投資比重;另一方面,次貸危機造成了境外有關市場的房產價格下降、金融資產縮水的局面,這為廣東實施「引進來,走出去」的戰略提供了機遇。我們要抓住機遇,樹立和落實全面、協調、可持續的外經貿發展觀,推動「三外」聯動協調發展。
(三)長遠戰略性對策:把握次貸危機提供的戰略機遇,爭取發展新超越
中國包括廣東的發展屬於外生後發現代化,包含追趕西方發達現代化和創新並超越西方現代化雙重任務。21世紀中華民族的復興必然是對西方現代化的追趕和超越。沒有超越,難言復興。19世紀是英國的世紀,超越康乾盛世後的中國;20世紀是美國的世紀,超越老牌英、法;21世紀將可能是中國復興的世紀,必然是對西方特別是美國的超越。從近代世界大國興衰史看,每次產業技術革命引起的發展新浪潮和每次重大危機的爆發,都成為後發國家跨越式追趕、超越的重大機會。雖然美國及西方不太可能出現全面大衰退,但在兩個發展周期之間的低速徘徊振盪將可能延續一段時間。相反,我國因經濟相對落後,同時政治社會穩定而仍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和空間。因此,處在美國次貸危機陰影下的廣東,不僅需要考慮如何防範和化解美國次貸危機的負面影響,減少損失,而且需要以全球視野和現代化全息視角,審視美國次貸危機提供的歷史機遇和我們的戰略選擇。特別是廣東,要承擔提升我國國際競爭力主力省的責任,更要「春江水暖鴨先知」,搶抓機遇先行早。
一是根據國際國內兩大經濟體系發展趨勢,作出廣東清晰的前瞻戰略判斷與戰略定位。二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推進經濟國際化戰略,實現由被動接受國際產業分工轉向自主參與國際分工。三是推進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創新,變革財富生產方式,培植本土經濟主體,全力培植自主發展能力。四是繼續推動制度創新。
『肆』 求助:論文資料
自己寫
『伍』 需要一篇燃料電池方面的論文,最好是有abstract
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的發展與展望
摘要: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能源和環境對人類的壓力越來越大。由於石油資源的緊缺,而其它新型能源尚未成熟;我們必須找到一種新的方法,可以寄希望於使用煤炭作為替代。這樣,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SOFC)的研究顯得非常重要和迫切。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SOFC)主要可用於分布式電站和備用電源,是一種清潔的環保能源。
關鍵詞: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能源
Development and future of solid oxide fuel cell
Abstract: At 21 century ,the pressure of environment and the need of energy source are more and more strict. We have to find a new method which can use coal as substitute cause the shortage of oil source and the juvenility of other new type energy source so that the study of SOFC become much more important and impendent than ever. SOFCs are mainly used in distributed power plant and standby energy sources.
Keywords: solid oxide fuel cell; energy sources
一:引言:
燃料電池的優點是顯而易見的,它不受卡諾熱機的工作效率限制,理論上的能量轉換效率可以達到100%,實際效率也高達70%~80%,而目前內燃機的工作效率不超過40%。除此之外,燃料電池也是一種清潔無污染的能源,對於環保有更重要的意義。
目前燃料電池主要分為:
1低溫燃料電池(PEMFC)和鹼性燃料電池(AFC)
2熔融碳酸鹽燃料電池(MCFC)
3磷酸鹽酸性燃料電池(PAFC)
4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SOFC)
其中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為第三代燃料電池。它有以下優點:
(1) 發電效率高,能量密度大。是目前以碳基化合物為燃料的燃料電池中發電效率最高的一種,其一次發電效率就達到65%以上。
(2) 燃料使用面廣,可以使用氫氣,甲烷,水煤氣,液化石油氣等氣體作為燃料,還可以使用甲醇,乙醇,甚至煤油,汽油等高碳鏈液體作為燃料。
(3) 余熱使用價值高。由於SOFC的操作溫度在500~1000°C之間,優質的余熱可以作為熱電聯供。可以推動渦輪發電機發電,也可以供熱,這樣的發電效率可以達到85%以上。
(4) 無需使用貴金屬作為電極催化劑。
(5) 由於SOFC是全固體狀態,更適合進行模塊化進行合放大,還避免了液態電解質所產生的腐蝕等問題。
二:SOFC的發展現狀:
目前正在研究的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主要有以下三種:ZrO3基固體氧化物,摻雜鈰基的電解質以及鈣鈦礦電解質材料,其中最具有實用價值,實用最廣泛的是具有立方熒石結構的Y2O3穩定的ZrO2(YSZ)電解質。
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具有以上優點,但是傳統的Y2O3穩定的ZrO2(YSZ)電解質離子電導率較低,通常需要在900 ~1000°C高溫下運行,造成材料選擇困難,制備工藝復雜,成本過高,給真正商業化帶來一定困難。降低燃料電池運行溫度可以避免這些問題。
(1) 中低溫燃料電池的研究:隨著中溫燃料電池的興起,摻雜CeO2陶瓷材料成為最佳的中溫SOFC電解質。CeO2基固體氧化物的最佳工作溫度為500~700°C,其本身具有穩定的立方螢石結構,比YSZ具有更高的離子電導率。
(2) 電解池內阻的降低:主要通過電解質的薄膜化來解決。電解質歐姆損失主要是由電解質材料和厚度決定。所以目前主要通過發展緻密電解質薄膜來減少電池內阻。真空泥漿澆注和濕粉噴塗是目前使用和研究的較多的方面。
(3) 高電導率電解質材料的研究:固體電解質的離子導電性對燃料電池的操作溫度和性能起關鍵作用。從目前的研究來看。新型電解質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摻雜鈰基電解質材料,ABO3鈣鈦礦電解質材料,Bi2O3基氧化物電解質材料等幾種。這幾種材料在中溫下具有較高的電導率。
(4) 電極的優化,改善電池組件的接觸狀態,減低接觸電阻:隨著操作溫度的降低,電極的反應活性下降,因此電極的性能成為制約電池性能的一個主要方面。陽極的點化學活性和內阻與電極材料的組成和微觀結構有關。因此,可以通過優化電極材料的組成和微觀結構提高電極的性能,減少極化電阻。比如在陽極中添加金屬錳,鈷等,在陰極中添加鉑,銣等,都可以增加電極活性。
三: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未來發展展望:
(1) 目前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的研究還遠未成熟。大多數的研究還停留在實驗室狀態,沒有進入商業應用。這是因為目前電解質薄膜化的研究普遍存在技術復雜,成本高,工藝性差等問題。開發出工藝簡單,可操作性強,成本低的緻密電解質膜是目前的研究方向,也是未來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的發展方向。
(2) 摻雜的CeO2在還原性氣氛中Ce4+容易被還原成Ce3+而產生電子電導的問題,從而降低SOFC的熱力學電動勢。這是目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3) SOFC目前的應用前景很廣泛,小型電池可以用於汽車的輔助電源,中型電池可以用於火車的動力系統,大型燃料電池甚至可以用於發電站,這比傳統的火力發電站節約大量能源。
四:結論:
燃料電池是一種新型的綠色能源,有著廣泛的發展前途和應用前景。而SOFC的能量密度高,燃料范圍廣,結構簡單的優點是其它電池所不能比擬的,是最有前途的車載燃料電池。隨著中溫,甚至低溫燃料電池研究的進展,其製造成本會大大降低,熱啟動性能及穩定性大大提高。
參考文獻
[1]:梁立明,簡棄非.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技術進展及其在汽車上的應用. 能源工程[J],2005,5
[2]:孫明濤,等.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的中低溫化研究.稀有金屬[J],2003,3
[3]:張志明.燃料電池的演化及發展探析.真空電子技術,2004.9
『陸』 正在寫(淺談貴金屬黃金投資發展前景)的論文,要怎麼寫,老師說我寫的完全沒有中心,前後文沒有半點聯系
正在寫(淺談貴金屬黃金投資發展前景)的論
有甜頭的肯定好
『柒』 貴金屬材質的紀念品有什麼優勢和劣勢論文
一是題目的大小要適當。題目的大小,也就是論題涉及內容的廣度。確定題目的大小,要根據自己的寫作能力而定。如果題目過大,為了論證好選題,需要組織的內容多,重點不易把握,論述難以深入,加上寫作時間有限,最後會因力不勝任,難以完成,導致中途流產或者失敗。相反,題目太小了,輕而易舉,不費功夫,這樣又往往反映不出學員通過幾年大學階段學習所掌握的知識水平,也失去從中鍛煉和提高寫作能力的機會,同時由於題目較小,難以展開論述,在字數上很難達到規定字數要求。此外,論文題目過小也不利於論文寫作,結果為了湊字數,結尾部分東拼西湊,結構十分混亂。
二題目的難易程度要適當。題目的難易程度,也就是論題涉及的深度。確定題目的難易,也要根據自己的寫作能力而定,量力而為。題目難度過大,學員除了知識結構、時間和精力的限制外,資料搜集方面也有局限。這樣,就會帶來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難,致使論文寫了一半就寫不下去了,中途要求另選題目。所以,在這個問題上的正確態度應該是:既不要脫離實際,好高騖遠,去選一些自己不可能寫好的論題;又不能貪圖輕便,降低要求,去寫一些隨手可得的論題。
『捌』 求從電子廢棄物中提取貴金屬
1.1 物理方法
機械法的常規步驟有:拆卸、破碎、分選和金屬的後續處理
1.2 化學方法
1.2.1火法冶金
主要有焚燒熔出工藝、高溫氧化、熔煉工藝、浮渣技術、電弧爐燒結工藝等
1.2.2 濕法回收
傳統濕法冶金技術(如浸出、溶劑萃取、離子交換、沉澱、還原或電積等)及若干新工藝(如電化學技術和聯用工藝)等。近些年來,濕法回收技術中用於提取貴金屬的主要是氰化法和溶劑萃取法。
氰化法(鹼浸法) 採用直接從原料中浸出特定金屬,即對磨細的電子廢棄物用氰化鈉溶液浸泡並通入空氣,加入生石灰或氫氧化鈉調節pH值,使金粒溶解於溶液中。溶液分離後用鋅絲置換,得
沉澱並用酸洗得粗金。氰化法提取黃金收率高,達90%以上,成本較低,設備簡單。缺點是氰化物毒性大
溶劑萃取法是用於貴金屬萃取的一種常用方法。萃取法一般包括萃取和反萃取。萃取法的研究
通常大多集中於萃取劑的選擇和萃取條件的優化。常用的萃取劑有:陰離子交換萃取劑I有報道
指出,利用含三異辛胺(N235)的陰離子交換萃取體系從廢舊電子線路板中提取銅,得到了99.06%的硫酸銅晶體。中性含磷萃取劑:如磷酸三丁酯(TBP),可從氰化液中選擇萃取金 ,具
有很高的載金能力。中性含硫萃取劑I如硫醚RSR),用於鉑族金屬的萃取。中性含氧萃取劑:
如用仲胺醇萃取劑N2125自鹽酸介質中萃取金,金的萃取率達97.50% ;再如用甲基異丁酮(MIBK)萃取劑從含金、鉑、,鈀的貴液中萃取金,萃取率可達99% 以上 ]。鰲合萃取劑:如噻吩甲醯三氟乙醯基丙酮(1-rA)和肟類萃取劑(LIX)等。前者已被成功用於從固液基質中萃取鑭系和錒
系金屬¨。。;後者據文獻報道ll¨,用LIX79萃取劑從含Fe(Ⅱ)、Cu(I)、Ni(Ⅱ)、Ag(I)和zn(Ⅱ)(NaCN=1000 mg/L)的溶液中分離萃取Au(I),可達到90% ~95% 的萃取率。有機羧酸:如近年研究出的仲壬基苯氧基乙酸¨ 等。環酯類石炭酸萃取劑:特別適於金的萃取,實驗中金的萃取率可高達99%[1 。胺類萃取劑:據報道Ll ,採用四元氨鹽萃取劑(ODMBAC)從鹽酸介質中萃取Au(Ⅲ),萃取率達95% 以上。其他萃取劑還有如璜酸萃取劑、大環多元醚類萃取劑以及用於協同萃取的萃取劑等。
2.2 生物法
利用細菌浸取金等貴金屬是20世紀80年代開始研究的用於提取低含量物料中貴金屬的新方法。
2.3 液膜萃取
液膜由膜溶劑(成膜的基體物質)、表面活性劑(分子中含有親水基和疏水基兩個部分的化合
物)、流動載體和內相試劑組成。液膜分離機理:
(1)單純遷移:單純靠待分離的不同組分在膜中的溶解度和擴散系數的不同導致透過膜的速度
不同來實現分離,
(2)滴內化學反應:在溶質的接受相內添加與溶質能發生化學反應的試劑,使溶質先溶解在膜
溶劑中,然後擴散到膜表面和內相試劑反應。反應生成一種不能逆擴散透過膜的新產物。
(3)膜相化學反應:在膜相中加入一種流動載體,載體分子先在液膜的料液(外相)側選擇
性地與某種溶質發生化學反應,生成中間產物,然後這種中間產物擴散到膜的另一側,與液膜內相試劑作用,並把該溶質釋放出來,這樣溶質就被從外相轉入到內相。
——————————————————————————————————————————
恩~~~~~
『玖』 貴金屬交易師的職業培訓
項目總考核 = 理論知識考試 + 技能操作測評 + 結業論文考評(高級)
要求:
1.理論知識考試:紙質考試結果分為「及格」或「不及格」兩種,受訓者的所有教學模塊的考試結果必須全部為「及格」時才可參加技能知識考評;
2.技能知識測評:採用國際上先進的上機操作系統進行講演分析,對數據進行專業解析,結果分為「通過」和「未通過」。
3.結業論文考評:參加高級貴金屬交易師培訓的學員結業後須按時上交結業論文,論文要求見官網公示,結果分為「優良」、「通過」和「未通過」。
以上成績都將錄入貴金屬產業網專業人才資料庫,並為培訓學員提供培訓過程記錄及電子注冊服務。 (一)貴金屬交易師 初級
1、中等學歷或財經類大中專和本科以上學歷;
2、從事相關工作2年以上;
3、具有一定金融知識,對貴金屬投資交易感興趣的有識之士。
(具備上述條件之一均可參加職業培訓)
(二)貴金屬交易師 中級
1、已取得初級證書, 並從事相關工作2年以上;
2、具有大專以上學歷,並從事相關工作4年以上;
3、具有本科以上學歷,並從事相關工作3年以上;
4、具有中等學歷,並從事相關工作8年以上;
5、無學歷,但從事相關工作10年以上
(具備上述條件之一均可參加職業培訓)
(三)貴金屬交易師 高級
1、已取得中級證書, 並從事相關工作2年以上;
2、具有大專以上學歷,並從事相關工作8年以上;
3、具有本科以上學歷,並從事相關工作5年以上;
4、具有研究生以上學歷,從事相關工作3年以上;
5、具有博士生以上學歷,從事相關工作1年以上
6、無學歷,但從事相關工作13年以上 受訓者取得項目規定的模塊「理論知識考試」全部及格,並通過「技能知識考評」,項目總考核成績則為「通過」,即可申領CETTIC職業培訓證書。
全國貴金屬交易師課程發展中心教務處負責考評審核、考期安排、試卷出題、考籍管理、考務紀律等工作。
『拾』 非你莫屬求職的科學家劉本良是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嗎
非你莫屬求職的科學家劉本良是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
劉本良來自山東,本科畢業於山東大學,碩士畢業於中科院金屬研究所,博士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博士。
多年來,劉本良一直在尋找一種完美的能源形式,經過四年多的探索,在無數次的失敗挫折後,他認為自己得到了一條新的可以影響世界的物理定律:一塊5號電池將驅動一個家庭使十年之久。2013年劉本良就不再工作,而是將全部精力投入到尋找「超級電池」的方法,靠妻子與父親維持著家庭的開銷。
(10)貴金屬論文擴展閱讀
劉本良博士論文-真空正負能量分離的技術
劉本良博士論文題目為用貴金屬增強光場場強,偏重於製造貴金屬納米共振單元。長期試圖尋找到一種理想的能源。在2009年接觸到冷核聚變這一課題,進行了幾年的思考、研究。2013-2018年,主要研究一種可以實現實用級別的真空正負能量分離的技術。
本報告主要介紹了報告人過去對理想能源的探索經歷,報告中首次公開了一種以磁性材料為基礎可能可以大規模分離正負能量的方法,並對這種方法的應用前景、意涵、使命進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