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外匯期貨 > 完全的資本流動性沖銷性外匯干預

完全的資本流動性沖銷性外匯干預

發布時間:2021-09-13 06:56:56

Ⅰ 請問美國定量寬松的貨幣政策對中國影響

美國制定雖然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增加了貨幣供給,但美國還會通過沖銷性外匯干預來抵消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對貨幣供應量的影響。沖銷性外匯干預主要是通過在國債市場上的公開市場業務進行的。所以,美元並不一定會貶值,甚至會升值。
由於美元是各國的外匯儲備的主要幣種,也是國際間結算的主要幣種之一。如果美元升值,會增加各國進行對外貿易的成本,特別是對發展中國家。成本的增加會減少國際貿易量,減少對美元的使用,從而影響了全球的流動性。因為流動性,主要就是針對資本的流動性。

Ⅱ 簡述沖銷式外匯干預和非沖銷式外匯干預的優缺點

沖銷式干預:指政府在外匯市場上進行交易的同時,通過其他貨幣政策工具來抵消前者對貨幣供應量的影響,從而使貨幣供應量維持不變的外匯市場干預行為。
非沖銷式干預則是指不存在相應沖銷措施的外匯市場干預,這種干預會引起一國貨幣供應量的變動。
祝你期末考試考好點 國金金融!!!!

Ⅲ 假如沖銷性干預不影響匯率,那為什麼還要實行沖銷性干預

在不存在資本流動限制時,沖銷式干預是不會改變匯率的,但是眾所周知我們國家實行了資本管制,因此我們本國的利率就在很大程度上不受國外利率影響或者說不影響國外利率,通過公開市場操作進行沖銷干預對匯率的影響就不如直接在外匯市場上買賣外匯那樣那麼大了。所以還是會有一定的影響的。

Ⅳ 政府對外匯市場干預的方式有哪些

中央銀行在進行這種干預時可採取雙管齊下的手段:

(1)中央銀行在外匯市場上買進或賣出外匯時,同時在國內債券市場上賣出或買進債券,從而使匯率變而利率不變化。例如,外匯市場上美元對日元的匯價大幅度下跌,日本中央銀行想採取支持美元拋出日元,美元成為它的儲備貨幣,而市場上日元流量增加,使日本貨幣供應量上升,而利率呈下降趨勢。為了抵消外匯買賣對國內利率的影響,日本中央銀行可在國內債券市場上拋債券,使市場上的日元流通量減少,利率下降的趨勢因此而抵消。需要指出的是,國內債券和國際債券的相互替代性越差,中央銀行不改變政策的干預就越有效果,否則就沒有效果。

(2)中央銀行在外匯市場上通過查詢匯率變化情況、發表聲明等,影響匯率的變化,達到干預的效果,它被稱為干預外匯市場的「信號反應」。中央銀行這樣做是希望外匯市場能得到這樣的信號: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將要發生變化,或者說預期中的匯率將有變化等等。一般來說,外匯市場在初次接受這些信號後總會作出反應。但是,如果中央銀行經常靠「信號效應」來干預市場,而這些信號又不全是真的,就會在市場上起到「狼來了」的效果。1978年至1979年卡特政府支持對美元的干預,經常被認為是「狼來了」信號效果的例子。而1985年西方五國財政部長和中央銀行行長的「廣場飯店聲明」立刻使美元大跌,就經常被認為是「信號效應」成功的例子。

所謂改變政策的外匯市場干預實際上是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一種轉變,它是指中央銀行直接在外匯市場買賣外匯,而聽任國內貨幣供應量和利率朝有利於達到干預目標的方向變化。例如,如果馬克在外匯市場上不斷貶值,德國中央銀行為了支持馬克的匯價,它可在市場上拋外匯買馬克,由於馬克流通減少,德國貨幣供應下降,利率呈上升趨勢,人們就願意在外匯市場多保留馬克,使馬克的匯價上升。這種干預方式一般來說非常有效,代價是國內既定的貨幣政策會受到影響,是中央銀行看到本國貨幣的匯率長期偏離均衡價格時才願意採取的。

判斷中央銀行的干預是否有效,並不是看中央銀行干預的次數多少和所用的金額大小。從中央銀行干預外匯的歷史至少可以得出以下兩個結論。

第一,如果外匯市場異常劇烈的波動是因為信息效益差、突發事件、人為投機等因素引起的,而由於這些因素對外匯市場的扭曲經常是短期的,那麼,中央銀行的干預會十分有效,或者說,中央銀行的直接干預至少可能使這種短期的扭曲提前結束。

第二,如果一國貨幣的匯率長期偏高偏低是該國的宏觀經濟水平、利率和政府貨幣政策決定的,那麼,中央銀行的干預從長期來看是無效的。而中央銀行之所以堅持進行干預,主要是可能達到以下兩個目的:首先,中央銀行的干預可緩和本國貨幣在外匯市場上的跌勢或升勢,這樣可避免外匯市場的劇烈波動對國內宏觀經濟發展的過分沖擊;其次,中央銀行的干預在短期內常會有明顯的效果,其原因是外匯市場需要一定的時間來消化這種突然出現的政府幹預。這給予中央銀行一定的時間來重新考慮其貨幣政策或外匯政策,從而作出適當的調整。 3、中央銀行干預外匯市場的歷史發展

從1973年到現在,工業國家的中央銀行經常在外匯市場上進行直接干預,其中較大的聯合干預約有5次,成功和失敗的兼而有之。對1976年—1979年美元弱勢的干預 在經過1974年至1975年的世界性經濟衰退以後,美國的經濟仍處於高通貨膨脹,高失業率和低經濟增長率的處境。卡特政府為了刺激經濟,決定採取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雖然利率在上漲,但美國的通貨膨脹率漲得更快,外匯市場因此開始不斷地拋美元,使美元的匯價一路下跌。面對美元的跌勢,卡特政府決定干預外匯市場。1978年10月底,卡特政府宣布了一項反通貨膨脹的計劃,但由於對美國未來的貨幣政策並沒有明確的表示,美元反而在外匯市場上狂瀉。面臨馬克和日元升值的巨大壓力,德國和日本兩國的中央銀行被迫進行不改變自己政策為前提的大規模干預,買美元拋本國貨幣,但收效甚微。

中央銀行干預外匯市場的目標 自從浮動匯率制推行以來,工業國家的中央銀行從來沒有對外匯市場採取徹底的放任自流的態度,相反,這些中央銀行始終保留相當一部分的外匯儲備,其主要目的就是對外匯市場進行直接干預。 一般來說,中央銀行在外匯市場的價格出現異常大的、或是朝同一方向連續幾天劇烈波動時,往往會直接介入市場,通過商業銀行進行外匯買賣,以試圖緩解外匯市場的劇烈波動。對於中央銀行干預外匯市場的原因,理論上可以有很多解釋,為大多數人所接受的原因大致有三個。
第一,匯率的異常波動常常與國際資本流動有著必然聯系,它會導致工業生產和宏觀經濟發展出現不必要的波動,因此,穩定匯率有助於穩定國民經濟和物價。現在國際資本跨國界的流動不但規模很大,而且渠道很多,所受到的人為障礙很小。工業國家從70年代末開始放寬金融方面的規章條例,進一步為國際資本流動提供了方便。在浮動匯率制的條件下,國際資本大規模流動的最直接的結果就是外匯市場的價格浮動。如果大批資本流入德國,則德國馬克在外匯市場的匯價就會上升,而如果大批資本流出美國,外匯市場上的美元匯價必然下降。從另一方面來看,如果人們都期待某一國貨幣的匯率會上升,資本就勢必會流向該國。

資本流動與外匯市場變化的相關性對一個國家的國民經濟產業配置和物價有著重要的影響。例如,當一個國家的資本大量外流,導致本國貨幣匯價下跌時,或者當人們預計本國貨幣的匯價會下跌,導致資本外流時,這個國家的產業配置和物價必然出現有利於那些與對外貿易有聯系的產業的變動。任何一個國家的產業從對外貿易角度來看,可分為能進行對外貿易的產業和無法進行對外貿易的產業兩種。前者如製造業,生產的產品可出口和進口,後者如某些服務業,生產和消費必須在當地進行。當資本流出貨幣貶值時,能進行對外貿易的產業部門的物價就會上升,如果這一部門工資的上漲速度不是同步的話,追加這一部門的生產就會變得有利可圖,出口因此也會增加,但是從國內的產業結構來看,資本就會從非貿易產業流向貿易產業。如果這是一種長期現象,該國的國民經濟比例就可能失調。因此,工業國家和中央銀行是不希望看到本國貨幣的匯價長期偏離它認為的均衡價格的。這是中央銀行在本國貨幣持續疲軟或過分堅挺時直接干預市場的原因之一。

資本流動與外匯市場變化的相關性對國民經濟的另外一個重要影響在於,大量資本流出會造成本國生產資本形成的成本上升,而大量資本流入又可能造成不必要的通貨膨脹壓力,影響長期資本投資。美國從80年代初實行緊縮性貨幣政策與擴張性財政政策,導致大量資本流入,美元匯價逐步上漲,而美國的聯邦儲備銀行(美聯儲)在1981年和1982年間對外匯市場又徹底採取自由放任的態度。西歐國家為了防止資本外流,在歐洲貨幣的匯率不斷下跌時,被迫經常直接干預外匯市場,並一再要求美聯儲協助干預。 第二,中央銀行直接干預外匯市場是為了國內外貿政策的需要。

一個國家的貨幣在外匯市場的價格較低,必然有利於這個國家的出口。而出口問題在許多工業國家已是一個政治問題,它涉及到許多出口行業的就業水平、貿易保護主義情緒、選民對政府態度等許多方面。任何一個中央銀行都不希望看到本國外貿順差是由於本國貨幣的匯率太低而被其他國家抓住把柄。因此,中央銀行為這一目的而干預外匯市場,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Ⅳ 在資本完全流動的條件下,實行固定匯率,出口增加為什麼為什麼會導致

20世紀60年代,羅伯特蒙代爾(Robert
A.
Mundell)和J.馬庫斯弗萊明(J.Marcus
Flemins)提出了開放經濟條件下的蒙代爾—弗萊明模型(Mundell-Fleming
Model模型,簡稱M-F模型),即通常所說的經典M-F模型。該模型指出,在沒有資本流動的情況下,貨幣政策在固定匯率下在影響與改變一國的收入方面是有效的,在浮動匯率下則更為有效;在資本有限流動情況下,整個調整結構與政策效應與沒有資本流動時基本一樣;而在資本完全可流動情況下,貨幣政策在固定匯率時在影響與改變一國的收入方面是完全無能為力的,但在浮動匯率下,則是有效的。
一般討論兩國模型為例:
模型內的四個市場
第一國的國內商品市場
第二國的國內商品市場
資本市場(利率r)
外匯市場(匯率w)
模型內主要函數
兩國的投資I1(r)和I2(r)
第一國的經常項目余額B1(Y1,
Y2,
w)
兩國的流動性偏好(貨幣需求)L1(Y1,
r)和L2(Y2,
r)
涉及變數
內生變數
兩國總產出Y1和Y2
利率r
匯率w
外生變數
兩國名義貨幣供給M(因價格水平P假設為固定,所以實際貨幣供給M/P也是外生變數)
兩國的自發性支出A1和A2
蒙代爾-弗萊明模型考察的是資本完全流動的情形,資本完全流動意味著資產所有者認為國內證券與國外證券之間可以完全替代。因此,只要國內利率超過國外利率就會吸引資本大量流入;或者只要國內利率低於國外利率,就會使資產所有者拋售國內資產,引起大量資本外流。蒙代爾-弗萊明模型著重分析了在資本完全流動的前提之下財政、貨幣政策的不同效應。其核心結論如下:
1.固定匯率制下的情形
在固定匯率制下,資本完全流動的條件使得貨幣政策無力影響收入水平,只能影響儲備水平;而財政政策在影響收入方面則變得更有效力,因為它所造成的資本流入增加了貨幣供給量,從而避免了利率上升對收入增長的負作用。
2.引入浮動匯率制下的情形
(1)貨幣政策-無論在哪種資本流動性假設下,貨幣政策在提高收入方面都比固定匯率制下更加有效

(2)財政政策-在資本完全不流動的情形下,浮動匯率下收入的增長大於固定匯率下的收入增量;在有限資本流動性的情形下,財政政策的擴張性影響仍然有效,但是收入的增長幅度小於固定匯率制下情形;在資本具有完全流動性的情形下,財政政策對於刺激收入增長是無能為力的。

Ⅵ 固定匯率制度下的資本完全流動的匯率問題

上面那材料中的經濟環境是固定匯率制度,而且是在國際收支平衡時發生的大規模國際收支赤字,那央行首選目標肯定是干預外匯市場以維持這個固定匯率,繼而維持國際收支平衡。

美國那個問題的關鍵是在於,第一,金融環境不同,70年代初布雷頓森林體系已經破產,76年簽訂了牙買加協定,承認了浮動匯率制度合法,而美國產生大規模國際赤字的主要時期是在70年代的中後期,固定匯率制度幾乎已經不能再維系;第二,匯率的決定條件是什麼,我們知道這一時期出現了滯漲,那麼美國國內利率是驚人的高的,資金通過資本和金融項目進入美國,推高美元,這個匯率的決定理論是一言難盡的,你可以多看看這個,主要問題是在利率上面,而非購買力的問題,也就說重在內部條件,而非外部條件。

Ⅶ 國家用怎樣的手段來控制匯率

政府對外匯市場的干預可以分為多種形式。按干預的手段來分,可分為直接干預與間接干預;按是否引起貨幣供應量的變化分,可分為沖銷式干預和非沖銷式干預;按干預策略分,可分為熨平每日波動型干預、砥柱中流型干預和非官方盯住型干預。按參與干預的國家分,可分為單邊干預與聯合干預。 追問: 那再麻煩你解釋一下那些干預方式的含義把 回答: 根據政府幹預外匯市場的手段可以分為:直接干預與間接干預 直接干預是指政府自己直接入市買賣外匯、改變原有的外匯供求關系從而引起匯率變化的干預。
「中和干預」又叫沖銷式干預,它是政府管理匯率的重要政策之一,也稱沖銷政策。它是指中央銀行進行數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國外和國內資產交易,以抵消外匯干預對國內貨幣供給的影響。對外匯干預進行沖銷和不進行沖銷的影響有以下四種:當中央銀行購入國外資產,但不進行沖銷時,中央銀行的國外資產和國內貨幣供給同時增加,中央銀行的國內資產不變;當中央銀行購入國外資產,並進行沖銷時,中央銀行的國外資產增加,國內資產減少,國內貨幣供給不變。當中央銀行出售外匯,但不進行沖銷時,中央銀行的國外資產和國內貨幣供給同時減少,中央銀行國內資產不變;當中央銀行出售外匯,並進行沖銷時,中央銀行的國外資產則增加,國內貨幣供給不變。
沖銷式干預就是指中央銀行在干預外匯市場時不採取其他金融政策與之配合,即不改變因外匯干預而造成的貨幣供應量的變化
非沖銷干預是指中央銀行允許其買賣外匯而改變國內市場上的貨幣供應量。無論資本是否完全流動,貨幣供應量變化對經濟影響是相同的。

Ⅷ 沖銷性外匯干預 外匯沖銷干預什麼意思

「沖銷式干預與非沖銷式干預作對比」 沖銷干預又叫中和干預,它是政府管理匯率的重要政策之一。它是指貨幣當局在外匯市場上進行交易的同時,通過其它貨幣政策工具(如國債市場上的公開市場業務)來抵消貨幣當局外匯交易對貨幣供應量的影響,使貨幣供應量維持不變的外匯市場干預行為。 而非沖銷干預是指中央銀行在干預外匯市場時不採取其他金融政策與之配合,即不改變因外匯干預而造成的貨幣供應量的變化。

Ⅸ 在浮動匯率制、完全資本流動性下,財政政策還是貨幣政策會更成功為什麼

財政政策

Ⅹ 為什麼外匯干預不能進行沖銷

  1. 你說的是自國貨幣升值吧?匯率高估這說法是不專業的,因為本幣:外幣的匯率升高是表示本幣升值,如果外幣:本幣的匯率升高是表示本幣在貶值。

  2. 如果你購買本國的貨幣這樣只會讓本幣更加升值,如果你想本幣貶值,你該賣出本幣購買外幣。做空本幣,增加外幣的需求量,讓外幣升值。日本是一個出口性國家,他們就常做這樣的事情。因為本幣升值,會讓本國的商品出口失去競爭力。

  3. 對沖性平價是一個暫時性的,存款是一個長期性的。外幣的存款利息很低,外幣升值部力沒有本幣存款收益高,這樣就會存在本幣存款的預期回報率仍然高於外幣存款,反之則低於。

  4. 如果中央銀行繼續購買本國貨幣,但是仍然進行沖銷操作,它的國際儲備就會不斷減少,為什麼沖銷的話國際儲備會持續減少?你使用了國際儲備購買本國的貨幣,這樣外幣當然會減少了。

閱讀全文

與完全的資本流動性沖銷性外匯干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汽車融資租賃業務的稅務籌化 瀏覽:569
金融服務業加計抵減 瀏覽:230
小微企業互聯網融資平台 瀏覽:195
用外匯平台有哪些 瀏覽:75
博易大師修改指標 瀏覽:621
西部證券配股價格 瀏覽:870
信用卡免息杠桿 瀏覽:585
高不成低不就打一個金融機構簡稱 瀏覽:626
恆豐銀行必成理財 瀏覽:429
公司金融羅斯第九版目錄 瀏覽:639
華斯交易市場 瀏覽:549
貿易戰匯率會漲到多少 瀏覽:153
非金融機構是指未經主管部門批准 瀏覽:218
類似快穿靈魂交易所文 瀏覽:468
票據托收交易所 瀏覽:809
基金理財投資10年 瀏覽:833
金融機構黨員幹部尋租調研報告 瀏覽:924
錢站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 瀏覽:695
國際金融外匯交易 瀏覽:950
電茅股票 瀏覽: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