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有關外管局監測系統監測指標問題
一般都是監測一年的。就是從你所監測的月份倒推12月就好了。給你一個公式
指標公式:
總量差額=(∑調整後進口額+∑調整後收匯額)-( ∑調整後付匯額+∑調整後出口額)
總量差額率=總量差額/(∑調整後的進口額+∑調整後的收入額+∑調整後的出口額+∑調整後的支出額) ×100%
資金貨物比=(∑調整後的收入額+∑調整後的支出額)/(∑調整的出口額+∑調整後的進口額) ×100%
貿易信貸報告余額比率=(預收貨款余額+預付貨款余額+延期收款余額+延期付款余額) /(∑進口額+∑收匯額+∑出口額+∑付匯額) ×100%
1.企業在系統中查詢到的業務指標,納入指標計算的數據范圍是:核查月倒推12個月的貿易外匯收支、貨物進出口和企業報告數據。
2.總量核查指標含有以下四個主要指標:總量差額指標、總量差額率指標、資金貨物比指標、貿易信貸報告余額比率指標。
但是每個地區都有指標上下限的,只要你不超過當地的上下限就好了。
⑵ 外匯監測系統上的 指標
是的。但是這個監測是一個長時期的,連續幾個月指標都異常才有可能對你進行現場核查。不過話又說回來,系統前有一些數據可能已經超過12個月,採集不到。顯示的也是有問題。只要自己能分清出每一筆的原因就行,做個台賬,就算對你進行核查只要能說明原因,外管局會手動調整。
⑶ 外匯監測系統里的總量差額是-21.33,總量差額率-8.01%,資金貨物比85.17%均代表什麼
總量核查比率=[(進口--付匯)+(收匯-出口)]/[(進口+出口)+(付匯+收匯)]
⑷ 請問外匯監測系統里,前6個月和前12個月的出口收匯率是如何計算出來的
分別用前6個月或12個月的收額總額除以收匯總額,得出來的就是這個收匯率
⑸ 外管局外匯監測系統里的匯兌差缺口是怎麼計算的
所謂的匯兌差缺口就是指匯兌損益中的匯兌損失。
匯兌損益是指涉及外幣的經濟業務在向記賬本位幣折算過程中,由於匯率變化而產生的一種折算差額。按照折算差額產生的正差和負差,分為匯兌收益和匯兌損失。
匯兌損益產生於以下兩種情形:
一種是在進行貨幣交易(即外匯兌換業務)時所產生的匯兌損益;
另一種是在持有外幣貨幣性資產和負債期間,由於匯率變動而引起的外幣貨幣性資產或負債
價值發生變動所產生的損益。
第一種情形下產生的匯兌損益,是進行外匯兌換業務的交易發生時與確認實現時匯率的變化而產生的匯兌損益,這種匯兌損益的計算比較簡單。
第二種情形下產生的匯兌損益計算較復雜,
暫時先簡單說下此情形下會計上計算匯兌損益的兩種方法
1、剔除分演算法。即逐筆核算貨幣性外幣賬戶上匯率發生變動的外幣金額的價值變動額,而對匯率沒有發生變動的外幣金額則不予考慮。
其計算公式是:某個貨幣性外幣賬戶發生的匯兌損益=該賬戶期初的外幣金額×(期末匯率-期初匯率)+該賬戶本期增加的外幣金額×(期末匯率-業務發生時的市場匯率)-該賬戶本期減少的外幣金額×(期末匯率-業務發生時的市場匯率),
上述結果若為正值,表示外幣貨幣性資產賬戶發生的是匯兌收益,外幣貨幣性負債賬戶發生的是匯兌損失;反之,則相反。
2、綜合差額法。這種方法須先計算出貨幣性外幣賬戶的期末余額,並按期末市場匯率折算為記賬本位幣金額,再將其與該外幣賬戶上的每筆外幣金額按業務發生時的市場匯率折算的記賬本位幣金額進行比較,得出的差額就是該賬戶本期發生的匯兌損益。
其計算公式是:某個貨幣性外幣賬戶發生的匯兌損益=該外幣賬戶的期末余額×期末匯率-(該外幣賬戶期初的外幣金額×期初匯率+該賬戶本期增加的每筆外幣金額×業務發生時的市場匯率-該賬戶本期減少的每筆外幣金額×業務發生時的市場匯率),
其結果若為正值,外幣貨幣性資產賬戶發生的是匯兌收益,外幣貨幣性負債賬戶發生的是匯兌損失;反之,則相反。
⑹ 也請你幫我看看 物貿易外匯監測系統 業務指標情況
外匯監測系統四個指標:
總量差額=(∑調整後進口額+∑調整後收匯額)-( ∑調整後付匯額+∑調整後出口額)
總量差額率=總量差額/(∑調整後的進口額+∑調整後的收入額+∑調整後的出口額+∑調整後的支出額) ×100%
貿易信貸報告余額比率=(預收貨款余額+預付貨款余額+延期收款余額+延期付款余額) /(∑進口額+∑收匯額+∑出口額+∑付匯額) ×100%
資金貨物比=(∑調整後的收入額+∑調整後的支出額)/(∑調整的出口額+∑調整後的進口額) ×100%
你應該是新企業?照數據,你應該是沒有及時收取貨款,或者是在核查月份的下一個月收取的,導致數據不平衡
⑺ 貨物貿易外匯檢測系統指標具體如何計算
答復:您好!總量差額是指企業最近12個月內被外匯局納入核查的貿易收支累計差額與貨物進出口累計差額之間的偏差;總量差額比率是指總量差額與該企業同期被外匯局納入核查的進出口和貿易外匯收支累計規模之間的比率;資金貨物比率是指企業最近12個月內被外匯局納入核查的貿易外匯收支累計規模與同期進出口累計規模之間的比率;貿易信貸報告余額比率是指企業根據細則第三十七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二)項規定進行貿易信貸報告的月末余額合計與企業最近12個月內進出口和貿易外匯收支累計規模之間的比率;一年期貿易信貸發生額比率是指企業根據細則第三十七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二)項規定進行的一年期以上預收貨款、預付貨款、延期收款、延期付款各項貿易信貸報告發生額與企業最近12個月內相應的收匯、付匯、出口及進口規模之間的比率。如有其它疑問,歡迎繼續在浙江電子口岸政務咨詢平台上提問,謝謝!
⑻ 外匯監測系統 業務指標情況
1.首先你要去當地外匯局咨詢各項指標的閥值是多少;
2.根據你提供的數值,說明你公司在進口貿易中付匯多,進口貨物少;
這是很危險的,在以後的連續幾個月當中,如果還是這樣,就會被降級甚至罰款。
你可以到外匯局網站下載以下相關資料:
貨物貿易外匯管理試點指引實施細則(簡稱細則)、貨物貿易外匯監測系統(企業版)用戶手冊,在這兩份文件中有詳細講解,你要仔細閱讀。
千萬不要當做兒戲!!
⑼ 貨物貿易外匯監測系統匯總計算與總量核查指標分別如何計算
2011年那時還沒有系統,你不用管這個
他的總量差額
是以比如這月的是2011年9月到2012年9月的調整後的(付匯數據+出口關單數據/(收匯數據+進口關單數據 )
⑽ 貨物貿易外匯監測系統中業務指標情況總量差額高於上限53.91(顯示紅色),總量差額率13.3%,要怎麼操作呢
基本原理就是進出口的物流和收付匯的資金流要大致匹配,如果差異太大就要向當地外匯局解釋清楚並被接受。否則可能會被列入關注類企業。
(希望能幫助到你,請給好評,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