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回購」與「增持」有什麼不同
對於股價來說,回購與增持都是在傳達著一種積極的信號,不過兩者之間卻有著諸多的不同:
1、回購是減少股票供應量,增持是增加了未來拋售的籌碼。
2、回購增加每股盈利,在股價不跌的情況下降低市盈率,降低市場泡沫水平;增持不會改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
3、回購是直接對股東的回報,增持是大股東或高管對自家股價的一種認可態度,對其他股東沒有直接回報。
4、回購更能得到市場的認可,股價反應直接、迅速;增持難敵下跌趨勢的沖擊,屢屢出現員工增持被套、大股東增持被套、高管增持被套,且深套,令市場信心嚴重受挫。
(1)大股東增持定向增發擴展閱讀:
所回購的商品一般在賣方所在市場銷售或用於製成品的生產,賣方對回購產品的質量也較為關心和重視。但是,由於回購商品要等進口的機器設備安裝投產後才能進行,交易期限往往較長,有時長達5—10年,甚至更長。
股份回購可以抑制過度投機行為,有利於熨平股市的大起大落,促進證券市場的規范、穩健運行。 按照西方經典理論,股份回購對於確定公司合理股價,抑制過度投機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回購(Buy-back),又稱補償貿易(Compensation Trade),是指交易的一方在向另一方出口機器設備或技術的同時,承諾購買一定數量的由該項機器設備或技術生產出來的產品。
這種做法是產品回購的基本形式。有時雙方也可通過協議,由機器或設備的出口方購買進口一方提供的其他產品。回購方式做法比較簡單,而且有利於企業的成本核算,使用較為廣泛。
無論是對股票、期貨、基金、其它可以上市交易的證券、商品等在原有的基礎上再添加買入都可以叫增持。也就是說你原有了一定的倉位,再添加買入就是增持——加倉。
B. 近期股市有哪些公司大股東增持
深長城、鄂武商A、海虹控股等。
增持計劃:早在股改之專初,大股東增持流通股主屬要是出於穩定股價的考慮。而隨著控制權之爭的不斷涌現,以鞏固控制權為目的增持計劃也逐漸增多。一些實力雄厚的大股東,採取了一步到位,確保了絕對的控制權。
C. 有通過定向增發成為大股東的案例嗎
您好,一般st股票重組,質入資產會出現這種情況,俗稱的借殼上市。
st公司定增發行股份收購資產,實際上是被收購。
D. 廣電運通大股東定增增持股票意味著什麼
定增增持,就是利好股票,後續看漲的意思。
E. 如何從定向增發事件中獲利
從定向增發中上市公司和定增對象的博弈關系來看,為了使定向增發方案能夠順利實施,上市公司需要具備足夠的動力和動機持續不斷地釋放公司業績和利好,通過影響投資者對公司未來業績的預期來推動股價持續的上漲。同時也要使得股價能夠給增發對象提供足夠的安全邊際,提高其參與定向增發的熱情,獲得雙贏的局面。
因此,定向增發的股票走勢往往強於其他股票。
統計數據也支持這點。用Wind金融終端統計A股滬市大盤在不同點位的情況下,定向增發類股票從增發公告日到解禁日的市場表現,可以發現,點位越低,超額收益和絕對收益越高。一般在滬指2600點上方,定向增發類股票到解禁日後平均收益多為虧損,但在2000點之下,超額收益率就能達到59.22%。但在任何點位實施定向增發的股票,從公告日到增發股解禁上市日的市場表現,都能超越同期大盤,具有明顯的超額收益。
而目前,由於A股市場的持續低迷,出現了大量跌破定向增發價的股票,這或許是個低風險獲利的機會。
為何定向增發類股票能夠超越大盤指數?
從定向增發的定義中我們不難看出,定向增發其實就是機構投資者一次大規模的建倉行為,同時大股東一般也會參與定向增發,而且機構定增獲得的股份要鎖定12個月,大股東要鎖定36個月。而在股市低迷時期,定向增發個股容易出現大規模的跌破定向增發價,導致很多機構和公司大股東被套,但在解禁期來臨之時,他們就有極大動力展開自救行為。所以在熊市低點位時期,買入破發的定向增發類股票,實際是抄了機構和大股東的底,未來在解禁前後股價則有可能上漲到定增價之上。
哪類融資主題最值得投資?
這其中獲得超額收益的邏輯在於:定向增發預案公布後,市場對公司預期已經改變。一般來說,公司進行定向增發,無論是為了項目進行融資還是注入優質資產,最終都是希望能夠擴大經營、改善利潤。當定向增發預案出來之後,市場有較好的預期,那麼就形成良好互動,股價自然就容易起來。
上市公司參與定向增發的動機大體上可以分為兩類:項目融資和資產重組。項目融資類定向增發的目的主要有兩種:擴展主營業務,提高市場份額,增厚上市公司業績;補充上市公司的流動資金,降低過高的負債率,改善其財務狀況。資產重組類定向增發分為三種:集團公司整體上市、公司之間置換重組、吸收合並其他公司。
資產重組類例如整體上市、並購重組因為裝入了更多的公司,所以會直接提升投資者對公司的盈利預期,因此是最好的定增投資主題。
根據華泰證券(601688,股吧)2011年8月的統計,在631個成功實施定向增發的案例中,資產重組類定向增發股票在1年內破發的比例為88.57%,其最終回補比例高達100%,1年內回補比例也高達97.85%。換句話說,在資產重組類定向增發股票上市日後,等待其跌破增發價後買入並且等待回補時賣出獲得正收益,幾乎是一個確定的事。
資產重組類定向增發通常涉及到集團公司整體上市和吸收合並,因此多數都只定向增發給控股股東或者持股股東,作為資產注入或資產置換的對價。由於控股股東或大股東增持的股份在3年之後才能夠上市流通,公司為了實現股權變現利益最大化,會保證注入資產的質量和中長期盈利能力,從而保證股價持續增長。這種內在動力所傳遞的信息,在二級市場會被投資者情緒性放大,進而推動股價上漲。在這種有效的互動之下,資產重組類定向增發的股票就會有較為可觀的收益率。這類定向增發普通投資者無法參與,但是這種股票在二級市場往往也有更好的表現,蘊含著大量的交易性機會。
項目融資類定向增發一般在預案日具有最高的投資價值,不過收益率明顯不如資產重組類的定向增發。根據華泰證券的統計,在207個資產重組類定向增發案例中,在增發上市日之後的1年平均絕對收益率高達39.23%,相比項目融資類定向增發案例20.92%的平均絕對收益率要高出許多
F. 非公開發行股票與向大股東定向發增發有什麼關系有誰知道不
與公開發行相比,定向增發和公開增發都是新股的增量發行,對其他股東的權益財有攤效應。但是定向發行和公開增發有著本質的區別:
1.定向增發的目的是為了進行重組和並購,而不是從公眾投資者手中籌資。
2.定向增發的對象是特定人,而不是廣大社會公眾投資者。
3.定向增發的對價不限於現金,還包括非現金資產(包括權益)、債權等,而富公開增發必須以現金認購。
4.由於特定人不同於社會公眾投資者,不需要監管部門予以特殊保護,定向增發的條件可不受《公司法》關於三年連續盈利及發行時間間隔的限制。
5.定向增發不需要承銷,成本和費用相對較低。
綜上所述,從理論上講非公開發行是向不股超過10人發行,一定是定向增發;但是定向增發,可能向10人以下(這時是非公開),或者10人以上、200人以下(比如非上市股份公司的私募),也可能向超過200人發行(根據證券法屬於公開發行),因此,定向增發不一定是非公開發行。
G. 定向增發為什麼大股東要增持
你指定向增發時大股東和其他投資者共同參與吧?
以小搏大。
大股東出10%的資金,給外人點信心,以此撬動另外90%來參與。
H. 上市公司定增和增持有什麼區別
定增是新發行股票在二級市場上套錢,
增持是自己花錢在二級市場上買入自家股票。
I. 何種情況下大股東會參加公司的定向增發
1、資產注入;2、增持股份,增強控制權。大股東也會從自身利益的角度出發,或為進一步優化公司資源,或為增強話語權。定向增發是要股東大會批準的,所以,定向增發更多的是體現大股東的意志,小股東的話語權比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