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公司的小股東,如果大股東要增資,小股東的股份就會被稀釋成很少嗎
恩,這是肯定的,公司股本總數一定,大股東、小股東佔比一定,如果大股東增資,相當於公司總股本增多,而此時小股東不增資也就是股本數不變,在總股本增多,小股東股份勢必要被稀釋的。
❷ 我是公司股東,如果別人想入股公司,我的股份是不是就會變少會不會別人故意把我擠出公司
在原來的公司中新引進股東,除了老股東出讓部分股份,那應該是屬於增資擴股,是應該有股權溢價的,你的占股比例會降低,但是每股凈資產價值是不會減少的,沒有你同意轉讓股份是不可以把你擠出公司的。
❸ 股東人數減少反而大跌
股東人數減少,證明籌碼在逐漸集中,這很可能是主力的一種洗盤手段。但是這個減少的幅度如果只是小幅的影響並不大。既然你可以這樣認為,那麼主力也可以做出這種假象來給你看,所以估價的下跌未必和這個有直接關聯。
(3)小股東股份變少擴展閱讀:
相關權利:知情質詢權。
《公司法》規定,有限責任公司股東有權查閱、復制公司章程、股東會會議記錄、董事會會議決議、監事會會議決議和財務會計報告。
股份有限公司股東有權查閱公司章程、股東名冊、公司債券存根、股東大會會議記錄、董事會會議決議、監事會會議決議、財務會計報告,對公司的經營提出建議或者質詢。
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應當如實向監事會或者不設監事會的有限責任公司的監事提供有關情況和資料,不得妨礙監事會或者監事行使職權;有權知悉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從公司獲得報酬的情況;股東(大)會有權要求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列席股東會議並接受股東的質詢。
公眾可以向公司登記機關申請查詢公司登記事項,公司登記機關應當提供查詢服務。
股東在向工商部門行使上述知情權,調取相關資料時應當向工商部門提供自己的身份證件。工商部門要求提供其他證明股東身份的材料如股東證書的,股東可以申請公司協助製作並出具。鑒於利害關系,股東不希望在查詢工商檔案資料時被公司知悉的。
❹ 股票股東減少意味著什麼
風險揭示:本信息部分根據網路整理,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股東戶數實質上是一個比較籠統、滯後的指標,它會受到時間與數量的雙重影響。
一方面我們在看到股東戶數之後,第二日個股出現換手率比較高的情況,那麼這個票可能股東戶數又會出現變化,昨日我們所看到的戶數已經是不具備參考價值。
另一方面一百個中小股東賣出個股離去可能還不如一個大戶賣出個股離去。前者雖然讓投資者認為股東戶數大幅度減少,可以買入,但是後者卻是暗示著主力資金的出局。
對此,股東戶數只能給我們提供一個短期的參考標准,在不考慮准確率的情況下,一般股東戶數減少得越多,那麼該股後市上漲概率也就越大。
風險揭示:本信息部分根據網路整理,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❺ 公司的小股東是不是有可能股份會被稀釋成沒有
什麼時候股份都是存在的 由於公司的基本情況和股本狀況 如果 是大型國企 比如中石化 你拿個1萬 10萬股都是極小的股東 而小公司 十萬股可能有入董事會啥的 沒有表決權 決策權 被稀釋正常 沒辦法的 價值基本不會變的 折價還是會來計算的 不會大的變化的
❻ 為什麼股東人數越來越少,股價卻還是不動
股東人數變少,籌碼趨向集中,但是主力掌握的籌碼還不夠多,或者大盤行情不好,或者主力的籌碼多但是拉升需要的資金還沒有到位等因素。
股價不會有多大變動,只有在主力准備拉升前,股價才會變得活躍,股價在主力收集籌碼階段,准備拉升前夕都不會有多大變動。
收集籌碼階段需要無聲無息的,讓散戶或別的機構察覺不到,要不然很多人會跟進,主力意圖和目標就暴露了。
拉升之前需要磨掉散戶的耐心,交出手中的籌碼,拉升壓力和成本越小對主力越好。
❼ 一支股票的股東數量持續減少,說明什麼問題
股東數量持續減少,說明有資金在集中買入。
❽ 隨著分股的人越來越多股東的股份是不是越來越少
是的 通過披露數據也可以看得出 股東戶數越多 人均持股越少 通常這也是一隻票高位回落 主力完成派發的過程
❾ 上市後公司股東原來的股份會減少嗎
1.股份不會減少,但是佔比肯定會減少,因為要面向公眾發行一部分股份,原來的持股數就被稀釋。
2.股東和風投共同組建公司 ,雙方出資 ,出資形成的注冊資本就是總股本。
3. 比如各出100萬 ,那總股本就不會超過200萬。 各自持股不超過100萬股。 不是說約定了各佔50% ,上市後招股1000萬股就變成了各自持有500股的 。也不是說每股10元 ,公司市值就是一個億正常程序是這樣的 。
3.如果是一開始就共同出資設立公司, 一般是設立有限責任公司, 各自出資1000萬元 ,注冊資本是2000萬元 。雙方各持50%, 後來經營獲利, 公司增值。 比如賬面凈資產增至3000萬元, 然後整體變更設立股份有限公司。 總股本就是3000萬元, 雙方各持有50%的股份也就是1500萬股 。公司上市時面向社會公眾公開發行不少於上市後25%的股份, 也就是1000萬股 。每股10元, 這1000萬股是新股。 是額外發行的。 這時公司的總市值3000+1000乘10等於4億元。
4.上市後原始股東還是各有1500萬股 ,但持股比例由50%降至37.5% ,如果要套現, 就是把自己持有的這1500萬股套現。 套現價格不會是發行價格10元, 因為剛上市時原始股東是不能套現的 ,控股股東要在三年後才能套現, 其他股東一般在1年後才能套現 ,套現價格是到時候的股票市價。
❿ 股東減少股份是利好還是利空
利空 ,減少的股份需要有人來接盤,造成供應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