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獲得投資呢
推銷自己!!!
2. 怎麼加入天使投資這個行業
中國最活躍的天使投資人
北極光風險投資基金資深合夥人鄧鋒
北極光風險投資基金資深合夥人鄧鋒擁有南加利福尼亞大學的電腦工程系碩士、清華大學電子工程學碩士、 和沃頓商學院的工商治理碩士學位。1997年,鄧鋒與好友柯嚴和謝青創建了NetScreen技術公司, 使之成為世界上領先的網路安全設備供給商之一。2001年NetScreen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2004年NetScreen被Juniper Networks以40億美金並購。在創建NetScreen公司前, 鄧鋒曾服務於英特爾公司。
2005年,鄧鋒與柯嚴創建了北極光風險投資基金,集中投資於與TMT 領域相關的具有中國戰略的企業,先後投資了珠海矩力、展訊通信、紅孩子及知名網上婚介百合網等項目。鄧峰本人也以天使投資人的身份介入十幾家初創型企業。
金山軟體CEO兼總裁 卓越網創始人 雷軍
雷軍金山軟體CEO兼總裁,卓越網創始人。1969年生於湖北仙桃,1991年畢業於武漢大學計算機系,1992年加入金山,1994年出任北京金山總經理,2001年出任金山總裁,2003年初至今任金山CEO兼總裁。2000年創立卓越網,任董事長,2004年卓越網被亞馬遜收購。出售卓越網後,套現數千萬元。
雷軍是業內活躍的天使投資人,2005年投資由卓越老部下陳年創立的我有網,從事虛擬物品交易。同年也投資由網易前總編輯李學凌創立的多玩網和狗狗網,此公司最近獲得300萬美元風險投資。據稱,雷軍投資的另一家3G門戶目前已躋身業內三強。
A8創始人兼CEO 劉曉松
A8創始人兼CEO。1980 年就讀於湖南大學,1984 年就讀於電力科學院獲得工學碩士,1991 年就讀於清華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在電力系統精密測量、計算機視覺、人工神經原理論等領域深入研究並取得突出成果。科技與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電子工程學會高級會員;深圳市高新技術協會副會長。 中國互聯網協會行業自律工作委員會網路版權聯盟副主任。
劉曉松先後創立信力德系統有限公司和A8 音樂集團,並投資目前市值和營收最大的中國互聯網公司騰訊。劉曉松的眼光可見一斑。目前,融資數千萬美元的A8音樂集團是國內最有可能率先以數字音樂概念上市的互聯網公司。劉曉松的個人投資也集中在互聯網領域。
新東方學校創始人之一 錢永強
錢永強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新東方學校創始人之一、教育專家。1972年生。 1994年北方工業大學畢業,在新東方開創GRE和GMAT課程,同時任某期貨公司經紀人。1997年赴美國耶魯大學攻讀MBA。2000年6月回國創立新東方教育在線,開設遠程教育和網上書店。
錢永強最近幾年把主要精力放在了IT業,並在無線和互聯網領域投資獲得成功。2005年以1億美元出售了其創立的聯東偉業,正在投資的一些互聯網項目也都非常熱門,例如目前中國最大的交友網站世紀佳緣、我愛卡網等。
空中網總裁 楊寧
楊寧空中網總裁。1975年出生,1994年就讀於密歇根大學電機工程系,1997年就讀於斯坦福大學電機工程專業,1999年創建ChinaRen,任首席技術執行官,2000年ChinaRen和Sohu合並後,任搜狐公司技術副總裁;2002年創建空中網,任總裁。空中網在2003年1月全面盈利。
楊寧的身價與周雲帆在伯仲之間。作為天使投資人,楊寧與周雲帆共同投資了億友網(yeeyoo.com)。2006年,全球第一家上市、歐洲規模最大的婚戀交友網站Meetic.Com以2000萬美元收購了億友網七成股份。
紅杉中國創始合夥人 沈南鵬
紅杉中國創始合夥人。耶魯大學MBA畢業,曾在花旗等國際機構工作。1999年,與梁建章合資創辦了攜程網,沈南鵬擔任過攜程網的執行董事、首席財務官。2005年8月,沈南鵬離開攜程,加入紅杉資本,出任創始合夥人。
進入紅杉之前,沈南鵬在投資領域已相當活躍。2002年,沈南鵬以個人身份參與投資的企業包括分眾傳媒、金豐易居、中華學習網、一茶一坐、岩漿數碼等。
天下互聯科技集團董事長兼CEO 張向寧
天下互聯科技集團董事長兼CEO,中國萬網前任董事長兼CEO,現任中國萬網副董事長。1972年生於北京,16歲考入北京師范大學物理系,兩年之後主動退學創業;1993年,賺取了人生中第一個100萬元;1995年,與兄弟張向東創立中國萬網,並在中國首次掀起「互聯網域名保護運動」;2000年,率領萬網獲得了IDG和新橋投資的兩輪風險投資。2000年底離開萬網開始二次創業,成立VeryE公司,並在再次獲得風險投資後重組為天下互聯科技集團」(Tixa Group)。
近幾年來,張向寧以天使投資人的身份介入TMT領域的初創企業,投資的項目包括天津的海量[url=]信息[/url],和上海的一家OA軟體公司。
盛禹銘集團董事長、榮碩科技董事長 張醒生
張醒生現為盛禹銘集團董事長、榮碩科技董事長,專門向圍繞互聯網增值業務的創業者提供啟動資金。1977年畢業於北京郵電大學,1999年獲挪威治理學院[url=]信息[/url]通信治理碩士學位。2003年4月出任亞信科技(中國)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兼總裁,後兼任副董事長。此前他於2001年3月就任愛立信(中國)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兼CEO。在加入愛立信之前,張醒生先後就職於北京長途電信局、北京電信治理局及中國國際通信建設總公司。
2005年4月張醒生離開亞信,開始活躍在天使投資領域,將投資方向鎖定在定位服務、搜索引擎和[url=]信息[/url]娛樂三個方面。張醒生先後與實華開CEO曾強共同投資重組了動漫企業天維源創,以個人身份投資盛禹銘集團和數字視頻廠商榮碩科技,並聯合朋友組織了定期舉辦的「天使投資人沙龍
奇虎網(Qihoo)董事長 周鴻禕
周鴻禕現為奇虎網(Qihoo)董事長,自稱「中國天使投資第一人」。1970年出生於湖北,1995年畢業於西安交大治理學院系統工程系獲碩士學位。畢業後就職方正集團,先後任職研發中心副主任、事業部總經理。1998年10月創建 3721公司,開創中文上網服務。2004年1月,雅虎出資1.2億美金購買香港3721公司,周出任雅虎中國區總裁。2005年8月加盟IDG。 2006年,周出走IDG,成為全職天使投資人。
目前其投資的奇虎網(Qihoo)已經成功獲得數千萬美金的風險投資。目前排名PHP社區軟體第一的Discuz!也為周鴻禕所投。周鴻禕投資各家初創公司後,對公司治理介入頗深。
網訊公司(WebEx)創始人 公司總裁 朱敏
朱敏網訊公司(WebEx)創始人、公司總裁及首席技術執行官,同時是美國最大的早中期聞名風險投資企業NEA(NewEn- terpriseAssociates)的風險合夥人。NEA是美國最大的風險投資公司之一。公司治理著90億美元的資金,到目前為止已投資了500多家高科技公司,所投資公司中已上市公司的總資產超過1000億美元。朱敏1982年畢業於浙江農業大學。1984年作為浙江大學工業治理系教育部代培出國研究生,1985年獲得美國斯坦福大學工程經濟系統系碩士。1989年,朱敏創建FutureLabs,1996年創辦WebEx公司。
2002年,朱敏在杭州浙江大學四周開始了他以『Min』s Lab』為平台的天使投資生涯。2003年,朱敏成為杭州一家研製激光測試儀器公司的天使投資人,獲利豐厚。
3. 由天使人投資成功的人.
中國最活躍的天使投資人
http://bbs.chinavcpe.com/forum.action?forumId=22
北極光風險投資基金資深合夥人鄧鋒
北極光風險投資基金資深合夥人鄧鋒擁有南加利福尼亞大學的電腦工程系碩士、清華大學電子工程學碩士、 和沃頓商學院的工商治理碩士學位。1997年,鄧鋒與好友柯嚴和謝青創建了NetScreen技術公司, 使之成為世界上領先的網路安全設備供給商之一。2001年NetScreen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2004年NetScreen被Juniper Networks以40億美金並購。在創建NetScreen公司前, 鄧鋒曾服務於英特爾公司。
2005年,鄧鋒與柯嚴創建了北極光風險投資基金,集中投資於與TMT 領域相關的具有中國戰略的企業,先後投資了珠海矩力、展訊通信、紅孩子及知名網上婚介百合網等項目。鄧峰本人也以天使投資人的身份介入十幾家初創型企業。
金山軟體CEO兼總裁 卓越網創始人 雷軍
雷軍金山軟體CEO兼總裁,卓越網創始人。1969年生於湖北仙桃,1991年畢業於武漢大學計算機系,1992年加入金山,1994年出任北京金山總經理,2001年出任金山總裁,2003年初至今任金山CEO兼總裁。2000年創立卓越網,任董事長,2004年卓越網被亞馬遜收購。出售卓越網後,套現數千萬元。
雷軍是業內活躍的天使投資人,2005年投資由卓越老部下陳年創立的我有網,從事虛擬物品交易。同年也投資由網易前總編輯李學凌創立的多玩網和狗狗網,此公司最近獲得300萬美元風險投資。據稱,雷軍投資的另一家3G門戶目前已躋身業內三強。
A8創始人兼CEO 劉曉松
A8創始人兼CEO。1980 年就讀於湖南大學,1984 年就讀於電力科學院獲得工學碩士,1991 年就讀於清華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在電力系統精密測量、計算機視覺、人工神經原理論等領域深入研究並取得突出成果。科技與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電子工程學會高級會員;深圳市高新技術協會副會長。 中國互聯網協會行業自律工作委員會網路版權聯盟副主任。
劉曉松先後創立信力德系統有限公司和A8 音樂集團,並投資目前市值和營收最大的中國互聯網公司騰訊。劉曉松的眼光可見一斑。目前,融資數千萬美元的A8音樂集團是國內最有可能率先以數字音樂概念上市的互聯網公司。劉曉松的個人投資也集中在互聯網領域。
新東方學校創始人之一 錢永強
錢永強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新東方學校創始人之一、教育專家。1972年生。 1994年北方工業大學畢業,在新東方開創GRE和GMAT課程,同時任某期貨公司經紀人。1997年赴美國耶魯大學攻讀MBA。2000年6月回國創立新東方教育在線,開設遠程教育和網上書店。
錢永強最近幾年把主要精力放在了IT業,並在無線和互聯網領域投資獲得成功。2005年以1億美元出售了其創立的聯東偉業,正在投資的一些互聯網項目也都非常熱門,例如目前中國最大的交友網站世紀佳緣、我愛卡網等。
空中網總裁 楊寧
楊寧空中網總裁。1975年出生,1994年就讀於密歇根大學電機工程系,1997年就讀於斯坦福大學電機工程專業,1999年創建ChinaRen,任首席技術執行官,2000年ChinaRen和Sohu合並後,任搜狐公司技術副總裁;2002年創建空中網,任總裁。空中網在2003年1月全面盈利。
楊寧的身價與周雲帆在伯仲之間。作為天使投資人,楊寧與周雲帆共同投資了億友網(yeeyoo.com)。2006年,全球第一家上市、歐洲規模最大的婚戀交友網站Meetic.Com以2000萬美元收購了億友網七成股份。
紅杉中國創始合夥人 沈南鵬
紅杉中國創始合夥人。耶魯大學MBA畢業,曾在花旗等國際機構工作。1999年,與梁建章合資創辦了攜程網,沈南鵬擔任過攜程網的執行董事、首席財務官。2005年8月,沈南鵬離開攜程,加入紅杉資本,出任創始合夥人。
進入紅杉之前,沈南鵬在投資領域已相當活躍。2002年,沈南鵬以個人身份參與投資的企業包括分眾傳媒、金豐易居、中華學習網、一茶一坐、岩漿數碼等。
天下互聯科技集團董事長兼CEO 張向寧
天下互聯科技集團董事長兼CEO,中國萬網前任董事長兼CEO,現任中國萬網副董事長。1972年生於北京,16歲考入北京師范大學物理系,兩年之後主動退學創業;1993年,賺取了人生中第一個100萬元;1995年,與兄弟張向東創立中國萬網,並在中國首次掀起「互聯網域名保護運動」;2000年,率領萬網獲得了IDG和新橋投資的兩輪風險投資。2000年底離開萬網開始二次創業,成立VeryE公司,並在再次獲得風險投資後重組為天下互聯科技集團」(Tixa Group)。
近幾年來,張向寧以天使投資人的身份介入TMT領域的初創企業,投資的項目包括天津的海量[url=http://51dev.com]信息[/url],和上海的一家OA軟體公司。
盛禹銘集團董事長、榮碩科技董事長 張醒生
張醒生現為盛禹銘集團董事長、榮碩科技董事長,專門向圍繞互聯網增值業務的創業者提供啟動資金。1977年畢業於北京郵電大學,1999年獲挪威治理學院[url=http://51dev.com]信息[/url]通信治理碩士學位。2003年4月出任亞信科技(中國)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兼總裁,後兼任副董事長。此前他於2001年3月就任愛立信(中國)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兼CEO。在加入愛立信之前,張醒生先後就職於北京長途電信局、北京電信治理局及中國國際通信建設總公司。
2005年4月張醒生離開亞信,開始活躍在天使投資領域,將投資方向鎖定在定位服務、搜索引擎和[url=http://51dev.com]信息[/url]娛樂三個方面。張醒生先後與實華開CEO曾強共同投資重組了動漫企業天維源創,以個人身份投資盛禹銘集團和數字視頻廠商榮碩科技,並聯合朋友組織了定期舉辦的「天使投資人沙龍
奇虎網(Qihoo)董事長 周鴻禕
周鴻禕現為奇虎網(Qihoo)董事長,自稱「中國天使投資第一人」。1970年出生於湖北,1995年畢業於西安交大治理學院系統工程系獲碩士學位。畢業後就職方正集團,先後任職研發中心副主任、事業部總經理。1998年10月創建 3721公司,開創中文上網服務。2004年1月,雅虎出資1.2億美金購買香港3721公司,周出任雅虎中國區總裁。2005年8月加盟IDG。 2006年,周出走IDG,成為全職天使投資人。
目前其投資的奇虎網(Qihoo)已經成功獲得數千萬美金的風險投資。目前排名PHP社區軟體第一的Discuz!也為周鴻禕所投。周鴻禕投資各家初創公司後,對公司治理介入頗深。
網訊公司(WebEx)創始人 公司總裁 朱敏
朱敏網訊公司(WebEx)創始人、公司總裁及首席技術執行官,同時是美國最大的早中期聞名風險投資企業NEA(NewEn- terpriseAssociates)的風險合夥人。NEA是美國最大的風險投資公司之一。公司治理著90億美元的資金,到目前為止已投資了500多家高科技公司,所投資公司中已上市公司的總資產超過1000億美元。朱敏1982年畢業於浙江農業大學。1984年作為浙江大學工業治理系教育部代培出國研究生,1985年獲得美國斯坦福大學工程經濟系統系碩士。1989年,朱敏創建FutureLabs,1996年創辦WebEx公司。
2002年,朱敏在杭州浙江大學四周開始了他以『Min』s Lab』為平台的天使投資生涯。2003年,朱敏成為杭州一家研製激光測試儀器公司的天使投資人,獲利豐厚。
4. 網際網路的發展狀況及其將來的發展方向
下一代互聯網的發展趨勢論壇實錄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1日 23:17 新浪財經
以「新海歸 新機遇」為主題的「歐美同學2006北京論壇暨第三屆中國留學人員回國創業發展與交流大會」於10月28日在北京凱賓斯基飯店舉行,新浪財經全程報道本次論壇,以下為下一代互聯網的發展趨勢論壇實錄。
▲ 圓桌嘉賓:
●王志東,北京點擊科技有限公司總裁
●方興東,北京博客時代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
●張醒生,盛禹銘集團公司董事長
●李建光,IDG合夥人
●楊盛軒,巨鯨音樂網COO
主持人: 王維嘉,美通無線公司總裁兼CEO
王維嘉 美通無線公司總裁兼CEO
【主持人 王維嘉】大家下午好!今天我們這場的主題是下一代互聯網的發展趨勢,下面我先介紹一下今天在座的嘉賓。第一位坐在我左邊是點擊科技的王志東先生,一提他的名字大家會鼓掌,志東應該說是中國軟體(13.06,0.19,1.48%)、互聯網靈魂性的人物。從還沒有Web的時候就開始做Web,要說按等級的話,Web負1.0就開始了,當然他最著名是創造領導上市的新浪網,這是我們中國互聯網直到今天仍然是最重要領導性的公司。之後志東又創立點擊科技,這也是在做互聯網下一代的工作。
【主持人 王維嘉】第二位是王俊秀先生,中國有一個叫互聯網實驗室,互聯網實驗室是由方興東先生和王俊秀他們一起創辦的,互聯網實驗室在中國的發展和研究上做出了很多的貢獻,俊秀又和方興東一起創建了中國第一個博客網站。大家知道博客這個詞就是他們倆一起起來的。大家很多人知道方興東,其實背後的軍師是俊秀。第三位大家可能也比較熟悉,就是張醒生,醒生也是精力非常豐富,他過去是愛立信首席市場官,大家知道愛立信是中國最成功的外企之一,他負著非常大的責任。在愛立信之後又到亞信,中國第一個納斯達克上市公司擔任CEO,現在醒生一方面做著天使投資,一方面也兼任公司董事長的職位,他是經歷了無線到有線,從互聯網1.0到2.0。
【主持人 王維嘉】第四位是IDG的合夥人李建光先生,大家可能都知道IDG是中國應該說第一家成規模做風險的投資,大概12年前,13年前就開始了,今天他們也是陣容最強大的,資金最雄厚的,投資了非常非常多的公司,包括搜狐,包括QQ這樣的公司,建光也是IDG幾個資深合夥人之一,在中國做了很多的投資。最後一位是楊盛軒先生,他是巨鯨音樂網的CEO,他雖然年輕,也有很多經歷,過去曾經是卓越網的營銷總監,後來到貝塔斯曼,大家知道是德國為背景全球最大的營銷和銷售書商,後來又創建了新一代的音樂網。
【主持人 王維嘉】做完這些介紹,今天我們的時間大概是一個小時多一點,因為這個論壇大家會很關心,我們會留多一點的時間,和觀眾們互動。我想下一代互聯網也好,Web2.0也好,我們已經討論非常多了,在座的都是非常非常資深的,而且是在中國整個有代表性的領袖們,我想他們每個人自己,每個人花大概兩三分鍾的時間,談一談自己對下一代互聯網,或者Web2.0整體的看法,在他們眼中什麼是下一代互聯網,下一代互聯網到底有沒有前途,它的商業模式是什麼樣的,為用戶能提供什麼樣新的功能和服務,它的驅動因素都是哪些東西?從志東開始。
王志東 北京點擊科技有限公司總裁
【王志東】關於下一代互聯網我首先有一個觀點,我是比較贊同下一代互聯網這樣的說法,而不是純粹講Web2.0。因為Web2.0現在談的的確是比較多,但是Web2.0給人幾個誤解,第一個,覺得好像下一代互聯網就是Web,我想這是一個錯誤。第二個,Web2.0現在有很多分析,就是指一些想投入本來不太知名,後來有大流量的一些網站。這的確是一個現象,但是又把它當做下一代互聯網代表的話,我覺得稍微有點偏頗。我認為互聯網的確是從差不多十年前開始,的確該進入下一代,什麼樣標志著下一代?我覺得可以有幾個方面考量。
【王志東】第一個從技術和基礎設施的角度,第二個是從市場和社會的角度,從這兩方面考量。技術和基礎設施方面大家都看到了很多,其實互聯網技術發展到現在有幾個最重要的特點,第一個互聯網無所不在,它由原來都是撥號,或者有線的方式,現在已經進入了一個有線、無線、寬頻、窄帶,另外它整個的設備問題,由原來的PC,已經轉向任何一個設備都有可能進入互聯網,互聯網無所不在是它的特徵。第二個互聯網技術會和其他的技術相融合,比如說互聯網與通訊的結合,跟各種多媒體處理,跟娛樂等等的結合,這個是兩個重要的特徵。
【王志東】第二個方面考量是從社會和市場的角度考量,我認為最重要的一點,一樣,也是互聯網無所不在,但指得是互聯網現在所有人都有可能,都有機會去使用互聯網,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都可以去使用互聯網。而且現在使用互聯網的人群已經相當的龐大,在中國已經有一個多億,全球我們可以看到是相當普遍的一個局面。這兩者共同推動,我認為互聯網應該是產生下一代的特徵。下一代的特徵,我簡單講,產生的結果我覺得有幾個重要的觀點。第一個,互聯網的技術,它由一個單一的產業,會往其他各個產業里拓展和延伸,比如說現在出現的互聯網音樂、互聯網視頻、互聯網通訊等等,這是一個融合,跟各個產業進行融合。
【王志東】第二個互聯網更加呈現一種平民化的特徵,比如說我舉一個我最欣賞的兩個模式,一個是易貝,一個是Google,其實它都非常呈現一種平民化,把大家從事商務的一個門檻降低了。第三個是在最近幾年裡,由Web2.0帶動起來下一代互聯網,還有很重要的一個特徵,在過去出現了很多種技術,逐步會找著他自己的一個商業模式,比如說P2P技術,P2P技術商用化,這是在未來1.0中非常重要的,當然1.0技術商用化有一個典型的案例就是(英語),用P2P建立一個網路,我想在其他很多方面都會同時出現,比如說我們公司最近正在研究完全基於P2P的網路會議系統,這個會議系統正在進行測試,現在已經問題了。所以這三點模式的成熟、平民化和產業融合,我認為這是下一代互聯網最基本的特徵,謝謝。
【主持人】下面請俊秀給我們講一講。
王俊秀
【王俊秀】我記得我初入這個行當的時候,第一次的采訪對方就是王志東,所以說我對技術這塊就不講了,我再講也講不過他。我是一直從事互聯網研究和產業研究的。我認為中國的互聯網經過了十年的發展,大致有兩個時期,第一個時期前十年,第二個是技術的發展期後十年,也就是2005年開始,2006年這個階段,從第二代互聯網開始,叫互聯網2.0,我也不叫Web2.0,意味著互聯網進入了一個社會發展期。前十年我又分為三個階段,一個網路建設時期,主要是亞信,他們在做這些事,主要鋪設通訊網路,這個基本上用了五年的時間做。
【王俊秀】第二個時期我叫網路影響期,也就是說以王志東、張朝陽為代表這些網站的興起,這些網站的興起事實上帶動了一批社會組織和商業組織開始走深了互聯網,甚至也帶動了一批互聯網產業的興起,比如說及時通訊,比如說游戲,比如說互聯網服務,比如說像無線,這幾個板塊事實上都是在美國納斯達克已經上市了。隨著這些上市公司的出現,基本上我們也可以講中國的互聯網產業也形成了一個雛形。第三個階段我認為是叫網路效應,所謂的網路效應,我們發現在2000年的時候整個互聯網就有了低潮,發現大家都開始質疑,這個互聯網到底有沒有效應。
【王俊秀】事實上從美國信息化50年,和中國互聯網的十年或者信息化的二十年來,都形成了好多樹狀的結構,每個結構都形成了孤島,所以全世界我們看到像IBM,像SUN,像微軟,其實他們都開始解決這個標準的統一問題,所以我們在前幾年會看到IBM的口號,SUN的技術,以及整個微軟統一網路的,比如說還有思科智能網路的技術,這些標準的出現,事實上他都是要解決整個網路世界標準的問題,他都要進行融合。
【王俊秀】剛才王志東先生講到下一代互聯網的融合問題,事實上從2000年的時候已經開始了,這些巨頭一直在做網路融合的東西,包括像國內的聯想,事實上他已經開始做終端融合的東西,他也開創了一些終端互聯的協議。包括像中間件一些廠商,他們也在做基礎中間件的東西,所以BA他提出中間件向基礎件轉變的理念,像IBM也做基礎軟體,所以從硬體、軟體、底層網路,事實上都開始了一個轉型。在這種基礎轉型的時候,在去年,甚至是在更多的時候,我們看到了互聯網進入了下一個階段,我認為是社會發展階段。第一個階段我認為是以技術發展,技術的儲備和基礎網路的建設為主。
【王俊秀】這三個階段最後一個階段遠遠沒有完成,就是我剛剛講到的網路效應,因為網路效應涉及到網路管理和管理體制的問題,這個在中國是尤其麻煩的一個問題,從政府到企業組織,到個人都是很麻煩的問題,所以我覺得這個階段遠遠沒有完成。但是隨著社會化網路的興起,下一個階段從今年開始應該說是初見端倪,因為畢竟有2.0這樣一個企業集群開始,包括博客應用開始出現了。當然還有很多,我們分類有二三十種,比較知名的公司有100多家,我覺得雛形開始出現了。
【王俊秀】第二個它的表現形態是以個人為本的應用形態,像王志東說的網路是無處不在的,另外一個以人為中心的應用他們應該看得出來。第三個他信息的採集模式是更加信息化和更加民主化的,所以我們也在看98年出現以中國電信做的各地的信息港,現在我看也面臨著一種轉型,就是說各地的地方門戶,都需要用一種新的方式來進行採集和表現,我覺得這是我們未來一兩年之內會看到的一個現象,因為他如果不進行轉型的話,要有新的公司就會出現。
【王俊秀】第四個就是未來互聯網肯定以文化為中心的互聯網,因為隨著整個互聯網的發展,大家也不是海歸,我覺得互聯網的全球化是一脈相承的,或者是兄弟。我們看到了華盛頓兄弟,這是從政治哲學上看到的。在互聯網上發展我們也看到很多標准化的協議,事實上2.0它重要的特徵,就是說底層和上端全部是開放的,這種開放性使得這種全球化成為一種可能,而且它的生產方式是民主化的。但是在全球化的時代為什麼說是文化的互聯網,在全球化的時代組群的重組肯定是存在的,就是說每個人還是屬於每個人的群組,這時候在互聯網上肯定有文化的沖突存在。這時候我們如何能把文化的資源轉變為網路的資源,這也是考驗我們下一代互聯網非常重要的一點。
【主持人】下面我們請醒生。
張醒生 盛禹銘集團公司董事長
【張醒生】我可能要一點特權,一個月前收到組委會通知,說每個人要組織五分鍾的PPT文件,正好我那時候剛給一個國際上非常知名的跨國公司技術基金做了一個講座,給他們介紹了一些中國的特徵,後來我把其中的幾項抽出來交給咱們組委會。今天我們維嘉又說不用,我也沒准備再用。後來又說有一些圖形可以展示,我用一用。
【張醒生】剛才兩位嘉賓已經談了很好了,我覺得從兩個層面考慮第一個是技術的層面。技術的層面其實已經是非常清晰了,我們從當年第一代互聯網,到下一代互聯網都有明確的定義,比如說IPV6技術為下一代互聯網基礎設施。第二個互聯網離不開它的基礎,基礎就是它的通信產業,這個技術也非常清楚了,從傳統的硬交換到軟交換,從移動通信,模擬一代,數字二代,下一代是高速無線。而不清楚的,卻是在這兩個基礎設施上,技術標准上的,就是未來的應用。正因為沒有明確的定義,所以很多的應用就把Web2.0,甚至現在有人談Web3.0,就往這上面套。但是這代不代表未來的互聯網?可能這是值得非常深思的。
【提問】這個問題還是想重點問一下張醒生先生,張先生對移動網路的信心大於傳統網路,這個信息是不是基於中國人的消費習慣,第二是支付的方便,所以您才這么考慮?
【張醒生】謝謝您的問題,當然第一個是我個人,我有一個移動通信的背景。第二個是一個特殊的市場條件,因為中國是一個龐大的移動通信用戶群,用戶越大,你使用中的可能性就越大。第三個,在這兩個領域中,正在發生融合,移動通信和互聯網在未來中一定要碰撞出來,這個碰撞將會產生非常影響我們生活,非常重要的移動互聯網,都是高速的,都是寬頻的。在這個基礎上會產生TMP,現在講TME,T代表電信和技術,M代表媒體,E代表娛樂(英語),中午我和新東方的徐總講,他講E還代表教育(英語),把這個E往下一想,(英語)就是從互聯網,如果我們回顧一下,移動通信的發展是基於固定通信,固定通信發展到一定程度出現的移動通信,移動通信解決了人對人的問題,就是P2P。互聯網發展的今天僅僅解決了點對點,我們現在離開了你的計算機,你互聯網還是相對不方便,所以相當於傳統通信在70年代末解決的問題,下一步互聯網也要走一個P2P,這個P2P當然志東剛才講是技術,但是我覺得是人對人。當然人對人的東西出現以後,無論你是媒體,媒體是追人的,所以他能直接下到人的手裡。娛樂它也是根據人的,尤其你再加上後台用戶分析,這個人喜歡唱歌,那個人喜歡跳舞,這個人喜歡吃,那個人喜歡喝,你就能夠做很多直接的分眾廣告模式,所以下一代互聯網和移動通信融合是少不了,這是我的信心來源。謝謝。
【主持人】今天因為時間的關系,我們今天來的嘉賓給大家做了非常精彩的論述,讓我們一起再感謝他們,這場論壇到此結束。謝謝。
5. 商戰特訓營的課程背景
由央視傾力打造的又一個強檔節目《贏在中國》推出後僅幾個月,就連續打破了中央電視台經濟頻道的多項收視記錄。該節目以「創業」為核心話題,從全國報名的12萬名選手中選出最具創業潛力的選手,冠軍將獲得——人民幣1000萬元的創業基金。
遴選選手時,考核選手的經營能力成為必須的一個環節,當欄目組專家團和編導團隊考察了眾多產品後,最終一致推選人眾人作為考核選手經營能力的唯一機構。央視專家團認為,在目前國內市場中,人眾人的經理人模擬艙課程是能夠通過較短的時間,快速考察選手經營能力和性格特徵,同時又能夠為選手們提供透徹了解經營本質,實現個人提升的最佳產品。
經過40天的籌備,人眾人結合「經理人模擬艙」產品在國內市場多年的培訓經驗,把近一年多來研發的自主知識產權沙盤培訓課程進行了最後的定型與包裝,與央視聯合推出了「贏在中國——商戰特訓營」品牌。 2006年6月19日—6月20日,《贏在中國》節目里脫穎而出的108名精英雲集北京,展開模擬經營競賽,經過長達十幾個小時的鏖戰,最終,36名選手成功勝出。 比賽當天,IDG全球副總裁熊小鴿先生,UT斯達康公司總經理吳鷹先生,聯合運通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樹新女士,皇明太陽能集團董事長黃鳴先生,中國中期集團董事長田源先生,點擊科技總裁王志東先生,盛禹銘集團公司董事長張醒生先生,金沙江創業投資董事總經理丁健先生,原新華信管理咨詢創始人現正略鈞策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趙民先生等眾多成功企業家親臨現場,作為行為觀察員,結合「贏在中國 — 商戰特訓營」經營成績對選手進行評選和點評。
UT斯達康總裁:吳鷹 我們公司的銷售團隊曾經做過這樣的沙盤課程,之後回款率大幅度提高。這樣的沙盤推演篩選人才非常好,我們很多選手缺乏這方面的訓練,從12萬人中篩選出其實本身你們已經很優秀,而通過今天的沙盤,你們的協調能力與領導力、知識都會展現出來,今天的過程非常有價值,這個過程本身比你晉級更重要。接下來我還會讓我的其他團隊去體驗。 聯合運通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樹新 「屋中方一日,商界已六年」,十五年前下海,當時沒有人眾人,我們的政治訓練高於商業訓練。在今天看到這樣一個游戲非常的感慨,你們的創業機會太好了,雖然是競技節目,從十萬人選出的108人,單就參加今天一項活動,它的價值遠遠超出了我們的付出,感謝贏在中國,感謝人眾人。
皇明太陽能集團董事長:黃鳴 一開始我看到很多的很重要的實戰競爭要素沒有設置到沙盤中,覺得不全面。後來才發現它根本的意義並不在這,比如說成功有十個要素,他哪怕拿出五個要素來考你,如果你這五個要素過不了,那另外的更不用說了,從這個角度來講,我覺得這個沙盤的培訓是很有意義的。所以在這個過程當中,從一開始的不以為然,到後來逐漸的感到了興趣,不僅僅對我自己所在的組高度的關注,對幾個組的經營狀況都非常的關注,因為這對我來講說是一個重新學習,或者是重新樹立思路的過程。
盛禹銘集團公司董事長:張醒生 投資一看事,二看人,能組織起一幫很棒的人,體現的是你的領導力,但同時你要學到成本的控制能力,以及對於財務成本的重視。
中華英才網總裁:張建國 決策非常重要,從賢不從眾,路走錯了,結果不會盡如人意。
點擊科技總裁:王志東 經過一天的觀察,我的感受很深,無論是團隊還是成員每一「年」都在改變,從熟悉規則到進入狀態非常不容易,很多經營的概念在今天的現場已經學習到了,隨著慢慢的回味,大家的感受會很多。 贏在中國108將入圍選手:潘琨 這是一場智慧、眼光、魄力和協作的比賽,這也是我第一次進行如此周密的布局,真切地感受到商戰的緊張氣氛。 贏在中國108將入圍選手:呂東東 整個比賽規則設計異常嚴謹,從4個產品的研發、投入戰略、設備產能、購料生產、銷售搶單、人力資源配備、現金流環節環環相扣,互相制約;四個產品市場情況瞬息萬變,開發時間和投入強度需要極強的判斷能力。我相信我們所有的參賽選手對這一天的經歷都將是終生難忘的!
贏在中國108將入圍選手:楊洪濤 我很喜歡這種體驗式的學習方式,通過一些游戲讓你自己看到你自己的問題和短處,然後,你自己要想辦法去克服和改善它。這是從書本上永遠也學不到的。
贏在中國108將入圍選手:曹建軍 今天這一天下來最大的收獲是回去能好好算算自己企業的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