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萬向聯軸器用什麼材質做的
1.萬向聯軸器(傳動軸)的十字包是鍛件,插頭一般是鑄造件。
2.最常用的材料就是:42CrMo,其他材料還有45鋼啥的,含Mn、Ti的合金鋼
⑵ 深圳市星源材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一、公司簡介:
深圳市星源材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深交所創業板上市公司(股票代碼300568),於2003年9月成立,是專業從事鋰離子電池隔膜及各類功能膜研發、生產、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
公司在動力鋰離子電池隔膜產業同時擁有干法和濕法兩種生產工藝,該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產品質量達到國內外領先水平,是真正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的企業。公司取得多項科研成果並申請各項專利19項。被美國福布斯評為2009年、2010年、2012年中國最具成長性潛力企業。
公司積極參與各級政府、科技部門的相關研發任務:承擔了國家863重大課題,其中「高安全性鋰電池復合隔離膜產業化技術」項目被列為2008—2009年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項目,這也是2008年度我市獲得國家火炬計劃資助的項目。「鋰電池隔離膜產業化項目」被列為2008-2014年深圳市建設項目。企業被評為深圳市領軍骨幹企業。
近年來,公司在原材料、裝備設計、工藝設計等方面取得顯著提升,產品質量獲得海內外客戶的一致認可。產品在海外市場取得重大突破(LGC\A123)。作為民族品牌,星源材質為國家新能源、新材料的發展貢獻關鍵力量!
二、企業文化:
1、打造「軍隊、學校、家庭」式企業,創造「工作開心,收入稱心,生活舒心」的員工發展環境。形成企業可持續發展,特色鮮明的企業文化。
2、通過星源企業文化建設匯聚五種力量:凝聚向心力、激勵創造力、自我約束力、導向傳承力、精神輻射力 ,實現「聚天下人,匯天下財,成天下事」的企業宗旨。
3、主要榮譽:
國家「863計劃」汽車動力電池隔膜指定研發單位 ;
國家科技部火炬重點企業、深圳市重大建設項目;
專業從事鋰離子電池微孔隔膜研發、生產、銷售及服務的新能源行業中的企業;
《通用鋰離子電池聚烯烴隔膜》國家標准牽頭單位,國標起草編委會副組長;
通過ISO9001及ISO/TS16949證,具有行業領先的潔凈生產環境;
深圳市高分子材料特種功能膜工程實驗室、鋰電池隔膜工程中心;
公司先後與萬向集團、天津力神、ATL附屬企業、深圳沃特瑪等國內知名鋰離了電池廠商工同開展合作研發工作,承擔新能源汽車產業技術創新工程
工作時間:公司實行5天八小時工作制。
福利待遇:公司免費提供食宿,統一為員工購買五險一金,並可享受每月全勤獎、工齡津貼、職級職稱津貼、 季度獎金、年終獎金、外地旅遊等。
法定代表人:陳秀峰
成立日期:2003-09-17
注冊資本:19200萬元人民幣
所屬地區:廣東省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440300754277719K
經營狀態:存續(在營、開業、在冊)
所屬行業:製造業
公司類型:股份有限公司(上市)
英文名:Shenzhen Senior Technology Material Co., Ltd.
人員規模: 500-999人
企業地址:深圳市光明新區公明辦事處田園路北
經營范圍:鋰離子電池隔膜及各類功能膜的研發和銷售;計算機軟體開發(以上均不含國家規定需前置審批項目及禁止項目);從事貨物、技術進出口業務(不含分銷、國家專營專控商品)。^鋰離子電池隔膜及各類功能膜的生產(憑環保許可經營);普通貨運(憑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經營)。
⑶ 製作萬向節聯軸器的材料有哪些(原材料表面硬度為28.8HRC)
汽輪機運行中,軸封加熱器滿水會影響機組振動嗎?
⑷ 萬向球的萬向球材質
萬向球外殼有:碳鋼鍍鋅、不銹鋼和增強尼龍三種材質。
萬向球滾珠有:碳鋼球、碳鋼鍍鋅球、軸承鋼球、鋼球、塑鋼球。
⑸ 企業怎麼配合「引進來 走出去」 戰略
答:企業應採取的措施:1.要注意培育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國際競爭力是指一國企業在一定的外部經濟環境下,成功地進行國際生產與經營活動的能力,中國企業只有提高國際競爭力,才能更有效地開展對外貿易和海外投資,才能在入世後所面對的激烈競爭中生存和發展。企業可以通過擴大實力與規模、保護自有知識產權、注重引進和培養人才、不斷進行技術創新、處理好專業化與多元化的關系等手段培育和提高競爭力。
2.要注意充分利用和保護企業的無形資產。企業無形資產包括企業的形象與標志、產品的品牌與商標、技術專利、管理、營銷技巧和商譽等。企業在開展跨國經營的過程中,要注重無形資產的輸出和保護,要講究自主知識產權。目前,科龍、TCL、春蘭、海爾等大企業進行海外投資時,無形資產已佔到投資額的50%左右。
3.組建一批資產一體化的有競爭力的企業集團,實施大企業戰略。國內企業要實施「走出去」戰略,就要搞一批企業集團,藉助企業集團提高中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發展中國的跨國公司。在組建企業集團時,政府不要搞「拉郎配」,但政府必須出面協助和推動。企業集團建立之後,資產應實現一體化管理和使用,企業集團內部的組織結構設置應簡化。目前,家電、紡織、石油化工、汽車、民航、有色冶金、鋼鐵、外經外貿、商業、電信、金融等行業已初步完成或已開始組建企業集團。
4.明晰國有企業產權,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國有企業產權不明晰,造成在海外的部分國有資產缺乏監管,出現比國內國有企業更嚴重的「窮廟富方丈」現象,導致國有資產流失,影響了「走出去」戰略的效果,影響了海外投資的經濟效益。因而,要盡快明晰國有企業產權,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改變管理體制落後的現狀。
5.民營企業要積極向海外進軍。「走出去」的主體應多元化,除國營大中型企業外,民營企業也應成為「走出去」的主體之一。「走出去」的主體的確定,不是根據企業所有制的性質,而是看企業是否具有比較競爭優勢。經過20多年的發展,中國一些民營企業已經初具規模,已經具備了開展跨國經營和海外投資的條件。目前國內規模較大的民營企業如四通集團、萬向集團、新希望、華為、科龍、東方集團等,都已不同程度走向國際市場。萬向集團先後在美國、英國、德國和加拿大等7個國家設立了10家公司,並採取本土化經營戰略,有效地提高了集團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6.企業要處理好出口零部件和原材料與享受所在地的稅收優惠以及原產地規則之間的關系。在帶出去的國內零部件和原材料的數量與享用一些自由貿易區的優惠稅收之間要搞好平衡,否則,零部件等帶出去的太多了,就不能夠算為當地產品,就不能夠享受自由貿易區的內部稅收政策。另外,海外企業在向第三國出口時,還有個原產地規則問題,如果使用進口零部件等超過一定數量,則不符合原產地規則的要求,因而也就不能適用該規則。
7.企業要認真學習和研究國際慣例與規則以及東道國的有關法律政策。企業要走出去,不了解和把握不好國際慣例與規則是根本不行的,盲目地走出去,結果必然是失敗。
⑹ 萬向集團公司的自主知識產權
萬向根據企業的發展戰略和自身實際,有選擇、有重點的培育有良好市場潛力的高技術產業領域進行自主研發,以搶占技術制高點,擁有自主的知識產權,提高自身未來的核心競爭力。
1998年萬向設立了專利工作機構,對整個集團專利進行集中管理,並逐步走向規范化、程序化、系統化、專業化。
為充分發揮專利制度在企業發展中的作用,促進企業技術創新和形成企業自主知識產權,推動企業加強對知識產權的管理、保護和利用,2000年建立專利管理體系,使專利與市場得到有效結合。
萬向在「接軌國際先進技術」的戰略前提下,以專利競爭戰略為核心,逐步探索出一條技術國際化的新路子。
研發的產品主要有:汽車制動防抱死系統、液力變矩器、懸架系統、橡膠納米材料改性、第三代輪轂單元、福特傳動軸等。
這些產品都已進入產業化並進入主機廠的配套生產線。
2000年,萬向在美國收購了世界上萬向節專利最多的舍勒公司,而成為該產品世界上擁有最多專利的企業。
在繼80年代由於專業化、精細化和品質化,萬向創下了萬向節產品的企業標准即行業標准之後,2000年,技術中心起草修訂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准JB/T1255——2001《高碳鉻軸承鋼滾動軸承零件熱處理技術條件》和JB/T8881——《滾動軸承零件滲碳熱處理技術條件》,並經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公,於2001年10月1日正式實施。
隨著自我創新能力的不斷提升,萬向已有252項專利。
2001年,被浙江省知識產權局和浙江省經貿委聯合授予浙江省專利示範企業。
在首次中國自主知識產權100強企業排行榜中,萬向錢潮名列第9位。
⑺ 萬向錢潮是什麼
公司名稱:萬向錢潮股份有限公司
英文名稱:Wanxiang Qianchao Co.,Ltd.
曾用名:萬向潮A->萬向錢潮->G錢潮
A股代碼:000559 A股簡稱:萬向錢潮
證券類別:深交所主板A股 所屬行業:汽車行業
所屬板塊:公募增發板塊,深成500板塊,鋰電池板塊,特斯拉板塊,2025規劃板塊,浙江板塊,汽車行業板塊,HS300_板塊,新材料板塊,長江三角板塊,融資融券板塊。
⑻ 關系萬向集團的具體資料
萬向集團
http://ke..com/view/442462.html?wtp=tt
⑼ 現中國人身價過百億人民幣的有多少個,分別是誰
福布斯中國富豪榜 中國榜截取至百億
排名 姓名 財富(億人民幣) 性別 年齡 公司 行業
1 馬雲 1193.4 男 50 阿里巴巴 軟體及互聯網
2 李彥宏 899.6 男 45 網路 軟體及互聯網
3 馬化騰 881.3 男 43 騰訊 軟體及互聯網
4 王健林 807.8 男 60 大連萬達集團 房地產
5 李河君 795.6 男 47 漢能控股集團 能源
6 宗慶後 673.2 男 69 娃哈哈集團 食品飲料
7 王文銀 612 男 46 正威國際 原材料
8 雷軍 556.9 男 44 小米科技 電腦與通訊設備、多元金融
9 何享健 459 男 72 美的集團 耐用消費品與服裝
10 劉強東 434.5 男 40 京東商城 軟體及互聯網
11 劉永行 397.8 男 66 東方希望集團 原材料、石油化工、多元金融
12 王靖 391.7 男 41 信威集團 電腦與通訊設備
13 陳麗華家族 373.3 女 73 富華國際集團 房地產
14 魏建軍 367.2 男 50 長城汽車 汽車與汽車零部件
15 許家印 361.1 男 56 恆大集團 房地產、農業、食品飲料、體育
16 魯冠球父子 330.5 男 69 萬向集團 汽車與汽車零部件、原材料、房地產、多元金融
16 許榮茂 330.5 男 64 世茂集團 房地產
18 張志東 318.2 男 42 騰訊 軟體及互聯網
19 丁磊 299.9 男 43 網易 軟體及互聯網
19 楊惠妍 299.9 女 33 碧桂園 房地產
21 童錦泉 293.8 男 59 長峰房地產 房地產
22 王傳福 287.6 男 48 比亞迪 汽車與汽車零部件、環保與新能源
23 張士平家族 269.3 男 67 中國宏橋集團、山東魏橋創業集團 原材料、紡織
23 周建平家族 269.3 男 54 海瀾集團 耐用消費品與服裝
25 郭廣昌 263.2 男 47 復星國際 原材料、房地產、制葯與生物科技、多元金融
26 王衛 257 男 / 順豐速運 物流
27 梁穩根 244.8 男 57 三一集團 工業設備
28 盧志強 232.6 男 62 泛海集團 多元金融、房地產
28 孫廣信 232.6 男 51 新疆廣匯實業投資(集團) 能源、貿易、房地產
30 劉永好家族 226.4 男 63 新希望集團 原材料、房地產、多元金融、石油化工
30 張欣夫婦 226.4 女 49 SOHO中國 房地產
32 龔虹嘉夫婦 208.1 男 49 海康威視 電子產品製造
32 劉忠田 208.1 男 50 忠旺集團 製造業
32 呂向陽 208.1 男 51 融捷投資、比亞迪股份 多元金融
35 姜濱夫婦 202 男 48 歌爾聲學 電子產品製造
36 潘政民夫婦 195.8 男 44 AAC聲學科技 電子產品製造
36 史玉柱父女 195.8 男 52 巨人集團 制葯與生物科技、軟體與服務、多元金融
36 吳亞軍 195.8 女 50 龍湖地產 房地產
36 張近東 195.8 男 51 蘇寧雲商、蘇寧置業 零售、房地產
40 邱光 和家族 189.7 男 62 森馬服飾 耐用消費品與服裝
40 王玉 鎖夫婦 189.7 男 50 新奧集團 能源、房地產
42 黃如論 183.6 男 63 世紀金源集團 房地產、多元金融
43 黃世再 177.5 男 63 大中華國際 房地產
44 李鋰夫婦 165.2 男 50 海普瑞 制葯與生物科技
44 葉澄海家族 165.2 男 71 信立泰 制葯與生物科技
46 龐康 159.1 男 58 海天味業 食品飲料
47 車馮升 153 男 51 四環醫葯 制葯與生物科技
47 陳發樹 153 男 54 新華都實業集團 零售、多元金融、房地產
47 施文博 153 男 64 恆安集團 耐用消費品與服裝
50 傅利泉夫婦 149.9 男 47 大華股份 電子產品製造
50 柯希平夫婦 149.9 男 54 廈門恆興集團 房地產、原材料、多元金融
50 許連捷 149.9 男 61 恆安集團 耐用消費品與服裝
53 李書福 146.9 男 51 吉利集團 汽車與汽車零部件
53 馬建榮 146.9 男 50 申洲國際 紡織、耐用消費品與服裝
53 朱興良 146.9 男 55 金螳螂 建築與工程
56 宋作文 143.8 男 67 山東南山集團 建築與工程、紡織、房地產、航空
57 曹龍祥家族 140.8 男 57 濟川葯業集團 制葯與生物科技
57 林建華 140.8 男 52 福斯特 環保與新能源
57 謝炳 140.8 男 62 中國生物制葯 制葯與生物科技
57 薛光林 140.8 男 46 光匯石油 石油化工
61 李仲初 家族 137.7 男 51 石基信息 軟體與服務
62 蔣仁生父子 134.6 男 61 智飛生物 制葯與生物科技
63 朱林瑤 131.6 女 44 華寶國際 原材料
64 朱共山 129.7 男 56 協鑫控股 環保與新能源
65 黃偉夫婦 128.5 男 55 新湖集團 房地產、多元金融、原材料、制葯與生物科技
65 林剛 128.5 男 50 康哲葯業控股 制葯與生物科技
65 王文學 128.5 男 47 華夏幸福 房地產
68 孫飄揚 125.5 男 56 恆瑞醫葯 制葯與生物科技
68 魏奇 125.5 男 59 天合化工 石油化工
70 蔡奎 122.4 男 51 龍湖地產 房地產
70 沈國軍 122.4 男 52 銀泰集團 零售、房地產
70 嚴彬 122.4 男 60 華彬國際集團 房地產、食品飲料、旅遊業、貿易
73 李留法家族 119.3 男 57 天瑞集團 原材料、旅遊業
73 王長田夫婦 119.3 男 49 光線傳媒 傳媒
75 方威 116.3 男 41 遼寧方大集團 原材料、石油化工
75 傅梅城夫婦 116.3 男 57 華策影視 文化娛樂
75 景百孚 116.3 男 44 嘉年華國際 房地產
78 賈躍亭 113.2 男 41 樂視網 軟體與服務
78 鄭建明 113.2 男 / 順風光電 環保與新能源
80 陳金霞 112 女 46 涌金集團 多元金融、制葯與生物科技
81 蔡東青 110.2 男 45 奧飛動漫 文化娛樂
81 黃振達家族 110.2 男 67 廣東聯泰集團 建築與工程、房地產
81 熊續強夫婦 110.2 男 58 寧波銀億集團 房地產、原材料
84 薛向東家族 108.9 男 55 東華軟體 軟體與服務
85 吳以嶺家族 107.7 男 65 以嶺葯業 制葯與生物科技
86 梁允超 107.1 男 45 湯臣倍健 制葯與生物科技
86 楊凱 107.1 男 57 輝山乳業 食品飲料
86 張力 107.1 男 61 富力集團、力量礦業 房地產、原材料
89 張志熔 106.5 男 45 恆盛地產、熔盛重工 房地產、製造業
90 馮海良 105.3 男 54 海亮集團 原材料、房地產、教育、農業
91 姜照柏 104 男 51 鵬欣集團 房地產、農業、多元金融
91 吳光明父子 104 男 52 魚躍醫療 醫療保健設備與服務
91 周群飛夫婦 104 女 44 藍思科技 電腦與通訊設備
94 李水榮 101 男 58 浙江榮盛控股集團 原材料、房地產
94 周成建父女 101 男 49 美邦服飾 耐用消費品與服裝
⑽ 中國企業走出去戰略的影響因素有哪些
「走出去」戰略的含義
「走出去」戰略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走出去」戰略指的是使中國的產品、服務、資本、技術、勞動力、管理,以及中國的企業本身走向國際市場,到國外去投資建廠,去開展競爭與合作。「走出去」戰略又稱國際化經營戰略、海外經營戰略和跨國經營戰略或全球化經營戰略。「走出去」是與「請進來」相互對應的,「走出去」與「請進來」構成了中國對外開放的兩個重要方面。
實施「走出去」戰略的政策措施建議
為了有效地實施「走出去」戰略,充分發揮這一戰略對中國企業和整個國民經濟的積極推動作用,在企業和政府兩個層面上都應採取一些切實具體的措施。
(一)企業層面應採取的措施
1.要注意培育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國際競爭力是指一國企業在一定的外部經濟環境下,成功地進行國際生產與經營活動的能力,中國企業只有提高國際競爭力,才能更有效地開展對外貿易和海外投資,才能在入世後所面對的激烈競爭中生存和發展。企業可以通過擴大實力與規模、保護自有知識產權、注重引進和培養人才、不斷進行技術創新、處理好專業化與多元化的關系等手段培育和提高競爭力。
2.要注意充分利用和保護企業的無形資產。企業無形資產包括企業的形象與標志、產品的品牌與商標、技術專利、管理、營銷技巧和商譽等。企業在開展跨國經營的過程中,要注重無形資產的輸出和保護,要講究自主知識產權。目前,科龍、TCL、春蘭、海爾等大企業進行海外投資時,無形資產已佔到投資額的50%左右。
3.組建一批資產一體化的有競爭力的企業集團,實施大企業戰略。國內企業要實施「走出去」戰略,就要搞一批企業集團,藉助企業集團提高中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發展中國的跨國公司。在組建企業集團時,政府不要搞「拉郎配」,但政府必須出面協助和推動。企業集團建立之後,資產應實現一體化管理和使用,企業集團內部的組織結構設置應簡化。目前,家電、紡織、石油化工、汽車、民航、有色冶金、鋼鐵、外經外貿、商業、電信、金融等行業已初步完成或已開始組建企業集團。
4.明晰國有企業產權,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國有企業產權不明晰,造成在海外的部分國有資產缺乏監管,出現比國內國有企業更嚴重的「窮廟富方丈」現象,導致國有資產流失,影響了「走出去」戰略的效果,影響了海外投資的經濟效益。因而,要盡快明晰國有企業產權,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改變管理體制落後的現狀。
5.民營企業要積極向海外進軍。「走出去」的主體應多元化,除國營大中型企業外,民營企業也應成為「走出去」的主體之一。「走出去」的主體的確定,不是根據企業所有制的性質,而是看企業是否具有比較競爭優勢。經過20多年的發展,中國一些民營企業已經初具規模,已經具備了開展跨國經營和海外投資的條件。目前國內規模較大的民營企業如四通集團、萬向集團、新希望、華為、科龍、東方集團等,都已不同程度走向國際市場。萬向集團先後在美國、英國、德國和加拿大等7個國家設立了10家公司,並採取本土化經營戰略,有效地提高了集團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6.企業要處理好出口零部件和原材料與享受所在地的稅收優惠以及原產地規則之間的關系。在帶出去的國內零部件和原材料的數量與享用一些自由貿易區的優惠稅收之間要搞好平衡,否則,零部件等帶出去的太多了,就不能夠算為當地產品,就不能夠享受自由貿易區的內部稅收政策。另外,海外企業在向第三國出口時,還有個原產地規則問題,如果使用進口零部件等超過一定數量,則不符合原產地規則的要求,因而也就不能適用該規則。
7.企業要認真學習和研究國際慣例與規則以及東道國的有關法律政策。企業要走出去,不了解和把握不好國際慣例與規則是根本不行的,盲目地走出去,結果必然是失敗。為此,企業在走出去之前,要認真地做好知識准備和相應的人才准備,要全面地熟悉和把握國際慣例以及東道國的法律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