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股份 > 一機集團裝甲車

一機集團裝甲車

發布時間:2021-05-30 11:22:21

『壹』 中國部隊的主戰裝甲車是

99式是我國的主戰裝甲車,99的125MM火炮在發射動能穿甲彈時,可穿透1100MM的均質鋼裝甲。
裝甲車的特性為具有高度的越野機動性能,有一定的防護和火力作用,分為履帶式和輪式兩種,一般裝備一至兩門中小口徑火炮及數挺機槍,一些還裝有反坦克導彈,結構以裝甲車體、武器系統、動力裝置等組成。為了增強防護和方便成員下車戰斗,多採用前置動力裝置方案。

『貳』 裝甲車主要有哪些類型

步兵戰車
步兵戰車(Infantry fighting vehicle-IFV)和裝甲運兵車作用相近,都是運送步兵機動作戰用的裝甲車輛,兩者 步兵戰車。
不同的地方是步兵戰車的防護力較好,火力較大,能夠讓步兵乘車作戰,本身也能夠伴隨下車作戰的步兵,提供火力支援,裝甲運兵車則更接近於有裝甲的運輸車輛。
裝甲運兵車
裝甲運兵車(Armoured personnel carrier-APC) ,又稱裝甲輸送車,指在戰場上輸送步兵的裝甲車輛,一般具有高速、較低的防護力和戰鬥力等特點。裝甲輸送車除了可以運輸步兵外,還可以運輸物資或補給品,暫時充當裝甲補給車。
裝甲偵察車
裝甲偵察車(Armored Reconnaissance Car),指裝有偵察設備的裝甲車輛,速度較快但裝甲比其它裝甲 中國新型輪式裝甲偵察車。
車輛要薄,多用於戰場偵察,一般可分為輪式和履帶式兩種。較著名的裝甲偵察車,有德國的狐式輕型裝甲偵察車、山貓裝甲偵察車,法國的VBC90偵察車等等。
裝甲指揮車
裝甲指揮車(Armored Command Post Carrier)是具有裝甲保護的移動指揮站,提供指揮官與支援的參謀和其他人員協調部隊的相關事宜。裝甲指揮車是早期以卡車或者是拖車為基礎的移動指揮所衍生出來的架構,用意在於提供指揮單位快速移動,持續掌握情勢與下達命令命且提供一些保護。大部分的裝甲指揮車是從裝甲運兵車改裝而成,擴大內部的空間以容納額外的人員,通訊器材與其他設備。在到達預定指揮地點之後,部分裝甲指揮車還有另外設置的頂蓬可以伸出車外,進一步的擴大人員使用的空間。
裝甲通信車
裝甲通信車是指裝有通信設備的裝甲車輛,常見的設計有兩種型態,一種是將通信裝備與裝甲指揮車合並在 WZ-721裝甲通信車一起,因此並非單純的通信車輛。另外一種是做為地面通信的活動中轉站,以延伸無線電通信的有效距離,或者是克服地形對通信的遮蔽效應,強化地面單位之間的聯絡與資訊交換。目前各國陸軍很少裝備單純的裝甲通信車,不過有不少國家配備由一般運輸車輛改裝的通信車輛來支援地面部隊的通信需求。
裝甲救護車
裝甲救護車,指在戰場環境下實行人員救護的裝甲車輛,一般只裝備一至兩挺機槍作為自衛武器,防護力亦很弱。主要用於搶救人員,並將重傷員運送至後方。
裝甲掃雷車
裝甲掃雷車特指裝有清除地雷裝置的裝甲車輛,以協助地面部隊擴速通過地雷區。裝甲掃雷車可以是專門設 裝甲掃雷車計用來清除地雷,或者是將清除工具附加在一般用途的坦克底盤上,無論是車輪或是履帶型態的掃雷車都可見於不同國家的部隊當中。
裝甲掃雷車並非用於清除整個被發現的地雷區,而是將地雷區清理出一至數條的安全通道,提供地面部隊人員和車輛安全通過。排除的地雷可能在過程中加以引爆,或者是移動到安全的地方之後另外加以處理。由於清理的過程當中,掃雷車可能碰觸或者是引爆其他尚未發現的地雷或者是爆裂物,車輛本身對於底盤和車輛底部的保護需要特別加強,以免被地雷或者是爆裂物癱瘓而無法完成清除的任務。
裝甲架橋車
裝甲架橋車,指裝有車橋及其架設、撤收裝置的裝甲車輛,主要用於快速架設橋梁,令部隊迅速通過河流。
裝甲架橋車
普遍裝備於工兵部隊。裝甲架橋車可由一般坦克或自行火炮底盤改裝而成,部份會保留機槍作防衛用途。
警用裝甲車當示威活動和抗爭會轉變成失控的暴亂或群眾暴力時,警方有時會出動警用裝甲車控制場面。一般具有水炮功能,而車窗經特別製造,不易打碎。各地警方大多都有裝甲車,以防範暴亂發生。

『叄』 我軍一型8×8輪式裝甲車的資料

VN1型8〤8輪式步兵戰車,中.國的北方.工業公.司(NORINCO)已經開始在國際武.器市場推出一種新式的8x8輪式裝甲步兵戰車,這種車叫做VN1。
鑒於目前對新型輪式作戰車族6×6驅動只有極為含蓄文.字介紹和圖片資料,而被命名為VN1步兵戰車的8〤8驅動.車型只有少量圖片,在這里筆者根據公.開.信息和車輛工程的基礎常識,對我.國8〤8驅動新型輪式作戰車輛進行一個簡單的解析。
外形設計
從VNl型輪式步兵戰車的外形來看,其整體設計風格和西方新發展的8〤8輪式作戰車輛基本一致:動力艙和駕駛艙並列在車體前部,戰斗艙居中,載員艙在車體後部。從布局來看,該車摒棄了駕駛艙居前、發動機中置的傳統設計,採用能夠充分利.用車首空間的前置動力設計,同時又能確保並列設計的駕駛艙具有良好的前向視角。該車駕駛艙採用串聯雙座,前部為駕駛員坐席,後部為車長坐席。有必要說明的是,駕駛艙串聯雙座的地面武.器布局一直被認為是東方式的設計,事實上這是一種謬誤。西方輪式裝甲輸送車採用此種布局的比比皆是,既有傳統西方國.家加拿大通用汽車防務公.司生產的「野牛」8X8型裝甲輸送車(根據瑞士莫瓦格「皮蘭哈」II許可生產),也有「新歐洲國.家」芬蘭帕特里亞車輛公.司研製的8X8型AMV輪式步兵戰車。不過,鑒於西方大多數輪式戰車習慣採用雙人炮塔,這些車輛才將車長坐席由駕駛艙遷往炮塔,出現單人駕駛艙設計。採用單人駕駛艙後,駕駛員身後寬敞的空間往往也只能閑置,即便是結構緊湊、空間利.用率較高的美國「斯特瑞克」車族,也只能在這一空間上草草設置了發動機進氣濾清器和渦輪增壓設備。
就車輛整體布局而言,VNl型輪式步兵戰車符合目前國際地面武.器發展的潮流從車輛外觀來看,VN 1型輪式步兵戰車採用箱形承載式車體。車體前端呈楔形,前下裝甲板向內傾斜至前輪處。前上裝甲板向內上方傾斜,與車頂相連,車頂水平延伸至車尾。車體兩側豎.直,車體邊線上部和輪倉口線以下車體向內微微傾斜,車尾幾乎豎.直,有一扇坡道板式下開尾艙門。從目前各方面透露的信息來看,VNl車族並不是所有車型都採用坡道板式下開尾門,除步兵戰車之外的同底盤其他車型依然採用傳統單扇右開尾門。這些微妙的變化顯示出:中.國的地面武.器設計師已經接受了西方對坡道板式下開尾門縮短搭乘步兵進出載員艙時間的理念。車體的外觀線條更接近西方輪式作戰車輛的方正柔和,一改中.國傳統輪式裝甲車外型線條生硬的風格,有益於車輛內部空間的整合和敷設車輛外部附加裝甲。VNl型輪式步兵戰車的車首防浪板通常向上折疊,收於車體前端上部。車體前上裝甲右側後部有一面積較大的矩形動力艙頂板,其後緣和車體上部右側的矩形散熱器前緣 相連,也就是說只要將這塊裝甲板上的螺栓打開,把散熱器向右上方掀開,動力系統和傳動系統就可以實現整體吊裝,整個過程在熟練的維修人員手中恐怕連一刻鍾都花費不了。
設備制.造淺談
從車輛設備陳列來看,VNl車體頂部中.央位置有小型炮塔,其外觀和此前用於改裝86式履帶步兵戰車和92輪式步兵戰車的新型30毫米炮塔基本一致,不難想像它應該是我.國未來一段時期內地面武.器的標准炮塔之一。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車體側面的設計和我.國傳統地面武.器相比有了極大變化:VNl車體兩側較為平.滑,發動機廢氣排放消.聲.器和車載空調外機採用內嵌式分列車體右側的中後部,外有網式格柵防護罩。在車體左側後部有兩個圓型射擊孔,同樣的射擊孔還出現在尾門上部。和我.國老式同類型地面武.器相比,該車載員艙的射擊孔數量極少,甚至在同底盤的其他車型上乾脆取消了射擊孔,這也符合當前步兵戰車發展的主流趨勢。車體尾部兩側各有一個帶有防護罩的螺旋槳水上推進器,這說明我.國地面武.器的設計依然把南方水網作戰和渡海登陸作戰作為重要參量。
「新型裝甲車(6×6驅動)的發動機採用了功率為300千瓦的中冷增壓V型水冷柴油機,具有體積小、重量輕、噪音低、功率大、油耗低的特點」。基於筆者對內燃機行業的了解,我.國能夠生產300千瓦以上高速車載柴油機的企業有濰柴動力、重汽濟動、重汽杭發、東風康明斯、重慶康明斯、西安康明斯、陝西渭陽、一汽大柴、一汽錫柴、玉柴集.團、上柴股份和河北華柴等,其中大部分企業生產的柴油機都是直列汽缸,只有河北華柴的柴油發動機採用V型汽缸。在其官方網站上,我們可以看到該公.司生BFM413BFM513~DBFMl015等三大系列產品中,前兩者都是風冷發動機,後者屬於水冷發動機。無獨有偶的是,根據該公.司公布的數據,BF6M101 5C/MV型柴油機的額定「車用功率」和公開報道的數據完全一致。考慮到河北華柴是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所屬企業,那麼VNl輪式步兵戰車採用BF6M1015C/MV型柴油機作為標准配置也實屬正常。不過,由於8〤8驅動的VN1輪式步兵戰車對動力要求更高,不排除其發動機採用河北華柴BFM1015系列的八汽缸型BF8M1015型柴油機的可能。
那麼,BF6M1015型柴油機的技術水準究竟如何呢?根據官方網站信息,BF6M101 5型柴油機是兵工集.團和河北華柴按許可證引進德國道依茨1015柴油發動機技術生產的。後者是德國道依茨股份有限公.司在上世紀90年代研製的新一代柴油發動機,和美國卡特皮勒C系列(其中C9型裝配多種新型輪式作戰車輛)、底特律DDC60系列、德國賓士OM500/900系列(相當於MTU880)、MAN D2800系列、瑞典沃爾沃D12D系列(裝備法國VBCI步兵戰車)、斯堪尼亞DI 12系列(裝備芬蘭AMV輪式裝甲車)屬於同一時期開發的車載柴油機。目前,道依茨1015系列柴油發動機已經被多個國.家的軍用越野卡車和輪式裝甲車選為標准配置,我.國重型戰略裝備運載車也採用這種發動機。不過,BF6M1015型柴油機和上述幾種主流柴油機相比,還存在著諸如單位功率不足等缺陷。即便是BF6M1015型柴油機的最新型號——BF6M101 5CP/MV型,也不過是國際90年代中期水平,其最大功率330千瓦和排氣量同為12升的斯堪尼亞DI 12柴油機相比仍有10%的差距。至於德國荷蘭聯合研製的「拳擊手」輪式裝甲輸送車採用的MTU⑧90系列高密度功率柴油機,則代.表了未來車載柴油機發展的方向。毫不諱言地講,VNl輪式步兵戰車採用BF6M1015C/MV型柴油機,在國際地面武.器發動機中處於二流水準。
盡管我們改.革開放已經30年,但是在機械工業領域軍工和地方仍存在嚴重條塊分割、缺少國.家統籌戰略以打破隔閡建立自主知識產權聯.盟的問題,在對外合作中仍然依靠引進技術以保持產品的先進性,而我們引進的技術往往是別人已淘汰或者准備淘汰的。事實上,即便引進的是別人正在生產的產品,技術上卻經常被外方刻意缺斤短兩,更何況國外車載柴油機有軍用型和民用型之別。以華柴BF6M1015為例,依其技術水準而言在國內柴油發動機中可謂出類拔萃,和眼下國際民用車載機相比差距也不是太大,但是有資料顯示德國生產的BF6M1015最大功率已經達N400千瓦以上,高出國產機型功率30%以上,這種差距恰恰就是國外內燃機軍民機型之間的差距。我們應該看到,目前國際內燃機行業在「寓軍於民」、「軍民結合」的同時, 「以民養軍、軍反哺民」的趨勢越加明顯。更重要的是,國外柴油發,動機企業之間產業聯合愈加緊密,這其中包括雷諾一沃爾沃,MAN一賓士和MTU.DDC等縱橫捭闔的技術合作,特別是後者的聯.盟促使了.高功率柴油機的誕生,壟斷了下一代柴油機發展的絕大多數技術專利。反觀我.國柴油機行業,不但軍工和地方各行其道、技術標准不一,地方柴油機企業之間更是陷入純粹的惡性競爭,相互之間的合作無從談起。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國的車載柴油機行業大而不強,難以支撐我.國輪式作戰車輛的未來發展。該是我們痛.定.思.痛的時候了,只有從國.家安全的戰略高度,凝聚整個內燃機行業的合力,才能做到車載柴油機軍用型和民用型齊頭並進。
根據公開報道介紹,VNl型輪式步兵戰車採用的是「九進一倒」帶有同步器換檔的機械式變速器和H型傳動系統。那麼,這究竟是一套怎樣的傳動系統呢?目前,國際輪式地面武.器採用的變速器大致可以分為三類:手動變速器、自動變速器和機械式自動變速器等。
手動機械式變速器(MT)又稱手動齒輪式變速器,主要是通.過駕駛員手動操縱系統,實現不同齒輪的嚙合達到變速變扭目的。由於每擋齒輪組的齒數是固定的,所以各擋的變速比是定值。這種變速器輸入軸與輸出軸的旋轉速度並非天然匹配,變換檔位時存在輸入軸與輸出軸的旋轉速度不同步的問題。兩個旋轉速度不一樣的齒輪強行嚙合必然會發生沖擊碰撞損壞齒輪。因此,舊式變速器的換檔要採用「兩腳離合」的方式,升檔在空檔位置停留片刻,減檔要在空檔位置加油門,以減少齒輪的轉速差。但這個操作比較復雜,難以掌握精確,因此設計師創造出「同步器」,通.過同步器使將要嚙合的齒輪達到一致的轉速而順利嚙合。基於以上原理,我們可以判定VNl步兵戰車採用的變速器應該是這個類型的。採用這種變速器的車輛往往對駕駛員的操縱技術要求較高,不過基於其造價低廉、結構簡單、堅固耐用、可維護性強的特點,它仍為眾多發展中.國.家大型輪式地面武.器所採用。
自動變速器(AT),也稱之為全自動變速器。它是利.用車速和負荷(油門踏板的行程)進行雙參數控.制,擋位根據上面的兩個參數進行自動升降,以實現變速變扭目的。整車技術欠缺的國.家和地區在發展地面輪式武.器時,即便採用了高性能發動機和自動變速器,往往也會因為車輛數據匯流排(CAN)電路對全車感測控.制信號的整合能力不足,出現各種難以消除的技術障礙降低戰車的可靠性。而歐美地面武.器供應商在技術發展上,掌握著動力一傳動系統電子控.制技術的核心知識產權,加之其豐富的車輛制.造經驗,往往會採用全自動變速器作為標准配置,比如芬蘭AMV、法國VBCI、德國GTKf和瑞士「皮蘭哈」IV都採用了德國ZF公.司的ECOMAT系列全自動變速器。
機械式自動變速器(AMT),又稱之為電控機械式變速器,在機械變速器原有基礎上進行改造,主要改變手動換檔操縱部分,即在總體傳動結構不變的情況下通.過加裝微機控.制的自動操縱系統來實現換擋自動化。因此,AMT實際上是由一個機器人系統來完成操作離合器和選檔兩個動作。其核心技術是微機控.制,電子技術及質量將直接決定AMT的性能與運行質量。與全自動變速器相比,無論是總體設計還是制.造工藝,初械式自動變速器的技術難度都要小一些。目前,我.國在重型機械式自動變速器發展上已經取得了一定進展,相信在不遠的將來我.國新型戰車也會實現操縱自動化。
根據公開報道介紹,VNl型輪式步兵戰車採用的是H型傳動系統。與I型傳動相比,H型傳動縮小了垂直方向上所佔用的空間,從而降低了車輛的外形高度,增大了車內中部及後部的可用空間。動力從變速箱經第一根傳動軸傳到機械式分動箱,通.過分動箱內的中.央差速器把動力傳遞給二橋內的次級差速器,次級差速器將動力分成前後兩路,向前的一路通.過二橋內的另一差速器將動力傳給二橋和一橋的減速器,向後的一路通入三橋,再經三橋內的差速器將動力傳給三橋和四橋的減速器,各橋減速再通.過半軸將動力傳給車輪。H型傳動結構已在義大利依維柯·菲亞特和奧托·梅萊拉公.司生產的「半人馬座」系列輪式裝甲車上使用,技術成熟。不過,這種傳動裝置對車輛傳動零部件的制.造工藝要求較高,采購成本支出較多。更重要的是,採用該傳動方式的車輛任何一個車軸受到破.壞的話,將導致車輛喪失機動能力,因此目前並不是大型輪式地面武.器的主流設計。

『肆』 一個機械化步兵師有多少人多少裝甲車

一個機械化步兵師也有80-100輛坦克,裝甲車200多...機械化步兵師有兵力大約2萬人..

『伍』 有哪幾種裝甲車

.坦克舊稱「戰車」。是一種具有強大直射火力、高度越野機動能力和堅強裝甲防護力的履帶式裝甲戰斗車輛。它不僅可在復雜地形和惡劣氣候條件下執行多種作戰任務,而且大多數還可在使用核、化學、生物武器的情況下作戰。是地面作戰的主要突擊兵器,主要用於打擊敵坦克及其它裝甲戰斗車輛、摧毀敵反坦克武器與野戰工事、殲滅敵有生力量等。坦克主要由武器系統、推進系統、防護系統、通信設備、電氣設備以及其它特種設備和裝置組成。乘員3-4人,分別擔負指揮、射擊、駕駛、通信等任務。武器系統多裝有口徑105-125毫米的火炮和以電子計算機為中心的火力控制系統及大口徑機槍等,炮彈使用長桿式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有的還裝備有反坦克導彈。推進系統多採用功率為551-1103千瓦的多種燃料發動機、動液傳動裝置和扭桿式懸掛裝置。有的安裝燃氣輪機,採用可調的液氣懸掛裝置。坦克的越野時速達30-55公里,最大行程300-650公里。防護系統中的車體和炮塔的主要部位多採用金屬與非金屬復合裝甲,並配有性能良好的三防(防核、化學、生物武器)、滅火、偽裝等特種防護裝置和器材。坦克按戰斗全重和火炮口徑分為輕型、中型、重型坦克。輕型坦克重10-20噸,火。炮口徑不大於85毫米;中型坦克重20-40噸,火炮口徑不大於105毫米;重型坦克重40-60噸,火炮口徑最大為122毫米。按用途分有主戰坦克、偵察坦克、空降坦克、水陸坦克,掃雷坦克等等。

.主戰坦克主戰坦克是在戰場上擔負主要作戰任務的戰斗坦克。是在20世紀60年代由重型坦克和中型坦克發展演變成的一種具有現代先進技術特徵的坦克。它的火力和裝甲防護力,達到或超過以往重型坦克的水平,同時又具有中型坦克機動性好的特點,是現代裝甲兵的基本裝備和地面作戰的主要突擊兵器。目前世界上裝備的主戰坦克有美國的MIA2、M1,俄國的T-80、T-72,德國的「豹」2,英國的「挑戰者」等坦克。其共同特點是:坦克炮口徑大、射程遠、射速高、威力大;採用復合裝甲、反作用裝甲或其它特種裝甲,防護能力比其它任何坦克都強;裝有先進的火控系統和完善的夜視夜瞄設備,可全天候作戰;可在核、化學、生物戰爭條件下使用;發動機功率大,機動能力強,行駛速度快等。主要性能是:越野時速達30-55公里,最大行程300-1650公里,最大爬坡度約30度,越壕寬2.7-3.15米,過垂直牆高0.9-1.2米,涉水深1-1.4米,潛水深4-5.5米。

.水陸兩用坦克簡稱「水陸坦克」,是可在水上和陸上行駛的兩棲坦克。主要用於在水網稻田地帶、強渡江河和登陸作戰。一般體積較大,車體密閉後可浮在水面。乘員2-4人,戰斗全重從幾噸到十幾噸不等,有的達30噸。裝甲較薄,通常由高強度合金鋼或鋁合金製成,可防槍彈和炮彈破片。坦克上裝有水上推進裝置,利用它可使坦克在水上前進、後退和轉向。水上推進裝置通常有履帶式、螺旋槳式和噴水式。履帶劃水最大時速3-7公里,螺旋槳式和噴水式推進時,最大時速7-13公里。

.掃雷坦克掃雷坦克是裝有掃雷器的坦克。主要用於在地雷場中為坦克開辟通路。掃雷坦克通常在坦克戰斗隊形內邊掃雷邊戰斗。掃雷坦克上安裝的掃雷器有機械掃雷器和爆破掃雷器兩類。機械掃雷器又分為滾壓式、挖掘式和打擊式三種。滾壓式掃雷器利用鋼質輥輪的重量壓爆地雷;挖掘式掃雷器利用帶齒的犁刀將地雷挖出並排到車轍以外;打擊式掃雷器利用運動機件拍打地面使地雷爆炸。爆破掃雷器利用爆炸裝葯的爆轟波誘爆或炸毀地雷。現代一些國家在坦克上安裝了挖掘與滾壓相結合、爆破與挖掘相結合的混合掃雷器。由於磁感應地雷引信的出現,一些國家已開始研製磁感應掃雷器。

.裝甲輸送車也稱「裝甲人員輸送車」,是車內設有乘載室的輕型裝甲戰斗車輛。裝甲輸送車有履帶式和輪式兩種,由裝甲車體、武器系統、推進系統、電氣設備、通信設備和三防裝置等組成。車後有一個可密封的舒適的載員艙。車尾門較寬,便於載員迅速隱蔽地上下車。這種車裝甲較薄,只可防普通槍彈和炮彈破片。車上武器主要是機槍或小口徑機關炮。裝甲輸送車主要用於戰場上運輸步兵,也可運輸彈葯和其它物資,運輸傷員,執行偵察、行軍警戒和巡邏任務。目前大多數裝甲輸送車的戰斗全重為6-16噸,乘員2-3人,載員8-13人,最大爬坡度25-35度,最大側傾行駛坡度15-30度。履帶式裝甲輸送車陸上最大速度55-70公里/小時,最大行程300-500公里,越壕寬可達2.7米,過垂直牆高0.5-1米;輪式裝甲輸送車陸上最大速度可達100公里/小時,最大行程可達1000公里。大多數裝甲輸送車可水陸兩用。

.步兵戰車簡稱「步戰車」,是供步兵機動和作戰用的裝甲戰斗車輛。主要用於協同坦克作戰,也可獨立執行任務。主要特點是具有高度的機動性、較強的火力和一定的裝甲防護力。現裝備的主要是履帶式,動力和傳動裝置,位於車體前部,炮塔安裝在車頂中部,步兵戰斗室設在車體後部。後車門較寬大,多採用跳板式,便於步兵迅速隱蔽地上下車。步兵戰斗室兩側和後車門上開有射擊孔。戰車全重12-28噸,乘員2-3人,載員8-9人。多數能水陸兩用。陸上最大速度65-75公里小時,最大行程600公里,水上最大速度為8公里/小時。車體和炮塔通常由高強度合金鋼或輕金屬合金材料製成,最大裝甲厚度30毫米,正面可防20毫米穿甲彈,側面可防普遍槍彈和炮彈破片。車上通常裝有口徑為20-30毫米的高平兩用機關炮、機槍和反坦克導彈發射架。在機械化步兵(摩托化步兵)部隊中,裝備到步兵班。

『陸』 NFⅤ-1裝甲車由哪些國家合作研製

中國和美國
當時中美蜜月,大家開了不少合作項目
1986年6月中國北方工業公司與美國食品機械化學公司(FMC)共同研製的一種試驗型履帶式步兵戰車。
基礎就是中國的86式步兵戰車,美國提供炮塔,用25毫米大毒蛇機關炮替下了73毫米滑膛炮
86步戰是對bmp1的仿製

『柒』 中國最貴的地面裝甲車是什麼

關注軍事的朋友應該會很熟悉99坦克,它算是自愛中國所有地面裝甲車輛中名氣最大的一個了,各種性能都比較先進,相對應的價格也不菲,保守估計是2349萬人民幣,其實這跟出口到泰國的相比都算不上什麼了。

紅旗17可以說是中國地面裝甲車輛的王者了,雖然價格在中國首屈一指,但跟其他國家出口相比成本還是低了很多的,畢竟這是自行生產的,光是這一個導彈發射車一套下來就可以換4輛99A2了。

『捌』 世界上最先進的裝甲車是什麼型號的

M2「布雷德利」步兵戰車

自從M2「布雷德利」步兵戰車出現後,經過不斷改進,出現多種改進型,其改進型主要有M2A1、M2A2、M2A3等型號。如M2A1型裝備有「陶2」反坦克導彈,並配有新型炮彈;M2A2型採用新的裝甲防護,換裝了大功率發動機,改善了火控系統;M2A3型採用前視紅外感測器,並配裝激光測距儀和車載導航設備,提高了戰車識別能力和命中率。7車體為鋁合金焊接結構,車前部上裝甲和頂裝甲用鋁合金,炮塔前部為鋼裝甲。性能:最大公路速度65千米/小時,最大公路行程483千米,單位功率26馬力/噸。改進型M2A3於1994年8月問世,2000年8月服役。編輯本段發展型號
M3A1/A2/A3/A2DOS騎兵戰車 戰錘布雷德利 M6後衛防空戰車 M7火力支援車
義大利半人馬座坦克殲擊車義大利「半人馬座」輪式裝甲車早在 1990 年就已批量生產了,相信廣大兵器迷對它並不陌生。這種裝甲車由於裝有大口徑加農炮而具有了強大的火力,再加上其輪式底盤出色的公路機動性和較好的越野機動性,使它能夠獨立遂行偵察和反坦克作戰任務,故被人們稱為「輪式坦克」。但是今天我們介紹的不是「半人馬座」的原型車,而是擁有 120 毫米坦克炮的增強火力型「半人馬座」輪式裝甲偵察車。

1998 年,「半人馬座」車的原生產商,義大利依維柯•菲亞特-奧托•梅萊拉集團開始自籌資金研製一種火力更強大的「半人馬座」。這種新車型取消了原車型的 105 毫米線膛炮,取而代之的是一種 120 毫米滑膛坦克炮。 2002 年完成時,新「半人馬座」便成為與最新作戰坦克裝備相同火力的第一種輪式裝甲車輛。

這種新型火炮的彈葯與義大利「公羊」主戰坦克的 l20 毫米火炮彈葯相同,但該火炮採用了 45 倍口徑身管,比大多數坦克的 44 倍口徑身管還長,然而其炮身僅重 2500 千克,比「公羊」主戰坦克的 l20 毫米坦克炮輕了 700 千克。這樣低的重量主要是通過採用最新型高強度特種鋼製作炮身得到的,這種鋼材的拉伸屈服應力達到了 1500 兆帕,也就是說達到了任何最新一代坦克炮所用鋼材的拉伸屈服應力標准。另外,炮管採用了內膛擠壓硬化法並鍍鉻,還安裝了抽煙裝置和熱護套。可以說,這種火炮與當今主戰坦克火炮相差無二。

作為輪式車輛,火炮的後坐力成為影響連續開火和瞄準的主要因素。為了降低後坐力,這種火炮安裝了新式的「胡椒瓶」形炮口制退器 ( 代替 105 毫米火炮的開槽炮口制退器 ) 。火炮的後坐距離減少到 550 毫米 (105 毫米火炮的後坐距離為 750 毫米 ) ,後坐力則減小到 25 千牛。這樣小的後坐力,大多數的輪式車輛都能承受。

新「半人馬座」採用了一種新式的 HITFACT 炮塔,同火炮一樣,這種炮塔也是奧托•梅萊拉公司研製的。炮塔的總體布局類似於原「半人馬座」:將車長位置設置於車輛前部火炮的左側,裝彈手在炮長的後面,炮長在火炮的右側。炮尾布置有 9 發炮彈,車體內還有 26 發炮彈。除了主炮之外,車輛還裝備了 1 挺 7.62 毫米並列機槍,並在車長艙口布置了 1 挺 7.62 毫米的輔助機槍。此外,炮塔的前部兩側各安裝了一組 4 具 Galix 公司的 80 毫米煙幕彈發射器。

新「半人馬座」火控系統也由奧托•梅萊拉公司提供,比以前裝備的伽利略公司的 TURMS 火控系統更加先進。其中車長裝備有義大利伽利略公司的穩定式全景瞄準鏡和 6 具潛望鏡,用於觀察車輛四周,而炮長則裝備有整合第二代熱像儀和激光測距儀的獨立式穩定瞄準鏡,而裝彈手還裝備有 3 具潛望鏡。此外,火控系統還包括有戰場管理系統、全球定位系統和自動跟蹤儀。

主炮在高低俯仰和炮塔轉動時保持穩定,炮塔採用全電驅動方式。這較原「半人馬座」的電動液壓驅動又是一個重要的改進。與全鋼裝甲的原「半人馬座」炮塔不同的是,新車型的炮塔採用了鋁裝甲,而鋼裝甲和復合裝甲板可以附加到鋁裝甲上。因此,這種裝有 120 毫米火炮的 HITFACT 炮塔的基本重量僅為 5.8 噸,大大低於原炮塔的 7.5 噸,即使達到最高防護等級也只有 6.6 噸。

雖說新「半人馬座」基本型的重量僅 25.5 噸,但它的防護力並不差,可全方位防護 l4.5 毫米重機槍穿甲彈的攻擊。此外,它還可以抵擋當量 6 千克 TNT 炸葯地雷在任何一個車輪下和當量 3 千克 TNT 炸葯地雷在車體腹部下的爆炸。當加裝附加裝甲,車重增加到 28 噸時,其 60 度傾角的前部弧形裝甲還可防 25 毫米口徑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的攻擊,車體底部能抵禦當量 6 千克 TNT 炸葯地雷的爆炸。另外,由穿孔鋼板製成的儲物筐還可以加強炮塔尾部的防彈能力。

機動性高是輪式裝甲車輛的一大優勢,「半人馬座」也不例外。新車型的底盤與原「半人馬座」基本相同,即動力艙和駕駛員艙並排設置在車體前部。動力裝置仍採用了依維柯公司的 6V-TCA 型渦輪增壓柴油機,功率為 383 千瓦,但可換裝一種新式 6V 柴油機,功率至少可達 440 千瓦。與 6V-TCA 型柴油機匹配的是德國 ZF 公司生產的有 5 個前進檔和 2 個倒檔,並帶中央可鎖定差速器的 H 型傳動系統。懸架採用麥弗遜式獨立懸掛,越野性能優異。車輛轉向時,通常通過前部兩個車橋進行,但在低速行駛時第四車橋也可輔助轉向,這樣可以減少輪胎磨損並使轉向半徑減小到 9 米。此外,全部車輪都採用泄氣保用輪胎,並裝有中央輪胎充放氣系統。

由此可見,新型「半人馬座」已成為一種具有一定戰役機動能力的、性能非常優越的輪式裝甲車輛。其 120 毫米火炮使它在火力方面可與任何作戰坦克匹敵,但自身重量卻輕得多,新型「半人馬座」輪式裝甲車的確是一輛真正的「輪式坦克」。

義大利陸軍對「半人馬座」輪式裝甲戰車提出的要求是:不僅要具有當代戰斗坦克的火力,還要具有戰略機動性,它必須能夠依靠自身動力在義大利半島的各種地形上高速機動。為了滿足義大利陸軍的這一需求,依維柯公司防務車輛部 (DVD) 與奧托梅拉拉聯合展開研發工作,即為 8 × 8 「半人馬座」輪式車裝備一門能夠發射北約標準的 105 毫米坦克炮彈。義大利陸軍 1989 年從依維柯菲亞特 - 奧托梅拉拉 (CIO) 公司定購的 400 輛「半人馬座」輪式裝甲車將成為迄今為止第一種裝備高膛壓 105 毫米坦克炮輪式裝甲車。

在首批「半人馬座」裝甲車交付部隊僅一年後,即 1993 年, 20 輛「半人馬座」裝甲車便被用於聯合國的索馬里維和行動。隨後,「半人馬座」成為義大利參加在波斯尼亞、阿爾巴尼亞、科索沃及最近在伊拉克的維和部隊的主要裝備。

由於「半人馬座」的出色表現,西班牙陸軍也在 1999 年定購了 22 輛並在 2002 年追加了 62 輛該型裝甲車。第三個裝備該型裝甲車的部隊是埃及陸軍,但他們裝備的是義大利陸軍過剩的「半人馬座」裝甲車。 2000 年,美陸軍向義大利陸軍租借了 16 輛「半人馬座」裝甲車以用於其裝備機動火炮系統前的訓練。租借合同從最初的兩年延長至 2004 年。

1994 年, DVD 採取獨立風險投資方式在「半人馬座」裝甲車底盤的基礎上成功研製了一種步兵戰車的演示車。隨後,義大利陸軍決定將這項計劃繼續下去,並在 1999 年定購了 3 輛這種步兵戰車的原型車,這就是後來的「半人馬座」 VBC 。隨後,義大利陸軍決定裝備安裝有奧托梅拉拉「打擊拳」炮塔和 25 毫米 OerlikonKBA 自動機關炮的步兵戰車型「半人馬座」;義大利陸軍將購買 200 輛該型車。其變型車中的指揮車正在評估,而救護車和迫擊炮運載車正在開發中。另外, CIO 公司正計劃與法國地面武器系統工業集團合作研製工程車。

CIO 公司在 1998 年再次牽頭以獨立風險投資方式研製一種動力性更強的「半人馬座」車。新型車輛採用 120 毫米滑膛坦克炮代替了原有的 105 毫米線膛炮。當該車的原型車在 2002 年一問世即成為世界上第一種與最先進主戰坦克具有相同火力的輪式戰車。

新車所裝備的火炮能夠發射與「公羊」主戰坦克 ( 及同時代坦克 ) 相同的 120 毫米炮彈,與它們不同的是新型車輛的火炮為 45 倍口徑而不是 44 倍口徑。其炮管採用了最新型高硬度炮鋼,張力屈服值為 1300 兆帕,達到了最現代化坦克炮的用鋼水平。炮管為自緊式並進行了鍍鉻處理,配備有抽煙筒和熱護套。

為了降低後坐力,火炮安裝了新型胡椒罐式炮口制退器 ( 代替了 105 毫米火炮的槽式制退器 ) ,將制退效率提高了 25 ~ 30% 。火炮的後坐距離為 550 毫米,少於 105 毫米火炮的 750 毫米,其 25 千牛的後坐力與整車的質量協調一致。

120/45 毫米火炮安裝在有奧托梅拉拉公司研製的新型 HITFACT 炮塔上。炮塔的整體布局與早期「半人馬座」相似,但將車長的位置移至火炮左側,裝填手位於炮長後面,炮長在火炮右側 ( 這一設計與大部分西方坦克相類似 ) 。這一與眾不同的布局來自於早期的「半人馬座」設計,最初設想為採用雙人炮塔和自動裝彈機。但是為了簡化結構並降低成本最終取消了自動裝彈機。載彈量為火炮彈架 9 發,車體內 26 發。

除主炮外,炮塔還配備了 7.62 毫米並列機槍和一挺安裝車長艙口的相同口徑機槍。炮塔正面兩側各有 4 具 80 毫米加里克斯 (Galix) 煙幕彈發射器。

車長配備有伽利略公司的穩定式全景觀瞄鏡和用於側面觀察的 6 具潛望鏡;炮長配備有一具帶第二代熱成像儀和護眼激光測距儀的獨立穩定式瞄準鏡。主炮採用縱向穩定而炮塔為橫向穩定,火炮和炮塔均採用無刷電動機驅動。

與早期「半人馬座」不同的是,新型車輛採用鋁裝甲代替了原有的鋼裝甲,並加入了鋼板和復合裝甲面板。這使得基本的 HITFACT 炮塔重量僅為 5.8 噸。而早期炮塔的重量為 7.5 噸。在加裝附加裝甲後,新炮塔的重量也不超過 6.6 噸。然而,其安裝尺寸,特別是炮塔座圈保持不變,因此新炮塔只需經過些許調整即可替換原有炮塔。

在採用基本配置的情況下,「半人馬座」加上 HITFACT 炮塔的重量為 25.5 噸,能夠抵禦 14.5 毫米重機槍在近距離內發射的穿甲彈。其基本裝甲還能承受 6 千克 TNT 炸葯在任何一個車輪下面爆炸以及 3 千克 TNT 炸葯在車底部爆炸所產生的沖擊。加裝附加裝甲後,整車的重量增加到 28 噸,能夠抵禦從車首 60 度正面弧形區域內射入的 25 毫米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甚至能夠抵禦更大口徑穿甲彈葯的打擊。同時每個車輪能夠承受 8 千克 TNT 炸葯的沖擊,車底部能夠承受 6 千克 TNT 炸葯的爆炸。炮塔後部安裝有裝甲炮塔籃。

新型車的底盤基本與早期「半人馬座」相同,這意味著發動機艙和駕駛艙都位於車體前部的一側。發動機仍採用依維柯公司的 6VTCA 發動機,這種發動機相當於「公羊」主戰坦克 V-12 柴油發動機的一半,許多零部件均能夠與其通用。 6VTCA 發動機的功率維 383 千瓦 (520 馬力 ) ,但是研製新型 6V 柴油發動機的工作仍在進行中,新型發動機將增加一種通用軌道噴射系統,預計能夠將功率提高到 440 千瓦 (598 馬力 ) 。

發動機與採用許可證製造的 ZF 自動變速箱和一套帶有單一中央差速器的 H 式動力傳動系統相結合,變速箱有 5 個前進擋和 2 個倒擋。車輪採用帶梅賽爾液壓彈簧的麥克弗森式懸掛獨立定位。轉向機構採用常規的兩個前橋轉向,但在低速時,第 4 橋也能實現轉向,這將能夠較少磨損輪胎並將轉彎半徑減至 9 米。車輪採用 14.00-20 泄氣保用輪胎,並配有中央輪胎充氣系統 (CTIS) 。

所有這些使得裝備有 HITFACT 炮塔的新型「半人馬座」裝甲車具備輪式裝甲車的作戰機動性能,同時其 120 毫米火炮也能與任何一輛主戰坦克的火力相匹敵。

變型車

VCB-- 「半人馬座」的裝甲人員輸送車車型,採用了包括裝備 25mm 機關炮, 60mm 火炮和 12.7mm 機槍在內多種炮塔。

『玖』 中國裝甲車型號大全

90式履帶裝甲車族
63式履帶裝甲車族
85式履帶裝甲車族
86式履帶步兵戰車
04式履帶步兵戰車
05式履帶兩棲突擊車
05式履帶兩棲步兵戰車
2000式履帶傘兵戰車
92式6X6輪式步兵戰車
09式8X8輪式步兵戰車
08式6X6輪式裝甲防暴車
WZ523型6X6輪式裝甲車

主要就這些了。參數如下:

90式履帶裝甲車:
車長:6.744米
車寬:3.148米
車高:2.376米(含炮塔)
底盤高:0.42米
戰斗全重:14.5噸
單位壓力:0.55千克/平方厘米
乘員+載員:2+13人
動力裝置:1台KHD BF8L413F型8缸渦輪增壓柴油機,最大功率:320馬力
最大公路速度:67千米/時
最大公路行程:500千米
垂直越障高:0.7米
越壕寬:2.2米
爬坡度:60%
側傾坡度:40%
正面裝甲厚:12毫米
武器:1挺54式12.7毫米機槍,備彈:1120發
85式履帶裝甲車:
車長:6.125米
車寬:3.060米
車高:2.586米(含炮塔)
底盤高:0.46米
戰斗全重:13.6噸
單位壓力:0.546千克/平方厘米
乘員+載員:2+13人
動力裝置:1台KHD BF8L413F型8缸渦輪增壓柴油機,最大功率:320馬力
最大公路速度:65千米/時
最大公路行程:500千米
垂直越障高:0.6米
越壕寬:2.2米
爬坡度:60%
側傾坡度:40%
武器:1挺54式12.7毫米機槍,備彈:1120發
63式履帶裝甲車:
車長:5.476米
車寬:2.978米
車高:2.850米(含炮塔)
底盤高:0.45米
戰斗全重:12.6噸
單位壓力:0.57千克/平方厘米
越壕寬:2.0米
其它都與85式一樣
86式履帶步兵戰車:
車長:6.74米(未開防浪板)
車寬:2.97米
車高:1.92米(含炮塔)
底盤高:0.4米
戰斗全重:13.3噸
最大公路速度:65千米/時
最大涉水速度:7千米/時
最大公路行程:510公里
爬坡度:58%
側傾坡度:46%,垂直越障高:0.8米。
04式履帶步兵戰車:
戰斗全重:20噸
最大公路速度:70千米/時
最大水上速度:20千米/時
最大公路行程:550千米
乘員+載員:3+7人
武器:1門100毫米線膛炮(可炮射反坦克導彈)
1門30毫米並列機炮,備彈:500發
1挺7.62毫米並列機槍
2000式履帶傘兵戰車:
車長:5.3米
車寬:2.6米
車高:2.2米(含炮塔)
戰斗全重:8.5噸
載員+乘員:3+4人
最大公路速度:70千米/時
武器:1門30毫米炮
1挺7.62毫米並列機槍
「紅箭」-73D反坦克導彈
92式6X6輪式步兵戰車:
車長:6.73米
車寬:2.86米
車高:2.89米(含炮塔)
底盤高:0.41米
戰斗全重:15噸
載員+乘員:2+11人
動力裝置:1台KHD BF8L 413FCV8型柴油機,最大功率:215馬力
最大公路速度:90千米/時
最大公路行程:800千米
垂直越障:0.5米
越壕寬:1.2米
爬坡度:60%
武器:1門ZPT-90式25毫米機炮,備彈:400發
1挺7.62毫米並列機槍,備彈:1000發
09式8X8輪式步兵戰車:
車長:8米,車寬:3米,車高:2.1米,底盤高:0.4米, 戰斗全重:20噸, 最大公路速度:100千米/時,最大水上速度:8千米/時,最大公路行程:800千米,垂直越障:0.55米,越壕寬:1.8米,載員+乘員:3+7人,動力裝置:一台BF6M1015CP型水冷式柴油發動機,單位功率:16.5千瓦/噸,武器裝備:1門30mm機炮,+1挺並列86式7.62mm機槍+「紅箭」-73C反坦克導彈(射程:3000m,線導),
防護能力:
正面:(常規/披掛裝甲):100m抵禦12.7mm穿甲燃燒彈/1000m抵禦25mm穿甲彈
側面:(常規/披掛裝甲):100m抵禦7.62mm穿甲燃燒彈/100m抵禦12.7mm穿甲彈
後面:100m抵禦7.62mm普通彈

只有這些了,剩下的都找不到參數了!!!
參考資料: 《簡氏 坦克與裝甲車鑒賞指南》

閱讀全文

與一機集團裝甲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陸家嘴金融服務廣場屬於 瀏覽:563
正規原油貴金屬現貨投資 瀏覽:243
做金融的互聯網公司有哪些公司 瀏覽:130
紹興華融證券 瀏覽:32
融資租賃年利率怎麼算 瀏覽:22
銀行理財經理年度思想工作總結 瀏覽:36
訂單融資的起源 瀏覽:177
聯想收購ibm的融資安排 瀏覽:155
黃金期貨合約au1712 瀏覽:608
委託個人投資理財是否合法 瀏覽:562
國外匯款到國內中國銀行代碼 瀏覽:888
在民營企業金融服務講話 瀏覽:173
中國順客隆股東 瀏覽:186
sjs交易所 瀏覽:865
附近的海通證券交易所 瀏覽:934
資產負債率與融資約束的關系 瀏覽:595
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預留權益失效 瀏覽:138
安卓版外匯天眼 瀏覽:407
買理財產品和基金哪一個好 瀏覽:260
理財公司客戶答謝發言稿 瀏覽: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