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誰在進行並購
上市公司並購活動的又一次業績大考交出了成績單。據上證報資訊不完全統計,截至4月28日,兩市合計有超過70家上市公司披露90餘宗收購資產的2015年業績未達到承諾標准,在合計約420宗當年有業績承諾的並購案例中佔比約為20%。其中,有7家公司的8項並購資產於2015年度出現虧損;另有13宗並購資產的業績達標率不到50%。
盡管經營業績受行業形勢的影響較大,但從這90餘宗並購資產分析,其呈現的行業特徵並不明顯。以前幾年最為火爆的游戲資產為例,有公司收購的游戲資產業績大減,未能完成業績承諾,但也有公司收購的游戲資產盈利大增,超出此前的預期。
更多呈現的反而是人為因素的干擾,典型如華誼嘉信。該公司2015年度有5宗收購資產有業績承諾,其中迪思傳媒、東汐廣告和浩耶上海超額完成,波釋廣告也完成了承諾額的97.61%,美意互通則虧損1193萬元,完成率為-144%。華誼嘉信表示,美意互通未完成業績目標的主要原因是因為總經理王利峰不作為導致。
另如美盈森,公司控股子公司(持股70%)深圳市金之彩文化2015年凈利潤為虧損1019萬元,遠低於其承諾額5577萬元。據披露,美盈森日前已經就公司與歐陽宣、西藏新天地投資、深圳金之彩之間股權轉讓合同糾紛,向深圳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並獲得受理。相關訴訟請求顯示,金之彩多次未能按時向公司提交相關財務資料。「這表明公司未能有效完成對並購標的資產的控制。」
數據還顯示,業績承諾未達標者以中小創公司居多,滬深兩市的主板公司合計僅有21家。其中,華宏科技收購標的納鑫重工2015年度實現扣非後凈利潤-961.83萬元,業績承諾完成率-160.31%;科陸電子、美盛文化、寶鼎科技等公司所購標的資產亦於2015年度出現虧損。「中小創公司資本運作較頻繁,業績不達標的概率也相對較高。」有接受采訪的PE人士表示。
多家公司修改補償條款
盡管大多數業績承諾主體選擇了按照約定進行補償,但亦有少數承諾主體並不甘心,試圖通過修改補償條款等方式,延緩或者避免補償責任。
近日一條被稱為「最溫暖承諾變更理由」的微信在財經圈廣為流傳,核心內容是*ST建機對上交所問詢函的回復:「如此次王志榮履行原承諾責任,則會對其造成較大心理負擔,影響其生產經營積極性,並容易導致王志榮以犧牲天成機械長遠發展為代價而刻意追求短期利益……」
簡單查詢可知,2015年上半年,*ST建機收購了天成機械100%股權,原股東王志榮有個三年期凈利潤承諾,其中2015年承諾凈利潤為不低於2550萬元。不料,經審計,天成機械2015年度實際凈利潤僅為968.65萬元,約占當年承諾額的37.99%。在此背景下,公司董事會提議對補償條款進行修改,由此引來交易所的監管工作函。
事實上,*ST建機的類似舉動並不是孤例。據上證報資訊統計,除了*ST建機,今年以來還有深華新、盛路通信等5家公司對業績承諾的補償條款進行了修訂。
以深華新為例,公司的補償責任主體提出將補償期限由2015年至2017年調整為2016年至2019年。據披露,相關標的資產八達園林2015年約完成承諾業績的54%。此外,華伍股份、東材科技均將業績承諾期由「每年」改為「累計」;盛路通信則是選擇了降低承諾金額;而眾生葯業的補償責任主體乾脆選擇了對標的資產進行回購。
還有一家公司更「任性」。騰信股份與年報披露,經董事會審議通過《關於上海萃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業績承諾取消的議案》,但未對終止原因予以說明。另據查詢,公司已於今年1月聘任何非為總經理,而何非正是上海萃品的原控股股東,也是該筆交易的業績補償主體。
在收購標的資產業績不能達標的公司中,對方案修改最為徹底的要數焦作萬方,在買賣雙方的默契配合下,最終通過司法手段取消了該筆交易,上市公司將拿回現金及相應利息,資產方也可以完成對資產的回收。
簡單追溯,2014年8月,焦作萬方以17億元現金收購吉奧高旗下萬吉能源100%股權,後者承諾2014年至2017年的盈利分別不低於0.3億元、3.5億元、5億元和8.2億元,並約定,如承諾期內截至任意一個年度業績考核期滿,全部實際實現的凈利潤之和低於對應的年度承諾凈利潤之和的50%,則公司有權以1元的總價回購吉奧高所持有的全部標的股份。
這份「嚴苛」的業績承諾很快即面臨兌現的考量。至2015年年中即收購完成不到一年,公司即提示萬吉能源存在重大經營風險:至2015年9月,萬吉能源尚未收到2015年的任何勘探服務費,已確定無法完成業績承諾。
「從3000萬一下子蹦到3.5個億,後面更是5個億、8個億,這個利潤正常嗎?」有投行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雖然有經濟環境變化的客觀因素,但真正的症結仍在於「對賭」和「虛高」,即為了在交易時得到高估值,而肆意作出高額的業績承諾。
「這個案例的影響可以說是相當壞的,即使不談操作過程中的種種疑點,僅僅就並購本身來說,如果達到了業績承諾,吉奧高就賭贏了,現在達不到業績承諾,還可以取消交易,賣資產的一方事實上沒有承擔任何風險。」前述投行人士表示。
監管部門嚴加問詢防範風險
如火如荼的並購無疑是整個市場發展的助力,監管部門在為其開放「綠色」通道的同時,也關注到少數公司在並購時的高估值和高業績承諾。深交所相關負責人向本報記者介紹,對於高估值、高業績承諾的問題,其要求公司充分說明評估增值的原因與合理性、業績承諾的具體依據與合理性。
以完美環球收購完美世界為例,收購預案承諾的業績高達7.5億元,且與過往業績差異很大。為此,深交所發函要求公司結合游戲行業發展情況、主要游戲所處生命周期和充值流水情況、儲備的游戲情況等,補充披露作出業績承諾的依據和合理性。
更有部分公司的並購因此未能獲得監管部門的審核通過。如日前重組方案被否決的唐人神,其被否的主要原因即是,根據申請材料所披露的信息,無法判斷本次重組標的公司之一比利美英偉業績的真實性。
另外,一些業績未能達標的並購案例也遭到監管部門的重點問詢。如標的公司業績二度爽約的斯太爾,交易所日前就要求其補充披露公司針對2015年度業績補償協議履行所做的工作,並補充披露標的資產的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等多達22項內容。回查公開信息,斯太爾於2012年底通過定增募資收購了江蘇斯太爾,後者承諾2015年扣非後凈利潤為3.4億元,但最終卻虧損了1057萬元。另外,中安消、深華新等亦收到了交易所的問詢函。
「並購本身是一項高風險的經濟活動,並購資產中出現一些未能實現業績承諾的,這是正常的現象,或出於經濟大環境的因素,或是行業自身的因素,譬如前幾年收購煤炭或者化工、水泥類資產,如今大概率出現虧損。」前述PE人士向記者分析指出,關鍵是防範個別公司通過蓄意高估未來盈利來獲取高估值,「把錢套走了,留給上市公司一堆爛資產。」
Ⅱ 黃曉明的資產到底有多少
黃曉明雖然在電視劇中總是作為“油膩教主”的形象存在,但人曉明哥在現實生活中,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霸道總裁,奇怪就奇怪在現實生活中,他所涉及的產業或企業以及名下的公司,都足以讓他撐起“霸道總裁”這個名頭,但他在電視劇中,飾演的霸道總裁怎麼演怎麼不像,怎麼演怎麼油膩。
1、投資涉及高達60家企業娛樂圈轉行做生意的人不少,但像黃曉明那麼成功的卻不多,趙薇曾經就深陷股票操縱,被罰金額高達30萬,那時候所受牽連的人還有黃曉明,但黃曉明反應及時,在最佳時期給出了正確的聲明,表示自己從來沒有參與過股票操縱,不僅如此,涉及趙薇公司的股票投資,他也沒有參與,最後黃曉明安全的度過了危機。
無論是影視圈還是飯店,黃曉明都有涉足其中,包括電影的投資,以及市場上一些大企業的項目,都由黃曉明作為投資人的身影,當年紅極一時的《中國合夥人》,黃曉明就是其中的一個投資人之一,片子的投資大概也就四千萬元左右,通常票房要在投資的三倍以上才有得賺,而這部電影的票房在5億人民幣左右,算下來黃曉明可謂大賺了一筆,現如今他的身家少說隨便也有十幾億,看來黃曉明真是戲里戲外的人生贏家啊。
Ⅲ 中國有名的動漫公司有哪些
中國有名的動漫公司有:奧飛娛樂、星輝娛樂、美盛文化、小白龍、童石網路、藍帽互動、金添動漫、智高文創、星原文化、夢之城等。
1、奧飛娛樂
奧飛主營業務主要分為四大部分:內容創作、媒體經營、游戲研運、消費品製造與營銷。
從業務類型看,雖然奧飛的泛娛樂轉型已經有幾年了,但目前看玩具製造和嬰童用品仍然是奧飛的主要收入來源,合計佔比達到了8成。其中,動漫類玩具佔比45%,主要包括超級飛俠變形和模型玩具、爆裂飛車、火力少年王悠悠球、零速爭霸四驅車等自主創作的動漫形象相關的衍生品,可見奧飛的低幼向動漫IP的市場號召力。
4、童石網路
童石網路的主要產品和服務為動漫出版物的創作、銷售,動漫 IP、動漫遊戲的製作、運營及運營權授權,手機動漫平台大角蟲漫畫APP的運營。上半年實現經營收入6239.84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69.18%。
(3)美盛文化2019股東擴展閱讀:
當今在中國大陸地區,有許多人將」動漫「的概念與「動畫「的概念混為一談,認為動漫就是動畫,這其實是一種錯誤的觀點。「動漫」確實可以簡化稱為「動畫」,但「動漫」實際上是「動畫」和「漫畫」的結合稱呼,不全是只有動畫。但是由於詞性的模糊和詞語本身具有的雙重屬性,會使人產生不同的誤解,進而產生各種各樣的分歧,所以在具體的作品的使用中應使用「漫畫」和「動畫」或是「漫改」 「原漫畫動畫化」等加以區別。
網路-小白龍動漫文化
網路-童石網路
Ⅳ 公司買自己股票回收的本質作用
可以幫助公司實施並購重組、優化治理結構、穩定股價。
股份回購是指公司收購本公司已發行的股份,是公司實施並購重組、優化治理結構、穩定股價的重要手段,也是國際通行做法。
《公司法》有關公司股份回購的規定進行專項修改,並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此次修訂頗具針對性,如適當補充完善允許股份回購的情形,適當簡化股份回購的決策程序,將回購公司持有本公司股票的上限由5%提升至10%,允許持有期限由1年提升至3年。
(4)美盛文化2019股東擴展閱讀:
有些上市公司還借勢加碼回購。如新湖中寶將擬回購金額由不低於3億元提升至不低於5億元,由不超過10億元,提升至不超過15億元。回購價格也由不超過4元/股修改為不超過4.5元/股。
此外,如吉鑫科技、輝隆股份、美盛文化、拓維信息、精工鋼構、合鍛智能、浙江廣廈等公司也都披露了回購公告。
上市公司掏真金白銀去買自家股票,回購的股份可以注銷,也可以作為庫存股,用於員工持股計劃。簡單來說,實施股份回購,公司股本將會暫時或永久減少,在上市公司業績不變的情況下,每股凈資產將增厚,每股含金量提高。
Ⅳ 北京電影學院明星班為何會成炒股班
黃曉明深夜發表聲明稱:
7月3日證監會就「高勇案」已作出《處罰決定書》,本人沒有參與任何股票操控。
我再次強調,本人不認識高勇,只是委託路某理財。
本人從未參與過「長生生物」股票投資。
本次事件確實是由我理財不謹慎所導致,對此次事件給大家造成的不良影響深表歉意,我一定從中吸取教訓。
8月10日,證監會公布,北京護城河投資發展中心合夥人高勇控制16個賬戶操縱精華制葯股價被開出18億罰單。這卻讓黃曉明出乎意料的上了熱搜。
有自媒體曝出案件披露中的黃某明就是黃曉明,張某霞就是黃曉明母親張素霞。此後又有多家媒體表示從接近監管層人士處對此進行了確認。
據經濟觀察網報道,證監會稽查人員透露,稽查人員在辦案期間曾致電黃曉明,黃曉明曾擠出時間與調查人員見面三個小時。「由於黃曉明平時比較忙,其賬戶一直由母親來操作,現有證據並不能證明其參與或知悉股票操縱行為,因此不會對其追責。」
提到黃曉明,除了他的演員身份之外,不得不提的就是他更是一個成功的商人。那麼,黃曉明的投資版圖長什麼樣?涉及哪些投資領域?有過哪些知名的投資動作?
投資版圖:
投資47家公司,控股28家企業,擔任9家企業法人
黃曉明很早就具有投資意識,頗具投資眼光和商業頭腦,是最會賺錢的明星之一。目前,他的投資領域已經涉及影視文化、商貿、投資、科技、醫療、互聯網、餐飲等眾多領域。
據企查查數據,目前,黃曉明投資的公司有47家,控股的企業有28家,擔任法人的有9家。
據調查顯示,陳坤投資的公司有十餘家,集中在影視、餐飲、文化傳播、美妝等多個領域。陳坤也列於樂視體育的明星投資人之中,同時陳坤還間接持有億藝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億藝投資」)30%的股權。
2017年4月26日,美錦能源(000723.SZ)發布公告,擬通過全資子公司寧波梅山保稅港區美錦美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與恩貝投資、陳坤先生共同發起設立「嘉興中顧嘉迪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基金的整體規模為10.01億元,其中陳坤認繳出資5億元人民幣,首期實繳金額為5000萬元。
2015年6月8日,龍星化工推出非公開發行預案,公司擬以不低於10.34元/股的價格發行不超過8636.36萬股,募集8.93億元資金,全部用於償還銀行貸款。龍星化工定增發行對象就包括陳坤以及陳坤持股的億藝投資,當時陳坤擬斥資1000萬元,參與龍星化工的定增,億藝投資斥資1600萬元,認購154.74萬股。但2015年12月29日龍星化工公布終止定增公告,陳坤與A股的運作擦肩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