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綠地集團破產了嗎
截止2020年11月10日,綠地集團沒有破產,並且在2020《財富》中國企業500強中綠地位列第21位。
綠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1992年7月18日,是中國市場化改革浪潮中誕生的代表性企業之一。公司於2015年實現A股整體上市。
自2012年以來,綠地已連續9年躋身《財富》全球企業500強行列,2020年位列176名,再創歷史新高度。在2020《財富》中國企業500強中綠地位列第21位,在2019達沃斯論壇期間發布的全球最具價值500品牌榜中綠地位列第165名。
(1)綠地控股集團2017年報擴展閱讀:
2019年,綠地西北圍繞集團戰略部署和制定的各項指標任務,深入推進項目運轉、土地獲取、存量去化、新盤銷售、資金回籠、管理提升、人才引進等各項工作,實現了業績的全面增長,全年完成銷售355億元,回款261億元,凈利潤保持在10%,再創綠地西北歷史新高。
綠地集團董事長李薊稱,這些成績背後,除了國家政策引導、區域交通運輸體系完善、集團層面支持等因素外,還離不開綠地西北的經驗積累。
李薊認為,過去開發商要解決的是人民居住生活品質的問題,現在是向解決城市發展定位轉型。「整個房地產行業也在不斷迭代發展,未來還會有更大的空間。
尤其這次疫情發生後,人們對房屋品質、功能又會產生新的訴求點,我們需要考慮的是如何實現引領發展。」在他看來,所有的產業都要與時俱進,所有問題就不再是問題。
② 綠地控股集團規模大嗎
綠地房地產主業的開發規模、產品類型、品質品牌均處於行業領先地位,特別是在超高層、大型城市綜合體、高鐵新城、特色小鎮、會展中心、現代產業園等領域優勢明顯,對我國城鄉建設和房地產發展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目前,綠地房地產開發項目已遍及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130多個城市,建成和在建的超高層城市地標建築近30幢,包括已建成的江蘇第一高樓綠地紫峰大廈(450米)、已結構封頂的武漢綠地中心(500米);投建大型城市會展場館項目12個,展覽面積超過250萬平方米,並與漢諾威、巴塞羅那等國際會展業巨頭開展深度合作 ;落地高鐵「城際空間站」項目超過20個,成為中國高鐵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③ 綠地集團負債9000億,曾經最厲害的房企到底怎麼了
最簡單的一個原因就是違規銷售,無限制的擴張,這是最不科學的一件事,總想的是拆東牆補西牆的日子,這樣的一家企業早晚是要頂不住的,只要是資金斷裂,擴張再多是沒有什麼用處的,因為根本不會有什麼改變的,綠地集團後續的一個管理就出現了混亂,沒有一個好好的目標,或者說想一口吃成一個胖子這就是下場,事情太著急了不是一件好的事情的。
再就是後來的一些管理理念,如果存在違規銷售即便是再好的一些東西也是不會被認可的,有時候真的是做好一家企業也是不容易的,綠地要是在後期能夠加強自己的管理這就是最好的一種選擇,不過現在好像是大家對他的印象不是很好了,因為之前好多不好的事情都聚集在一起了,再好的印象也會慢慢地退出了大家的視野。
所一說一家企業的管理關鍵就是資金不能斷裂,在就是有著很好的管理方案,這就是事實。也是必要條件!
④ 綠地集團 是哪家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的如有年報請麻煩一並提供,萬分感謝!
是房地產公司
⑤ 綠地集團是世界500強
是的,別懷疑。綠地在西南都已經深耕17年,品牌保障沒得說。
⑥ 綠地集團是國企嗎
是國資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上市公司
綠地集團是中國第一家也是目前(截止2013年)唯一一家躋身《財富》世界500強的只以房地產為主業的企業集團。2015年位居《財富》世界500強第258位 。
綠地集團房地產開發項目遍及全國主要省區市,特別在超高層、大型城市綜合體、高鐵站商務區及產業園開發領域遙遙領先,目前的世界十大高樓近一半來自綠地。2014年實現經營收入超過42,51.51億元,較上年增長3.7%,預計2015年經營收入突破5000億。
(6)綠地控股集團2017年報擴展閱讀:
房地產開發經營作為綠地集團的核心主導產業,房地產開發規模、產品類型、品質品牌均處於全國領先地位;特別在超高層、大型城市綜合體、高鐵站商務區及產業園開發領域遙遙領先;建成和在建超高層城市地標建築達17幢,其中4幢高度位列世界排名前十。
在確保房地產行業領先地位的同時,綠地集團積極發展能源、金融等次支柱產業。其中,能源產業作為第二支柱產業,已形成涵蓋煤炭生產、加工、儲運、分銷及石油倉儲、運輸、銷售等在內的完整產業鏈。
⑦ 綠地集團市值萬億
不可能?最多千億!不過綠地牛逼的很!房地產車子什麼都做。望採納謝謝
⑧ 綠地集團的營業收入
綠地集團7月18日向其透露,集團上半年業務經營收入超過843億元,同比增長50%,發展業績創下歷史新高。2011年房地產開發項目遍及全國23個省47個城市,在建面積近3400萬平方米。
綠地集團方面表示,早先提出2012年沖刺「世界企業500強」的戰略目標有望提前實現。消息還稱,綠地的全年業務經營目標為1800億元,並力爭達到20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