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股份 > 海底光纜運營實現運營上市公司

海底光纜運營實現運營上市公司

發布時間:2021-06-07 23:08:43

Ⅰ 大西洋海底光纜是怎麼連接的

1962年,第一顆通信衛星升入太空,為人類開辟了新的信息通道。和電纜通信相比,衛星通信的優點極為鮮明。電纜只能在兩點之間進行點對點通信,而通信衛星卻可將地球上大部分地方聯系起來。

通信衛星的電話容量遠遠大於海底電纜。國際通信衛星-V號可允許12000對電話用戶同時講話,還能同時傳送兩路電視,在這方面,海底電纜望塵莫及。衛星通信又極為廉價,這使海底電纜相形見絀。價格上的差異使人們感到越洋通信將是通信衛星的天下,海底電纜遲早會被廢棄。

然而,通信衛星也不是沒有缺點。通信衛星處於赤道上方約35860千米處,電話信號從地面到衛星再返回需花1/4秒鍾的時間。如果一個電話經由兩個衛星傳送,延遲時間將大大延長。衛星壽命僅為8年,衛星發射常有失敗的情況,衛星和地面站維修也增加了使用費用等。

光纜在征服了近距和中距海域之後,開始向遠程進發了,1988年底投入商業運營的大西洋海底光纜TAT-8,全長5872千米,是連接美國、英國和法國的海底信使。TAT-8能同時傳送3.7萬路電話,這一容量是國際通信衛星-V號的三倍多。TAT-8比第一條穿越大西洋的電話電纜TAT-1的容量大1000倍,但直徑僅為2.1厘米。TAT-8的敷設成功,開通了光纜越洋的道路,在它後面,TAT-9、TAT-10相繼到位,履行信使職責。TAT-11、TAT-12、TAT-13也已提上日程。日益發達的光纖通信和衛星通信,將把人類帶入一個新世紀。

Ⅱ 虛擬運營商龍頭股有哪些虛擬運營商上市公司名單

虛擬運營商概念股(相關個股)
朗瑪信息:是一家致力於電話語音增值以及音視頻娛樂社區的開發、運營和服務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主營業務為社區性語音增值業務。
天音控股:是中國最大規模、最具影響力的移動通信產品分銷商之一。現擁有摩托羅拉、諾基亞、三星、索尼愛立信等知名品牌手機的全國一級代理權,並已成為摩托羅拉、諾基亞戰略合作夥伴,同時又是摩托羅拉、三星等多個國際和國內知名品牌的指定維修代理商,亦是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最主要的行動電話及相關服務供應商。
蘇寧雲商:是中國3C(家電、電腦、通訊)家電連鎖零售行業的領先者,是國家商務部重點培育的「全國20家大型商業企業集團」之一。
二六三:是一家國內領先的主要面向中小企業和商務人士的綜合通信服務提供商,專注於增值電信行業中的通信服務業務,致力於為用戶提供功能豐富、成本低廉的商務級通信交流服務。
神州泰岳:是國內最強和最知名的BSM軟體開發商、BSM解決方案提供商和BSM服務提供商,擁有國內規模最大、技術實力最強的BSM技術團隊。
鵬博士:主要從事電信增值服務、安防監控、網路傳媒業務,擁有獨立的研發、生產、采購和銷售系統,具有獨立完整的業務及自主經營能力。
北緯通信:是一家專業的移動數據增值服務運營商及移動通信領域綜合軟、硬體系統產品提供商。公司通過與移動電信運營商合作,藉助移動電信運營商的網路通道,通過簡訊、彩信、彩鈴、手機上網和語音雜志等形式為用戶提供豐富多彩的信息和娛樂服務。
拓維信息:主要從事電信行業軟體開發及無線增值業務,是目前國內為數很少的集電信行業軟體開發和無線增值服務於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
三五互聯:國內通過SaaS模式為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提供軟體應用及服務最主要的提供商之一。
恆信移動:是國內唯一一家同時擁有地面服務網路與運營商信息業務平台的公司,主要從事移動信息產品的銷售與服務,擁有河北省最大的移動信息產品銷售服務網路,是中國移動行業信息化服務提供商的佼佼者。

Ⅲ 5g牌照發放後,同時為三大運營商供貨的都有哪些公司(A股上市公司)

一共162隻。

在鍵盤精靈輸入5G:

Ⅳ 中國原來的通訊運營商有七家分別是什麼

中國電信
隨著電信市場逐漸開放,中國電信傳統優勢被分拆,確立了三大重點業務:一是占壟斷地位的固定電話;二是光纜及光纖出租;三是互聯網業務。
中國電信組建了數據通信網路,並先後建成了分組網、DDN網、幀中繼/ATM網,以及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ChinaNet),可以提供全方位、全業務的數據通信服務,奠定了中國信息化的網路基礎。
ChinaNet是中國最大的公用Internet網,1996年ChinaNet骨幹網建成,全網共32個節點。到2000年底,ChinaNet國內總帶寬已達到800G,覆蓋全國230多個城市,能在所有電話通達的地方提供接入服務。國際出口總帶寬突破2G。同時與ChinaPAC、ChinaDDN、ChinaFRN、幀中繼網聯通,用戶可以選擇電話撥號、分組交換網、幀中繼以及專線入網。2000年下半年ChinaNet進行大規模擴容,進一步提供多層次的通信服務,如IP-VPN,IDC、ChinaNet全國、全網漫遊服務等。
為進一步推進互聯網在中國的應用與發展,中國電信策劃發起了「政府上網」、「企業上網」、「家庭上網」三大跨世紀工程,並合作推出了外匯核銷、網上報關、電子報稅、電子銀行、電子證券、遠程醫療、遠程教學等網上應用。
1994年,中國電信數據通信局成立,負責ChinaNet的規劃、建設、運營、管理工作,並對中國電信全國性數據業務的開發和經營進行統一組織和策劃。依託網路資源和電信基礎設施,建成了IP、DDN、X.25等數據通信網,以及多種資源平台和應用平台。
網路建設的同時,數據通信業務也取得長足發展。中國電信數據通信用戶每半年翻一番,由94年的僅有2000戶發展到2000年底達1555萬戶;全國性的集團用戶超過130家,遍及政府、銀行、海關、稅務、企業、院校、金融等領域。2001年6月底,則達2274萬戶。
中國電信簡介
中國電信集團公司於2000年5月17日正式揭牌。中國電信集團公司是在原郵電系統實行政企分開、郵電分營,並且將尋呼、移動、衛星等業務從原中國電信中分離出去後組建的特大型國有企業。中國電信集團公司注冊資本為2220億元人民幣。目前主要經營國內、國際各類固定電信網路與設施,包含本地無線環路,基於電信網路的語音、數據、圖像及多媒體通信與信息服務;以及相關的系統集成、技術開發等業務。中國電信集團公司下設31個全資省級企業、6個控股和參股企業和5個直屬單位。
聯通冷落數據
中國聯通是國內唯一的全業務運營商,其業務涵蓋了移動話音、固定話音、無線尋呼、數據通信及衛星通信等基礎電信業務和增值業務。
考慮到當前數據業務在整個電信收入中所佔份額還很小,聯通未來業務發展仍以話音為主、數據為輔。聯通選擇了IP+ATM的技術路線,試圖組建一個融合話音、圖像和多媒體業務的統一骨幹平台。
1999年3月,聯通獲得了經營國際互聯網業務的資格,標志著開始進入數據通信市場。
2000年8月16日,剛剛在紐約和香港成功上市的中國聯通宣布成功開通互聯網與數據通信業務。
聯通在招股說明書中稱,將改造重組為「提供包括移動通信、尋呼、長途電話、數據和Internet服務在內的綜合電信服務運營商」。
從2001年8月1日起,聯通在全國范圍內開通無線數據業務——「聯通在信」(UNI-INFO)。
目前,中國聯通數據網已經覆蓋中國127個城市,並開通165專線接入業務,在北京、上海等74個城市開通165撥號接入業務。預計9月份,聯通165撥號接入城市將達到129個,10月份IP電話將達到220個。
然而,選用何種技術來構建數據網路,聯通內部存在著較大分歧。這主要是對數據通信效益的疑慮,同時也與聯通的市場定位有著密切關系。
本身是打破壟斷的產物,聯通卻有著致命的缺陷:不能經營固話業務。聯通缺少管道和接入網資源,這兩樣差不多都被中國電信獨家佔有。而沒有固話網路的綜合性電信運營商是長不大的。
聯通的業務重心仍然在已經成熟的移動通信上。截止今年6月底,聯通的行動電話用戶已經超過3000萬,市場佔有率達到26.3%。長途電話注冊用戶224萬戶,銷售各種電話卡1426萬張。互聯網帳號及卡用戶累計達到117.4萬戶,是去年底的2.8倍。目前聯通在固話上總投資為7億,其中重慶1.2億,成都1.8億,天津4億;在GSM移動業務上投資約1000億人民幣,在CDMA上預期投資是121億美元。
中國聯通移動通信網經過近6年已基本建成了全國性GSM網,容量達到3400萬戶,開通城市328個,同時開通了42多個國家和地區62個運營商的國際漫遊業務。CDMA網路將於今年底正式開通運營,第一期工程總容量將達1330萬戶,覆蓋全國31個省、區、市近300個城市。計劃到2005年聯通的CDMA用戶達到5500-6000萬戶,市場佔有率達到35%。
聯通簡介
中國聯合通信有限公司成立於1994年7月19日,在全國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設立了300多個分公司和子公司。2000年6月21日、22日,中國聯通股份有限公司分別在紐約和香港掛牌上市。未來幾年,中國聯通將堅持「兩新、兩高、一綜合」(建立新機制、建設新網路、採用高技術、實現高增長、發展綜合業務)的發展戰略,以移動通信、數據通信、國際國內長途通信為重點業務,努力建設成為一個國際一流的電信企業,為推動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做出貢獻。
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的行動電話業務比較
電信運營商 用戶數(2001.6)市場佔有率覆蓋地區網路類型
中國移動9590萬73.7%所有地(市)和絕大多數縣(市)GSM
中國聯通3030萬26.3%開通城市328個GSM、CDMA
移動過渡
可以說,移動網是增長最快的網路之一,用戶數已突破6500萬。隨著中國移動奠定了無線話音業務的主導地位,數據通信將成為下一個增長點。
中國移動互聯網(CMnet)在規劃上是一個IP網路,2000年3月開始啟動,主要為GSM用戶提供基於WAP的移動互聯網業務。5月17日,CMnet實驗網開通,一期工程在全國31個省會城市設骨幹節點,可提供話音、數據、圖像、多媒體等移動寬頻信息服務。
與網通不同,中國移動的數據網並沒有把建設重點放在傳送網基礎設施上。在接入網方面,CMnet受傳輸限制,其GSM本地網允許手機用戶接入到骨幹。但是,通過GSM無線信道與NAS對接的方式將導致業務部署上的困難。在突發環境下,9.6K的串列速率不能滿足高速接入的「最後一公里」要求。
目前,GSM只能承載低速的電路型數據業務,它必須向提供高速接入的第三代移動通信過渡。
2001年7月9日,醞釀已久的中國移動GPRS業務在全國16個省的25個城市試商用,容量為40萬,預計於今年10月份正式向用戶開放。
與傳統的基於電路交換的數據業務相比,GPRS(通用無線分組業務)具有永遠在線、按流量計費、語音數據自由切換等特點。作為向第三代過渡的一個方案,GPRS適用於正蓬勃發展的移動數據業務。
國外權威機構測算,CDMA在支持數據通信方面較GPRS有技術優勢,但在WCDMA還未投入使用的情況下,擁有世界最大GSM網的中國移動惟一選擇就是GPRS。GPRS手機在測試時經常出現機體溫度過高、基站切換時數據丟失的現象。中國移動的GSM網頻寬最多支持1億用戶,如果再與GPRS分而用之,是否能堪重負?
推出「移動夢網」以後,中國移動對自己在價值鏈中的定位就很清楚:做基礎平台提供商,明確提出了與ISP收入分成方式,上海移動、廣東移動和北京移動已從2月起就短消息、移動數據與應用供應商利潤共享。隨著無線數據傳輸技術日益成熟,簡訊息服務催生出巨大的移動商機。
截止6月底,中國手機市場有1.17億用戶,數據業務如手機短消息僅佔1%,而這個比例將可能變成80:20。隨著下一代分組交換網的出現,數據業務到2003年將占整個移動業務的45%。
信息產業部數據表明,今年手機簡訊息的發送量將達到100億條,市場價值達10億元。中國移動去年短消息是2.5億條,今年預測目標10億條。而簡訊息只是移動互聯網中的金山一角。
移動簡介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是在分離原中國電信移動通信網路和業務的基礎上新組建的國有骨幹企業,2000年4月20日正式成立,注冊資本為518億元人民幣,共有員工11.45萬人。中國移動在我國18個省(區、市)設有全資子公司,並全資擁有中國移動(香港)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移動由信息產業部實行通信行業管理;財務關系隸屬財政部;實行國家計劃單列,公司的長遠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分別納入國家通信發展整體規劃和年度綜合計劃。
吉通後來居上
吉通是最早涉入數據通信領域的公司之一,7年風雨把吉通打造成中國第二大數據通信提供商。
其主要業務:通過光纖和微波及專線連接的互聯網接入、幀中繼及非同步數據傳輸、包括虛擬主機、伺服器託管、VPN的增值服務以及國際、國內長途IP電話。
自1994年成立起,作為「金橋工程」唯一業主,吉通「更多承載了中國電信業的歷史」。
「以天蓋地」,吉通從衛星業務切入,擁有180個衛星地面站和近萬余公里的光纖資源,傳輸帶寬達622M。「更多是在做一個備份的需要」,覆蓋光纖網到不了的區域。
1995年互聯網對吉通是一次轉機。當年9月,金橋網作為國內兩大互聯網單位之一,獲得國際信道出口權,這就打破了ISP領域中國電信獨家壟斷的局面。
「再劃里程牌的話,當屬IP電話」,數據和語音開始結合。1999年5月17日,開通IP電話試驗網,專注於數據業務的吉通找到了切入電信運營商的契機。2000年吉通又正式獲得了經營IP電話的許可權。
吉通IP電話總埠數1000E1,已通達全國110多個城市、190個國家與地區,並可在30餘個國家國際漫遊。2001年8月9日,吉通與美國iPass公司合作開通150多個國家的全球漫遊167撥號上網特服號。
從1999年開始,吉通先後在16個城市建設了ATM/FR網路,開始由初期的衛星通信網為主向光纖傳輸網為主過渡。目前吉通骨幹網全國有110個接點,總長一萬多公里,傳輸帶寬達到155M,並將擴容至622M,出口總帶寬150M,即將擴容至460M。預計到明年年底之前,會完成40G的光纖網建設。初步形成了骨幹網、省網和城域網的三層網路優化結構,並將向高速寬頻綜合業務通信網演進。
吉通獲得的電信業務許可證有:VAST及微波通信業務(1995年)、Internet國際、國內業務(1996年)、ATM/FR國際、國內業務(1999年)、IP電話國際、國內業務(2000年)。
以產品鏈,吉通的數據業務分為三大塊:Internet接入業務;幀中繼和VPN,僅次於中國電信,覆蓋全國20個城市;主機託管業務,全國128個城市。
據IDC去年底統計,數據業務每年增長率為25.6%。1999年,中國整個數據業務收入是1.6億美金,2004年會達到5億;接入市場是1.5億,到2004年將達4億。
「不是說我們要瞄準過去,而是瞄準未來。」
吉通簡介
吉通通信有限責任公司是經國家經貿委批准,1994年1月12日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冊成立,由彩虹集團公司、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公司、國投電子公司等國內電子、通信和金融業的十家大型國有企業參股組成的股份制企業,歸口信息產業部領導。吉通公司是國家公用經濟信息通信網的業主,承擔金橋工程的建設、運營和管理。吉通目前全國有128個分公司,2000餘人。
網通數據夢想
兩年前的毅然選擇使網通崛起。在ATM和IP兩種「路線斗爭」中,IP Technology最終成為贏家。以IP為核心競爭力,戰略專注於數據業務的寬頻骨幹網路運營商網通做著一個寬頻的夢想。
中國數據通信100%的增長率令網通興奮不已。數據業務將在網通佔主導地位,佔到網通營業收入的一半或以上。網通希望能擷取10%的數據份額。
骨幹建設
數據業務是網通重要的發展策略。當然,這個主導地位並不是從一開始就確立的。去年數據業務在網通的營業收入中只有25%,更多的還是來自語音。隨著骨幹網建設投產,網通的數據比重就會起來。
網通的網路建設可以分為兩個層次。一是基礎網路建設(Infrastructure),全國鋪開,做運營商的運營商。2000年12月28日,網通基於IP協議和密集波分復用技術(IP/DWDM)的全光纖寬頻互聯網CNCnet開通並投入運營,全長8490公里,帶寬40G,連接中國東部17個重點城市。經過三期工程,網通網路已經覆蓋中國120多個城市,骨幹網總長度12000公里,未來將達二萬多公里。
一套是屬於業務網路建設,語音、專線、VPN、衛星等客戶需求,從城域網、骨幹網到國際線路網、海底光纜一系列建設。網通建成了VoIP網路、國際幀中繼網路和國際局,擁有355M國際出口帶寬,互聯網專線接入提供2M至622M的速率埠,並支持SDH、ATM、DDN、FR、衛星等多樣化接入。
國際帶寬業務是一個長期戰略。網通積極參與APCN2、中美二號光纜等建設。2001年7月15日,海纜施工船「福星號」徐徐放下中國網通國際海纜,網通成為中國電信之後,在中國大陸第二個擁有國際海纜和登陸站的電信公司,將主要為各國運營商提供傳輸層面的帶寬資源與服務。
寬頻接入
2001年是網通的寬頻接入年。網通的股東構成讓人浮想聯翩:利用鐵道的全國骨幹網和廣電的城域有線網,加以IP技術改造,就可以解決全國聯網和地區接入。但這只是「邏輯推理的理想結果」。
網通有步驟地規劃了從城域網到接入網的建設過程。從去年起,網通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開始城域網建設,目前已經在全國17個城市全面展開,有10萬用戶。比較成功的如浙江寧波。
此前曾有人對網通的40G光纖骨幹網不以為然,容量再大也不能把優勢延伸到用戶桌面。如今,網通掀起了小區巷戰的接入戰火,「合作模式非常積極」,用戶數目標是800萬到1000萬。網通已各地社區實現寬頻接入,進行注資重慶寬頻網、與國家信息中心合作等上下游舉措。與廣電合資的杭州網通信息港大獲成功,不到6個月已經接入1萬個客戶。網通的「杭州試驗」將能復制,並綿延到全國。
「運營商的運營商」也離不開虛擬運營商的合作。網通給鐵通、世紀互聯提供帶寬出租。網通跟中國移動、吉通甚至和訊、tom.com合作,為各地ISP提供漫遊和國際出入口服務,推行「ISP聯盟計劃」。
「我們是建架一個大的網的網。」網通希望一起讓市場的生物鏈各個環節更豐富,希望IP行業共榮共存。「網路經濟是個生態經濟,寬頻就是這個生態系統中最基本的草。」
網通簡介
1999年2月11日,在國務院總理辦公會上,由中國科學院、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鐵道部、上海市政府提出的「中國高速互聯網路示範工程」項目得到了肯定。4月9日,根據國務院及主管部門的有關文件,四方召開會議,決定聯合成立中國網路通信有限公司以承擔高速互聯網路示範工程的建設和運營工作。這次會議成為中國網通的第一次董事會。8月6日,獲得國家工商局頒發的營業執照,從而宣告了中國網通信的誕生。中國網通致力於新一代電信基礎設施建設,提供全方位寬頻電信服務。
中廣衛觀望
我國的衛星事業起步於1965年。而真正的衛星通信從80年代中期開始。1984年4月8日,第一顆「東方紅二號」地球靜止軌道通信衛星發射成功。目前,我國已升空9顆通信廣播衛星,中廣衛、東方衛星、鑫諾的國內三顆,亞洲衛星公司三顆,亞太三顆。
作為國字頭第一大衛星公司,中國廣播通信衛星公司再次受到關注,從去年就開始的中國衛星通信集團組建已經進入尾聲。衛通希望通過購並、合作,3、5年內成為亞太地區最大的衛星運營企業,國內份額佔到70-80%。中廣衛的數據業務期待著「大的整合」。
國內VSAT通信業務在90年代初主要服務於話音。隨著固定電話網飛速發展,VSAT通信逐漸萎縮。90年代中期,無線尋呼聯網促進了VSAT在低速數據通信中的應用。近年,VSAT通信開始與互聯網和多媒體相結合,提供高速互聯網接入、互動式遠程教育等服務。
1998年,就在廣州信網通掀起衛星接入市場波瀾的時候,中廣衛仍在爭論做不做。去年10月步雙威後塵,中廣衛開始衛星互聯網業務試運行,採用美國休斯DirctPC,推「中星在線」高速衛星接入和多媒體廣播服務,400K包月2500元,雄心勃勃要營造中國「最e的家庭」。2001年2月份正式商業運作。
中廣衛網路資源基本上有三大塊:75%左右骨幹網,去年底已經開通;百分之十幾做接入網,進行大半年了;剩下不到10%做在中美海底光纜事故中嶄露頭角的CDN(衛星和內容分配網路)。
十幾年來,國家一直對中廣衛大力政策傾斜和扶持。中國電信目前租用中廣衛的「東方紅三號」星23個轉發器(該星共24個轉發器),用於一部分話音業務的傳輸備份,這也是中廣衛的主要收入來源。「我們提供衛星信道,聯通的45M出口也是通過我們做的。」
在中廣衛中星在線總經理黃銳看來,出口帶寬比衛星信道本身的成本更大,衛星信道價格「剛性比較大」,衛星一上天15年成本就定在那兒了。眾所周知,衛星接入具有不對稱性,標稱值400Kbps,其下行和上行業務量比值約為8∶1。跟DDN、ISDN等傳統接入模式相比,中廣衛有一些優勢;但對ADSL、小區網、城域網等,成本比它們高,競爭力就有問題,只能「敵進我退」,因為衛星「手比它伸得遠」,而且實施快,「它還沒到那個地方,我先用著,用了二年你來了我讓你唄。」
意識到衛星通信市場本身有限,在全球的份額也就15-20%,中廣衛「絕不僅僅做一個衛星接入」,尋求全業務發展。有光纜骨幹網(象吉通當年走的路),也在爭取3G牌照。有ISP執照的中廣衛將「馬上拿到IP電話的許可」,號碼是17930;也在申請2.5G(頻率)的無線接入牌照。中廣衛正准備與一些ISP、ICP合作,把內容通過衛星信道廣播到小ISP或離用戶較近的局端。另一個方向,則是遠程教育。
中廣衛簡介
中國通信廣播衛星公司(ChinaSat)成立於1985年,在國家工商管理局登記,是國內首家運營衛星通信廣播業務的國有企業,現資產總額達12.3億元人民幣,隸屬於信息產業部。中廣衛現擁有「中星6號」、「中星8號」兩顆衛星。其中「中星6號「已在軌運營。公司經營多套VSAT系統,各種單、雙向用戶站已達2000個,服務於民航售票、海洋預報、地震監測、金融咨詢、期貨證券、話音通信以及無線尋呼和高速數據全國聯網等業務。受國家主管部門委託,中廣衛與「全球星」衛星移動通信系統簽署投資與合作協議,負責國內衛星移動通信業務的運營工作。為進一步促進國民經濟信息化進程,中廣衛正著力基於衛星通信技術的多媒體通信系統、寬頻高速數據傳輸系統以及衛星農村電話系統的開發。
鐵通老兵新傳
在七大電信運營商中,「黑馬」鐵通是最有可能跟中國電信在數據通信上「有一拼的」。鐵通很有底氣,「我們的數據網規模和中國電信相當」,鐵通技術總監周惠林說,數據業務「比固話的(10%)要大」。
繼全國范圍的放號和實現互聯互通之後,數據業務將來「絕對是鐵通的第二大賣點」。以其骨幹網、接入網為承載,路內的MIS信息管理系統也將「浮出水面」。
全程全網
進入電信市場,鐵通的最大的優勢:「全程全網」;採取了「人海戰術」,7萬人分布在12萬公里的線路上;還有政策優勢,「鐵路也是國家壟斷企業,允許鐵通利用鐵路的經營權進行光纜建設。光纜跟著鐵路走,設計、勘察、鋪設線路都很簡單了,不需要租地、征地。」
鐵通擁有全國三大通信網之一,擁有7萬公里鐵路沿線的通信網路和12萬公里的長途通信線路,其中干線光纜7萬公里,數字微波1.2萬公里。電話已覆蓋中國500多個城市、700多個縣城和集鎮。鐵通還開通運營了36個城市的互聯網以及1300多個城市的無線尋呼網。其採用最新技術的電視電話會議網,已經覆蓋全國70多個大中城市。
哪裡有鐵路,哪裡就會有鐵通。
鐵通投入運營後,向鐵路和社會公眾提供:固定電話、國內長途、本地電話、傳真和電報、接入服務、尋呼乃至衛星和有線電視電話會議系統、全國范圍內公共數據傳送及通信網路元素出租出售等通信業務。鐵通還將利用其專網優勢,大力發展大客戶戰略。鐵通2001年經營收入目標60億元人民幣;使本地電話用戶突破500萬戶,發展1萬個大客戶;發展互聯網撥號用戶10萬戶,新增尋呼用戶50萬戶。
但全國一張網並不能撒腿就跑。鐵路專網雖是全國第二大通信網,但只覆蓋鐵路沿線;採用不同技術分叉保護,而不是象電信公網以環網拓樸結構迂迴保護;帶寬有限;本地網薄弱,遠不是一個「電信級」的網路。要滿足公網的要求,鐵通尚需對傳輸網、交換網、數據及多媒體網和城域網等進行改造。
2001年7月12日,鐵通「不失時機」開通了京滬穗高速環9800公里、400G帶寬的DWDM/SDH光纖骨幹網一期工程。西南、西北和東北、東南等幾個環正加緊建設,預計11月底將全面開通。
鐵通400G光纖骨幹網的戰略意義大於實質性內容,它為鐵通提供綜合電信服務奠定了基礎,鐵通將來提升和拓展話音、數據業務預設了潛台詞。
最大的商機是網源出租。「國家只允許中國電信、聯通和鐵通三家電信運營商網源出租」。在這方面「我們有一些優點,因為網越大,越調度張路才能發揮你的優越性。但是,由於我們剛建成,特別是接入部分還有一些困難。」
本地接入網是鐵通面向社會發展電話用戶的基礎,也是鐵通的薄弱環節。今年初,鐵通即啟動本地網擴容改造工程,主要發展光纖接入、用戶數字環路等接入網技術,使本地交換能力達到1500萬線。
「路權內外」
由於歷史的原因,鐵路通信一直承擔著鐵路路內部系統的通信服務。鐵路如今正在為第四次全國大提速做准備,對於通信服務有著更高的要求。
正是為了滿足鐵路運輸實時管理系統的需求,鐵通開始建設數據網。「當時叫X.25(一種廣域網分組交換模式),有2500多條線的規模。」鐵通初期數據網的規模與中國電信不相上下,「包括各自的設備廠商,我們都是相互了解的。中國電信剛開始建的是3萬路埠,我們鐵道部5萬啊!」
不過,由於建了幾個專網,鐵通數據網的發展速度有限,數據業務在鐵通有很大的特殊性,仍在「路內」奔突。
目前鐵通的數據網已經完成了三期工程改造,基本覆蓋全國大中小城市,「有一千個節點,幾萬個埠」,主要是為鐵路運輸的管理信息系統(TMIS)、客票聯網系統(PMIS)、實時跟蹤系統(DMIS)等服務。此外,鐵通為大的IP運營商提供線路服務,為大客戶提供幀中繼、ATM-PVC/SVC、VPN等業務。為讓IP電話網覆蓋更多城市,鐵通還啟動了IP電話網的擴容。
以四大基礎工程———交換網1500萬線、以京滬穗高速環為基礎的全國寬頻網、高速互聯網以及基於全國統一平台的綜合信息服務系統為依託,鐵通希望自己扮演一個電信綜合信息服務商的角色。
鐵通簡介
中國鐵道通信信息有限責任公司是經國務院批准,信息產業部核准,國家工商管理局注冊,由鐵道部控股(51%)、全國14個鐵路局等共18家股東(合計佔49%)共同出資組建的國有大型電信運營企業。公司是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獨立法人實體。鐵通在全國4個直轄市和29個省會城市設有分公司,總資產136億元,注冊資本103億元,員工近7萬人,專門從事固定電話、互聯網、數據通信等業務。鐵通目前由鐵道部直接管理,同時接受國務院電信行業主管部門的行業管理。

Ⅳ 生產海底光纜的上市公司

1、中天科技:中天科技在20世紀90年代初進入光纖通信領域,現已形成電信、電力兩大主營產品產業鏈,涉足投資、置業、酒店服務等行業。

集團核心企業江蘇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於2002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譽為中國特種光纜第一股。公司主營業務包括光通信、電力傳輸、新能源、海底光電傳輸。

2、通光線纜:公司於2002年1月29日成立。公司經營范圍為:生產銷售半導體晶元,光有源、無源器件,電子線纜,

計算機軟體開發;經營本企業自產品及技術的出口業務和本企業所需的機械設備、零配件、原輔材料及技術的進口業務。主要產品為通信用高頻電纜、航空航天用耐高溫電纜。2006年曾被評為「江蘇省高新技術企業」。

3、富通鑫茂:公司成立於1997年9月16日,是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准於1997年9月29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首次公開發行。

公司控、參股子公司十餘家,以天津為核心分布於津、川、魯、冀、滬等省市,涉及光通信、計算機系統集成、智能化工程、金融等行業,業務客戶遍布全國及歐美地區,其中光通信是公司的主營業務。

4、東方線纜:公司位於中國大陸海岸線中段,經濟發達的長江三角洲南翼,毗鄰上海、杭州,具有得天獨厚深水良港的北侖。

公司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國家創新型試點企業。我們致力於電力、建築、通信、石化、軌道交通、風力發電、核能、海洋油氣勘采、海洋軍事等領域的光、電、復合纜的設計、研發,製造,安裝和技術支持。

5、亨通光電:江蘇亨通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是亨通集團有限公司的核心企業之一,是一家專業研發生產光纖光纜、光棒、各類光器件與光接入設備的國家級重點高新技術企業,

公司佔地面積15萬平方米,擁有員工7850人,2008年光纜銷售量約700萬芯公里,市場佔有率達18%左右,產銷量已連續多年在國內排名第二。

Ⅵ 美國at&t與中國移動有什麼區別

1、發展歷史不同

美國AT&T:AT&T的前身是由電話發明人貝爾於1877年創建的美國貝爾電話公司。1895年,貝爾公司將其正在開發的美國全國范圍的長途業務項目分割,建立了一家獨立的公司稱為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

1899年,AT&T整合了美國貝爾的業務和資產,成為貝爾系統的母公司。該公司一直是美國長途電話技術的先行者。

1984年,美國司法部依據《反托拉斯法》拆分AT&T,分拆出一個繼承了母公司名稱的新AT&T公司(專營長途電話業務)和七個本地電話公司(即「貝爾七兄弟」),美國電信業從此進入了競爭時代。

1995年,又從公司中分離出了從事設備開發製造的朗訊科技和NCR,只保留了通信服務業務。1996年,美國電話電報公司實驗室搬到美國新澤西州弗倫翰公園,這里原來是石油巨頭埃克森美孚的地產。

1996年,美國電話電報公司又將通訊設備製造部門和貝爾實驗室分離出去,成立了朗訊技術公司,同時還把電腦生產部門分割出去成為一家獨立的公司。

2000年10月25日,AT&T公布了今後兩年內一分為四的改組計劃。根據它所經營的業務,成立的4家新公司分別是AT&T商業服務公司、AT&T消費者服務公司、AT&T無線通信服務公司和經營有線電視業務及網際網路接入服務的AT&T寬頻公司。

中國移動:1987年11月18日,第一個模擬蜂窩行動電話系統在廣東省建成並投入商用。1994年3月26日,郵電部移動通信局成立。1995年,GSM數字電話網正式開通。1996年,行動電話實現全國漫遊,並開始提供國際漫遊服務。

1997年09月03日,中國電信(香港)有限公司在香港注冊成立,後改名為中國移動(香港)有限公司,再改名為中國移動有限公司。1997年10月23日,中國電信(香港)有限公司首發股集資約 42億美元,分別於紐約證券交易所和香港聯合交易所掛牌上市。

1998年06月04日,中國電信(香港)有限公司正式完成收購江蘇移動的權益。1999年4月底,根據國務院批復的《中國電信重組方案》,移動通信分營工作啟動。

1999年11月02日,中國電信(香港)有限公司完成約20億美元的股票發行和6億美元的於2004年到期的美元全球票據的發行。1999年11月12日,中國電信(香港)有限公司正式完成收購福建移動、河南移動和海南移動的權益。

2000年06月28日,中國電信(香港)有限公司更名為中國移動(香港)有限公司。

2、業務不同

美國AT&T:為國內國際提供電話服務。利用海底電纜、海底光纜、通信衛星,可聯系250個國家和地區,147個國家和地區可直接撥號。提供商業機器、數據類產品和消費類產品。提供電信網路系統。各種服務及租賃業務。它還為政府提供產品和服務。該公司非常重視科研和開發新產品。

中國移動:國內漫遊、國內長途、本地通話。2018年10月24日,北京移動推出免費的「來電免打擾」業務。

3、部門設置不同

美國AT&T:美國電話電報公司有8個主要部門 :貝爾實驗室、商業市場集團、數據系統公司 、通用市場集團 、網路運營集團、網路系統集團、技術系統集團、公司國際集團。

中國移動:中國移動經過持續的創新運營,已經形成了以無線音樂、手機閱讀、手機游戲、手機視頻、手機動漫、互聯網、電子商務、位置、12582等九大基地和中移物聯網公司等專業公司為主體的增值業務發展格局。

Ⅶ 請問海底光纜中繼器是怎麼供電的

眾所周知,盡管光纖速度快、帶寬足,但是信號傳送距離有限。由於光存在衰耗,它不能無限制的傳送下去。

所以,為了實現長距離傳輸,需要在中間加中繼器(信號放大器)。而中繼器,是需要用電的。所以,就要用到「遠供電源設備」。

Ⅷ 如何運營好一家上市公司

運營好一家上市公司需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要有足夠的資金儲備。公司的各方面發展都離不開自金儲備。只有擁有足夠的資金才能滿足各方面的物質需求。
第二,要善於選拔員工,並且傾聽員工的建議。優秀的員工是公司不斷發展的動力。而員工的建議往往能夠反映公司發展方面的不足,因此要善於聽取員工的建議,不斷改進公司的發展方案,這樣才能讓公司更好地發展。
第三,要有創新精神。無論是公司的體制還是營銷策略等公司的各方面管理,都應該緊緊跟隨時代的潮流,不斷地進行創新。這樣才能夠被人們所接受,而不至於被時代所淘汰。
最後,要運營好一家上市公司,不單單是老闆一個人的事情,需要的是這個公司所有成員的共同努力。因此,公司的每一個人都應該努力為公司做出貢獻。作為公司的領導人也應該有長遠的考慮和遠大的發展目標,只有這樣才能保持公司的不斷進步。

Ⅸ 2019年了光纖融接還有前景嗎

——原標題:2019年中國光纖光纜行業市場分析:5G將催生海量市場需求,多元化業務助推發展

5G技術不斷拓展 光纖光纜行業市場競爭更激烈

未來,各項服務將生成海量數據,而5G需要藉助光纖來傳輸這些數據。盡管全球各地的運營商都將有自己的部署方法,但是它們都不約而同地將光纖作為首選介質。隨著4G和5G網路無線接入點的不斷拓展,會需要越來越多的光纖來滿足這些網路的需求。

光纖在網路基礎設施中占據重要地位。伴隨著5G技術的普及,國內也有眾多光纖領域的技術力量加入,光纖光纜行業越來越受到市場關注,這也令市場競爭更加激烈。

不過,在5G的部署尚未成熟前,光纖企業還需要經歷一段由4G向5G過渡的陣痛期。

1、5G催生光纖需求激增

1970年,美國康寧公司發明了首款低損耗光纖,如今,康寧已製造出超過十億芯公里的光纖。

康寧公司表示:「未來,各項服務將生成海量數據,而5G需要藉助光纖來傳輸這些數據。盡管全球各地的運營商都將有自己的部署方法,但是它們都不約而同地將光纖作為首選介質。」

在2019世界移動大會·上海(MWC2019上海)上長飛光纖光纜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長飛光纖」)也面向全球發布了5G全連接戰略。

長飛光纖執行董事兼總裁庄丹在大會上公開演講時表示:「光纖作為5G智能時代的神經網路,將隨著未來5~10年5G建網周期放量增長。當5G從NSA到SA組網演變後,全球光纖需求將上量。」

5G萬物互聯在帶來數據成倍增長的同時,還將為工業互聯網的發展注入動力。當今企業正面對資源競爭、技術挑戰、供需不平衡等困境,數字化轉型是突破這些瓶頸、實現價值創造的關鍵途徑。

5G網路超高速率、超大帶寬、超低時延等特點將從工業到消費領域,給社會各行各業帶來通信效率的質變,並催生出如無人駕駛、智能工廠、遠程醫療等新型應用場景。

光纖產品也在5G網路傳輸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為當人們在使用無線網路聊天、工作、看電影或者玩游戲時,各個無線節點實際上是通過大量光纖網路相互連接的。

而隨著4G和5G網路無線接入點的不斷拓展,就會需要越來越多的光纖來滿足這些網路日益增長的需求。日內瓦大學教授尼古拉斯·吉森(NicolasGisin)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5G意味著更多更加高速的網路通信,也就是需要更多的無線連接,比如自動駕駛和遠程式控制制,這就需要更多的光纖來滿足連接。」

與此同時,5G承載網也對光纖光纜提出新挑戰。針對5G承載網路密集組網架構集中化、雲化大帶寬網路、高網路效率的特點,長飛光纖發布的新戰略,將通過5G高密度及大帶寬接入,提供覆蓋從骨幹網到接入網的全系列光纖產品,形成5G端到端的全場景連接解決方案。

2、光纖市場寒冬尾聲將近

工信部發布的中國光纖光纜長度數據顯示,在2013年~2018年之間,接入網光纜長度佔比快速提升,從2013年的47%提升至2018年的66.7%;2013年~2018年,光纖光纜新增長度為2638萬公里,其中接入網光纜佔比為80%。

2013-2018年中國光纖光纜組成結構佔比統計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今年年初,中國移動啟動了超過1億芯公里的光纜采購招標項目,設置最高投標限價超過百億元人民幣規模,不過單價創下新低。野村證券的報告指出,中移動此次采購是迎合光纖入戶及4G升級的需要,進一步的5G網路需求並未在此次招標上反映。

不過明年起需求端可能開始有所好轉。中信建投的研報顯示,預計中國5G前傳網路將可能累計帶來光纖光纜新增需求約2.45億芯公里,該需求2019年將會有部分釋放。同時預測,2019年、2020年國內整體光纖的需求分別達到3.38億芯公里和3.48億芯公里規模。

傳統光通信龍頭企業中天科技今年4月底披露的財報顯示,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自2018第三季度以來,處於連續下滑狀態。與此同時,公司的產品正在從「有線」轉向「無線」,希望轉型成為信息通信產品與方案綜合服務提供商。

中天科技的競爭對手,亨通光電今年一季度的增速也明顯低於去年。財報顯示,2018年,亨通光電實現營收338.66億,同比增長30.50%,歸母凈利潤25.32億,同比增長20.27%。但2019年一季度,亨通光電實現營收67.99億,同比增長僅7.45%,歸母凈利潤4.57億,同比減少5.18%。

3、多元化業務助推發展

長飛光纖預計,2019年全球光纖需求量約在5.2億公里,2023年將增長到6.5億公里。未來五年,全世界要鋪設的光纖長度約30億公里。

在包括長飛光纖、亨通光電、烽火通信、富通集團和中天科技在內的中國五大大光纖廠商中,長飛光纖是唯一一家擁有三種預制棒工藝路線和技術的公司,並實現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鏈。2018年長飛光纖財報顯示,光纖和光纖預制棒的毛利率就高達49.43%。

市場研究顯示,在光纖產業鏈中,對光棒生產技術的要求最高,占整個產業鏈成本的
70%。與此同時,由於國內光棒反傾銷政策增加了國外進口光棒的采購價格,因此擁有光棒生產能力且光棒自給率較高的企業將具備一定競爭優勢。

五大光纖廠商中,富通集團是國內唯一擁有光棒全合成法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生產的光纖光纜產品主要供應給三大電信運營商,是國內三大電信運營商中國移動的主要供應商之一。

烽火通信在光纖通信技術、數據通信技術、集成電路技術等深度融合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公司正在積極踐行「雲網一體」的轉型戰略。今年的世界移動大會上,烽火通信提出了「泛在、超寬、開放、隨需」的新一代智慧光網(SMART
ON)解決方案。

中天科技是國內光電纜品種最齊全的企業,主營光纖通信和電力傳輸。公司在國內率先建成海底光纜完整生產線,擁有海底光纜製造的核心技術,旗下子公司中天科技海纜有限公司是國內第一家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海底光纜廠商。

亨通光電與中天科技同屬於光通信行業龍頭企業,市值相差不到30億元、規模體量以及業績水平都較為接近。亨通光電於2003年上市,2014年至2017年,亨通光電股價從3元左右漲至33元的最高價,成為一隻「白馬股」。公司的海纜製造產業已初具規模,公司下屬子公司海洋光網主要從事海底光纜的研發製造,公司在國際海洋市場上承接海底光纜訂單已突破了1萬公里。

在光纖需求疲弱,價格下跌的背景下,各家公司都在尋求業務的多元化。

光通信模塊領域是一個潛在的投資機會。包括長飛光纖、亨通光電和中天等企業已經在該領域進行布局,並且已經形成相應的解決方案。近兩年來,長飛光纖推出了一系列應用於數據中心的模塊,亨通光電則戰略性的布局硅光子模塊領域,並且已經具備100G硅光模塊能力,而中天也推出了100G、400G等不同類型的光模塊產品,完成從無源到有源的戰略轉型。

此外,作為承載全球95%以上國際數據的海纜,近年來隨著數據中心以及帶寬流量的飛速增長,全球范圍內開啟了新一輪的新建海纜熱潮,與此同時建設於20世紀初的第一批海纜已經逐漸步入生命周期的晚期,可以說未來幾年海纜市場將迎來巨大機會。

在海纜業務方面,中天和亨通光電較早進入該領域。亨通在2018年就實現了萬公裏海底光纜交付的里程碑,並於上個月宣布尋求收購華為海底光纜業務。長飛光纖也正是看到了這樣的市場機會點,於2018年初與江蘇寶勝科技成立合資公司,正式進軍海纜市場。

不過券商表示,海底光纜的市場容量仍然較小,呈現寡頭壟斷的局面,主要存在於浙江和福建等地部分民營轉型機構的介入,但海底光纜的好處是受周期的影響較小。

閱讀全文

與海底光纜運營實現運營上市公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招商基金高端理財 瀏覽:742
阿里巴巴最大股份是 瀏覽:312
武漢城市圈棉花交易市場有限公司 瀏覽:503
80年一分硬幣回收價格 瀏覽:744
郵儲紅色系列貴金屬 瀏覽:987
海航集團信託貸款 瀏覽:139
基金專業理財產品 瀏覽:962
淘寶優惠券傭金插件 瀏覽:811
郵政分公司金融崗位 瀏覽:592
優灝金融服務費 瀏覽:968
股轉協議股票 瀏覽:409
網上銀行理財產品論文 瀏覽:516
別人股票漲自己的股票不漲 瀏覽:315
以為杠桿培育新動力 瀏覽:221
鐵路總公司是全球最大非金融公司 瀏覽:792
金融服務專業屬於什麼類 瀏覽:364
基金持倉越來越多 瀏覽:563
杠桿系數說法 瀏覽:699
建信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電話 瀏覽:467
微金所是什麼理財產品 瀏覽: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