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雍正的溫裕皇後是誰
原型是孝敬憲皇後。孝敬憲皇後(1681年6月28日-1731年10月29日),生於康熙二十辛酉年五月十三日,烏喇那拉氏,雍正帝原配妻子,滿洲正黃旗人,內大臣費揚古之女。
康熙三十年(1691年)被康熙帝賜封給當時的皇四子胤禛為嫡福晉。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生雍貝勒嫡長子弘暉。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弘暉不幸過世,得年只有八歲。
雍正元年(1722年)冊為皇後。雍正九年(1731年)戊戌九月二十九日崩逝。乾隆二年,與雍正帝合葬於清泰陵。謚號:孝敬恭和懿順昭惠庄肅安康佐天翊聖憲皇後。歷史無純元皇後此人,「溫裕皇後」歷史上並非歹毒之人,而且十分受人尊敬。
(1)金柱集團茲留柱女兒擴展閱讀:
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烏喇那拉氏出生,大約比雍正帝小三歲。
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奉康熙皇帝命令與皇四子胤禛成婚,賜冊為胤禛的嫡妻。
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康熙帝在內城東北修建府邸、賜雍和宮(當時稱四爺府)。
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三月二十六日(4月17日),生下嫡長子弘暉。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三月,康熙皇帝第一次給胤禛封爵位為多羅貝勒。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六月初六(8月17日)弘暉不幸過世,得年只有八歲(自此未再有生育)。
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康熙賜皇家園林圓明園給多羅貝勒胤禛。康熙四十六年十一月,多羅貝勒胤禛開始恭請康熙皇帝幸雍和宮附設花園圓明園進宴用膳,嫡福晉侍宴。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康熙封貝勒胤禛最高爵位為和碩雍親王,烏喇那拉氏自此賜冊為嫡福晉。
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朝鮮國王所派使臣回國後,表明大清康熙皇帝的意旨:「(胤禛二哥)允礽之子弘皙頗賢,難於廢立(太子)允礽」;或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亦表明康熙皇帝當時意旨:「弘皙甚賢,故不忍立他子,而尚爾貶處允礽矣」。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在暢春園駕崩前宣詔嗣位和遺命:嫡長孫弘皙得康熙鍾愛封和碩親王爵。二十日,雍親王胤禛登基,是為雍正皇帝。十二月十一日,雍正最早尊爵的侄輩是(原皇太子)允礽的第二子弘皙為多羅理郡王。
雍正以康熙遺命,令弘皙攜他的福晉、以及子弟遷至皇城外位於京郊昌平的鄭各家莊王府藏身入居,命人以禮相待弘晳及其眷屬,以隆重禮數安排至距皇城外二十里的鄭各家莊王府定居,雍正亦命令上千名的兵丁家臣奴僕保護理郡王弘皙的鄭各家莊王府。
弘皙亦於奏摺中多次稱呼本是叔父的雍正為:皇父。雍正帝與理郡王弘晳關系融洽。雍正在宮中特撫養允礽的幼齡子女:弘、弘皖、永璥、和碩淑慎公主,收為雍正帝的養子女。
雍正元年(1723年)二月,雍正恭上康熙聖祖仁皇帝謚號廟號禮成,雍正遣官致祭岳鎮海瀆長白山。
❷ 故宮金鑾殿的蟠龍金柱上刻了什麼字有什麼含義
太和殿內抱柱上的對聯是「帝命式於九圍,茲維艱哉,奈何弗敬;天心佑夫一德,永保言之,厥求厥宇」;
大意是天帝命治理九州,雖艱難不敢怠慢;上天保佑,同心同德求安寧;建立中正之道,功業宏偉.
❸ 故宮金鑾殿的蟠龍金柱上刻了什麼字有什麼含義
太和殿內抱柱上的對聯是「帝命式於九圍,茲維艱哉,奈何弗敬;天心佑夫一德,永保言之,厥求厥宇」;
大意是天帝命治理九州,雖艱難不敢怠慢;上天保佑,同心同德求安寧;建立中正之道,功業宏偉。
❹ 清朝康熙年間人物列表
女兒
皇長女(1668年—1671年),康熙七年十一月二十生;十年十月殤,時年三歲。母庶妃張氏。
皇二女(1671年—1673年),康熙十年三月初九生;十二年二月殤,時年三歲。母庶妃董氏。
皇三女,固倫榮憲公主,母庶妃馬佳氏。
皇四女(1674年—1678年),康熙十三年二月初十生,康熙十七年殤,時年五歲。母庶妃張氏。
皇五女,和碩端靜公主,母貴人兆佳氏。
皇六女,固倫恪靖公主,母貴人郭絡羅氏。
皇七女(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六月初一生,八月即殤。母德妃烏雅氏。
皇八女(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十九生,閏六月殤。母皇貴妃佟佳氏。
皇九女,固倫溫憲公主,母德妃烏雅氏。
皇十女,固倫純愨公主,母庶妃那拉氏。
皇十一女(1685年—1686年),康熙二十四年九月二十七生;二十五年五月殤。母溫僖貴妃鈕祜祿氏。
皇十二女(1686年—1697年),康熙二十五年閏四月二十四生,康熙三十六年二月卒,時年十二歲。母德妃烏雅氏。
皇十三女,和碩溫恪公主,母敬嬪章佳氏。
皇十四女,和碩愨靖公主,母貴人袁氏。
皇十五女,和碩敦恪公主,母敬嬪章佳氏。
皇十六女(1695年—1707年),康熙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生;四十六年十月殤,時年十三歲。母庶妃王氏。
皇十七女(1698年—1700年),康熙三十七年十二月十二生;三十九年十一月殤,時年三歲。母庶妃劉氏。
皇十八女(1701年),康熙四十年十月十八生,不久即殤。母和嬪瓜爾佳氏。
皇十九女(1703年—1705年),康熙四十二年二月十四生;四十四年二月殤,時年三歲。母襄嬪高氏。
皇二十女(1708年),康熙四十七年十月初九生,十二月殤。母庶妃鈕祜祿氏。
養女,固倫純禧公主,聖祖弟恭親王常寧長女,母庶福晉晉氏。
康熙兒子們的福晉:
皇長子愛新覺羅·胤禔:
嫡夫人伊爾根覺羅氏,尚書科爾坤之女;
繼夫人張佳氏,總兵官張浩尚之女;
妾吳雅氏,郎中巴奇納之女妾關氏,麻色之女;
妾錢氏;
妾阮氏,雅圖之女;
妾郭氏,郭永之女;
妾晉氏,達色之女;
妾范氏,二格之女;
妾王氏,王忠之女;
妾高氏,高登科之女。
皇次子愛新覺羅·胤礽:
嫡福晉瓜爾佳氏,都統、伯石文炳之女。
側福晉李佳氏,輕車都尉舒爾德庫之女。
側福晉李佳氏,不詳。
側福晉程佳氏,程世福之女。
側福晉王佳氏,不詳。
側福晉林佳氏,不詳。
庶福晉劉佳氏,不詳。
庶福晉范佳氏,不詳。
庶福晉唐佳氏,不詳。
妾劉氏,不詳。
妾錢氏,不詳。
妾邱氏,不詳。
妾祁氏,不詳。
妾朱氏,不詳。
妾裴氏,不詳。
皇三子愛新覺羅·胤祉:
嫡福晉董鄂氏,都統、勇勤公鵬春之女;
側福晉田氏,筆貼式敦達理之女;
妾王氏,桑格之女;
妾富察氏,外富阿之女;
妾伊爾根覺羅氏,噶爾漢之女;
妾完顏氏,牧長二格之女;
妾李氏,李先隆之女;
妾奇德里氏,員外郎、參領薩哈廉之女;
妾朱氏,朱鼐程之女;
妾吳氏,吳美之女;
妾陳氏,陳富榮之女。
皇四子愛新覺羅·胤禛:
孝敬憲皇後,烏喇那拉氏,內大臣費揚古的女兒。雍正九年九月,崩。
孝聖憲皇後,鈕祜祿氏,四品典儀凌柱的女兒,康熙五十年八月庚午,生乾隆帝。乾隆四十二年正月,崩,年八十六。
敦肅皇貴妃,年氏,巡撫年遐齡的女兒,雍正三年十一月,崩。三子,福宜、福惠、福沛,一女,皆殤。
純愨皇貴妃,耿氏,管領耿德金女。雍正間,封裕嬪,進裕妃。乾隆時,尊為裕皇貴太妃。乾隆四十九年崩。一子,弘晝。
齊妃,李氏,知府李文燁女。三子,弘盼、弘昀,弘時,只有弘時活了下來,其他兩個皆殤;一女,下嫁星德。
謙妃,劉氏,管領劉滿女,生於康熙五十三年。雍正上台後,封其為謙嬪,乾隆時尊為皇考謙妃,生一子,果毅親王弘瞻。
寧妃,武氏,知州武柱國女。雍正十二年甲寅五月二十四日卒,追封為寧妃。
懋嬪,宋氏,主事金柱女。生二女,皆殤。
李貴人(?—1760年),雍正七年封貴人,乾隆二十五年庚辰卒。
郭貴人(?—1786年),雍正初年封為郭常在,雍正七年進位郭貴人。乾隆五十一年正月卒,奉安於泰陵妃園寢。
安貴人(?—?),卒於乾隆十四年四月到十五年底之間,奉安於泰陵妃園寢。
海貴人(?—1762年)雍正三年為常在,十三年進為海貴人,乾隆二十六年十二月卒,奉安於泰陵妃園寢。
張貴人(?—1732年)初入宮為常在,雍正十三年四月晉封張貴人,雍正十三年四月二十一日卒。
老貴人
那常在,雍正十三年前卒,暫安於田村,後奉安泰陵妃園寢。
李常在,雍正八年已進宮,封為李答應,雍正十年閏五月進位李常在。乾隆五十年十一月尚健在,奉安於泰陵妃園寢。
馬常在(?—1768年),雍正七年七月已入宮,稱馬答應,雍正八年一月進位馬常在。卒於乾隆三十三年夏,奉安於泰陵妃園寢。
春常在,生卒年不詳,奉安於泰陵妃園寢。
高常在(?—?),雍正七年四月已入宮,稱高答應,八年十一月,稱高常在。約卒於雍正十年七月到十二年底之間,暫安於田村,後奉安泰陵妃園寢。
常常在(?—1732年)雍正七年一月已入宮,雍正十年八月卒,暫安於田村,後奉安泰陵妃園寢。
顧常在(?—1729年)雍正七年四月已進宮,為常在。雍正七年九月卒,暫安於田村,後奉安泰陵妃園寢。
蘇答應,雍正四年七月進宮,可能卒於雍正七年八月以後。
吉常在,原稱吉官(吉官女子?),葬在妃園、泰陵、泰東陵之外,待考。
英答應,原稱蘭英,葬在妃園、泰陵、泰東陵之外,待考。
汪答應,葬在妃園、泰陵、泰東陵之外,待考。
德答應,葬在妃園、泰陵、泰東陵之外,待考。
蘇格格,生卒年不詳,奉安於泰陵妃園寢,疑為蘇答應。
張格格,生卒年不詳,奉安於泰陵妃園寢。
伊格格,生卒年不詳,奉安於泰陵妃園寢。
張格格,生卒年不詳,奉安於泰陵妃園寢。
雲惠,葬在妃園、泰陵、泰東陵之外,待考。
皇五子愛新覺羅·胤祺:
嫡福晉:他塔喇氏(員外郎張保之女)
側福晉:劉佳氏(劉文煥之女);瓜爾佳氏(碩色之女)
庶福晉:馬佳氏(馬三合之女);白佳氏(白玉之女);錢佳氏(管領土完整錢加官之女);張佳氏(張喚文之女)
皇六子愛新覺羅·胤祚,幼殤
皇七子愛新覺羅·胤佑:
嫡福晉納喇氏,副都統法喀之女;
側福晉納喇氏,六品牧長韓楚翰之女;
側福晉巴爾達氏,管領噶爾賽之女;
庶福晉李佳氏,李聯科之女;
庶福晉伊爾根覺羅氏,包衣、參領伯霸之女;
庶福晉富察氏,西特庫之女;
庶福晉陳氏,管領薩哈塔之女。
皇八子愛新覺羅·胤禩:
嫡妻郭絡羅氏,和碩額駙明尚之女;
妾張氏,張之碧之女;
妾毛氏,毛二格之女。
皇九子愛新覺羅·胤禟:
嫡妻棟鄂氏,七十之女;
妾劉氏,劉大之女;
妾兆氏,瑪納哈之女;
妾郎氏,郎圖之女;
妾周氏,周大之女;
妾完顏氏,王達之女;
妾朱氏,朱大之女;
妾佟氏,佟大之;
妾陳氏,陳大之女。
皇十子愛新覺羅·胤俄:
不清楚
皇十一子愛新覺羅·胤禌,幼殤
皇十二子愛新覺羅·胤祹:
★胤祹★嫡福晉:富察氏2(太保、大學士、伯爵馬齊之女)
側福晉:方佳氏5(四品典衛方文彬之女);管佳氏1(管有倉之女)
庶福晉:王佳氏1(王德政之女);李佳氏1(輕車都尉車爾特之女);邁氏(員外郎九格之女);陳氏(陳大麻之女)
妾:李氏1(李大之女);姚氏1(管領瑪色之女)
皇十三子愛新覺羅·胤祥:
胤祥一輩子有多少妻妾不得而知,但做親王以後,封誥命的有嫡福晉一個,側福晉三個,庶福晉兩個。嫡福晉兆佳氏,尚書馬爾漢之女;側福晉富察氏,佐領僧格之女;側福晉烏蘇氏,頭等護衛金保之女;側福晉瓜爾佳氏,郎中阿哈占之女;庶福晉石佳氏,領催庄格之女;庶福晉納喇氏,輕車都尉吳爾敦之女。
可是從他和嫡福晉生兒育女的數量來看,他和嫡福晉兆佳氏的感情非常非常好,已經到了專寵她一人的地步。他的嫡福晉兆佳氏所生的孩子,不論男女,不論有沒有成人,從康熙四十六年到到雍正三年,除去孝期三年,14年當中,兆佳氏共生子女7人 。
皇十四子愛新覺羅·胤禵:
嫡福晉完顏氏 侍郎羅察之女
側福晉舒舒覺羅氏 員外郎明德之女
庶福晉伊爾根覺羅氏 典衛西泰之女
側福晉伊爾根覺羅氏 二等護衛石保之女
妾吳氏 常有之女。
皇十五子愛新覺羅·胤禑:
嫡福晉:瓜爾佳氏(都統石文炳之女)
側福晉:瓜爾佳氏(員外郎博色之女)
庶福晉:杜氏(護軍校五爾之女)
皇十六子愛新覺羅·胤祿:
嫡福晉郭絡羅氏,三品官品級能特之女;側福晉李氏,楊達色之女;側福晉朱氏,朱兆書之女;側福晉納喇氏,三等護衛六十八之女;側福晉張氏,張存仁之女;側福晉胡氏,胡宗顯之女;側福晉薛氏,佛保之女;庶福晉富察氏,郭禮之女;庶福晉王氏,在爾漢之女;庶福晉廖氏,廖洪柱之女。
皇十七子愛新覺羅·胤禮:
嫡福晉鈕祜祿氏,果毅公阿靈阿之女;側福晉孟氏,達色之女。
皇十八子愛新覺羅·胤祄,幼殤
皇十九子愛新覺羅·胤禝,幼殤
皇二十子愛新覺羅·胤禕:
嫡福晉鄂勒特氏,噶爾卡思多羅郡王阿保之女;
側福晉崔氏,崔士桂之女;
側福晉周氏,蒙色之女;
庶福晉王氏,和索禮之女。
皇二十一子愛新覺羅·胤禧:
嫡福晉祖氏,佐領祖建吉之女;
側福晉周氏,頭等侍衛六格之女;
側福晉吳氏,吳勛臣之女;
側福晉關氏,員外郎博色之女。
皇二十二子愛新覺羅·胤祜:
嫡福晉伊爾根覺羅氏,侍郎雙喜之女;
繼福晉烏雅氏,內大臣兼尚書海芳之女;
妾程氏,六品典衛程啟英之女;
妾楊氏,常住之女;
妾李氏,德住之女。
皇二十三子愛新覺羅·胤祈:
不清楚
皇二十四子愛新覺羅·胤秘:
不清楚
❺ 聊城金柱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聊城金柱網路科技有限公司簡介:我們尊崇「踏實、拼搏、責任」的企業精神,並以誠信、共贏、開創經營理念,創造良好的辦公環境,以全新的管理模式,完善的技術,周到的服務,卓越的品質為生存根本,我們始終堅持用戶至上用心服務於客戶,堅持用自己的服務去打動客戶。
法定代表人:茲留柱
成立時間:2013-04-19
注冊資本:2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71500000002591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法人獨資)
公司地址:聊城市東昌東路139號(建工大廈1904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