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信用評級公司,信用評級報告多少錢
不同公司,有不同的收費標准,不同用途的信用評級報告也有不同的收費標准,收費最高的信用評級報告,是用於向證券會申請公開發行債券的評級報告,因為這類報告得10多名信用師評估幾個月才能出報告。
一般用途的信用評級報告,比如:用於招投標和項目合作的,從幾千元到幾萬元不等,以ICE8000信用評級報告為例,大約一萬兩千元,一些上市公司都是找的ICE8000信用機構出的信用評級報告。
② 上市公司評級有哪些級別
呵呵
增持 持有 減持
好像就這幾個吧,,我以前在證券公司就看到這樣些報告!!!
③ 機構對上市公司的評級如何排序
提問:經常看到機構對上市公司評級,其中有買入、增持、持有、推薦、強烈推薦、中性、強於大市等等,沒有搞清排列順序,哪個最高,哪個最低,麻煩幫忙解釋。謝謝!一心答:由於業界對股票投資評級並無統一的規范,因此我們在閱讀各證券公司研究所的報告時,常常看到不同分類的股票評級,而且即使是稱謂相同的評級,其具體的定義也可能存在明顯的差異。
例如,申銀萬國的分類為「買入」、「增持」、「中性」與「減持」。其中「買入」的定義為:報告日後的6個月內,股票相對強於市場表現20%以上,「增持」則是相對強於市場表現5%-20%。而海通證券的評級體系中雖也有「買入」、「增持」,但其「買入」是指未來6個月內相對大盤漲幅在15%以上,「增持」是指未來6個月內相對大盤漲幅介於5%與15%之間。對比可知,同樣是給予一隻股票「買入」的評級,申銀萬國的分析師理應比海通證券的分析師對該股後市表現更為樂觀。
與上面不同,國信證券採用的股票評級體系為「推薦」、「謹慎推薦」、「中性」和「迴避」。依據其定義,這里的「推薦」與申銀萬國的「買入」相類似,同樣是指優於市場指數20%以上,不過,其「謹慎推薦」則是指優於市場指數10%-20%之間,與申銀萬國的「增持」稍有差別。
容易讓人迷惑的是,在招商證券的評級體系中,「推薦」並非表示特別看好,只是「預計未來6個月內,股價漲幅為10-20%之間」,其「強烈推薦」才是最為看好的評級層次,即「預計未來6個月內,股價漲幅為20%以上」。從這里還可以發現,招商證券考慮的是股價的絕對漲幅,而非其他研究機構所指的相對漲幅。
此外,光大證券評級體系中的「最優」、「優勢」大致與海通證券的「買入」與「增持」相對應。
綜合來看,不同研究機構的評級體系存在著或大或小的差異。投資者在閱讀研究報告時須留意各家機構對評級體系的具體定義,以避免不必要的誤會。
④ 請問在哪裡可以找到上市公司的資信評估報告
資信評估報告機構有好多的,去資信評估公司網站找找看啊
⑤ 請問哪裡能下載到獲得到上市公司的信用等級報告數據
公司的信用等級,現在一般銀行可能會做這方面的分類,以便指導其信貸,第三方信用評價,國際上一些大信用評估機構會做,但那隻對國內部分大企業.
因此,很可能你得不到這方面的數據.
⑥ 上市公司哪種經濟行為下的資產評估報告需要到證監會備案
涉及到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的評估報告。如: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並配套募集資金,這個行為是要證監會核準的,相關評估報告當然也是需要報備的。
⑦ 在哪個資料庫能找到上市公司的信用評級 國泰安試了,只有幾百條證券的信用等級。萬德資料庫查得到么
騙子公司的產品你也敢用,服了。公司每到年初,在網上發公關貼,自問自答,說公司如何的好,騙取年輕人去面試,最後害慘了年輕人。 不要助紂為虐,成為年輕人的殺手!
⑧ 作為上市公司要出具的資產證明與第三方出具的評估報告是一個意思嗎
不是一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