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電力方面的央企有哪些
中國電力方面的央企主要有15家,名單分別為:
1、國家電網有限公司
2、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3、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
4、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5、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6、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7、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官網
8、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
9、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
10、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
11、中國大唐集團公司
12、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13、華潤(集團)有限公司
14、中國節能環保集團有限公司
15、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
(1)央企的金融資產正注入上市公司擴展閱讀:
廣義的中央企業包括三類:一是由國務院國資委管理的中央企業,二是由財政部、中央匯金公司管理的中央企業,屬於金融行業,三是由國務院其他部門或群眾團體管理的中央企業。狹義的中央企業:通常指由國務院國資委監督管理的中央企業,一共有97家。名單分別為:
1 、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2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3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
4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5、中國船舶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6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
7、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8 、中國兵器裝備集團有限公司
9、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10、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有限公司
11、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
12、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
13、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
14、國家電網有限公司
15、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
16、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
17、中國大唐集團有限公司
18、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
19、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20、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
21、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22、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
23、中國聯合網路通信集團有限公司
24、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
25、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
26、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
27、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
28、中國一重集團有限公司
29、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30、哈爾濱電氣集團有限公司
31、中國東方電氣集團有限公司
32、鞍鋼集團有限公司
33、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
34、中國鋁業集團有限公司
35、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
36、中國航空集團有限公司
37、中國東方航空集團有限公司
38、中國南方航空集團有限公司
39、中國中化集團有限公司
40、中糧集團有限公司
41、中國五礦集團有限公司
42、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控股有限責任公司
43、中國建築集團有限公司
44、中國儲備糧管理集團有限公司
45、國家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46、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
47、華潤(集團)有限公司
48、中國旅遊集團有限公司[香港中旅(集團)有限公司]
49 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
50、中國節能環保集團有限公司
51、中國國際工程咨詢有限公司
52、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53、中國中煤能源集團有限公司
54、中國煤炭科工集團有限公司
55、機械科學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
56、中國中鋼集團有限公司
57、中國鋼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58、中國化工集團有限公司
59、中國化學工程集團有限公司
60、中國鹽業集團有限公司
61、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
62、中國有色礦業集團有限公司
63、有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64、北京礦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65、中國國際技術智力合作有限公司
66、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
67、中國中車集團有限公司
68、中國鐵路通信信號集團有限公司
69、中國鐵路工程集團有限公司
70、中國鐵道建築有限公司
71、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72、中國普天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
73、中國信息通信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74、中國農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75、中國中絲集團有限公司
76、中國林業集團有限公司
77、中國醫葯集團有限公司
78、中國保利集團有限公司
79、中國建設科技有限公司
80、中國冶金地質總局
81、中國煤炭地質總局
82、新興際華集團有限公司
83、中國民航信息集團有限公司
84、中國航空油料集團有限公司
85、中國航空器材集團有限公司
86、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87、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88、中國安能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89、中國黃金集團有限公司
90、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
91、中國華錄集團有限公司
92、上海諾基亞貝爾股份有限公司
93、華僑城集團有限公司
94、南光(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南光集團有限公司]
95、中國西電集團有限公司
96、中國鐵路物資集團有限公司
97、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
其中的中國華能集團公司、中國大唐集團公司、中國華電集團公司、中國國電集團公司、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又被稱為中國五大發電集團。而同屬電力央企的華潤電力、國華電力、國投電力、中國廣核集團又被稱為「四小豪門」。在經營效益方面,「四小豪門」已經超過五大電力集團。
2. 上市公司成央企混改的主要載體了嗎
「總體上看,中央企業在產權層面已與社會資本實現了較大范圍的混合。」國資委產權局副局長郜志宇在媒體通氣會上表示,國資委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和國務院的部署,穩妥有序推進中央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工作。
郜志宇表示,上市公司已成為中央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要載體。2012年至2017年6月底,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從378戶增加到390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資產總額、凈資產、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分別占整個中央企業的63.7%、60.8%、61.1%、84.8%。2013年以來,中央企業及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共實施IPO、增發、配股、發行優先股和可轉債等融資事項266項,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共實施資產重組事項75項,累計注入資產規模合計5814億元。
3. 哪些是金融類央企混合制改革概念股
自己炒股老虧?上班沒時間操作?讓草根私募的操盤手帶代你炒股,信不信由你!反正不要錢,不妨試一下!一定讓你大開眼界!
打開這個網址,點擊裡面的【免費索取牛股】你可以免費得到一支短線牛股:www.dncg777.com/
央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概念股
據國資委官方微博披露,昨日國務院國資委召開「四項改革」試點新聞發布會,宣布中糧集團等6家中央企業入局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受此利好提振,A股市場中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概念股異軍突起,中糧地產(行情,問診)等多隻混合所有制改革概念股奪下漲停。
試點名單激活概念股
據「四項改革」試點新聞發布會通報,中央企業未來將開展四項改革:一是中央企業改組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二是中央企業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試點;三是中央企業董事會行使高級管理人員選聘、業績考核和薪酬管理職權試點;四是向中央企業派駐紀檢組試點。國資委同時宣布,國家開發投資公司、中糧集團、中國醫葯(行情,問診)集團總公司、中國建築(行情,問診)材料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公司、新興際華集團(行情,問診)有限公司等6家公司將率先展開中央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工作。
受相關利好消息鼓舞,A股市場中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概念股昨日迅速走強,中糧地產繼周一放量大漲後昨日再度封死漲停板,而中國節能環保集團旗下的啟源裝備(行情,問診)、中國建築材料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的瑞泰科技(行情,問診)也雙雙奪下漲停。此外,中糧生化(行情,問診)、煙台萬潤(行情,問診)、際華集團等混合所有制改革概念股也均在昨日錄得6%以上的漲幅。
兩類股有望接力試點
申銀萬國投資顧問譚飛同時指出,目前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是央企打主力,但各個地區的國企也必將跟上,上海、重慶、廣東等在國資改革領域占據先手的地區已經開始涉足國企的規劃混合所有制,投資者可重點布局上述區域中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概念股,其具體操作思路有兩條,一是覆蓋行業較廣、但資產結構較為保守,需要通過資產整合進一步做大做強的企業;二是雖然沒有進入首批試點名單,但有較為明確的意向引入民營資本參與公司部分業務運營的企業。www.southmoney.com
在具體標的股的甄選方面,業內人士建議投資者關註上汽集團(行情,問診)、上海醫葯(行情,問診)、中國水電、中國交建(行情,問診)、廣弘控股(行情,問診)、中金嶺南(行情,問診)、風華高科(行情,問診)、廣晟有色(行情,問診)、重慶百貨(行情,問診)、太極集團(行情,問診)、重慶港九(行情,問診)等股的機會。
鏈接
6家試點企業旗下的上市公司
中糧集團有限公司:中糧生化、中糧地產、中糧屯河(行情,問診)。
國家開發投資公司:中成股份(行情,問診)、國投中魯(行情,問診)、國投電力(行情,問診)、 國投新集(行情,問診)、中紡投資(行情,問診)。
中國建築材料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玻纖(行情,問診)、北新建材(行情,問診)、洛陽玻璃(行情,問診)、方興科技(行情,問診)、瑞泰科技。
中國醫葯集團總公司:國葯股份(行情,問診)、國葯一致(行情,問診)、現代制葯(行情,問診)、天壇生物(行情,問診)。
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公司:煙台萬潤、啟源裝備。
新興際華集團有限公司:新興鑄管(行情,問診)、際華集團。
4. 央企整體上市對股市有什麼影響
央企整體上市是今後股市發展的一個趨勢,整體上市有助於央企進行股份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結構,而且國有資產上市後,將可獲得更高的估值。央企整體上市概念將成為股市的熱門題材,因為其潛在利潤提升空間巨大,如市盈率等估值標准已不適用,這將為個股炒作提供新的推升引擎。未來,大部分央企整體上市題材將會逐步兌現,但往往只是對相關個股產生影響,難以形成有效的行業特徵,對整個市場的推動力量也較有限。
整體上市優點:可以使上市公司獲得業績增長和估值溢價雙方面的好處。從已經整體上市的公司看,整體上市後大大提高了公司的盈利能力,並改善了基本面。整體上市有以下幾點好處:一是有利於更好的利用和發揮集團的資源、管理優勢,完善公司產品結構,提高盈利水平;其次,有利於減少關聯交易和同業競爭,並能使一些隱性的利潤顯現出來。
整體上市可以使上市公司獲得業績增長和估值溢價雙方面的好處。
作為一種外延式增長方式,整體上市相比內生性增長方式,效果更為明顯,可以在較短時間內迅速提升上市公司的業績和成長性。通過外生性的資產注入,可以實現優勢資源向上市公司集中,大幅改善公司的基本面,為業績爆發性增長打下基礎。
對於有些公司,由於在整體上市之前改制存在缺陷,導致大股東與上市公司之間還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系,同業競爭、關聯交易、利益輸送、大量占款等現象還大量存在,從而損害了其他投資者權益,影響了公司的正常經營,而在整體上市之後,此類情形將會大幅減少,一些隱性的利潤可能得以顯現出來。
從估值來看,整體上市後,由於注入優良資產,公司盈利能力變強,主業更加突出,行業地位更具優勢,因而在估值上可以享受溢價。
5. 中國央企上市公司有哪些
中國央企上市公司有以下:
1 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 79 中國恆天集團公司
2 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公司 80 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
3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 81 中國中材集團公司
4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 82 中國建築材料集團公司
5 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 83 中國有色礦業集團有限公司
6 中國航空工業第二集團公司 84 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
7 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 85 北京礦冶研究總院
8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 86 中國國際技術智力合作公司
9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 87 中國遠東國際貿易總公司
10 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 88 中國國際企業合作公司
11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 89 中國房地產開發集團公司
12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 90 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
13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 91 中國北方機車車輛工業集團公司
14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 92 中國南方機車車輛工業集團公司
15 國家電網公司 93 中國鐵路通信信號集團公司
16 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 94 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
17 中國華能集團公司 95 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
18 中國大唐集團公司 96 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19 中國華電集團公司 97 中國普天信息產業集團公司
20 中國國電集團公司 98 中國郵電器材集團公司
21 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 99 中國衛星通信集團公司
22 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 100 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
23 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101 中國水利投資集團公司
24 中國電信集團公司 102 中國農業發展集團總公司
25 中國網路通信集團公司 103 中國農墾(集團)總公司
26 中國聯合通信有限公司 104 中國中紡集團公司
27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 105 中國對外貿易運輸(集團)總公司
28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公司 106 中國絲綢進出口總公司
29 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 107 中國輕工業品進出口總公司
30 東風汽車公司 108 中國成套設備進出口(集團)總公司
31 中國第一重型機械集團公司 109 中國出國人員服務總公司
32 中國第二重型機械集團公司 110 中國生物技術集團公司
33 哈爾濱電站設備集團公司 111 中國唱片總公司
34 中國東方電氣集團公司 112 中國林業集團公司
35 鞍山鋼鐵集團公司 113 中國福馬機械集團有限公司
36 寶鋼集團有限公司 114 中國醫葯集團總公司
37 武漢鋼鐵(集團)公司 115 中國國旅集團公司
38 中國鋁業公司 116 中國新興(集團)總公司
39 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 117 中國保利集團公司
40 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 118 中國新時代控股(集團)公司
41 中國航空集團公司 119 珠海振戎公司
42 中國東方航空集團公司 120 中國海洋航空集團公司
43 中國南方航空集團公司 121 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
44 中國中化集團公司 122 中國電子工程設計院
45 中糧集團有限公司 123 中煤國際工程設計研究總院
46 中國五礦集團公司 124 中國海誠國際工程投資總院
47 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控股有限責任公司 125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
48 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 126 中國煤炭地質總局
49 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 127 新興鑄管集團有限公司
50 國家開發投資公司 128 中國民航信息集團公司
51 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 129 中國航空油料集團公司
52 華潤(集團)有限公司 130 中國航空器材進出口集團公司
53 中國港中旅集團公司[香港中旅(集團)有限公司] 131 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公司
54 國家核電技術有限公司 132 中國水電工程顧問集團公司
55 中國節能投資公司 133 中國水利水電建設集團公司
56 中國高新投資集團公司 134 中國黃金集團公司
57 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 135 中國儲備棉管理總公司
58 中國包裝總公司 136 中國印刷集團公司
59 中商企業集團公司 137 攀枝花鋼鐵(集團)公司
60 中國華孚貿易發展集團公司 138 魯中冶金礦業集團公司
61 中國誠通控股公司 139 長沙礦冶研究院
62 中國華星集團公司 140 中國樂凱膠片集團公司
63 中國中煤能源集團公司 141 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有限公司
64 煤炭科學研究總院 142 中國長江航運(集團)總公司
65 中國汽車工業總公司 143 上海船舶運輸科學研究所
66 中國機械工業集團公司 144 中國華錄集團有限公司
67 機械科學研究總院 145 上海貝爾阿爾卡特股份有限公司
68 中國農業機械化科學研究院 146 彩虹集團公司
69 中國中鋼集團公司 147 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
70 中國冶金科工集團公司 148 上海醫葯工業研究院
71 中國鋼研科技集團公司 149 華僑城集團公司
72 中國化工集團公司 150 南光(集團)有限公司
73 中國化學工程集團公司 151 西安電力機械製造公司
74 中國輕工集團公司 152 中國葛洲壩集團公司
75 中國輕工業對外經濟技術合作公司 153 三九企業集團(深圳南方制葯廠)
76 中國工藝(集團)公司 154 中國鐵通集團有限公司
77 中國鹽業總公司 155 中國鐵路物資總公司
詳見:http://wenku..com/link?url=oOuZLQZHCQKefFQKyk_-
6. 全部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名單
7. 央企大重組 股市怎麼看
一路一帶建設、高端裝備出海、國企資產整合、央企巨頭合並,2014年在系列政策的鋪墊下,沉寂多年的「中字頭」航母級央企類上市公司,開始了特殊的廣場舞秀。市場普遍預期,在混改提速的大背景下,兩會期間有望明確國資整合導向,央企改革引發的價值重估,勢必將成為貫穿2015全年的炒作主旋律。
對於央企整合,應該區別對待。南北車合並、中核系重組,直接瞄向了高端裝備出海,整合預期明確。類似於中石化、中石油合並的消息,則應保持審慎,兩家公司已經對市場形成了絕對壟斷,1+1策略不利於市場化競爭展開,對中石油、中石化採取優質資產分拆上市的策略更為合理。
目前市場關注的焦點在於製造業類央企,金融央企在混改背景下,價值重估的空間同樣充足,比如中國平安(601318)一家的凈利潤就超過了創業板所有公司的總和。在這種背景下,完成股權結構優化後,比肩國際巨頭的航母級金融央企隱約顯現雛形。
毫無疑問,伴隨央企整合,A股市場涌現了豐富的投資亮點,但究竟是「金礦」還是開采殆盡的「貧礦」,還需要投資者仔細甄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