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十大流通股股東佔比90%多怎麼解讀,意味著什麼
十大股東來控股超過90%是一件很恐怖源的事情,除了十大股東之外市場流通籌碼已經所剩無幾,市場流通性差又直接影響到個股的活躍度和資金的參與意願,多數時候這樣的個股走勢就如僵屍比僵屍還要僵屍。
在二級交易市場,通常就是十大流通股東裡面的積極參與交易的部分機構。由於股價的上漲,需要資金主動推動。因而十大流通股東中的機構力量,往往在實盤交易過程中,起著決定性的股價運行的方向趨勢。
(1)S佳通非流通股股東佔比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凡正常持倉,前十大流通股股東數量相差較大,所佔流通股比例大小不同。而庄股個人帳號所持股票數量較為接近,所佔流通股比例幾乎相同。
2、如果日K線圖中有放量跡象,則在最近幾次的流通股股東變動上有較大的變化,變化的帳號的姓名,不變的則是持倉的數量和所佔的比例。
3、流通股東的結構變動,前幾個股東的持倉是否與前期持股變化較大,如果是,表明主要投資人對公司有分歧。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流通股股東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流通股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十大股東
② 什麼是第一大流通股東佔比
擁有股票流通股中最大數量的單一自然人或機構,其擁有的流通股數量與全部流通股數量的比值
③ s佳通的流通股這么少為什麼不股改全流通
股東之間有分歧,且大股東股份不佔優,遲遲達不成一致意見!
④ 十大流通股股東里他們占流通股里的份額是越高越好還是越低越好
這個問題解釋起來比較復雜,並非簡單地理解其高低份額。
簡言之:如果一家公司具有核心的競爭優勢,並且能保持業績高速增長,這樣的公司持有其流通股當然是越高越好;反之,就不應該持有其一股股票。
⑤ 請問我國上市公司的股本結構中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的比例
你好,關注你的這個問題,需要了解一下我們國家股票市場歷史上發生的一件事,就是股權分置改革。我們國家在2005年左右,進行過一次股權分置改革,簡而言之,這是一個將非流通股全部轉化成為流通過的一次歷史性改革。
改革之前,我們國家將股票明確劃分為流通股及非流通股,情況很復雜,不過簡單而言,大致一是國有股是非流通,原因是國有資產管制較為嚴格,禁止流通;二是上世紀90年代形成的內部職工股、法人股是非流通,這部分由於當時國有轉民營的規定亂,執行方法更亂,所以造成了眾多產權不清的情形,因此禁止流通。而公司上市新發行的股票則可以流通,但取得成本較高。
改革之後,我們國家將消滅非流通股,情況也很復雜,不過簡單而言,就是非流通股股東向流通股股東補償現金、股票或其他承諾的形式,補足流通股股東高成本取得股票的價差。補償之後,全部非流通股轉變為流通股。截止目前,應該沒有幾家上市公司還未完成股權分置改革了。
那麼我們再看一下你的問題,你所研究的文章肯定有一部分是2005-2007年以前的,那麼那個時候,非流通股問題確實非常多,非流通股的存在使得股權不能同股同權,其中,國有股不能流通,而且國有股佔比一般較高,所以國有控股人在給公司作出決策時不會考慮流通股希望股票上漲的意願,只為完成國家利稅任務考慮,直接導致公司治理結構出現問題,所以當時的很多研究是圍繞這一問題展開的。其次,非流通股佔比如果較小,那麼問題也沒有這么尖銳,而實際情況是90年代上市的公司一般都是國有企業,即使現在民營了,當年也基本都是國有企業,因為民營企業當時拿不到上市指標。所以國有非流通股一股獨大,成為當時公司治理結構的另一大問題,也被當時的研究者所熱捧。
現在,雖然不存在非流通股了,但是這個詞仍頻繁出現,因為現在上市的企業存在限售的股份,比如實際控制人、控股股東所持股份在上市後36個月不能轉讓,這部分股份還叫流通股,但是限售,一大部分人就會籠統地稱其為非流通股,比如市面上流行的「大小非」,這個「非」,指的就是非流通的意思,但事實上,他們都應該被稱為流通股,只不過是限售流通股。
概念說完了,我認為你的論文不應該再去研究流通與非流通的問題,因為這個問題已經隨著股權分置改革的完成而逝去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問題將會被更多人遺忘。目前的股權結構研究更多集中於控股股東持股比例、家族性等的研究方面,我更推薦你多看一些2007甚至2009年以後的新論文,這對你理清和整理股權結構的熱點問題及主要思潮會比較有幫助。如果你對限售有興趣,我能給你的提示就是,你可以考慮一下限售條件對公司核心領導層變動的影響問題,這倒比較新穎。比如……由於限售條件的存在,創業板首先出現了高管上市半年後離職的情況等等,這類問題是目前困擾上市公司股權結構的一個比較難解決的問題。
⑥ 明明是同一個人,為什麼十大股東和十大流通股東的持股佔比怎麼不一樣
因為持股分別是針對總股本和流通股本的。
王忠軍共持有4.57億股(包含1.45億股流通A股),
佔比=5.78億股/27.75億股(總股本)*100%=20.8%
補充:由於股票分為 流通股 和 限售股,針對的對象不同,計算出來的佔比會有所不同。
希望有所幫助!祝投資順利。
⑦ 前十大股東佔比數對股價有何影響,這個數據有什麼參考價值
親,您好:
1、分兩種情況:一是如果是流通股,多好些;二是若是非流版通股,則越少越好,權沒有解禁壓力
2、其次,如果是大股東持股,相對少些好,利於重組或者沒有減持的要求
3、如果是機構、基金等持有的股份,則相對多些為好,至少沒有基本面方面的顧慮
4、一般非大股東的流通股(機構、基金、個人)前十名持股,能佔10%——20%就已經夠多的了
5、機構的持股多少,有個延遲性,通常能夠看到持股情況的時間是在報表公布的時候,所以要根據盤面股價走勢、成交量的情況進行判斷,避免誤判
6、總的來說,前十大股東的持股越少,顯示該股沒有主力、沒有機構,走勢會弱很多
7、更主要的,是看持股的股東總人數、和人均持股的數量,股東越少越好,人均持股則越多越好,雖然不反映在前十大股東中,但說明籌碼集中度高,主力往往潛伏其中
滿意請採納,謝謝!
⑧ 通達信指標:前五大流通股股東合計持股占流通股的比例,可以用公式計算出來嗎
官方沒有公布有關函數,目前滿足不了你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