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股份 > 武漢1上市公司高管股市杠桿巨虧

武漢1上市公司高管股市杠桿巨虧

發布時間:2021-07-18 20:51:59

Ⅰ 如果杠桿炒股一夜之間虧掉十年工資,炒股心態會怎麼樣

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炒股永遠記住不要借錢炒股,最可怕的不是股市風險大,更不是怕在股市踩雷,買到退市股,真正最怕的是借錢炒股,杠桿炒股。

杠桿炒股可以讓人傾家盪產,可能讓人妻離子散,可以讓人負責累累等等,這就是借錢炒股最可怕的悲劇事件。

2015年就是最典型的例子,2015年是杠桿牛,但隨著大盤漲到6124點的時候,已經意識這樣持續放開杠桿資金入市不是辦法,只會更快的把股市推上泡沫。

永遠都要記住兩點:

第一,不要借錢炒股

第二,在股市風險放首位

只有做到這兩點,才能長久的活在股市,才有可能成為股市最大贏家。

Ⅱ 股市裡的杠桿是怎麼會事

股民為求爆利用手中股票抵押借錢炒股就是杠桿,借他錢的公司可以直接通過公司客戶端連接他的賬戶,當股價跌破分水嶺他們可以直接操作做賣出以保證能收回欠款,前期股市大跌大批人的杠桿已經突破底線融資公司強制平倉望採納

Ⅲ 員工持股計劃跟股權激勵一樣嗎

員工持股計劃跟股權激勵不一樣。
區別在於:
1.員工因股權激勵所得被視作因努力工作而獲得的薪酬,因此按照個人所得稅標准繳納稅務;
員工持股計劃所得被視做員工個人出資購買股票,與公司綁定利益而獲得的收益,按照現有政策,股票買賣是無需納稅的;
所以對於員工個人來說,員工持股計劃是避稅的;
當然啦,另外一點沒有了經營績效的限制性條款,對計劃實施難度是一個極大的降低;而我們看到今年以來實施員工持股計劃的公司大多數都是因為過往做限制性股票股權激勵因為業績限制沒有成功。
2.員工持股計劃與公司財務沒有瓜葛,沒有股權激勵方式中給公司帶來的成本壓力。
現在市場上一種是通過二級市場回購(資金公司做杠桿以及資管計劃),這種方式甚至不用證監會審批,比如蘇寧雲商、三安光電、新海宜、龍凈環保等,都採取這種方式進行員工持股計劃。
另外一種常見方式是非公開發行股票,這里需要強調的是證不能使用資金杠桿(康緣葯業今年第一次方案就利用了匯添富基金做了一個1:2的資金杠桿,但是被證監會叫停了,直到改成沒有杠桿才通過),證監會年中的時候對認購非公開發行股票下發了一個窗口性意見:「一是上市公司高管只能以個人名義參與3年期定增,禁止通過結構化產品參與,二是不允許高管參與1年期定增。」
事實上證監會的各項規定也是為了避免內幕交易的情況發生,而對於證監會的這種態度,上市公司往往選用自己上市時的保薦人相關券商作為資管計劃的管理人,更加容易被證監會審批通過。

Ⅳ 1萬塊20倍杠桿,買股值跌破4000如果破了能賺多少錢

你好,股票是不能加20倍杠桿操作的,建議選擇合理的並且適合自己操作的杠桿倍數。

Ⅳ 我想問一下,1.股票要是贏了為個人所得,要是虧了那錢到哪裡去 2.還有杠桿1:4配置是怎麼算的

1,股市不是實體經濟,是虛擬經濟。
2,蒸發。股票下跌常用的俗語,這筆錢蒸發了,並沒有進誰的口袋。
3,股市不是賭場,不是你贏我就虧,並不是對賭。從理論上講,買股票就是投資上市企業,企業經營的好,股價就會上漲,投資就會產生回報,大家都賺錢,賺的是企業發展的錢。下跌也是這樣。
4,杠桿是很厲害的,你有一塊錢,在借了四塊錢去炒股,一共有五塊,如果下跌20%,你那一塊就沒啦,配資公司就會強行把你的股票賣出用來還錢。這就是杠桿。
5,股票能給你帶來財富,也能讓你一貧如洗,那些跳樓的人是沒有戰勝內心的貪婪,妄圖一夜暴富,最後咎由自取。

Ⅵ 股市每天在跌 那賺錢的是誰

股市蒸發24萬億 誰賺走了錢?
上證指數從去年10月16日的6124點一瀉千里,直到昨日上證指數最低點1664.93點,最大跌幅近73%;而伴隨著股指節節下滑,兩市市值亦如洪水決堤,一發不可收拾。據統計,從去年高點至今市值已經蒸發了近24萬億。哀嘆不已的股民不禁疑問,我們的真金白銀究竟都去了哪?

蒸發數額驚人:24萬億!

24萬億意味著什麼?24萬億比我國2006年全年的GDP還多;相當於建18條京滬高速鐵路;相當於近344個巴菲特資產的總和,這么一筆巨大的財富卻在無形中灰飛煙滅。

不僅是股市市值,受股市暴跌影響,多家上市公司老總身家也急速「蒸發」。國美老總黃光裕個人的持股市值因股價的暴跌從100億港元降至50億港元左右;萬科老總王石所獲得股票市值已經損失了近1億元,其餘200餘名激勵對象賬戶內的股票,市值損失合計超過15.9億元。

僅幾萬億的實際資金投入

有一個顛撲不破的科學真理:能量守恆,物質不滅。也就是說,沒有什麼東西會平白無故的消失不見,物質是永存的。股票也是如此,分析人士表示,中國股市雖說號稱蒸發了24萬億人民幣,但實質上只有幾萬億的實際投入資金而已。就是這幾萬億資金炒高了整體的A股市值。

長城證券首席分析師張勇認為,股市是一個虛擬經濟,股價只是一個貨幣符號,在不同點位下代表著不同的數字。整個股市有2/3處於非流通狀態,加上流通價的下跌產生了一定杠桿效應。「事實上,股市是流通者的4萬億撬動著13萬億的資本流動。當時計算的市值也並非代表真正有那麼多貨幣在股市。」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你有三畝地,以1萬元的價格賣了一畝給別人,於是市場價就是1萬元,你還有2畝,身價就是2萬元。後來那個人把地轉給另一個人,2萬元成交,於是每畝市場價升到了2萬元。於是你的資產就要重新計算了,變成4萬元。最後那畝地被輾轉交易多次了,最後接手的人用了100萬元,於是最新的市場價達到了100萬元,你資產又要重新計算了,你有200萬元了。後來碰到經濟蕭條,最後接盤的人被迫以1萬元賣掉土地,市場價格又回到了1萬元。你的資產打回原形,從200萬元到起點2萬元,中間蒸發了198萬元。其實就是一場紙上富貴,並沒有真實金錢的損失。

可見,市值蒸發並不等同於真實的財富縮水,這種蒸發的奇觀源於「邊際撬動」的現象,即某個交易日里僅僅有10%的股票交易,就能把股票價格帶到一個不可思議的高度,那麼其他90%的沒參與交易的股票也自動分享了這一「瘋狂的榮耀」,於是乎,市值是一個怪物,它有屬於自己誇張的「數字杠桿」。

五類「人」賺走了錢

那又有投資者要問了,既然沒有蒸發掉那麼多錢,那實際蒸發掉的錢呢,有人賺到錢了嗎?答案是有的。不過賺錢的當然不是我們散戶。

那股市裡的錢呢,那錢去哪了呢?分析人士表示,有五類「人」把錢賺走了,一是稅收和券商收益;二是上市公司以及公司的「大小非」們;三是掌握市場信息者;四是游資;五是極個別的散戶。

第一類

國家稅收、券商收益

國家和券商這塊不用說,不論股民賺和賠,只要股市還在運轉,他們就有錢賺,只是多一點和少一點的問題,每年從幾億到幾百億不等,無疑都是股民作的貢獻。今年上半年證券印花稅就達836億。前三季度證券公司實現傭金收入也達799.2億元。當然,這天經地義,全世界都一樣,只能祈求管理層能把稅率再調低一點。

第二類

上市公司及「大小非」

上市公司以及公司的「大小非」們也是賺走錢的一大主力。前者依靠IPO、增發、配股等種種方式從股市圈錢,上半年上市公司通過各種方法融資達2244億。後者依靠投資者用真金白銀炒高的價格在高位套現離場。今年以來的前8個月,大小非減持股票套現達334.43億元。

第三類

內幕消息掌握者

在這個信息時代,信息就是財富。在股市這個信息不對稱的市場里,誰掌握了信息,誰就能賺錢。

有一類人就是得到可靠的內幕消息後,憑借關系從銀行貸出數千萬甚至上億資金,在幾個星期或幾個月快速運作,大賺一把,然後還給銀行,退出股市。難怪有人說,中國最富的人群,並不是那些拋頭露面的企業家,而是暗地裡調動幾十億甚至幾百億的幕後「資本家」。還有人說,中國私人原始資本積累已經完成的主要有兩類人:一是國有資產私人化的人;二是證券市場交易內幕化的人。這或許有點誇張,但卻實在令人深思。

第四類

快進快出的游資

游資,也就是熱錢。是指為追逐高額利潤而在各金融市場之間流動的短期資產,它具有投機性強、流動性快,傾向性明顯的特徵。

游資在股市的特點是快進快出,一般只阻擊有7%漲幅左右的股票,迅速拉上漲停板後,掛巨單封死漲停板,如果其在漲停前已經吸夠籌碼,那麼封停只不過是為了明天高開出貨而已。第二天,他們會利用資金使股價高開,然後快速拉高誘多,然後迅速賣出。一般追漲的散戶還沒反應過來,他們已經全身而退了。

第五類

極個別散戶

當然,從我國有證券市場以來,也確實出現過從幾萬元到上億資產的投資幸運高手。然而,這只能以數百萬分之一來計。比如著名的股神「楊百萬」,其實大部分賺錢的散戶都是運氣好。然而,更多的股民是「下地獄」,最近有媒體報道的那個湖南婁底小股民義武從去年3月13日初涉股海,一年間,24萬元的積蓄和借款縮水不足7000元,其月工資僅有千餘元。賬單顯示,這位「股神」在短短一年時間里,交易次數高達500次、支付了超過3萬元的手續費和超過3萬元的印花稅,他的兩個同伴的遭遇和他一樣。

散戶的資金,在世界證券史中有一個典型的名稱叫「笨錢」。英國《經濟學人》的主編沃爾特·白芝浩曾對「笨錢」做過經典的描述說,「這些我們稱之為『笨錢』的財富,特別龐大和熱切,它們若投懷送抱,便會造就暴發戶;它們若碰撞到誰,便有了投機者;它們如果迅速逃離,便留下恐懼和蕭條。」

為何多數散戶資金「蒸發」快?

據統計,目前的A股市場中,持股市值100萬元以下的中小投資者佔到總數的99.4%,占總市值的50%,業界把這些人統稱為「散戶」。作為普通投資者,不可能像財政和券商那樣旱澇保收,不可能擁有「大小非」的低成本優勢,更沒有本事從股市裡「融資」,因此,要想在股市裡成功,低位買入,高位逃頂是散戶賺錢的不二法門。

但自我國股市創立以來,媒體報道過從幾萬元炒到上億資產的幸運投資高手,然而,這只能以數百萬分一來計,出現的概率不比買彩票高多少。更多的情況是,大量股民炒股初期賺了點小錢,最後又全部賠了進去,而且,還虧掉了老本。散戶為什麼老是成為最後的買單者,而不能成為永遠的贏家?答案是,散戶終究只是散戶,這是「宿命」。

一方面,散戶恐懼下跌,而且本金有限。因而在市場真正跌至谷底的時候,要麼被嚇傻了,不敢進場,要麼是因為手裡已經沒錢,想「抄底」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因此,散戶很難買在低位。

再者,散戶喜歡跟風、追高。當股市經過了一段時間的上漲,已經積累了不小的升幅之後,多數普通投資者才開始關心股市,這時進場的話,已沒有太大的成本優勢可言。隨著股市進入主升段,「賺快錢」的獨特魅力開始吸引越來越多的股民投身股市,瘋狂炒作那些具有標志性意義的熱門股,出於「再賺一點就走」的貪欲考慮,高位進場的多數人不再願意離場。由於捨不得離場,散戶最終的下場只能是在隨後的熊市中越陷越深,逢低「補倉」,直至打光最後一顆子彈。

Ⅶ 上市公司手高管手裡有多少股票

高管手中股票因公而異,高管股票一部分有時間限制,過了時間限制才可以賣出,另外一部分通過二級市場隨時賣出買入,可以隨時流通。

只要是大股東就有話語權,不一定需要達到50%,當然超過最好。

公司股價上漲對公司而言,影響力擴大,理論上公司更值錢了,因為看好他的人多。
融資目前而言幾乎不可能,融資說到底就是圈錢,拿從資本市場得到的錢放到自家公司

Ⅷ 郎咸平 扣問證監會 股市大起大落誰之過的最新相關信息

2015年6月12日之後,A股經歷了三輪大跌。第一輪,6月15日—月8日,A股暴跌31%;第二輪,7月24日—8月3日,A股跌11%;第三輪,8月17日—8月26日,A股跌26.7%。什麼原因呢?我的結論是,三輪暴跌,是股市三個炸彈被引爆的結果。
一、股市暴跌的炸彈之一:大戶套現,散戶接盤
我們再來回顧一下這一輪股市上漲的三階段。
第一階段,2014年7月11日—12月31日,一系列改革利好出台,帶動了股市不斷上漲,上證指數漲幅58.23%,對這波行情媒體都稱之為「改革牛」。這期間中小股民投入了1.33萬億元進入股市。
第二階段,2015年1月1日—3月8日,因為春節、政府年終總結、准備兩會等原因,沒有新的改革措施出台,股市平穩震盪。這兩個月市場基本處在消化前期改革概念的階段,中小股民凈買入5100億元,新的資金還在不斷進入。
第三階段,2015年3月兩會召開之後,改革利好不斷出台,股市重新開始上漲。2015年3月9日—4月27日,兩個多月時間中小股民凈買入1.62萬億元,比前兩個月漲了2倍。這時候市場泡沫開始形成。2015年4月16日,上證50、中證500股指期貨正式面市。尤其是中證500,這成為一個極佳的套利工具,因為它的標的是中小盤股。以往的滬深300根本無法准確指示中小盤的價格走勢,經常是股指跌了5%,但是小盤股已經兩個跌停了,起不到套利作用。
接下來的5月、6月,股市震盪下跌,官媒開始護盤,這是我們做的一件錯事。如果沒有官媒護盤,也許股市可以進入一個平穩期,和第二階段一樣,去慢慢消化過去的改革概念,股指能維持在4500點左右,稍微有點泡沫很正常。可是這次護盤後,5月、6月間有大量杠桿資金入市,再加上做空手段齊備,於是引發了後來的大規模下跌。大莊家們也瘋狂套現,從5月1日起到7月8日證監會禁令出台,總共套現3.2萬億元,逼迫政府出手救市。而上市公司高管們在5月總計套現366.5億元,6月336.4億元,單月套現金額相當於2015年前四個月套現金額的總和。
針對大莊家套現,7月8日,證監會要求從即日起六個月內,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和持股5%以上股東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不得通過二級市場減持本公司股份。違反上述規定減持本公司股份的,中國證監會將給予嚴肅處理,國資委要求央企不減持。7月9日股價恢復平穩之後,大戶不再持續單向賣出,而是有買有賣。
7月24日,第二輪股價暴跌。大股東又開始瘋狂套現,炸彈再次爆炸。7月27日凈賣出1813億元。當日上證指數暴跌8.48%,創八年來最大跌幅。
7月28日,證監會再次介入,宣布已經組織稽查執法力量,重點針對27日集中拋售股票等有關線索進場核查。中鐵二局(600528)、金力泰(300225)、南風股份(300004)等多家上市公司發布公告稱,大股東違規減持被證監會立案調查。8月3日,《上海證券報》報道,兩市已經有34個賬戶被禁止交易,原因是他們涉嫌操縱市場。第一種,某被限制的賬戶7月8日首先申報賣出16000
筆,金額約15億元。市場產生恐慌,價格下跌,但是隨後該賬戶就開始撤單,撤單率99.18%。第二種,幾個賬戶一天之內集中拉抬或打壓某一隻股票,然後趁機買入或賣出。證監會介入調查之後,大戶套現回落,股價恢復平穩。
8月14日,中國證監會發布公告稱,今後若干年,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不會退出,其穩定市場的職能不變,但一般不入市操作,當市場劇烈異常波動、可能引發系統性風險時,仍將繼續以多種形式發揮維穩作用。證監會這一表態被市場充分解讀為,政府救市的階段性任務已經完成,4000點左右救市資金不再出手。
政策表態引發新一輪的大戶套現,8月18日,A股第三輪下跌。8月17日,上證指數報收3993點,接近4000點,大戶開始套現,8月18日大戶凈賣出1714億元,A股暴跌6.15%。之後幾天,大戶持續單向賣出,8月18日—26日累計賣出5412億元。27日,大戶套現金額回落至27億元,上證指數漲5.34%;28日,大戶凈買入227億元,上證指數漲4.82%。
二、股市暴跌的炸彈之二:高杠桿配資
高杠桿配資主要出現在2015年4月以後。為什麼呢?因為如果不藉助杠桿,民間沒有那麼多錢,為了盡快套現,引入杠桿會更方便讓散戶接盤。請看圖16-4。
配資有三種形式,第一種是官方的融資融券。這是證監會監管下通過券商等正規渠道的融資余額,杠桿是2倍。也就是說你有100元,券商最多可以再借給你200元,一共有300元可用。這個門檻很高,50萬元以上才有資格進來玩,小散戶是進不來的。這種官方的融資融券從2015年3月份開始增幅尤為明顯,到5月、6月達到高峰,配資額分別為2.07萬億元和2.04萬億元。
第二種是散戶通過HOMS模式進行線上場外配資,平均3倍的杠桿,還能保證本金安全,配資額也是在4、5、6三個月達到高峰。HOMS模式直接擊穿了證監會的控制,建立了一整套券商系統。最頂層的國營券商只是個介面,分倉單元可以在同一證券賬戶下進行二級子賬戶的開立、交易和清算功能。也就是說,任何人都可以通過開一個子賬戶成為一個私營券商,而一個交易許可權的開通僅僅需要配資公司在HOMS系統中做一個簡單的操作,他的交易就會掩蓋在同一賬戶下其他人的交易中而且沒有任何記錄。
6月29日晚上,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在答記者問中稱,從對場外配資初步調研情況看,通過HOMS系統接入證券公司的客戶資產規模約4400億元,再加上銘創軟體360億元,同花順(300033)60億元,配資規模總額接近5000億元。平均杠桿倍數約為3倍,也就是說有1.5萬億元杠桿資本在證監會的監管之外流入股市。
第三種是民間線下場外配資,其金額更加難以估算。全國大約有配資公司10000家,資金規模約1萬億~1.5萬億元。他們不通過HOMS系統,而是直接借錢給股民開戶,監控賬戶保證資金安全。
截至2015年6月,場內場外配資規模達到最高峰4.8萬億元,股價也被推到最高點。大量杠桿資金入市的結果就是,一旦出現下跌,就會發生千股齊跌的壯觀場面。6月13日午間,證監會發布消息,要求證券公司對外部接入進行自查,對場外配資進行清理。配資在得到通知以後開始撤出,大量拋售股票,配資籌碼集中的股票首先跌停。而一旦觸及平倉點,跌停的股票是賣不出去的,必須拋出那些還沒跌停的,結果就是引發大面積跌停。6月18日,滬指跌3.67%,兩市近2000隻個股下跌;6月26日,滬指跌7.4%,兩市2000隻股票跌停;7月7日,1700隻股票跌停,占當日交易股票總額的88%。
而緊接著在7月24日的第二輪股價下跌中,配資又一次大規模出逃,拖累股市。融資融券余額由7月24日的1.5萬億元減少到8月3日的1.3萬億元。股價恢復平穩之後融資融券余額回升至1.4萬億元。在8月18日的第三輪股價下跌中,融資融券余額再次由1.4萬億元減少到8月26日的1.2萬億元。
三、股市暴跌的炸彈之三:做空制度加劇市場恐慌
在2015年4月股市泡沫開始形成時,做空工具也橫空出世。2015年4月16日,上證50、中證500股指期貨正式面市。從圖16-6中我們可以看到,在5、6月份股市和杠桿都處在高位的時候,中證500股指期貨的持賣單量也達到兩個高峰。

保險業務系統保險信託證券銀行黃金多元金融保險互聯網+眾籌互聯網+理財互聯網+比特幣互聯網+網銷基金
簡單解釋一下,中證500股指期貨是說,這500隻股票你每隻持有一股,假設在今天的現貨市場需要100元,而你判斷一個月後它們是下跌的,那你可以以今天的價格100元賣出。如果有人看多後市,願意接你的單,一個對賭就形成了。一個月後如果下跌到了80元,那麼中間20元的差額就是你的利潤。
但現在的問題是,7月1日因為中小板和創業板的股票無量跌停,現貨賣不出去,只有通過股指期貨空單去對沖現貨頭寸,導致以中證500股指期貨為首的合約大幅貼水。IC1507合約收盤7509點,較現貨中證500指數貼水902.51點,貼水幅度達12%。也就是說,現在這些股票只有以今天市場價的8.8折往外賣才會有人來接單。由於中證500可以精準反映大部分股票走勢,大家只能開出更多中證500的空單對沖,大量的空單又加劇了股市的恐慌下跌,於是形成惡性循環。
我們看到,三枚炸彈對股市的三輪下跌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而第一枚炸彈大股東套現是股市下行的罪魁禍首。由於大股東在高位大量減持套現,散戶資金不足,市場隨之產生大量高杠桿配資。在泡沫越吹越大之後股價一定會暴跌,怎麼辦?做空期貨再賺一筆或者對沖下跌。而大量的空單又加劇了股市的恐慌下跌,配資外逃,形成惡性循環。所以,只有遏止內幕交易,大戶套現得到約束,才能穩定市場預期,讓股指逐步回歸價值投資。這需要的不僅僅是一兩個政策,而是有效的監管體系,而這正是我們目前的證券市場最薄弱的地方。

Ⅸ 股市中說的杠桿資金被強制平倉是什麼意思用自己的話解釋下!杠桿資金指什麼強制平倉指什麼

股市杠桿資金指的是運用少數資金翹起N倍本金進行炒股,就是放大資金的意思,它的本質在於放大收益與風險。

在使用股市杠桿的過程中,現金流的支出可能會增大,如果資金鏈斷裂,即使最後的結果是巨大的收益,投資者也必須要面對提前出局的下場。

強制平倉也就是爆倉,舉例來說明,股票賬戶內本金有10萬元,如果使用5倍杠桿,可用資金就變成了60萬。

一旦股市下跌超過16%本金基本上就沒了,而且配置杠桿都會有強制平倉線,爆倉的風險會很大。

(9)武漢1上市公司高管股市杠桿巨虧擴展閱讀:

強行平倉的情況:

1、 因未履行追加保證金義務而強行平倉。根據交易所規則,期貨交易實行保證金制度,每一筆交易均須交納一定比例的保證金,當市場發生不利變化。

2、因違規行為被強行平倉。會員或客戶違反交易所交易規則,交易所有權依交易規則的規定,對其違規持倉部分實施強行平倉。

主要包括:違反頭寸限制超倉;違反大戶報告制度未作報告,或報告不實;為市場禁入者進行期貨業務;經紀公司從事自營業務;聯手操縱市場;以及其他須強行平倉的違規行為。

3、 因政策或交易規則臨時變化而強行平倉。在前幾年,這種情況經常出現,交易規則也經常因政策或監管部門的臨時規定而修改,或臨時不能正常執行。

閱讀全文

與武漢1上市公司高管股市杠桿巨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洛陽銀行理財推薦碼 瀏覽:66
2019中國金融服務發展 瀏覽:281
國家的財政金融機構 瀏覽:882
期貨近遠月價差 瀏覽:754
天津杠桿汽車租賃 瀏覽:842
理發剪刀費力杠桿 瀏覽:74
深圳市互聯網金融公司排名名單 瀏覽:349
廣永期貨客服電話 瀏覽:96
網易貴金屬賬戶怎麼注銷 瀏覽:269
2016中國外匯交易額 瀏覽:406
深圳豐連金融有限公司 瀏覽:14
摩托車頭盔概念股票 瀏覽:983
豪門集團集資最新消息 瀏覽:353
原糖期貨交易時間 瀏覽:247
nio股票價格 瀏覽:570
以下屬於外幣理財投資路徑 瀏覽:631
百分之30是幾倍杠桿 瀏覽:19
公司金融綜合化服務 瀏覽:992
億陽信通股票走勢 瀏覽:961
福佳集團主要領導一覽 瀏覽: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