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爾到底是國企還是私企
中外合資的,外方是德國海爾集團,國有企業轉型的合資企業。
海爾創業於1984年,成長在改革開放的時代浪潮中。30年來,海爾始終以創造用戶價值為目標,一路創業創新,歷經名牌戰略、多元化發展戰略、國際化戰略、全球化品牌戰略四個發展階段,2012年進入第五個發展階段——網路化戰略階段,海爾目前已發展為全球知名白色家電品牌。
海爾致力於為全球用戶提供美好生活解決方案。海爾通過建立人單合一雙贏的自主經營體模式,對內,打造節點閉環的動態網狀組織,對外,構築開放的平台,成為全球白電行業領先者和規則制定者,全流程用戶體驗驅動的虛實網融合領先者,創造互聯網時代的全球化品牌。
(1)海爾電器大股東擴展閱讀
「海爾之道」即創新之道,其內涵是:打造產生一流人才的機制和平台,由此持續不斷地為客戶創造價值,進而形成人單合一的雙贏文化。同時,海爾以「沒有成功的企業,只有時代的企業」的觀念,致力於打造基業長青的百年企業,一個企業能走多遠,取決於適合企業自己的價值觀,這是企業戰略落地,抵禦誘惑的基石。
海爾的核心價值觀是:
是非觀——以用戶為是,以自己為非
發展觀——創業精神和創新精神
利益觀——人單合一雙贏
參考資料:青島海爾股份有限公司--網路
2. 海爾集團是國企還是私企
中外合資的,外方是德國海爾集團,國有企業轉型的合資企業。
海爾的前身青島電機廠是50年代組織起來的一個手工業生產合作社,最初是幾個人湊錢干起來的,後來國家有贖買政策,又用合作社的利潤給他們退了股,這個企業就變成了集體所有制。從根本上來講,用企業的利潤退股其實是不對的,那應該是股東的分紅,但合作社上面有一個二輕集體企業聯社也就是手工業聯社,聯社集中上去的管理費倒過來給股東,就算作退股,等於是一種回購。
從歷史上看,海爾在青島一直隸屬於二輕聯社,「從娘胎里頭就是這樣」。在1993年青島海爾的上市報告中,對它的初始資本說得非常清楚。
張瑞敏親自看過50年代股東入股的原始憑據,有人出錢,有人以生產資料作價,幾百元、幾十元的都有,本來就是幾個人湊起來的一家股份制企業。國家贖買之後,企業屬於集體公有,主導產品是一種家庭用的電葫蘆(吹風機),虧損147萬元,瀕臨倒閉。直到張瑞敏進入,轉產冰箱,二輕聯社用自身積累的利潤在此時投入200餘萬,上市的時候又把這一投資作為法人股權。
張瑞敏上冰箱的時候,1700多萬投資,全部是從銀行貸的款。其實二輕聯社給的200萬還不是上項目的錢,是用於搞技術開發一類的事,也不是一次到賬,而是一點一點撥給的。200萬夠干什麼呢?就是買了一些試驗儀器,做了幾個樣機,並沒有形成實質性的成果。當時誰也不當回事,但上市之後,二輕聯社發現自己的股份越來越值錢,不僅每年從海爾這里都得到分紅,而且,現在要是出手的話,就發大財了。2004年12月,海爾在20周年紀念會上啟動新標識,二輕聯社主任還作為上市公司股東代表上台一起參與。
青島海爾上市以後,青島國資部門曾給海爾集團出過一個證明,即經過驗資,海爾的資產內沒有國有資產。張瑞敏說:「海爾不存在像有些媒體所說的,原來是國有企業,現在又變成集體企業,這是根本不存在的事。這些人等於對中國企業的性質根本就不了解。過去集體企業千方百計想成為國有企業,但成不了,國家不讓你成。這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
集體企業和國有企業的差別在哪裡呢?政府對集體企業的經營不進行干涉,與此同時也不提供資金援助,企業經營所需要的資金需要通過銀行貸款等自行籌備。國有企業的利潤上繳國家,集體企業的利潤可以留下來再發展、再投資。
3. 簡單介紹海爾集團背景
海爾集團是全球領先的整套家電解決方案提供商和虛實融合通路商。公司1984年創立於青島。創業以來,海爾堅持以用戶需求為中心的創新體系驅動企業持續健康發展,從一家資不抵債、瀕臨倒閉的集體小廠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家用電器製造商之一。2013 年,海爾集團全球營業額1803億元,在全球17個國家擁有7萬多名員工,海爾的用戶遍布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2008年3月,海爾第二次入選英國《金融時報》評選的「十大世界級品牌」,2008 年6月,在《福布斯》「全球最具聲望大企業600強」評選中,海爾排名13位,是排名最靠前的中國企業。2008 年7月,在《亞洲華爾街日報》組織評選的「亞洲企業200強」中,海爾集團連續五年榮登「中國內地企業綜合領導力」排行榜榜首。2008 年海爾入選世界品牌價值實驗室編制的《中國購買者滿意度第一品牌》,排名第四。海爾已躋身世界級品牌行列,其影響力正隨著全球市場的擴張而快速上升。
2012年03月24日,「2012年全國企業管理創新大會」在北京舉行,海爾「以自主經營體為基礎的人單合一-管理」模式在全國451項管理項目中脫穎而出,獲得國家級企業管理創新成果獎一等獎第一名。2012年8月8日,第六屆中國品牌節揭曉年度品牌中國總評榜,海爾榮獲「2012品牌中國華譜獎」,連續六年獲此殊榮。
2012年9月10日,美國財經雜志《福布斯》發布2012年「亞洲上市公司50強」排行榜中國家電業海爾挺進50強,連續兩年入圍該榜單。2012年9月17日,第18屆中國品牌價值研究結果在英國倫敦揭曉。海爾以962.8億的品牌價值位居榜首,連續11年蟬聯中國最有價值品牌排行榜。
2012年11月,在中國管理現代化研究會、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等共同發起的「中國管理全球論壇暨中國管理模式傑出獎」頒獎典禮上,海爾集團榮獲「中國管理模式傑出獎」之戰略遠見獎。2012年12月,張瑞敏獲得了瑞士洛桑IMD商學院將「IMD管理思想領袖獎」
4. 海爾是國有企業嗎
是國有企業,海信集團是海信電器的第一大股東,占絕對控股地位。
海信電器全稱青島海信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於1969年電子信息產業集團公司,主要投資家電、通訊、信息、房地產、商業等產業。於1997年4月在上海證交所上市,是國內著名的家電上市公司。
海信電器主要從事電視機、數字電視廣播接收設備及信息網路終端產品的研究、開發、製造與銷售,擁有中國最先進數字電視機生產線之一,年彩電產能1610萬台,是海信集團經營規模最大的控股子公司。並持有海信(Hisense)、科龍(Kelon)和容聲(Ronshen)三個品牌。海信在南非、匈牙利、法國等擁有生產基地,在美國、歐洲、澳大利亞、日本等地設有銷售機構,產品遠銷歐洲、美洲、非洲、東南亞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5. 楊綿綿是海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最大的股東嗎如題 謝謝了
楊綿綿是海爾集團的總裁 算是法人代表 在以前海爾剛起步的時候算廠長 而張瑞敏是海爾的執行總裁 也就是負責管理的 也占很大股份 在以前張瑞敏算是海爾的經理 負責銷售的 楊綿綿 和張瑞敏的關系猶如 劉備和諸葛亮的關系 所有 楊綿綿才是最大股東
6. 現在海爾股份的具體歸屬
HK 海爾 看不到 , 你可以 搜索 看看,
上交所 海爾
【最新公告】
【2009-12-01】刊登公告
青島海爾公告
青島海爾股份有限公司正在與其實際控制人海爾集團公司(下稱:海爾集團)就公司受讓海爾集團持有的海爾電器集團有限公司(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公司,證券交易代碼"1169",公司目前持股19.38%,下稱:海爾電器)31.93%的股份事宜進行商談,並初步達成一致性意見,但尚未簽署任何意向書或協議。截至目前,公司尚未就交易價格、對價支付條件等事項與海爾集團開展實質性磋商。
如完成本次交易,公司將持有海爾電器51.31%的股份,並已取得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同意公司免於向海爾電器股東發出全面要約收購的原則性答復。
該等事項尚需公司董事會、股東大會、相關政府部門及海爾集團的批准,存在重大不確定性。
股東研究☆ ◇600690 青島海爾 更新日期:2009-11-09
控股股東 |海爾電器國際股份有限公司(23.51%) 實際控制人 |海爾集團公司(持有控股股東比例:93.44%)
自己算吧。 現在還沒有 更新。 還不確定
7. 海爾是上市公司嗎
海爾是上市公司。
青島海爾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89年4月28日,它是在對原青島電冰箱總廠改組的基礎上,以定向募集資金方式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於1993年10月12日向社會公開發行股票, 並於1993年11月19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股票簡稱:青島海爾,股票代碼為:600690。
(7)海爾電器大股東擴展閱讀
海爾集團是世界白色家電第一品牌、中國最具價值品牌。海爾在全球建立了29個製造基地,8個綜合研發中心,19個海外貿易公司,全球員工總數超過6萬人,已發展成為大規模的跨國企業集團。
海爾集團在首席執行官張瑞敏確立的名牌戰略指導下,先後實施名牌戰略、多元化戰略和國際化戰略,2005年底,海爾進入第四個戰略階段——全球化品牌戰略階段。創業24年的拼搏努力,使海爾品牌在世界范圍的美譽度大幅提升。
2009年,海爾品牌價值高達812億元,自2002年以來,海爾品牌價值連續8年蟬聯中國最有價值品牌榜首。海爾品牌旗下冰箱、空調、洗衣機、電視機、熱水器、電腦、手機、家居集成等19個產品被評為中國名牌,其中海爾冰箱、洗衣機還被國家質檢總局評為首批中國世界名牌。
2008年3月,海爾第二次入選英國《金融時報》評選的「中國十大世界級品牌」。2008年6月,在《福布斯》「全球最具聲望大企業600強」評選中,海爾排名13位,是排名最靠前的中國企業。
2008年7月,在《亞洲華爾街日報》組織評選的「亞洲企業200強」中,海爾集團連續五年榮登「中國內地企業綜合領導力」排行榜榜首。海爾已躋身世界級品牌行列,其影響力正隨著全球市場的擴張而快速上升。
據世界著名消費市場研究機構歐洲透視(Euromonitor)發布最新數據顯示,海爾在世界白色家電品牌中排名第一,全球市場佔有率5.1%。這是中國白色家電首次成為全球第一品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海爾股份有限公司
8. 誰能告訴我 海爾集團的產權,海爾集團到底誰是最大股東
海爾集團董事長是最大股東
9. 海爾集團的股權結構
海爾集團公司及其一致行動人占股41.07%,境內外投資者占股58.93%,海爾智家股份有限公司在海爾集團占股43.72%。
前十名股東持股情況:
海爾電器國際股份有限公司:20.64%
海爾集團公司:17.59%
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7.29%
GIC PRIVATE LIMITED:4.42%
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2.99%
青島海爾創業投資咨詢有限公司:2.83%
KKR HOME INVESTMENT S.A R.L. :2.64%
全國社保基金一零四組合:1.66%
中央匯金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1.14%
全國社保基金一零三組合:0.99%
(9)海爾電器大股東擴展閱讀
海爾創業於1984年,成長在改革開放的時代浪潮中。30年來,海爾始終以創造用戶價值為目標,一路創業創新,歷經名牌戰略、多元化發展戰略、國際化戰略、全球化品牌戰略四個發展階段,2012年進入第五個發展階段——網路化戰略階段,海爾目前已發展為全球知名白色家電品牌。
海爾致力於為全球用戶提供美好生活解決方案。海爾通過建立人單合一雙贏的自主經營體模式,對內,打造節點閉環的動態網狀組織,對外,構築開放的平台,成為全球白電行業領先者和規則制定者,全流程用戶體驗驅動的虛實網融合領先者,創造互聯網時代的全球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