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2015安防行業發生了哪些並購的重大事件
1、Cannon買下了milestone與Axis,這說明安防的天花板已經來了,同時,單品銷售的也接近尾聲。
2、OnSSI買下SeeTec,並購一般是為了
達到三個目的:買技術、買市場、買客戶。OnSSI的市場在美洲,SeeTec是德國公司,在德語系國家的市場非常強,在德國非常強,在整個歐洲都非常的
不錯。OnSSI買下SeeTec後,OnSSI可以擁有SeeTec的技術和歐洲的市場,也就是把歐美的市場牢牢控制住,是非常漂亮的並購。
3、NICE出售security部門,說明在中高端市場也是接近飽和,要創出新的業績,新的市場非常辛苦。
4、EagleEye買下brivo(VSaaS與ACaaS整合),brivo是一家做門禁的公司,在美國市場非常的強勁,現在賣掉,說明門禁與監控的整合,顯然已經蔓延到中小企業,代表市場也在往下走。
5、在門禁方面,還有兩個超級巨人的合作,一個是
德國的DORMA與瑞士的KABA,當時這個消息出來後,以為是門禁領域最大的並購案了。但是沒多久,英格索蘭旗下的Allegion
公司並購了德國非常有名的無線電子鎖公司SimonsVoss,門禁市場出現大的並購,是因為競爭太激烈了,怎麼樣組織更具有競爭力,合並對很多大公司來
講可能是個不錯選擇。
6、AVIGOLON買下智能演算法公司OV,OV擁有全球200多個專利,那麼做IP視頻監控的AVIGOLON買下,從a&s媒體的角度看,這是非常不公平的競爭,未來智能化又是非常重要的方向,那麼這可能導致產業的健康發展會有一定的阻礙。
7、在經銷商方面,全球比較大的經銷商ANIXTER並購了北美非常大的視頻監控經銷商。
『貳』 2015融資租賃並購案例多少個
沒有具體數額,如果有相關並購程序等相關問題,可以電聯
『叄』 2015年12月並購重組上會公司名單
【行政許可事項】上市公司並購重組行政許可審核情況公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許可實施程序規定》的要求,為進一步規范行政許可行為,提高監管工作透明度,以服務投資者為宗旨,遵循公開、公平、公正和便民的原則,對上市公司並購重組行政許可審核工作流程及行政許可申請基本信息、審核進度予以公示。
其中:
1.公示以表格形式列示行政許可申請項目,每周更新一次。對於截至本公示日已作出行政許可決定的申請,下一個公示日不再公示。
2.行政許可申請基本信息。包括:上市公司、股票代碼、申請人、申請項目名稱、(獨立)財務顧問及主辦人、律師事務所及簽字律師、會計師事務所及簽字會計師、評估機構及簽字評估師。
3.分道制評價結果信息。根據2013年10月8日起實施的上市公司並購重組審核分道制,我會將重大資產重組申請(含發行股份購買資產、重大資產購買出售、合並分立)劃分為豁免/快速、正常、審慎三條審核通道,分道制信息於受理後在"審核類型"一欄公示。收購報告書審核和要約收購義務豁免行政許可項目,以及10月8日前受理的重大資產重組申請不適用分道制。
4.接收申請及審核進度。包括:接收、補正、受理、反饋、反饋回復、並購重組委會議和審結7個主要環節,公示每個環節的具體日期。其中,受理環節包括了受理、申請人申請撤回申報材料、不予受理等情形;審結環節包括了核准、不予核准、終止審查等情形。具體情形在備注中予以說明。
5.備注。包括:申請撤回、不予受理、申請人落實補正意見中、申請人落實反饋意見中、申請人落實並購重組委審核意見中、徵求相關部委意見中、有關方面涉嫌違法立案稽查暫停審核、行政處罰終止審查、消除影響恢復審核、實地核查、舉報核查、申請人申請延期回復反饋意見、申請人申請撤回申報材料、財務資料更新過程中、不予核准、終止審查等。
6.投資者如需進一步了解上市公司並購重組的詳細情況,請查閱上市公司的相關公告。
上市公司並購重組行政許可審核工作流程
上市公司並購重組行政許可申請基本信息及審核進度表(截至2015年12月4日)
『肆』 中國互聯網並購案的2015年
2015年2月14日,滴滴與快的宣布兩家實現戰略合並。
滴滴打車CEO程維及快的打車CEO呂傳偉同時擔任聯合CEO。兩家公司在人員架構上保持不變,業務繼續平行發展,並將保留各自的品牌和業務獨立性。
合並後,滴滴快的有了阿里巴巴和騰訊的雙重支持,業務隨之擴展到專車、拼車、巴士等眾多服務。 2015年4月17日,58同城發布公告稱,公司戰略入股分類信息網站趕集網,獲趕集網43.2%股份,58同城和趕集網兩家公司將保持雙方品牌獨立性,網站及團隊均繼續保持獨立發展與運營。
有業內人士估算,合並之後的新公司估值將可能突破百億美元(58同城2013年赴美上市,目前市值約為55億美元)。這意味著,合二為一的58趕集有限公司將從此進入百億美元俱樂部,成為繼網路、騰訊、阿里巴巴、網易、唯品會、京東等互聯網公司之後的又一家巨頭企業。 2015年5月22日消息,攜程戰略性收購藝龍37.6%股份,總價約4億美元。交易完成後,兩家公司將繼續獨立發展。
攜程表示,中國旅行市場規模巨大,潛力無窮,攜程和藝龍會根據各自公司獨立的發展策略,為客戶和合作夥伴創造持續的價值。並且,攜程和Expedia公司已經達成一致態度,在指定市場將相互合作使各自的客戶收益於彼此的旅遊產品,這個消息也意味著Expedia和攜程期望達成互贏的共識。
「我們仍將進一步致力於為我們的客戶打造最豐富,最有價格競爭力,服務最好的旅行產品。」攜程強調。 2015年10月8日,大眾點評與美團網宣布合並,美團CEO王興和大眾點評CEO張濤將會同時擔任聯席CEO和聯席董事長。
2015年11月11日,美團大眾點評公布雙方達成戰略合作之後新公司的組織架構及人事安排。大眾點評網CEO張濤將擔任新公司董事長,不再擔任聯席CEO,未來會將主要精力轉向新公司的長期戰略。美團網CEO王興將擔任新公司CEO,不再擔任聯席董事長,負責新公司的管理和運營。
與此同時,新公司還將整合大眾點評網和美團網的資源,設立平台事業群、到店餐飲事業群、到店綜合事業群、外賣配送事業群、酒店旅遊事業群、貓眼電影全資子公司、廣告平台部等業務板塊。同時,設立客服平台部、技術工程及基礎數據平台、戰略及企業發展平台、財務平台、人力資源及服務保障平台等支撐板塊。
美團和大眾點評在團購方面,兩者已佔有巨大流量。美團可以將大眾點評的巨大流量通過自己的商業交易手段進行市場化變現,從而獲得長期穩定的現金流。點評可以依靠自己積累的廣告數據和之前的消費數據,和美團一起進行市場細分拓展,發現消費新機遇。 2015年10月26日攜程網和去哪兒宣布合並。
此次攜程與去哪兒合並的形式為網路出售去哪兒股份,然後控股攜程,網路將擁有攜程25%的股份。
外媒統計數據顯示,攜程與去哪兒兩家公司合計市值達到156億美元。
『伍』 近兩年你知道哪些企業合並的案例
2013年5月29日晚,雙抄匯國際發布公告稱襲,公司與美國史密斯菲爾德達成並購協議,雙匯國際將收購後者已發行的全部股份,價值約71億美元。這次並購不僅價格高,而且目的不明確,非常類似外資收購掏空中國企業的常用手法。雙匯國際將支付給史密斯菲爾德47億美元現金,並承擔後者約24億美元債務。此次收購價為每股34美元,較史密斯菲爾德在公告前最後一個交易日的收盤價溢價約31%。雙匯國際承諾,收購完成後將保持史密斯菲爾德的運營不變、管理層不變、品牌不變、總部不變,同時不裁減員工,不關閉工廠,並將與美國生產商、供應商、農場繼續合作。
『陸』 2015文化產業並購報告出爐 哪些行業最"熱鬧
2013年,被認為是文化傳媒業的「並購元年」,「並購」「重組」成了2013年文化傳媒業的年度關鍵詞。2014年和2015年的文化傳媒行業的並購延續了這種形勢。據小文不完全統計,截止2015年12月25日,文化傳媒行業共發生並購事件166起,數量略高於2014年水平;除23起並未透露並購金額,其它並購總規模達到1499.04億元,同比增長50%。
從所屬行業來看,影視行業並購總額最高,達507.78億元;游戲行業據次,達到328.9億元;旅遊行業、體育行業、傳媒行業位列第三、四、五位;動漫行業僅有3起,位列第六。從每起並購的平均金額來看,除去各行業未披露金額的並購案例,旅遊業以29.76億元居首,影視億18.81億元位居第二,體育、游戲、動漫位居第三、四、五位,傳媒行業以每起平均5.88億元位居最後。
2015年全年文化企業並購166起
並購規模近1500億元
「十二五」時期是我國文化產業大發展、大繁榮時期,五年時間里,國家出台多項推動文化產業發展的政策,涉及土地、稅收、投融資等多個領域,文化產業佔GDP的比重也從2010年的2.75%升至2014年的3.76%。近日公布的「十三五」規劃也再次提出,「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在此利好背景下,我國文化企業也獲得長足發展,企業間兼並重組數量顯著增加,行業整合優化,一些文化龍頭企業逐漸浮出水面。
據不完全統計,2013年,文化產業發生96起並購事件,並購金額500億元;截止2014年12月20日,文化產業共發生並購事件159起,並購總規模達1000億元人民幣,2014年前6個月的並購規模已超過2013年全年總規模。截止2015年12月25日,文化傳媒行業共發生並購事件166起,數量略高於2014年水平;除23起並未透露並購金額,其它並購總規模達到1499.04億元,同比增長50%。
從月份來看,四季度文化企業並購案例最多,達到65起;一季度共31起,二季度為39起,三季度為31起。
從並購金額來看,11月份並購金額達到一年的峰值——424.23億元,其中,阿里巴巴全額收購優酷土豆耗資46.7億美元(約300億元人民幣),約占當月所有並購總額的71.4%。
影視、游戲並購火爆
體育、旅遊產業異軍突起
據了解,2014年並購事件主要發生在影視傳媒、游戲動漫、移動互聯網、教育培訓和旅遊戶外5個行業板塊,其中影視、新媒體板塊是並購的熱點領域。與之相類似,2015年,影視、游戲等行業並購仍然火爆,體育、旅遊等產業異軍突起。
據小文不完全統計,截止2015年12月25日,影視行業發生31起並購行為,除4起未披露金額外,並購總額高達507.78億元,位居各行業第一;游戲行業發生並購行為21起,除2起未披露金額外,並購總額達到328.9億元,位列各行業第二;旅遊行業發生11起並購事件,除3起未披露金額外,並購總額為238.06億元;體育行業發生13起並購,除了1起未披露金額以外,並購總額達到213.93億元;動漫行業並購事件僅3件,1起未披露金額,其他兩起並購金額為21.04億元;傳媒行業發生37起並購案例,除6起未披露金額以外,並購總額達到180.77億元。
從單起並購平均金額來看,旅遊行業以29.76億元,位居第一;影視行業以18.81億元位列第二;體育行業(17.83億元)、游戲行業(17.73億元)、動漫行業(10.52億元)位列第三、四、五位;傳媒行業平均每起並購案耗資5.83億元,位列最後。
此外,今年國內文化企業加大了海外並購的步伐,並購涉及體育、旅遊、影視、傳媒等多個行業,共計19起,除兩起並未透露金額外,並購金額高達337.37億元(均按照12月30日匯率進行換算)。其中,體育行業是國內企業海外並購數量最多、金額最大的行業。據小文統計,國內企業海外並購涉及體育行業的達到8起,約佔2015年全部體育行業並購案例的61.5%,並購金額達到197.87億元,約佔2015年全部體育行業並購總額的92.5%;約佔2015年所有海外並購案例的42.1%,體育行業海外並購金額約占所有海外並購金額的58.6%。
政策、市場帶動行業並購
行業龍頭企業加速擴張
通過對以上數據的分析,政策和市場的紅利是加速行業並購的重要推手。
2015年,我國影視行業獲得較大發展:電影方面,2014年中國電影票房未能突破300億大關,而截至2015年9月2日,全國城市影院總票房已破296.39億元,超過2014年全年票房;截止12月5日,電影票房已經超過400億元規模。電視劇方面,現象級電視劇層出不窮,收視紀錄屢屢被打破;各家衛視競爭激烈,推出獨家綜藝吸引觀眾目光;視頻網站發力網路自製劇劇和網路綜藝節目,與傳統的電視台爭奪用戶,並加速試水收費模式,增加收入。
在此背景下,影視行業並購也風生水起,不僅大型影視公司兼並重組小型公司,延伸、完善整個產業鏈,例如阿里巴巴收購優酷土豆,布局影視生態系統;還有很多非影視行業的公司跨界進入影視行業,欲分一杯羹,例如共達電聲收購春天融和100%股權、樂華文化100%股權,開始涉足影視娛樂業。延續2014年的收購態勢,以BAT為代表的互聯網公司繼續大舉進入影視行業,擴展自己的影響力。
體育行業方面,2014年10月16日,《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 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46號)正式下發,提出了「到2025年,體育產業總規模超過5萬億元,產業體系更加完善、產業環境明顯優化、產業基礎更加堅實」的發展目標。2015年3月16日,《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中國足球 改革發展總體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15〕11號)下發,明確提出「鼓勵社會力量發展足球」,並提出要「加強足球產業開發,加大足球無形資產開發和保護力度,通過打造賽事品牌、開發足球附屬產品、培育足球服務市場、探索足球產業與相關產業的融合發展,構建全方位、全過程足球產業鏈,不斷增加足球產業收益,形成多種經濟成分共同興辦足球產業的格局。」這些政策紅利,大大推動去年和今年體育產業的發展。今年,萬達集團耗資10.5億歐元並購總部位於瑞士的盈方體育傳媒集團100%的股權,收購金額位列2015年體育行業各大並購案例之首。
在12月28日召開的全國體育局長會議上透露的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體育及相關產業總規模達到13574.71億元,實現增加值4040.98億元。而在2013年,全國體育及相關產業實現增加值僅為3563億元,增加值佔GDP比重為0.63%。對於2016年體育產業領域的發展目標,國家體育總局局長劉鵬表示:「繼續貫徹落實《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搶抓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機遇,推進各項工作,努力開創體育產業繁榮發展新局面。」小文認為,明年體育行業還將迎來較大大發展;但體育行業畢竟是一個「燒錢」的行業,因此「入行門檻」較高,或許將來通過並購整合,會逐漸演變成幾個行業巨頭之間的斗爭。
與體育產業類似,近兩年,國家也出台了很多推動旅遊產業發展的政策,例如2014年8月21日,《國務院關於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31號)正式下發,提出「到2020年,境內旅遊總消費額達到5.5萬億元,城鄉居民年人均出遊4.5次,旅遊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超過5%。」的要求。2015年8月11日,《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促進旅遊投資和消費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15〕62號)正式下發,提出「實施旅遊投資促進計劃,新辟旅遊消費市場」等要求。在政策紅利的推動下,我國旅遊產業發展迅猛:12月17日,國家旅遊局發布了2014年中國旅遊業統計公報。公報顯示,全國國內旅遊人數36.11億人次,比上年增長10.7%。全國國內旅遊收入30311.87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增長15.4%。我國公民出境旅遊人數達到1.07億人次,出境旅遊花費896.4億美元。
為了爭奪中國出境游市場,很多國家實行對華免簽或者落地簽政策。一些國內旅遊企業看到其中商機,開始投資海外旅遊資源,收購國外成熟的度假村、酒店等,並提供中文服務,以期憑借「老鄉情誼」,吸引更多的中國遊客入住,並從中分一杯羹。2015年,便有豫園商城以9.47億元收購日本滑雪場度假村、錦江國際集團收購法國盧浮酒店集團等新聞流出。小文認為,國家先後發布多條政策,放開上海自貿區、北京兩地外資設立中外合資旅行社,開展除台灣地區以外的出境業務,旅遊行業的行業整合調整還將繼續
『柒』 國企並購民營企業案例
國有企業並購案例匯總:
2014年:
1、綠地借殼金豐交易金額系A股歷史最大【資產置換發行股份購買】
2014年3月18日,停牌8個月的綠地借殼金豐終有進展。金豐投資發布公告稱,公司擬通過資產置換和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方式進行重組。其中,金豐投資擬置出資產預估值23億元,擬注入的綠地集團100%股權預估值達到655億元,這是迄今為止A股交易金額最大的一次重組並購。如果重組完成,綠地集團將通過借殼方式實現A股上市。接下來,預計綠地集團會發行一些定向募股、公司債,對公司資金面有非常正面的作用。在置出資產後,金豐投資將向綠地集團全體股東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購買其持有的綠地集團股權。
2、五礦聯合體$58.5億收購秘魯銅礦【現金購買股權】
2014年4月14日,中國五礦集團公司所屬五礦資源有限公司(MMG)宣布,由MMG、國新國際投資有限公司和中信金屬有限公司組成的聯合體與嘉能可」達成秘魯「邦巴斯項目」股權收購協議,交易對價為58.5億美元。邦巴斯是世界在建的最大銅礦之一。此次收購邦巴斯項目也成為中國金屬礦業史上迄今實施的最大境外收購。邦巴斯該項目位於秘魯南部,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在建銅礦項目,預計達產後前5年每年可生產銅精礦含銅量約45萬噸。
嘉能可表示,該交易預計將在今年9月底完成。在收購該礦的財團中,五礦資源佔62.5%的股份,國新國際投資有限公司(Guoxin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佔22.5%,中信金屬(Citic Metal)佔15%。 拉斯邦巴斯是世界在建的最大銅礦之一,每年可供應大約45萬噸銅。截止去年11月,銅礦的建設進度已完成40%,預計2015年可正式投產並出產40萬噸銅,相當於2013年中國進口銅的12.5%。中國是世界最大的銅礦進口國,銅需求佔全球需求的大約40%。
『捌』 近三年的比較典型的企業並購案例有哪些
中國相關的,近期的,較大規模的:
雙匯收購美國史密斯菲爾德
中石油收購加拿大尼爾森
建設銀行收購巴西Bicbanco銀行
光明收購英國維多麥食品公司
復星收購地中海俱樂部
濰柴動力收購義大利法拉第遊艇
三一收購德國大象
濰柴動力收購德國凱傲
柳工收購波蘭HSW
徐工收購德國施維英
等很多
國外收購中國企業,國外並購國外企業每天都在發生,數不勝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