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請問伊利股份歷史最低市凈率是多少倍
你可以查看一下伊利股份的歷史股價,然後根據它的歷年財務報表自己去計算一下,應該這個數值。在大約十幾年前是比較低的。
2. 一般軟體上的市盈率是根據上一年年報上的贏利計算的,還是根據季報調整的
是根據季報調整的。可能有時候季報的時候市盈率很低,但是到年報的時候就變很高。
3. 伊利股份股票當前市盈利是多少
市盈率 20.88 市凈率 5.46
每股收益 0.43元 每股凈資產 6.51元
營業收入 149.92億 同比增長 14.35%
凈利潤 13億 同比增長 20.16%
4. 收集A股優質股票,有哪些說得好,50分立刻送出
a股幾乎沒有能夠長久不衰的企業
大部分股票的所屬行業都是有周期性的
沒有周期性的如高速公路,機場,港口等業績每天的業績都比較穩定
炒股要炒波段,不能一直持有「所謂的優質股票」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5. 如何分析財務報表
財務報表分析的方法:
(一)比較分析法
1.比較分析法的分析框架
2.比較的內容
(1)比較會計要素的總量
(2)比較結構百分比
(3)比較財務比率
(二)因素分析法
依據分析指標與其影響因素的關系,從數量上確定各因素對分析指標影響方向和影響程度的一種分析方法。
1.連環替代法的應用設F=a×b×c
基數(過去、計劃、標准):
F0=a0×b0×c0
實際數: F1=a1×b1×c1
實際與基數的差異:F1 - F0
分析步驟:
(1)確定分析對象,即確定需要分析的財務指標,比較其實際數額和標准數額(如上年實際數額),並計算兩者的差額;
(2)確定該財務指標的驅動因素,即根據該財務指標的形成過程,建立財務指標與各驅動因素之間的函數關系模型;
(3)確定驅動因素的替代順序,即根據各驅動因素的重要性進行排序;
(4)順序計算各驅動因素脫離標準的差異對財務指標的影響。
6. 我的本科畢業論文題目是:運用公開信息分析伊利股份的投資價值。答辯老師會問哪些問題呢
法是:公司自由現金流貼現法(FCFF)和市凈率法(PB)?
7. 基本面選股,那幾項指標是必須看的各項指標需要達到怎樣的標准,才算可選股
第一,會看財報,知道每一個數據對企業來說是什麼意思,在某個行業里到什麼水平是好,什麼水平是差。每個季度怎麼變化是好於行業平均值,怎麼變化壞於平均值。
第二,知道匯率,m2.cpi,國際原物料期貨現貨漲跌等等數據企業財報產生怎樣變化好於平均值,怎樣變化差於平均值。
第三,企業所在得行業是朝陽產業還是夕陽產業,如果是周期性行業現在是強周期還是弱周期。
第四,企業現在在行業內的地位如何,市佔率和成長性如何。
第五,市盈率,市凈率,質利率如何,在行業中的比較怎麼樣。
還有其他的一些,三兩句也沒法說清楚
歸結到基本面選股,就需要你了解這個產業和股價之間的倫理結構,一樣的基本面,兩只不同股票,可能是兩種走法。
七月三日,兩個板塊本輪最低
當天記得滿網路都還是到處說要跌破2638 2600的
但是這同樣的基本面分析方法,你放到游資私募牛散大戶為主力的中小票上,就完全不適用
因為同樣的基本面條件,他們買入賣出的條件邏輯和國家隊,外資,法人機構這些資金完全不一樣
8. 滬深300股票有哪些市盈率比較低
這里的股票都是在滬深300里,市盈率都沒達到10的,至於低不低就看個人理解了。
9. 對網友波子:關於為什麼敢在三聚氰胺事件後買伊利股份的回復
我說實話,我自己思考過~我是因為那時間之後由經常喝伊利蒙牛,變為從此沒再喝過~~現在伊利,蒙牛,光明等酸奶也大行其道,超市看到很多新包裝新產品,,我也還沒建立回信心,可以說自那黑天鵝後,我是對這些品牌失去信心,,反而三聚青安事件~媒體反而報道了我們廣州一些本土奶企沒有任何污染(燕塘,風行,香滿樓)從此我就只認這幾個牌子的奶喝了~~~ ---------------------------------------------------下面是我的回復: 首先我本來投資伊利之前就經常買伊利的牛奶喝,喝牛奶對人體是有好處的,這在日本得到驗證。而外國人每日消費奶製品是當初中國的十倍(好像是,記不大清)。這說明在中國奶製品消費具有很大的潛力。而中國乳製品經過這些年的競爭,伊利和蒙牛優勢特別突出。而伊利當時靠贊助奧運會,效果肯定會顯現出來,後來10年又贊助上海世博會,不斷加強自己的品牌。後來08年三聚氰胺事件後,主要是三鹿含量很高,伊利和蒙牛雖然受到影響,但含量低,對成年人根本沒影響,而且事件曝光後,問題奶製品都下架了。這時各個乳製品都在打折促銷,我還去買了幾箱。在中國,我們知道只要是吃的總有點問題,只是可能沒曝光,你不知道。牛奶因為這件事件後可能更安全了。所以我現在買來喝一點都不擔心,況且以前就一直喝,沒啥問題。 其次投資伊利,是因為經濟上的雙寡頭現象,一個行業競爭到最後剩下一般是兩家大的企業。像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像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像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我覺得未來中國乳製品肯定會被伊利和蒙牛壟斷,因為他們都來自草原,有先天的基因。就像伊利有三大牧場資源,不是其他公司能比的。 買伊利還有就是伊利市值是蒙牛的一半,而兩者銷售量差不多。這是因為伊利的市凈率很低,而且我統計了下,它的市凈率處於歷史低位,只有2%,而蒙牛是4%多,只要伊利未來稍微提高下,那就是很大的利潤。當時我也懷疑公司是不是故意做低利潤,因為管理層要股權激勵,股份還沒拿到手,是不是未來利潤釋放出來。後來,這幾年伊利的利潤率確實提高了,現在應該有4%了,再加上銷售量的提升,股價也逐步上漲,回升的速度甚至超過了我的想像,所以我在2010年和2011年把伊利股份都賣掉了,稍微賣早了點。 其實說到最初原因,還因為哪位投資大師的一句話:當一個好公司遭遇一次黑天鵝事件打擊,而這事件不足以致命,最終能恢復過來,那就是一次重大的投資機會。 以上是我當時買伊利股份的一點想法,時間倉促寫得不是很詳細,和你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