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在中國有哪些大型的義大利企業
義大利最大的機械設備集團SACMI集團近日在中國廣東南海市建立的陶瓷機械獨資企業落成。該企業擁有100多名員工,總投資450萬歐元,計劃生產100台瓷磚成型機。2008年產值將達到5000萬歐元。該企業是目前中國在這一行業唯一的外國獨資企業。目前在中國主要的競爭企業是廣東佛山的陶瓷工業爐企業和上海的陶瓷機械企業。
該集團計劃其產品將在中國境內和周邊亞洲國家銷售。集團總經理艾米利亞尼稱,在中國設廠的目的主要是降低運輸和進口成本,而不是降低生產成本。
SACMI集團2006年營業額為10.74億歐元,利潤額9700萬歐元,其中6950萬歐元來自陶瓷機械。該集團還從事飲料罐裝機械、食品機械和塑料機械加工。
------------------------------
斥資6億元收購中國三家眼鏡連鎖店的義大利著名眼鏡公司Luxottica集團在華的店面已經達到近270家,成為中國市場最大的外資獨資眼鏡零售商。其收購的三家公司分別為擁有54家門店的北京雪亮眼鏡公司、有133家門店的廣州明廊眼鏡公司以及728家門店的上海現代光學眼鏡公司。Luxottica集團將把上述三家公司整合在一起,成立一家新公司,整合之後的門店將統一用北美零售品牌「亮視點LensCrafters」命名。並引入整套先進的技術設備和運營模式對新店實施系統改造。
——————————————————————————
❷ 中國哪家上市公司跟因特爾是合作夥伴
紫光集團
英特爾和清華控股旗下紫光集團有限公司(「紫光集團」)共同宣布,英特爾將向紫光紫光旗下持有展訊通信和銳迪科微電子的控股公司投資人民幣90億元(約15億美元),雙方已簽署一系列協議,旨在通過聯合開發基於英特爾架構和通信技術的手機解決方案,在中國和全球市場擴展英特爾架構移動設備的產品和應用。
❸ 一汽紅旗S系項目成功簽約 將與義大利艾米利亞羅馬涅大區合作
據悉,長春市政府、中國一汽集團、美國絲爾科公司簽署紅旗S系項目投資意向書,中國一汽集團與美國絲爾科公司簽署紅旗S系項目合資合作協議,中國一汽集團、美國絲爾科公司、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吉林省科協簽署共建專家人才庫合作框架協議。
吉林省委、省政府代表對一汽紅旗S系項目成功簽約表示祝賀,同時表示:中意兩國建立了全面戰略夥伴關系,吉林省高度重視與義大利交流交往。當前,我們正在大力發展現代新型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加快建設世界一流長春國際汽車城,支持中國一汽創建世界一流汽車企業。一汽紅旗S系項目是吉林省與義大利艾米利亞羅馬涅大區、美國絲爾科公司強強聯合、優勢互補、互惠共贏的重大成果。希望各方以這次成功簽約為契機,推動務實合作再上新台階、再結新碩果。
意方代表對於本次簽約表示:義大利艾米利亞羅馬涅大區在汽車產業特別是高端跑車設計製造等領域的優勢,表達了進一步深化兩地經貿交流合作的強烈意願,並表示一定積極支持企業開展合作,努力實現互利共贏。
❹ 吉列德與中國上市公司有合作嗎
有的很多的合作夥伴的網上可以搜索到。
❺ 落戶天津、獲雙資質、簽義大利合作協議,艾康尼克是如何做到的
打造這款極致跑車(全球限量7台,售價340萬美元起)的,正是艾康尼克的姊妹公司以及戰略合作夥伴——W Motors,其創始人也正是中國企業家吳楠(Alan Wu)和迪拜企業家Ralph Debbas。
但其最大的好處,就是艾康尼克的產品擁有了很高的辨識度,並且在MPV的基礎上創造出了新物種——SPV車型(Smart Passenger Vehicle,即智能智美乘用車)。
❻ 中國企業如何在義大利建立和諧
處理好與政府和議會的關系
義大利是一個三權分立的國家,政體決定了政府和議會之間相輔相成的關系。為了創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中資企業在義大利需要重視發展與政府和議會的良好關系,為自己贏得和諧的發展空間。
首先,中資企業要關注義大利政局的情況,了解時局。義大利政府更迭較為頻繁,左、右兩派的斗爭長期存在。現任政府是二戰結束至今64年裡第62屆政府,近50年來,僅有貝盧斯科尼在2001至2006年完成了5年的總理任期。而不同黨派上台後,都將推出新政或修改舊政,這嚴重影響政策的連續性,因此中資企業要關心政府局勢,關注相關政策的變化,防止政策變化帶來的經濟損失。
其次,中資企業應關注議會的熱點議題,對議會可能出台或正在制定的法規有一定的了解,特別是涉及外資企業的重要議題。
最後,中資企業可與所在地區對經濟、產業和就業事務有影響力的議員加強交流和溝通,向對方介紹企業在當地的發展情況,增進了解;同時,也可向對方反映企業遇到的問題,尋求幫助。
作為傳統發達國家,義大利市場成熟完善,法律制度健全,政府對企業直接干預很少,我在意投資運營的中資企業與政府和議會的直接互動並不多。
妥善處理與工會的關系
義大利工會組織比較活躍,經常舉行大規模的罷工和集會活動,為工人爭取更好的薪酬和工作條件。義大利《勞動法》對工人的保護較為全面,企業不得無故辭退已簽訂不定期合同的員工。為減少勞資摩擦,合理控制工薪成本,中資企業需要學會妥善處理與當地工會的關系。
首先,中資企業應認真研讀義大利的勞動法及其相應法規,深入了解義大利工會組織的結構、規章制度和運行模式。根據義大利法律規定,50人以上的企業需成立本企業的工會組織。
其次,中資企業要嚴格遵守義大利關於工人僱傭、解聘及社會保障等方面的法規,依法簽訂勞工合同,按時發放工人工資,繳納各項社會保險。遵守規則,守法行事。
再次,中資企業要加強與當地工會的溝通和交流,認真了解企業所在地工會的基本情況。多與企業內工會代表溝通,積極對話,了解工人動向,將可能發生的勞資糾紛解決在萌芽階段,避免極端事件的發生。
最後,努力營造和諧的工作氛圍,創造團結、合作的企業文化,培養當地員工的主人翁精神,與企業同呼吸、共命運,激發員工的創造性和積極性,以保證企業正常、高效地運營。
密切與當地居民的關系
已經進入義大利市場的中資企業,要融入當地社會是一個非常重大的挑戰和難題,文化、歷史、生活習慣等諸多方面的差異,是阻礙中資企業融入當地社會的因素。對此,中資企業要營造與當地居民和諧、友好的關系,有助於企業在當地長期可持續的發展。處理好與當地居民的關系,主要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學習、了解當地居民的歷史、文化。通過了解當地的民情、地情,進而了解居民的喜好和習慣,以及文化的禁忌和敏感問題,才能保證中資企業與當地居民建立起良好關系。
(2)提高員工本地化程度,弱化中資企業與本地企業的差異。通過聘用當地雇員,提高員工本地化程度,將企業視為本地企業,並通過員工向當地居民傳遞中資企業的友好願望和對當地經濟的貢獻,增加當地居民對中資企業的認同感。
(3)加大與當地居民的溝通。中資企業可利用中國的傳統節日,舉辦一些特色活動,邀請當地居民共同參加,傳播中國文化,擴大與當地居民的交流和溝通,增進彼此的了解,拉近中資企業與當地居民的距離。
尊重當地風俗習慣
中國和義大利都是禮儀之邦。中資企業來到義大利要樹立友好、禮貌的形象。
首先,要尊重當地的宗教信仰,理解並尊重天主教的習慣。
其次,要尊重當地的風俗習慣。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酒文化的差異。中國人喝酒喜歡勸酒,並經常乾杯。義大利人喝酒以個人隨意為習,並常飲葡萄酒,即使碰杯,也不會乾杯。中資企業在與當地人舉行商務酒會時一定不要勸酒。此外,不要打聽別人隱私;吸煙時要注意場合,在公共場所一定不要吸煙,如有女士在場要徵求女士意見;工作、會談及社交場合注意著裝得體。
依法保護生態環境
義大利非常重視生態及環境保護,並有嚴格的立法。中資企業要了解當地關於環境保護方面的法規,並依法保護生態環境。
承擔必要的社會責任
中資企業在義大利開展投資合作,要增強對企業社會責任的認知,承擔必要的社會責任。中資企業在承擔社會責任方面要注意以下幾點:
(1)關注資源、環境、勞工、安全生產等熱點問題,避免引起當地居民的反感。
(2)依法經營,誠實守信。要樹立企業守法、誠信的形象,嚴禁從事商業賄賂等行為。
(3)遵守社會公德,積極參與力所能及的公益事業。在義大利經營的中資企業中,很多都致力於社會公益事業,並獲得了當地社會的認可和尊重。
懂得與媒體打交道
中資企業在義大利要學會以積極的態度與媒體打交道,正確引導媒體輿論。首先,要重視宣傳,要正確引導輿論。企業要積極擴大外宣,增進當地社會和媒體對企業的了解,做到信息公開,消除媒體對企業的不信任。利用適當的場合和機會,向媒體公布主導性消息,引導媒體對企業的宣傳導向。
其次,要尊重媒體,結交媒體記者,並成為朋友。義大利人非常講究交情,也很注重人與人的關系,企業要多交朋友,結識媒體記者。
學會和執法人員打交道
義大利是法治國家,警察、稅務等執法人員代表國家行使各項權力。在義大利的中資企業不可避免的要與他們打交道,要學會如何應對各種檢查。
要遵守法律,尊重執法人員,配合他們的工作。警察等國家強制機關有執行法律的權利,中資企業一定要了解法律,尊重執法人員,接受必要的檢查,不要無理拒絕或擾亂執法人員執法。企業要加強對員工尤其是中方員工的普法教育,讓員工了解當地法律常識和應對措施,做到知法、守法。
中方員工要隨身攜帶居留許可或護照,企業要保證營業執照等文件齊全,以備核查。如遇到檢查,要積極配合,不要慌亂,即使沒有攜帶證件也不要逃避,表明自己的身份,並請警察與公司聯系確認。如確實遇到不公正待遇,不要與執法人員發生正面沖突,更不能攻擊執法人員,要指出對方的錯誤,表明自己的立場,記下不良執法人員的姓名,通過律師或中國駐義大利使領館解決。
❼ 義大利華為分公司將接受審查,是否存在有意為難的嫌疑
華為在國外遭受針對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這次義大利的分公司又被審查,顯然是有意為難。華為一直主張公平公正的市場競爭氛圍,不會故意違反所在國家的相關法律條文,之所以會被審查,歸根結底是這些以美國為首的國家,希望借制裁華為來達到限制中國發展的目的,他們的用心不可謂不險惡。對於這樣的行為,首先,華為不畏懼任何形式的審查。作為一家國際性的大企業,華為的產品無論是質量還是安全性都是名列前茅的,絕對不存在義大利所捏造的那些侵犯國家安全的問題。其次,華為會積極配合義大利的審查。華為有這個底氣面對所謂的安全審查,並且會通過這樣的方式撇清嫌疑。最後,希望義大利政府能夠公正對待中國企業。一味地盲從美國是非常不明智的,在全球化的年代,只有在平等的基礎上進行合作,才是生存之道。
一、華為不怕有意為難作為5G行業的領頭羊,華為的技術毫無疑問處於世界領先水平。因此,無論義大利政府用什麼樣的理由來為難華為,華為都是不怕的。華為對於自己的技術有絕對的自信,而且一直秉承合法的經營模式,從未觸犯過義大利的法律,義大利的審查註定不會有結果。
你認為義大利是在有意為難華為嗎?
❽ 今年中國與義大利的雙邊貿易如何
中意雙邊經貿關系簡況 時間:2008-06-17 16:13 來源: 商務部 中意兩國於1970年11月6日正式建交,建交以來,雙方在政治、經貿等各方面合作關系發展順利。中意兩國先後簽署了《民航協定》、《海運協定》、《避免雙重征稅協定》、《關於鼓勵和相互保護投資協定》、《經濟合作協定》。 一. 雙邊貿易 2001年中意兩國間貿易發展順利。雙邊進出口額達到77.82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3.1%。其中我出口39.93億美元,增長5.0%,進口37.89億美元,增長23.1%。在我與歐盟國家的貿易中列第五位。今年1-9月,雙邊進出口額達到67.57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3.2%,其中我出口35億美元,增長13.9%,進口32.57億美元,增長12.5%。 我向意出口的主要商品有:服裝及衣著附件、紡織紗線、織物及製品、鞋類、旅遊用品及箱包、山羊絨、玩具、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部件、塑料製品、醫葯品等。 我從意進口主要商品有:紡織機械、牛皮革和馬皮革、電視顯象管、金屬加工機床、橡膠或塑料加工機械、醫葯品、煙草加工機械、型模及金屬鑄造用型箱、電視、收音機及無線電訊設備的零附件、計量檢測分析自控儀器及器具等。 二.對華投資 1991年以前義大利對中國投資還不多,隨著我投資環境不斷改善,意企業家對中國市場興趣的增加和意政府的支持,意企業在華投資近幾年有較大幅度增長。截至2001年12月底,意在華投資項目共計1628個,協議外資金額為29.51億美元,實際投入19.88億美元,在歐盟國家中名列第五。2001年全年批准意在華投資項目133個,協議外資金額2.39億美元,實際投入1.56億美元。中意合資企業主要分布在沿海省市。行業有服裝、紡織、鞋類、皮革、首飾、機電、儀表、航空和租賃等。 三.財政經濟合作 迄今為止,意方共向我們承諾政府貸款22.66億美元(其中混合貸款20.16億美元,貼息貸款1.3億美元及贈款1.26億美元)。雙方已執行完混合貸款項目55個、貼息貸款項目17個、贈款項目23個。我使用義大利政府貸款的主要領域包括環保、醫療、文物保護、農業、專業人員培訓等項目。此外,意方還用贈款培訓了數百名中方專業技術和管理人員。 四.技術引進 中意兩國技術貿易合作情況一直很好,自1981年至2001年底,我自意引進技術1841項,合同金額91.52億美元。其中2001年自意引進技術85項,合同金額1692.21萬美元。 五.雙邊經濟合作混委會 1991年5月28日,中意兩國簽訂了新的《經濟合作協定》,根據該協定,中意兩國每年應召開一次部長級混委會會議。新協定簽署後的中意經濟合作混委會會議共召開了七次。第七次會議於2002年10月在北京召開。
❾ 中國內地有關於遊艇的上市公司沒有,都有哪些啊
1、太陽鳥:太陽鳥是國內規模最大、設計和研發技術水平最高、品種結構最齊全的復合材料船艇企業之一,連續多年公司復合材料船艇產量位列內資企業第一名。公司主要致力於高性能復合材料船艇設計、研發、生產、銷售及服務,為客戶提供從方案設計、產品製造到維修服務等全方位的個性化解決方案。公司擁有外觀設計專利多項,同時通過與美國、義大利等知名遊艇設計師的長期合作,與國際先進的設計理念和設計文化保持同步,並加以吸收創新,使得公司的設計能力處於國內領先地位。
2、上海佳豪:上海佳豪首制遊艇將於兩周內完工,但下水時間暫未確定,公司的一位遊艇銷售人員表示,實船內裝工作基本完工,這是公司的第一艘自製豪華遊艇,也是國內遊艇產業一件大事。公司是國內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專業民用船舶與海洋工程設計企業,自設立以來一直以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設計為主營業務,上海佳豪遊艇運營有限公司今天與廣州凱旋房地產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書,雙方將會在遊艇會所、展會等方面展開深入合作,未來將以互相持股模式加強和拓展合作。
❿ 求助,南京有哪些義大利企業
你好 盡力了 呵呵 祝你好運
一個義大利企業家的煩惱
江蘇是義大利在華企業最集中的省份。幾年前,義大利商人陸柯來到江蘇省鎮江丹徒新區工業園。他現在是該區通用水暖器材有限公司的總經理,一家有47名中國員工和3名意籍員工的企業。
面對《環球》雜志記者,陸珂毫不掩飾自己的種種煩惱:「兩個月前,當我公司的第一批產品要運回義大利的時候,當地郵政部門和管委會卻不知道如何把這些貨物出口通關。」一個有外資企業駐扎的工業園區竟不懂得出口貨物的程序,令陸珂感到費解。
「如果在上海和南京是不可能出現這種情況的,」陸柯說,這個被稱為義大利工業園的開發區目前只有一家歐洲企業。
陸柯對中國的一些「潛規則」也感到不適應。他告訴記者,在相關部門經過了與主管單位「協調」之後,鋪設天然氣管道的最初報價竟然驟然被降低超過50%。但享受了「優惠」的陸柯卻高興不起來,「這與義大利人做生意的習慣有很大差別,在義大利,我的產品如果價值20元,它就是20元,不要和我講它價值雙倍價錢40元,然後我們再討價還價到最終的20元。」
「我的精力是要用在工廠和公司運營上的,而不是天天為這些問題來花費精力。」
當然,「合作就像一場婚姻,苦澀與甜蜜相依」。來中國發展的義大利商人是要有對當地環境、文化進行適應的心理准備的。揚州寶應縣義大利(江蘇)工業園寶勝集團副總經理胡正明告訴《環球》雜志記者,該企業的意方專家經常跟當地工人交流,以便融入當地生活和文化,有個專家還曾跑到鄉下去聽淮劇。
同在一個園區的義大利獨資的阿斯塔導線有限公司總經理桑衛尼對當地政府的幫助「非常滿意」。他說當地政府能快速反應解決問題,並幫助其減少審批等復雜程序。他表示已經決定再投資700萬歐元擴大規模。
扔掉「畏懼情緒」
事實上,一些義大利企業家在中國遇到的問題大多是其他外商也經歷過的。不過區別在於,義大利來中國投資的多為中小企業。義大利對外貿易委員會駐上海辦事處代表付泰向《環球》雜志記者介紹,目前,義大利在華合資企業約800家,其中750家為中小企業間的合作。而意在華迄今最大的投資項目仍是1996年成立的投資總額為4.5億美元的南京依維柯汽車有限公司項目。
不過,義大利的企業家們並不願意放棄中國這個大市場。
普羅迪在訪華期間曾表示,中國經濟以驚人的速度在國際市場上發揮作用,義大利企業界曾產生了「畏懼情緒」,忽視了中國發展所帶來的機遇。應該拋棄這種「畏懼情緒」的悲觀論調,做出正確的抉擇。
不過現在,這種受挫的情緒正在被理性的反思所取代。義大利出口十強省之一的Varase省工業家協會主席阿爾貝托里伯拉則這樣表示:「意國內,尤其是紡織、時裝、鞋、食品等行業的公司,在中國『價廉』的強大攻勢下屢屢受挫。然而,正是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使得義大利對其在機械、零部件、高新產品以及奢侈品領域出口大幅增加。」他認為大多數人對中國經濟迅速崛起所產生的影響的看法並不全面、客觀。
義大利駐華大使孟凱帝大使則認為,「現在中國發展到了一定階段……在整個環境的改善中義大利是可以提供自己的知識、技術和產品的」。事實上,滿足消費者日漸提高的「品位」正是義大利許多中小企業所擅長的。
「義大利的產品是為精英設計的,無論是政治精英、商業精英還是文化精英,」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副所長、義大利問題專家羅紅波對《環球》記者說,「義大利的衣服講究品質,價位也比較高;隨著中國的中層階級的擴大,他們的商品會越來越有市場。」
邁上中國征途
雖然普羅迪高調訪華創造了義大利企業欲「大舉」投資中國的熱烈氣氛,但要真正實現這一意願並沒有那麼容易。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歐洲所的徐力源教授對《環球》記者表示,「普羅迪上台之前就有推動中意關系的意向,但是目前義大利國內也存在一定的問題,也在改革,面臨一些困難;另外,義大利的官僚主義也比較有名,到底能推動多少,很難說。」
同時,義大利來華投資中小企業較多的特點對於習慣了接待大型跨國企業的中方機構,特別是地方政府來說,也需要相當的適應期。
「中小企業和大企業不一樣,資金少,不可能像大企業那樣一擲千金;小企業也比較復雜,他們不是一個企業過來,而是一幫人過來。」羅紅波對記者說。在調查走訪中,《環球》雜志記者聽到一些經濟開發區的官員說,國外中小企業的事哪樣也不比大企業少,還要享受和大企業一樣的優惠政策,否則就會出問題,「伺候」起來並不容易。
另外,義大利中小企業之所以能在世界上處於領先地位,還在於其相互依附形成的產業群和產業鏈。中國地方的開發區如果不能配套出這種「特殊」的發展小環境,吸引大規模的義大利中小企業進入將是非常困難的。
而與義大利中小企業相對應的中國中小企業,由於自身存在的種種問題,往往不能成為門當戶對的合作方。
事實上,義大利很多中小企業能成為百年老店在於他們的核心技術和獨特品牌。但正是對於這兩樣法寶的珍視,成為一些義大利企業踏入中國的顧忌。「有些(義大利)企業比較害怕在中國知識產權領域存在的某些問題,根本就不來,包括製鞋、時裝,這些就靠專利活著的。」徐力源對記者說。
「人家最核心的訣竅的東西肯定不會給你,比如說我們的絲綢、紡織品的後整理比較差,他們肯定不會教我們,」羅紅波認為,「當然義大利企業也不可能不來中國這個大市場。」
在《環球》記者對江蘇省中小企業局合作與產業處處長裔大陸的采訪行將結束時,他的一句話頗為耐人尋味:「菲亞特集團在江蘇的合資公司去年已由義大利方接管,這樣在知識產權、核心技術方面他們就更放心了……」
此外,商業文化的差異也考驗著義大利在華企業。胡正明說:「義大利人的誠信度很高,比較實在,但不易變通;和他們談判必須小心謹慎、考慮周全,因為如果達成協議的任何一項不能履行,意方便會對我們的誠信質疑。」
他還表示,目前,一些中國人發展的思維超前,做大、做強的意識很強,甚至有些好大喜功,而意方則求穩,不願盲目擴張,很滿足於完成計劃的任務。他拿自己的企業舉例說:「如果按寶勝的目標,現在公司至少已經做到了15-20億的規模,但意方卻堅持穩定在7~8個億。」
談論問題不如解決問題
「失敗只有一種,就是什麼都不做」。為了追求雙贏的結果,中意雙方都已經開始著手解決問題。
江蘇省中小企業局合作與產業處處長裔大陸表示,地方經濟貿易委員會等政府部門目前只能做到建立平台促進兩國企業間相互了解,招商引資。至於引進來了合作中出現的困難等問題,政府力量有限,還未能涉足。不過,他透露,江蘇省正在建立「快速反應機制」以專門應對中意在當地合作中出現的問題,例如,將開通專門的熱線。
付泰則說,已經在中國開展投資合作的很多義大利公司老總告訴他,「我們來到江蘇、浙江開辦公司,首先了解當地的法律等情況,然後和地方政府、機構建立良好的關系。這樣,一旦發生涉及知識產權的問題,更容易在當地政府的積極配合下有效地解決它。」
付泰認真地對《環球》雜志記者說:「我堅信,不久的將來(知識產權)這個問題會在意中合作中越來越無足輕重!」
他這樣給出了自己的理由:一方面,作為WTO成員國,中國逐步實現國內企業行為與國際標准和協議准則相接軌是必然的趨勢;另一方面,隨著中國經貿地位的進一步提升,自有知名品牌將大量涌現,中國國內企業對知識產權保護的需求將成為一股內生力量推動地方政府、權威機構加大知識產權保護的力度。
義大利:中小企業之國
在義大利,中小企業吸納了全部就業人員的70%,對GDP的貢獻率為66%,創造了約一半的出口產品。
義大利中小企業的特色是地域同業形成的集群。它們以「一區一業」的組織形式存在,「區」是指由一個或幾個小型城市或鄉鎮發展形成的沒有邊界的區域或地帶;而「業」是指具有義大利色彩和風格的紡織、皮革、製鞋、石材、木器、玻璃等傳統產業,他們都有自己的「搖籃地」。
例如,烏迪內斯省有個「桌椅三角區」。在這片不到7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聚集著中小企業786家,就業人數約6000人。小小的三角區每年生產3000萬只桌椅,占義大利市場80%、歐洲市場50%及世界市場32%的份額。
義大利像這樣的產業集群地有199個,分布在15個州。它們創造著義大利90%的紡織業、90%的鞋和皮革製品及95%的木工和傢具出口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