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生物技術集團公司的國際合作
在對外交流中,中生集團發揮團隊優勢,先後與歐美、日韓、印度等多國知內名企業、實驗容室和研究機構建立了戰略夥伴關系,展開學術技術交流、人員互訪和貿易台作。
中生集團與世界衛生組織、聯台國兒童基金會全球疫苗免疫聯盟、美國適宜科技衛生組織、梅琳達.比爾蓋茨基金會等國際組織保持友好往來,積極可開展合作引進項目,研製開發新產品,努力打造中生集團的全新品牌。
作為國內生物製品的最大供應商,中生集團的產品已出口到印度、韓國、尼泊爾、巴基斯坦、菲律賓、泰國、越南、斯里蘭卡、埃及等32個國家。其中乙腦減毒活疫苗被世界衛生組織( WHO)作為推薦產品,已大批量出口到南亞地區,為控制區域疾病暴發起到積極作用。
2011年6月10日,中國生物技術集團公司總經理楊曉明與蓋茨基金會代表在北京簽署全球健康項目合作諒解備忘錄。
近年來,隨著國際合作店不斷加強,中生集團的產品和服務正越來越多地走向世界。
B. 中國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中國生物技復術股份制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生股份)隸屬於中國醫葯集團總公司,2011年10月,中國生物技術集團公司更名為中國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轄北京、長春、成都、蘭州、上海、武漢六個生物製品研究所有限責任公司、北京微谷生物醫葯有限公司、北京中生國健醫葯有限責任公司、吉林博德醫學免疫製品有限公司和北京天壇生物製品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75億元。
C. 請問中生股份(中國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與中生集團(中國生物技術集團公司)是同一家公司嗎
是同一家。2003年,中國生物製品總公司進行資產重組,並更名為中國生物技術集團公司(內簡稱中生集團)容,隸屬於國務院國資委。2009年中生集團與中國醫葯集團總公司合並重組。2010年5月,在中國醫葯集團總公司旗下,中生集團進行第二次重組整合,新中生誕生。2011年11月,因改制需要,中生集團更名為中國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D. 西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知名校友
李常寶,美國蒙山都生物技術公司;
呂海生,美國蒙山都生物技術公司;
頡東旭,美國紐約大學;
王新平,美國佛羅里達大學;
俞發宏,美國佛羅里達大學;
熊煜青,美國佛羅里達大學;
周興金,美國凱斯西儲大學;
賀超英,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入選者。於1995年在西北師范大學獲得理學學士學位;
李會成,博士,高級工程師,曾任哈葯集團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總經理。現任哈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哈葯集團技術中心總經理。1990年畢業於西北師范大學、獲學士學位。
張遵義,博士,美國羅切斯特大學醫學院轉基因及基因打靶中心技術主任,2010年1月正式加盟杭州師范大學,杭州市第一批全球引才「521」計劃,博士生導師。1982年畢業於西北師范大學生物系本科。
崔萱林,研究員,碩士研究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甘肅省優秀專家。1983年6月畢業於西北師范大學生物系並加入中國生物技術集團公司蘭州生物製品研究所工作。曾赴荷蘭國家公共健康與環境研究院(RIVM)從事聯合研究工作。曾任蘭州生物製品研究所副所長,北京天壇生物製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中國生物技術集團公司副總裁。現任國葯集團揚州威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
蘇勇,現任上海復旦張江生物醫葯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副總經理,光動力葯物研發平台首席科學家,華東理工大學生物工程學院兼職教授、研究生導師,上海國際醫葯研發中心主任、上海市青聯副主席。1985年畢業於西北師范大學生物系本科。
陳怡平,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科技外事處常務副處長。2001年獲西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植物學碩士學位。陝西省「新世紀三五人才」入選者,中國生態學會中葯資源生態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生態學會青年生態學工作委員會委員。
侯歲穩,蘭州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副院長。1990年9月至1994年6月就讀於西北師范大學生物系,獲理學學士學位。
王鎖民,蘭州大學草地農業科技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農業部草地農業生態系統重點開放實驗室」副主任,甘肅省植物生理學會副理事長,中國草學會牧草育種委員會常務理事,中國草學會草業教育委員會常務理事,中國草學會理事,甘肅省重大項目建設管理咨詢專家。1987年畢業於西北師范大學生物系。
於成學,西北師范大學生物系1990屆校友、甘肅省平涼市崆峒區花所中學副校長、藍天助學網創辦者,2011年獲得人民網「人民社會責任傑出貢獻人物獎」。
楊彥峰,甘肅省特級教師、渭源一中生物教師,1987年西北師范大學畢業。
姚崇勇,1954年畢業於西北師范學院生物系,1997年被西北師范大學評為榮譽教授。
金芝蘭,1952年畢業於西北師范學院。1987年8月任西北師范大學生物系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朱格麟,1956年畢業於西北師范學院生物系,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原西北師范大學植物研究所所長、研究員、碩士研究生導師。
E. 中國生物是央企嗎
中國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生物)隸屬於中國醫葯集團有限公司,主要股東:中國醫葯集團有限公司,持股佔比95%;中國醫葯投資有限公司持總股佔比5%。
中國醫葯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葯集團」)是由國務院國資委直接管理的唯一一家以醫葯健康產業為主業的中央醫葯企業,是國家創新型企業,是中央醫葯儲備單位,是中國和亞洲綜合實力和規模領先的綜合性生命健康產業集團,擁有集科技研發、工業製造、物流分銷、零售連鎖、醫療健康、工程技術、專業會展、國際經營、金融投資等為一體的大健康全產業鏈。旗下有1500餘家子公司和國葯控股(01099.HK)、國葯股份(600511.SH)、國葯一致(000028.SZ 200028.SZ)、天壇生物(600161.SH)、現代制葯(600420.SH)、中國中葯(00570.HK)6家上市公司,員工總人數15萬人。
醫葯科技研發領域擁有中國醫葯工業研究總院、上海醫葯工業研究院、中國生物技術研究院、中國中葯研究院、中國醫療器械研究院、中國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醫葯集團聯合工程公司及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長春生物製品研究所、成都生物製品研究所、蘭州生物製品研究所、上海生物製品研究所、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上海捷諾醫學科技有限公司、重慶醫葯設計院等一批國內領先的應用性醫葯研究機構和工程設計機構,擁有2名中國工程院院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30名、國家新葯評審專家近百名,擁有13個國家級研發機構和49個省部級企業技術中心、10000多名科研人員,擁有9個院士專家服務中心(站)、6個博士和碩士研究生培養單位、12個博士後流動站(科研工作站),高水平的科技創新人才隊伍為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醫葯企業提供智力支持和技術保證。
F. 甘李葯業的創始人是誰
甘忠如1983年出國留學,後來又攻讀生物化學博士。在美國待了13年後,46歲的他放棄了國外待遇優厚的工作,花了幾十萬美金,從國外帶回了兩個集裝箱的儀器設備,開始了回國研發創業的歷程。
G. 中國最大的幾個疫苗公司
1、中國生物技術集團公司
中國生物技術集團公司成立於1989年(原名中國生物製品總公司,2003年8月更為現名,下稱中生集團),原為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管理的國有重要骨幹企業。
中生集團所屬中國科學器材進出口總公司和中國醫療衛生器材進出口公司在國內外擁有廣泛的客戶群體和成熟的銷售網路,在我國科技和醫療衛生領域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很高的聲譽。
2、華蘭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華蘭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總部位於河南新鄉市,董事長安康。簡稱華蘭生物(前身為華蘭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成立於1992年,是從事血液製品研發和生產的國家級重點高新技術企業,並於1998年首家通過了血液製品行業的GMP認證。
2019河南企業100強榜單排名第76位。2020年3月18日,華蘭生物以580億元人民幣市值位列《2020胡潤中國百強大健康民營企業》第18。
3、北京天壇生物製品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天壇生物製品股份有限公司為一家從事疫苗、血液制劑、診斷用品等生物製品的研究、生產和經營的企業,於1998年由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其前身為1919年成立的北洋政府中央防疫處。
4、遼寧成大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遼寧成大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成大生物」)於2002年6月在沈陽成立。公司秉承「面對生命,只有責任」的理念,堅持「誠信與責任」的核心價值觀。
致力於研發、生產和推廣「國際水平、國內領先」的生物製品,把公司建成備受行業尊敬的、有重要影響力的企業,有4千多萬劑人用狂犬病疫苗和1千多萬劑人用乙腦滅活疫苗生產能力。
5、雲南沃森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雲南沃森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為一家專業從事人用疫苗產品研發、生產、銷售的生物制葯企業,致力於向國內外市場提供安全有效、品質優異、技術先進的人用疫苗產品。
2020年3月18日,沃森生物以440億元人民幣市值位列《2020胡潤中國百強大健康民營企業》第26。
H. 國產疫苗哪個公司生產
1、中國生物技術集團公司
成立於1989年(原名中國生物製品總公司,2003年8月更為現名,下稱中生集團),原為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管理的國有重要骨幹企業。2009年9月,經國務院批准,中國醫葯集團總公司與中國生物技術集團公司實行聯合重組。
至此國資委履行出資人職責的企業由136戶調整為135戶。中生集團所屬中國科學器材進出口總公司和中國醫療衛生器材進出口公司在國內外擁有廣泛的客戶群體和成熟的銷售網路,在我國科技和醫療衛生領域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很高的聲譽。
I. 中國生物技術集團公司的介紹
中國生物技術集團公司成立於1989年(原名中國生物製品總公司,2003年8月更為現名,下版稱中生集團),權原為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管理的國有重要骨幹企業。2009年9月,經國務院批准,中國醫葯集團總公司與中國生物技術集團公司實行聯合重組,至此,國資委履行出資人職責的企業由136戶調整為135戶。中生集團所屬中國科學器材進出口總公司和中國醫療衛生器材進出口公司在國內外擁有廣泛的客戶群體和成熟的銷售網路,在我國科技和醫療衛生領域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很高的聲譽。
J. 哪個基金持有中國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股票
打開中國生物技術股份的股票,點按F10,裡面的信息都可以看到。什麼基金持有這個股票同樣可以查到。但願幫到你了,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