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股份 > 雲南景谷上市公司

雲南景谷上市公司

發布時間:2021-08-26 12:31:01

1. 雲南省景谷縣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隸屬於雲南省普洱市,位於雲南省西南部,普洱市中部偏西,東與寧洱縣接壤,南以威遠江和小黑江為界同思茅區和寧洱縣一水相連,西沿瀾滄江與瀾滄縣及臨滄市的臨翔區、雙江縣隔江相望,北和鎮沅縣相毗鄰,縣人民政府駐地威遠鎮,距普洱市130公里、昆明市466公里。截至2016年末,全縣國土面積7777平方公里,共有6鎮4鄉,總人口達31.14萬人。
景谷屬橫斷山系縱谷區南段無量山脈分支,境內山地、高原、盆地相間分布,最高海拔2920米,最低海拔813米,屬亞熱帶山原季風氣候,年降水量為1354毫米。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是雲南省重要的林漿、林板、林化基地,被列為雲南省第一批高原特色農業示範縣,是普洱茶原產地和主產區之一。

2. 雲南省共有幾家上市公司,有多少只股票

截止2015年6月30日滬深兩市共有雲南省上市公司發行的股票共30家

3. 雲南有哪些上市公司

博聞科技 景谷林業 雲南城投 錫業股份 雲鋁股份 雲內動力 保稅科技 昆明機床 名流置業 雲南白葯 雲南銅業 *ST馬龍 雲維股份 雲天化 南天信息 昆明制葯 貴研鉑業 文山電力 麗江旅遊 雲南鹽化 世博股份 羅平鋅電 綠大地 太平洋

4. 現在雲南有幾家上市公司

雲南白葯
昆百大A
名流置業
雲鋁股份
雲南銅業
雲內動力
南天信息
錫業股專份
麗江旅遊
雲南鹽化屬
世博股份
羅平鋅電
綠大地
西儀股份
雲天化
雲南城投
景谷林業
昆明制葯
貴研鉑業
馳宏鋅鍺
雲維股份
*ST馬龍
保稅科技
昆明機床
博聞科技
文山電力
太平洋

5. 生產松香松脂的上市公司除了st景谷還有別的嗎

上市公司只有景谷林業,永安林業、福建金森、豐林集團也跟松香生產有些關系。江西有個飛尚林產,規模不錯,正在上市籌備中。

6. 雲南景谷林業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雲南景谷林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或公司),是1999年(己卯年)2月經雲南省人民政府雲政復(1999)10號文批准,由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林業企業總公司、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電力有限責任公司、景谷泰裕建材有限公司、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林業投資有限公司、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糖業企業總公司聯合發起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藍來富
成立時間:1999-03-09
注冊資本:1298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530000000013615
企業類型:其他股份有限公司(上市)
公司地址:雲南省景谷振興路83號

7. 雲南省普洱市景谷縣有注冊商標的企業

注冊商標是不分地區的,只要具有商標代理資格的公司都可以申請注冊

8. 景谷林業股份有限公司的簡介

景谷四季如春、風景秀麗,浩瀚的林海蘊藏著極為豐富的森林資源,全縣森林覆蓋率達74.7%,活立木蓄積量5514萬立方米 ,成立於1999年3月9日,公司集林化、林板、木材生產、加工、後續資源培育為一體,是較為完整的林業森工企業,是雲南省林業的龍頭企業。
2000年8月25日,「景谷林業」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隆重上市,股票代碼為600265,上市時的公司總資產5.6億元,注冊資金1.05億元,從業員工1747人。
「景谷林業」年產松香2萬噸,松節油4600噸,各種規格人造板25萬立方米,木材10萬立方米以上,松香出口量占雲南省的63%以上,「海帆牌」松香集「消費者信得過產品」、「中華馳名品牌」、「雲南省名牌產品」於一身,遠銷日本、歐美、韓國、東南亞,深受國內外用戶歡迎。
1999年12月公司獲得林化產品進出口資格證書,經營本企業自產的脂松香、脂松節油、α蒎烯、β蒎烯等林產化工產品及相關技術的出口業務;經營本企業生產的科研所需的原輔材料、機器設備、儀器儀表、零配件及相關技術的進口業務;林產化工產品製造,人造板製造,森林資源培育,木材采運、加工,林業技術開發研究,畜牧業。公司是省質量檢驗協會竹木產品、傢具專業委員會常委單位。
「景谷林業」已在森林資源開發、思茅松脂化工、木材綜合利用、高標准工程造林這一林業產業鏈上走出一條依靠科技進步、追求集約效益、合理配置森林資源的路子。公司以「以林業為基礎、以科技為依託、以優質、高產、高效為目標、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為宗旨,立足主業,做精一類產品,向多元化拓展,抓好生產經營管理和資本營運工作,積極引進資金、人才和先進技術,加快資產重組進程,借上市公司再融資功能,努力創建質量一流、效益一流、服務一流的綜合性現代林業企業,以優越的成績回報股東。

9. 請教雲南省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的歷史沿革

景谷彝族傣族自治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雲南省思茅市下屬的一個縣。位於橫斷山脈無量山西南段,東經100°02'-101°07',北緯22°49'-23°52'。面積7550平方公里,2003年人口29萬人。縣政府駐威遠鎮。 目前下轄:威遠鎮、永平鎮、正興鎮和民樂鎮;鳳山鄉、景谷鄉、半坡鄉、勐班鄉、碧安鄉和益智鄉。 景谷古稱「勐卧」,傣語「勐」為地方、「卧」為井,意思為有鹽井的地方。是以傣族、彝族為自治民族的多種民族聚居的自治縣,素有「林海明珠、杧果之鄉、佛教聖地」的 美稱。位於雲南省西南部、思茅地區中部偏西,地處東經100°02′——101°07′、北緯22°49′——23°52′之間,總面積7550平方公里,轄鍾山、鳳山、景谷、邊江、半坡、勐班、碧安、益智8個鄉和威遠、永平、正興、民樂4個鎮,下設132個村委會、1929個村民小組,60023戶農戶,總人口291700人,其中農業人口佔88.1%,以傣族、彝族為主的少數民族人口佔46.3%,縣內居住著漢族、 傣族、彝族、拉祜族、哈尼族、回族、布朗族、白族、瑤族、苗族、滿族、普米族、壯族、納西族、佤族、高山族、京族、基諾族、傈僳族、布依族、土族、侗族、土家族、怒族等24種民族,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38.64人。 [編輯本段]建制沿革 景谷歷史悠久。據考古發掘,曾在正興等鄉(鎮)發現新石器時代的文物,證明三四千年前景谷這塊土地上就有人類生存。建制始於西漢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景谷屬益州郡哀牢地。唐(南詔)時,於永泰元年(公元765年)設威遠城,屬銀生節度(今景東)。元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改立威遠州,屬威楚路(今楚雄)。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制威遠土知州,屬楚雄府。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升為威遠府,直隸省承宣布政使司。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改土歸流」後,設威遠廳,屬鎮沅府。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威遠廳改屬普洱府。 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改為威遠縣。因縣名與四川省威遠縣相同,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改威遠縣為景谷縣。1949年6月景谷縣和平解放,同年6月6日成立景谷縣人民政府。1985年6月11日經國務院批准成立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屬思茅地區行政公署轄地,同年12月25日召開成立自治縣慶祝大會。此後,每年12月25日為自治縣成立紀念日。 [編輯本段]自然資源 縣內具有生物資源多樣性和生物生產力高效性等特點,擁有得天獨厚的森林、熱區、能源、礦藏等自然資源優勢。 森林資源是景谷最大的優勢資源,全縣林業用地874.9萬畝,占總面積的77.5%,人均擁有林業用地30畝,是全省人均的3倍,是全國人均的10倍;森林覆蓋率達74.7%,為全國森林覆蓋率的5倍多;活立木總蓄積量達5514.6萬立方米,人均擁有193立方米,是全省人均的5倍,全國人均的23倍;林木年生長量達210.45萬立方米,其中:思茅松佔88.7%;年木材消耗量為89.6萬立方米,林木年凈生長120.85萬立方米。 熱區資源是景谷的又一優勢資源,按劃分熱區的五個氣象學指標衡量,屬五個指標均達到標準的全省29個縣(市)之一,其中資源指數位居第二、效能指數位居第四、利用指數居第三,全縣共有熱區面積732萬畝,佔全縣總面積的64.6%。地勢以山地高原為主,谷壩鑲嵌其中,山地、高原、盆地相間分布,總地勢由北向南傾斜,漸向東西兩翼擴展,最高海拔2920米,最低海拔600米;屬亞熱帶山原季風氣候,年降水量為1354毫米、蒸發量1916.4毫米、平均雨日數164.1天、平均氣溫20.1℃,≥10°的積溫為7360.9℃;年平均日照時數2065.3小時。由於境內山高谷深,海拔差異大,氣候呈明顯的垂直變化,從低海拔的峽谷地區到高寒山區,形成了北熱帶、南亞熱帶、中亞熱帶、北亞熱帶和暖溫帶五種氣候類型。 全縣土地總面積11277565畝,人均佔有量38.7畝,其中:耕地861660畝、林地8748760畝、荒山荒地304834畝、園地971724畝、水域156255畝、其他用地畝234332畝。縣內有大小壩子23個,總面積72萬畝,其中5萬畝以上的壩子有勐嘎壩、鍾山壩、民樂壩和勐班壩,地貌形態特徵可分為瀾滄江峽谷、中山丘陵盆地和侵蝕剝蝕中山山地,土壤從壩區河谷到山區半山區分布有磚紅壤、赤紅壤、紅壤、黃棕壤、棕壤、紫色土、沖積土和水稻土等,以赤紅壤面積為最大,占可利用土地面積的60.6%,土壤的特點多為偏酸缺磷少氮鉀不足。 [編輯本段]民族風情 景谷是多民族縣,各個民族風俗各異,具有極富地方民族特色的自然人文景觀和鄉土風情,有東南亞小乘佛教聖地勐乃帕庄河仙人洞、中國塔林一絕塔包樹樹包塔、道教聖地大石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遷糯佛寺、神奇的威遠江自然保護區、永平大仙人腳、小黑江普賢寺等。在鄉土民俗方面極具開發價值的有傣族的堆沙節、採花節、朝仙、入雨安居、出雨安居、新米節和彝族的二月八、火把節等節日,極富民族特色。 全縣共有82所宗教活動場所,其中佛寺78所、清真寺4所,信教群眾達54000人,把每年12月最後一周定為民族區域自治宣傳周、潑水節定為壩區民族團結周、火把節定為山區民族團結周。 景谷民族文化歷史悠久。從景谷縣正興鎮、邊江鄉等地發現新石器時代出土的文物證明,遠在三、四千年前,景谷就有人類生存。隨著部落群居的消亡、奴隸制的建立,封建制的興起這一系列的社會發展,各族人民在征服自然,反抗反動統治,抵禦外侮等斗爭中共同開拓前進,不斷發展著自己的民族文化。 明、清以前,景谷絕大部分地區均為少數民族居住,處於封建領土經濟狀態。明、清的「改土歸流」,廢除了土司世襲制,各民族直接處於流官的統治之下,屯兵、屯田、移民等政策的施行,滲透到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使社會經濟逐漸融為一體。漢民族的大量遷入,帶來的先進文化、生產技術和生產工具,使各民族在經濟文化上的交流日益頻繁。 傣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字,彝族、拉祜族、哈尼族也都有自己的語言。各民族都流傳著豐富多彩的民間故事和傳說,還有敘事長詩、民間音樂、和民族舞蹈藝術。特別是傣族的傳統文學,都是用傣文記載下來珍存下來的。如反映善良勇敢的贊達貢瑪兄弟與邪惡勢力作斗爭,最終除滅暴君的敘事長詩《三牙象》;敘述英雄海罕與俸改之間戰爭的英雄史詩《厘俸》等就是傑出的代表作。 景谷各少數民族信仰神靈,原始宗教觀念影響甚深。傣族信仰小乘佛教,曾在景谷大地上修建了86座緬寺(佛寺),緬寺里「啥滴」以上的僧侶,俗稱大佛爺。大佛爺懂得本民族的文學,熟悉本民族的歷史文化,是一寺之主,是傣族文化的保留者和傳播者,受到傣族群眾的崇敬。歷史上,傣族人民的文化傳授,也是以緬寺為中心。傣族群眾的賧佛活動極為頻繁,每年除有固定的宗教節日外,還要到各地去朝仙。正興鎮帕庄河畔的勐乃仙人洞,就是一個歷史悠久、遠近聞名的朝仙聖地。每年傣歷的新年,傣族的男女老少都要到勐乃仙人洞進行朝仙活動。勐卧總佛寺內的塔包樹、樹包塔,是傣族人民悠久文化傳統的標志,塔身砂石浮雕共20餘層,上面刻有唐僧取經、孔雀公主等民間傳說故事和傣族古代儀仗及各種飛禽走獸,至今已有近400年的歷史。 景谷的彝族、拉祜族、哈尼族也都崇拜自然神靈,其主要活動是「祭竜」。每個少數民族的村寨都有「竜林」。除「竜林」外,還有「土主」、「山神」等,都要崇敬、祭祀。每逢節日,家家戶戶都要進行祭祀神靈活動。 各少數民族的宗教活動,都有各具特色的歌舞參加。各民族的歌舞都與其生產生活緊密聯系,從不同側面,直接或間接的反映人們在不同時期的生產生活、精神風貌、歷史故事。彝族的「開荒舞」、「撒種舞」,哈尼族的「簸米舞」、「編籬笆舞」,傣族的「白象舞」、「孔雀舞」…… 而在景谷最為普及的歌舞,就是「跳笙」,每逢農閑、節假日、喜事,男女老少,拉起手、圍成圈,伴隨著各種民族樂器的節奏,歡快的跳起來。「跳笙」亦歌亦舞、有領有合、節奏鮮明、形式多變,跳起來氣氛相當熱烈,往往通宵達旦。而且,「跳笙」還是青年男女尋找如意伴侶的重要活動。景谷信息網首頁「美麗景谷」的「景谷民樂」就是「跳笙」的音樂和歌曲。 [編輯本段]經濟社會 近年來,該縣圍繞林業、熱區、能源、礦藏等優勢資源的開發利用,走「農業立本、工業富縣」之路,初步建立了支撐該縣經濟社會發展的以林化、林板、林紙為主的林產工業,以水電、原煤、石油為主的能源工業,以建材、冶金為主的礦產工業,以製糖、制茶、制鹽、果品加工為主的食品工業體系。1997年,我縣工業總產值超過農業總產值,從農業縣份向工業縣份邁進。 ——林產工業:已初步建立了以林化、林板、林紙為主的林產工業,縣內主要有利用亞行貸款投資18.5億元的雲景林紙股份有限公司、雲南首家林業上市公司——雲南景谷林業股份有限公司兩家林業龍頭企業和地板條廠、削片廠、股份制林場等46林業生產企業,紙漿、松香、板材的年生產能力分別達10萬噸、3萬噸和12萬立方米。成立了森林公安分局、森林經濟民警大隊、森警中隊,實施了以分類經營、股份合作制、委託經營為重點的林業改革,先後被列為全省山區綜合開發、全國林業分類經營改革等試點縣,初步完成了6萬畝省級林業試驗示範項目,實施工了100萬畝紙材原料林基地、10萬畝松脂基地和戶均10畝速生林、10畝松脂林等基地建設,累計完成工程造林80萬畝、沼氣建設28620口,每2.1戶農戶擁有一口沼氣池,總投資約80億元上建年產30萬噸漿和50萬噸的林漿紙一體化建設項目已簽訂投資協議。2003年全縣林業總產值達到67368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58.7%。林業成為輻射面最廣、帶動作用最強的支柱產業。 ——礦藏產業:該縣已發現20餘種礦藏資源,礦產地30餘處。景谷煤炭儲量豐富,僅回煌煤礦儲量達700萬噸;景谷還是雲南的第一個石油生產縣,儲量達1200萬噸以上,天然氣儲量達3億立方米;岩鹽礦儲量達30億噸,景谷民樂鄉境內斑銅礦儲量達200萬金屬噸,半坡鄉凹凸棒土儲量達1500萬噸。此外,景谷還有品質優良、儲量豐富的石膏、硝土、硅石、花崗石、金、銀、鐵、鉛、鋅等礦產資源。圍繞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已建立以原煤、石油為主的能源工業,以建材、冶金為主的礦產工業。有回煌煤礦、泰裕建築建材有限公司、鳳崗鹽礦、民樂銅礦、石油公司等54戶礦產資源開發企業,水泥、原煤、食鹽、銅、重油的年生產為50萬噸、10萬噸、3萬噸、5000噸、1000噸有年產30萬噸的泰裕建築建材有限公司、年產9萬噸的回煌煤礦、年產3萬噸食鹽的鳳崗鹽礦、年產1000噸重油的煉油廠等企業。 ——電力產業:境內有瀾滄江、威遠江、小黑江等大小河流94條,累計總長1863.54千米,河流平均徑流深592毫米,年平均徑流總量為47億立方米,擁有水資源總量67.2億立方米,人均佔有2.3萬立方米,水能理論蘊藏量達76萬千瓦,可開發利用13萬千瓦。縣內共有鳳山鄉平寨磨礦、邊江鄉平江村芒俄、正興鎮勐乃、正興鎮鐵廠村、正興鎮帕庄河、鍾山鄉南景村換樂、鍾山鄉南景村等伴、景谷鄉文聯村等8處出露地熱溫泉,其中鹽水泉4個、硫磺泉2個、淡水泉2個,出水處24處,總流量137.2公升/秒,平均水溫41℃。圍繞水能資源的開發,已建立景谷河零、一、二、三梯級電站和多個中小水電站,水電裝機容量2.4萬千瓦,年發電量22000萬千瓦.小時。雲南路橋股份有限公司獨資開發的威遠江水電站總投資4.6億元,裝機容量7.2萬千瓦,2006年將建成發電。此外,縣內小黑江、南板河、通達河等可開發10萬千瓦。 ——食品加工業:圍繞熱區資源的開發利用,該縣已建立日處理甘蔗2000噸的永平糖廠和1500鍾山糖廠兩條食糖生產線,甘蔗種植面積10.7萬畝,年產食糖4.9萬噸,農民年均獲得經濟收入6500萬元;茶葉種植面積5.1萬畝,年產茶葉3萬擔,產值2000萬元,茶葉加工企業25個,主要茶葉品牌有文宮毫峰、文富白毫、景谷大白茶等。 2003年,全縣國內生產總值達110624萬元,不變價工農業總產值達114747萬元,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達9666萬元,鄉鎮企業營業總收入達63868萬元,社會商品零售總額達3288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537元。縣內實現了村村通公路的目標,境內公路里程達3906公里;市政基礎設施建不斷改善,小城鎮建設得到較快發展;科技對對農業、經濟的貢獻率分別達49%和47%,實現了「兩基」和「普實」教育目標,人均受教育年限達6.7年,人口自然增長率保持在5‰以下,廣播電視的覆蓋率達到89%和96%。通過全縣各族人民的不懈努力,我縣先後榮獲「全國農村中醫工作先進縣」、「全國文化先進縣」、「全國廣播電視先進縣」、「全國體育先進縣」、「省甲級衛生縣城」、「民族民間藝術之鄉」等榮譽稱號。

10. 雲南的上市公司有多少都是什麼公司啊

24家,如下:
博聞科技

景谷林業

雲南城投

錫業股份

雲鋁股份

雲內動力

保稅科技

昆明機床

名流置業

雲南白葯

雲南銅業

*ST馬龍

雲維股份

雲天化

南天信息

昆明制葯

貴研鉑業

文山電力

麗江旅遊

雲南鹽化

世博股份

羅平鋅電

綠 大 地

太平洋

閱讀全文

與雲南景谷上市公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理財產品都含基金嗎 瀏覽:750
控股信託的銀行 瀏覽:124
北京大通電子交易所 瀏覽:268
成都文德證券 瀏覽:933
洛陽銀行鄭州融資 瀏覽:415
國外匯來技術服務費如何結匯 瀏覽:296
股票中的財務杠桿 瀏覽:304
今日金股票 瀏覽:830
出租房付的傭金計入什麼科目 瀏覽:990
長江石化成品油價格 瀏覽:101
財政部企業購買銀行理財產品 瀏覽:631
存貨隨匯率發生變動嗎 瀏覽:920
人民銀行匯率證明 瀏覽:451
東阿三寶阿膠最新價格 瀏覽:850
關於投資理財的論文3000字 瀏覽:482
英大匯通融資租賃排名 瀏覽:54
光大證券816事件 瀏覽:431
2013年韓元對人民幣匯率 瀏覽:530
調出融資融券後 瀏覽:379
證券公司代銷金融產品結算 瀏覽: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