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深圳市豐聯合俊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上海分公司怎麼樣
簡介:深圳市豐聯合俊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上海分公司成立於2012年04月06日,主要經營范圍為企業投資咨詢,商務咨詢,企業管理咨詢(咨詢類項目除經紀)等。
法定代表人:於淼
成立時間:2012-04-06
工商注冊號:310112001162738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分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上海市閔行區紀鶴路2號第3幢D149室
2. 石家莊合俊制葯機械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注冊號:****所在地:河北省注冊資本:206萬人民幣法定代表:劉俊霞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登記狀態:存續登記機關:長安區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冊地址:石家莊長安區和平東路白佛工業區一區3號
法定代表人:劉俊霞
成立時間:2010-06-04
注冊資本:206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130100000308704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石家莊長安區和平東路白佛工業區一區3號
3. 需要關於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的關系的實例
這是我今年寫論文用到的案例,都是今年的,一個成功的一個失敗的。海爾公司風險防範的成功經驗海爾集團是世界第四大白色家電製造商、中國最具價值的品牌。海爾旗下擁有240多家法人單位,在全球30多個國家建有本土化的設計中心、製造基地和貿易公司,全球員工總數超過五萬人,重點發展科技、貿易、金融、工業四大支柱產業,已發展成為具有相當規模的跨國企業集團。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風暴席捲全球,作為製造業大國的中國同樣面臨著巨大挑戰。世界著名的消費市場研究機構 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歐睿國際)最新發布的監測數據顯示,2008年海爾品牌在全球冰箱市場份額已達到6.3%,超過LG和伊萊克斯等品牌,躍居全球第一。海爾之所以能在金融風暴席捲全球的大環境下中取得如此佳績,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其對風險防範的強化和創新。海爾主要採取了以下措施對風險實施管控:2.1.1 進行全面內控,建立內部監控機制內部監控機制:為了保證集團的運行安全,平穩的達成戰略目標,海爾建立了一套對風險進行防範和控制的體系,其核心是針對子公司的組織、治理、戰略,以及業務運作的各種制度與流程中可能存在(漏洞,規定空白,人為干擾,缺乏可行性,制度與執行制度的部門與崗位之間沖突,缺乏科學規范,制度過粗,或制度之間存在原則沖突等方面)的問題,為防範、管理乃至消除上述問題而建立一個系統性的、不依賴人的、制度性工作體系。
全員內控:海爾的風險防範是一個全員內控的理念。風險防範已經不僅僅局限於財務部、審計部、法律部等部門,而是將其滲透到了公司的各個層面,無論是從董事會層到經理層,再到員工層,還是從集團戰略層到執行層,再到各個職能業務層,全面的風險防範意識已經滲透到了企業的每個層面、每個員工。 2.1.2 減少存貨、加快資金回收,降低經營風險在美國次貸危機發生後,海爾及時做出了各類風險應對措施,例如在全國范圍內取消倉庫,按訂單生產,像冰箱一年幾千萬的產量,庫存量幾乎為零,極大地降低了存貨在流動資金中所佔的比重。這樣一下子就增加了企業的現金流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經營風險。2.1.3 建立財務公司財務公司是海爾集團進行業務流程再造的助推器。財務公司的建立解決了企業內部財務關系混亂的局面。企業有了較完善的內部財務監控機制。財務公司實現了資產與資金的雙重增值,是提高資金利用率、降低財務成本的金融工具,也是資金流整合的金融載體。到2008年底,歷經6年的發展,海爾財務公司已經初步完成了由一個單純的資金集中管理服務商到一個集約化金融服務、集團化金融管理、集成化金融支持三位一體的海爾特色金融服務綜合供應商的蛻變,構築了海爾品牌沖擊世界500強的核心競爭力。海爾通過建立財務公司,把財務風險控制模型注入到集團產業內部,全面構建了集團產業財務風險防範體系,整體提高了海爾集團的財務風險防範能力。用創新變革應對風險,在風險面前,海爾走創新之路應對風險。風險和機遇並存,能否規避風險、抓住機遇,主要看企業自身的競爭力。2.2 合俊集團風險防範的失敗教訓創辦於1996年的合俊集團,是國內規模較為大型的OEM型玩具生產廠商。在世界五大玩具品牌中,合俊集團已是其中三個品牌的製造商,並於2006年9月成功在香港聯交所上市,到2007年的時候,銷售額超過9.5億港元。然而進入2008年之後,合俊集團的情況急劇下降。在2008年10月,這家在玩具界舉足輕重的大型玩具公司沒能躲過這次全球性金融風暴,成為中國企業實體受金融危機影響而倒閉的第一案。表面上看起來,合俊集團是被金融風暴吹倒的,但是只要關注一下最近兩年合俊集團的發展動態就會發現,合俊集團倒閉的真正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2.2.1投資缺乏科學性,盲目多元化2007年9月,合俊集團計劃進入礦業,以3億元的價格收購了福建天成礦業48.96%股權。天成礦業的主要任務是在中國開采貴金屬及礦產資源,擁有福建省大安銀礦。2008年2、3月份,合俊集團付給天成礦業2.69億元的現金,直接導致廠里資金鏈出現問題。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整個玩具行業的上下游供應鏈進入惡性循環,再加上2008年的生產成本持續上漲,塑料成本上升20%,最低工資上調12%即人民幣升值7%等大環境的影響,導致了合俊集團的資金鏈斷裂。這家銀礦卻一直沒能拿到開采許可證,沒法給公司帶來任何收益,對於天成礦業的巨額投入合俊集團不但沒能收回成本,反而令其陷入資金崩潰的絕境。2.2.2內部管理失控導致成本上升對自然災害的風險評估、應對能力不足。2008年6月,合俊集團在樟木頭的廠房遭受水災,存貨遭受巨額損失。水災導致物料報廢致使生產被迫中斷,合俊集團耗費將近一個月的時間才重新恢復生產。此次水災也嚴重的影響了該集團原材料供應的穩定性及現金流量,從而影響了集團的經營效率。因為水災造成的存貨損失約為6750萬港元。合俊集團在物料管理上也很鬆散,公司物品常常被盜,原材料當廢品賣。而且生產上也沒有質量監控,返工甚至報廢的情況經常發生。合俊集團財務風險防範的失敗最終導致了合俊集團的倒閉。
4. 目前上市公司財務報表中的Z值模型計算公式是什麼
企業 風險與危機是由不確定性引起的,企業財務風險與 危機的成因也是如此。 由於企業的生產經營和管理活動是一個具有不確定性的系統,即在企業活動的各個環節都有存在大量的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因素,所以企業的行為必然會伴隨著風險的威脅和影響,若風險失控就會引發危機。任何企業風險終將會對企業財務造成影響,並顯示在會計信息上,企業資金管理技術性失誤是財務危機的直接根源。
事實上,企業陷入財務困境是一個逐步的過程,通常從財務正常漸漸發展到財務危機。實踐中,大多數企業的財務危機都是由財務狀況正常到逐步惡化,最終導致財務危機或破產的。因此,依據企業危機預警管理的基本思想,建立有效的企業財務危機預警系統,完全可能避免企業財務危機的發生,至少能夠把財 務危機所造成的損失和影響降到最低程度。
這是因為企業財務危機預警系統是通過設置並觀察一些敏感性財務指標的變化,而對企業(或企業集團)可能或將要面臨的財務危機事先進行預測預報的財務分析系統。它具備了財務危機的識別、分析與評價,並由此做出警示的管理功能。正確地預測企業財務危機,對於保護投資者和債權人的利益、對於經營者防範財務危機、對於政府管理部門監控上市公司質量和證券市場風險,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選擇Z值模型進行財務預警分析的原因 限於現在許多先進的財務困境預警模型十分復雜,對於上市公司一般的利益相關者來說使用起來十分困難。因此,財務指標廣泛且有效地應用於財務困境預測模型,如何選擇財務指標及是否存在最佳的財務指標來預測財務困境發生的概率卻一直存在分歧,但是,自Z模 型(1968 )及ZETA模型(1977)發明後,還未出現更好的使用財務指標於預測財務困境的模型。
二、Z值模型簡介 「Z-Score」模型由美國學者Altman於20世紀60年代提出,用於探討上市公司財務預警檢測問題。Z值模型的思路是運用多變數模式建立多元線性函數公式,即運用 多種財務指標加權匯總產生的總判別分(稱為Z值 )來預測企業的財務危機。Z值模型理論是Altman通過對美國1945年~1965年之間的33家破產企業(製造業)和33家正常經營的企業(製造業)進行了充分的研究之後,再以 行業級別及規模大小分層抽取正常公司作為配對樣本。
Altman將22個財務比率分為五大類:(1)流動性;(2)獲利性;(3)財務杠桿;(4)償債能力;(5)周轉能力。
然後用逐步多元區別分析選取其中五個最具預測能力的財務比率,將之結合成一個數學式,於1968年發表的研究結 論而形成的理論(Z值模型 ),來計算、預測企業的財務狀況。其計算方法主要就是根據這些變數對財務危機警示作用的大小而賦予不同的權重,最後進行加權計算,得到一個企業的綜合風險總判別分Z,將其與臨界值對比就可以了解企業財務危機的嚴重程度。
根據Altman的統計結果,此方法預測的准確率在破產前一年高達90%以上,而在破產前5年也高達70%之多。 該模型定義如下: Z=0.012X1+0.014X2+0.033X3+0.0064X4+0.999X5式中:
X1=(流動資產-流動負債)/總資產X2=留存收益/總資產X3=息稅前利潤/總資產 X4=優先股及普通股的市場價值/總負債X5=銷售總額/總資產
該模型主要將企業的償債能力指標、盈利能力指標和營運能力指標有機地結合起來綜合分析企業破產的 可能性,當Z<1.8時, 代表企業具有很高的破產概率;當Z3>2.99時,說明企業處於安全狀態,破產的可能性很 小,可以不予考慮;當1.81≤Z3≤2.99時, 代表企業處於預測的灰色區域內,其財務狀況不穩定,是否破產,情況不明,需特別加以注意,此時,企業若採取有效措施,改善企業經營管理,才有可能轉危為安。
三、Z值模型的應用分析 Z值模型主要用於預測企業財務失敗或破產的可能性,也可用於判定企業財務危機的狀況,是目前在財務危機預警分析中最常採用的一種模型, 例:用Z值模型來對「合俊集團」公司財務困境進行判別分析。
香港合俊控股集團成立於1996年,在玩具業頗具知名度,香港聯交所上市企業。鼎盛時期在廣東東莞和清遠共設有4間生產工廠,廠房生產面積達10萬平方米,集團雇員1萬人左右。其主力生產基地就是設在東莞樟木頭鎮的兩家工廠。樟木頭的兩家工廠產品70%以上銷往美國,包括為全球最大的玩具商美泰公司提供OEM(貼 Z值模型在上市公司財務預警 業務。但出於種種原因,公司利潤不斷下滑,甚至出現巨額虧損,2008年陷入財務危機。
選用合俊集團公司2003年至2007年定期報告中的數據,分別計算所需的財務比率。 為了計算Z值,我們需要的原始數據:流動資產、總資產、流動負債、總負債、留存收益、銷售收入、利潤總額、 財務費用和年底的股票市場的收盤價格。
各個變數的計算方法解釋如下:
X1中的營運資本=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X3中的息稅前利潤=利潤總額+財務費用;
X4中的權益的市場價值由總權益的賬面價值代替,總負債的市場價值由總負債的賬面價值代替。
四、結論
根據Altman的大量實證研究,得出了關於Z模型的經驗判別區域:即當Z值小於1.81時,公司會在不久的幾年內走向破產;而如果Z值大於2.99,則表明公司運作非常正常,不會出現財務困境;如果公司的Z值介於1.81到2.99之間,則是所謂的「灰色地帶」,在這一區段內,公司的未來很難通過Z值進行推測,很可能發生破產,也很可能正常的運作下去。一般認為,如果Z值落在灰色地帶,而且伴有下降趨勢或明顯波動的,應該要加以注意;而伴隨著上升態勢的,則表明公司狀況良好。通過區域的劃分就可得出結論:合俊集團公司的Z值從2006年突然大幅度降低,小於1.81時,可以說明公司陷入財務困境的可能性很大,此結論與企業的發展狀況結果一致。
5. 全球最大的玩具企業
美泰兒(Mattel Inc.,NYSE:MAT),又名 美泰公司,是美國品牌玩具公司,以收入計算,是最大的玩具企業。著名產品: 風火輪、Matchbox、芭比娃娃、棋盤游戲、獅子王、火影忍者、UNO、辛普森一家等。
全球公司分布
北美洲:美國、加拿大、墨西哥。
中南美洲:阿根廷、巴西、智利、哥倫比亞、哥斯大黎加、多明尼加、薩爾瓦多、瓜地馬拉、巴拿馬、秘魯、波多黎各、委內瑞拉。
歐洲:奧地利、比利時、捷克共和國、丹麥、芬蘭、法國、德國、希臘、匈牙利、義大利、荷蘭、挪威、葡萄牙、西班牙、瑞士、英國。
亞太地區:澳大利亞、中國、香港、印度、印尼、日本、韓國、馬來西亞、紐西蘭、新加坡、台灣、泰國。
1945年,魯絲·漢德勒(B.Ruth Handler)與丈夫伊利奧特漢德勒(Elliot Handler)、Harold Matson三人在一間車房創辦了美泰(Mattel)公司,總部設於美國南加州的 El Segundo,Mattel一名即是由Matt與El兩個字首所組成。第一個產品是Picture Frames,後來Elliot將產品轉向玩偶之家。
1959年,魯絲·漢德勒由女兒裁剪成人紙娃娃啟發,發表了當時世界最有名的芭比娃娃(Barbie),受到極大批的小女孩及母親歡迎,至今已售出超過10億支娃娃。
1997年11月宣布設立全球製造規范GMP,議題包括工資與工時、童工、強迫勞動、歧視、工會組織,並邀請CUNY的Sethi教授來組成這個查核團隊。
2002年4月27日,魯絲·漢德勒在美國洛杉磯去世。
2007年8月15日宣布回收1800多萬件中國製造玩具,其中950萬件在美國,包括「特定玩偶、公仔、玩具組,以及可能造成小型強力磁鐵松脫的配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