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八年級下冊物理杠桿怎樣標出力臂
1.找支點
2.找到兩端的力的作用點
3.畫阻力和動力的作用線(從支點出發,向動力和阻力引垂線)
Ⅱ 求初二物理杠桿畫圖技巧,就是怎麼畫動力臂和阻力臂
沿著里的方向延長動力作用點畫成一條線 ( AB) 沿著里的方向延長阻力作用點畫成一條線 ( CD) 支點到AB的距離(要垂直於AB)是動力臂 到CD的距離(要垂直於CD)是阻力臂
Ⅲ 初二物理關於杠桿的計算方法~~
杠桿的定義
杠桿是一種簡單機械。
在力的作用下能繞著固定點轉動的硬棒就是杠桿(lever).
杠桿不一定必須是直的,也可以是彎曲的,但是必須保證是硬棒。
蹺蹺板、剪刀、扳子、撬棒等,都是杠桿。
滑輪是一種變形的杠桿,且定滑輪是一種等臂杠桿,動滑輪是一種動力臂是阻力臂的兩倍的杠桿
[編輯本段]杠桿的性質
杠桿繞著轉動的固定點叫做支點
使杠桿轉動的力叫做動力,(施力的點叫動力作用點)
阻礙杠桿轉動的力叫做阻力,(施力的點叫阻力作用點)
當動力和阻力對杠桿的轉動效果相互抵消時,杠桿將處於平衡狀態,這種狀態叫做杠桿平衡,但是杠桿平衡並不是力的平衡。
杠桿平衡時保持在靜止或勻速轉動。
通過力的作用點沿力的方向的直線叫做力的作用線
從支點O到動力F1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L1叫做動力臂
從支點O到阻力F2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L2叫做阻力臂
杠桿平衡的條件:
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或寫做
F1×L1=F2×L2
杠桿平衡條件
使用杠桿時,如果杠桿靜止不動或繞支點勻速轉動,那麼杠桿就處於平衡狀態。
動力臂×動力=阻力臂×阻力,即L1F1=L2F2,由此可以演變為F2/F1=L1/L2
杠桿的平衡不僅與動力和阻力有關,還與力的作用點及力的作用方向有關。
假如動力臂為阻力臂的n倍,則動力大小為阻力的n/1
"大頭沉"
動力臂越長越省力,阻力臂越長越費力.
省力杠桿費距離;費力杠桿省距離。
一、填空題(每空1分,共35分)
Ⅳ 初中物理力臂怎麼畫
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叫力臂,與動力相對應的叫動力臂,與阻力相對應的叫阻力臂。
(4)物理八年級杠桿力臂擴展閱讀:
力臂的作法
欲作力臂找支點,
再作二力延長線,
經過支點作垂線,
動阻力臂再分辨。
可簡記為:一找點,二劃線,三作垂線段,四標符號。
具體方法:
1、首先在杠桿的示意圖上,確定支點。
2、畫好動力作用線及阻力作用線,畫的時候要用虛線將力的作用線適當延長。
3、在從支點向力的作用線作垂線,在垂足處畫出直角,從支點到垂足的距離就是力臂。用三角板的一條直角邊與力的作用線重合,讓另一條直角邊通過交點,從支點向力的作用線畫垂線,作出動力臂和阻力臂。
4、把支點到垂足的距離用大括弧括出或帶有箭頭的線段勾出。
Ⅳ 八年級物理杠桿
從支點向力來的作用線做垂線自,這根垂線就是力臂,但是這個力臂不一定是最長的,力臂長短決定於力的方向如何,如果力的方向和杠桿是垂直的,這個時候做力臂是最長的,如果力的方向和杠桿不是垂直的,銳角或者鈍尖都會讓力臂變短
Ⅵ 初中物理杠桿力臂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都影響力的作用效果,當然也影響杠桿平衡。
這其中力的大小很好理解,一目瞭然;
方向和作用點的影響從實驗感知,但大小不好定量,進一步觀察分析:
改變力的方向、作用點有共性,都能改變力到支點的距離,於是就有了力的作用線和力臂。力臂是從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
Ⅶ 初二物理 杠桿支點到力臂的關系
力臂是杠桿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
Ⅷ 物理八年級力臂示意圖
簡單 就是過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垂直) 你自己畫個 秋秋板 重力豎直向下 你就做那個支點0垂直一力的作用方向於B點 0B就是力臂
Ⅸ 初中物理 力臂怎麼畫,求詳解和各種例子
力臂的畫法很簡單:你首先要具備的知識是:1、杠桿的5要素:動力、阻力、動力臂、阻力臂、支點。2、力的作用線。3、數學知識:過點作直線的垂線。
例1如圖:
我已經畫好一個圖先上傳給你看你覺得滿意,我繼續給你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