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麼是齒輪速比。例如兩個齒輪速比分別為10.8和18.6,代表什麼意思
變速齒輪基本上是一組布置在一個圓內的杠桿。通過齒輪中齒的數目和大小的差異來增力。
所以輸出300英尺-磅扭矩的發動機可以驅動一個 3,000.磅的汽車。這就是傳動齒輪速比的作用。速比是一個反映嚙合齒輪的齒數差異的術語。
同一尺寸齒輪= 1:1速比
例如:
兩齒輪大小一樣,齒數也相同。
主動齒輪每轉一圈,從動齒輪也轉一圈。
兩個齒輪以同一速度轉動,由於大小相同齒數相同,因此轉動扭矩也相同。
其間的唯一差別是轉動方向相反。
同大小同齒數的齒輪嚙合,速比為1比1,因為從動齒輪每轉一圈主動齒輪也轉一圈。
速比通常採用數字之間夾一冒號的形式,這樣1比1的速比寫作1:1。
當主動齒輪比從動齒輪小時,從動齒輪轉得比主動齒輪慢,齒輪副起減速作用。
12齒的小齒輪驅動24齒的大齒輪。
12齒主動齒輪以10磅扭矩轉動。但是24齒從動齒輪每轉一圈它要轉兩圈。
這樣從動齒輪的轉動扭矩便多了一倍。此時從動齒輪的扭矩為20磅。減速比為2:1。
某種典型的手動變速器各檔速比示例:
倒檔:3.40:1
一檔:3.97:1
二檔:2.34:1
三檔:1.46:1
四檔:1.00:1
可以看到,1至3檔和倒檔都是減速檔。四檔為1:1,意味著主從動齒輪齒數相同轉速相同,稱為直接檔。
如果發動機可生成300磅扭矩,配接10:1速比的傳動系,結果加在車輪上的扭矩為 3000磅,恰是驅動3000磅汽車所需的力量。
不過,減速比是有代價的。主動齒輪的轉速要比從動齒輪高出許多倍。因而6000轉/分的發動機只能以600轉/分的速度驅動10:1速比的傳動系。
不過汽車動起來後,保持速度所需的扭矩就不必象起動時所需的那麼大了。這樣就可以改變速比來加大轉速。這就是為什麼手動變速器有好幾個檔位。
超速傳動齒輪
主動齒輪轉得比從動齒輪慢時稱為超速傳動。
超速傳動使傳動系的實際轉速可以快於發動機,因為在高速時保持車速所需的扭矩很小。超速傳動比使得發動機能在較低的轉速下工作,從而改善燃油經濟性。
要確定整個傳動系的總速比只需用特定檔位的速比乘以主減速比。例如,假定主減速比為3.78:1。
要求某一檔位實際所用的速比,只須用該檔速比乘以3.78。這樣,如果變速器一檔速比為3.97:1,乘以主減速比3.78:1後,便得出從發動機到車輪的總的減速比為15.01:1。 發動機的扭矩被傳動系放大15.01倍
⑵ 齒輪+杠桿製作超強發電機
LZ很遺憾的告訴你:不行.
你知道發電機的工作原理嗎,它是把機械能轉化成電能的裝置.裡面的線圈在磁場中轉動,產生感生電動勢,產生的感生電動勢就是我們能利用的所謂的電能.線圈產生感生電動勢的同時在磁場中受到磁場力,這個磁場力阻礙線圈的轉動.這就是為什麼發電機的線圈的轉動需要不斷有新的動力去維持這個轉動,就象水力發電用的是水沖下去的沖擊力,火力發電用的是蒸氣.一旦少了這個推動力線圈就會停下來.當線圈和磁場確定的時候,轉速越快,單位時間內得到的電能就越多,換句話說發電機發的電就越多,但轉動產生的阻礙線圈轉動的磁場力就越大,維持這個轉動的推動力就得越大.
LZ考慮的只是力,杠桿原理你學過,省力必定費距離,任何杠桿都不能省功.上面所說的推動力指的是功.另外,用小齒輪代替並不能增加線圈的轉速,就象汽車換檔一樣,你想汽車開快點換個檔,其實就是把車軸與發動機連接的齒輪從大的換成個小的,發動機的轉速是一定的,所以換小齒輪後跟車軸連接的齒輪轉速變快了,所以車就開得快,但你同時發現,車的耗油量增加了,這里的耗油量就是指的對車做的功,是你燃燒汽油對發動機做的功,跟上面講的推動力是同一個東西.
超強發電機根本就不存在,發電機是一個能量轉換工具,LZ肯定沒學過能量守恆定理.發動機要考慮的是能量轉換的效率問題,就是通常所講的發電機的效率,發電機本身不會產生能量.
給你再講講什麼是功.功W=F*S 就是力的作用方向上通過的位移.杠桿是不能省功的,省力費距離,省距離費力,但力和距離的乘積是一定的.
⑶ 齒輪是杠桿還是斜面
既不是杠桿,也不是斜面。
⑷ 輪軸和杠桿有什麼聯系和區別
輪軸和杠桿兩者均是表示一種簡單的機械裝置,輪軸的實質能夠連續旋轉的杠桿,支點就在軸線,輪軸在轉動時輪與軸有相同的轉速。
輪軸和杠桿有3點不同:
一、兩者的概述不同:
1、輪軸的概述:輪軸是由「輪」和「軸」組成的系統。該系統能繞共軸線旋轉,相當於以軸心為支點,半徑為桿的杠桿系統。
2、杠桿的概述:初中物理學中把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繞固定點轉動的硬棒叫做杠桿。杠桿可以是任意形狀的硬棒。
二、兩者的作用不同:
1、輪軸的作用:輪軸能夠改變扭力的力矩,從而達到改變扭力的大小。
2、杠桿的作用:當外力作用於杠桿內部任意位置時,杠桿的響應是其操作機制;假若外力的作用點是支點,則杠桿不會出現任何響應。
三、兩者的原理不同:
1、輪軸的原理:使用輪軸時,一般情況下作用在輪上的力和軸上的力的作用線都與輪和軸相切,因此,它們的力臂就是對應的輪半徑和軸半徑。由於輪半徑總大於軸半徑,因此當動力作用於輪時,輪軸為省力費距離杠桿。比如,有自行車腳踏與輪盤(大齒輪)是省力輪軸。當動力作用於軸上時,輪軸為費力省距離杠桿。
2、杠桿的原理:在使用杠桿時,為了省力,就應該用動力臂比阻力臂長的杠桿;如欲省距離,就應該用動力臂比阻力臂短的杠桿。因此使用杠桿可以省力,也可以省距離。但是,要想省力,就必須多移動距離;要想少移動距離,就必須多費些力。
⑸ 杠桿,輪軸,滑輪,杠桿,車上的大齒輪和小齒輪是什麼類型
都是簡單機械
⑹ 杠桿、滑輪、齒輪更先進的是什麼以後還會發明什麼
這些東西各有各的用途沒有什麼先進之分,
要是知道以後會發明什麼那現在就會去研究了。
⑺ 齒輪傳動原理
通過兩個齒輪之間捏合的部分進行傳動動力,由齒輪副傳遞運動和動力的裝置,它是現代各種設備中應用最廣泛的一種機械傳動方式。它的傳動比較准確,效率高,結構緊湊,工作可靠,壽命長。
傳動精度高。前面講過,帶傳動不能保證准確的傳動比,鏈傳動也不能實現恆定的瞬時傳動比,但現代常用的漸開線齒輪的傳動比,在理論上是准確、恆定不變的。這不但對精密機械與儀器是關鍵要求,也是高速重載下減輕動載荷、實現平穩傳動的重要條件。
2)適用范圍寬。齒輪傳動傳遞的功率范圍極寬,可以從0.001W到60000kW;圓周速度可以很低,也可高達150m/s,帶傳動、鏈傳動均難以比擬。
按齒輪傳動的工作條件不同,可分為閉式齒輪傳動、開式齒輪傳動和半開式齒輪傳動。開式齒輪傳動中輪齒外露,灰塵易於落在齒面;
閉式齒輪傳動中輪齒封閉在箱體內,可保證良好的工作條件,應用廣泛;半開式齒輪傳動比開式齒輪傳動工作條件要好,大齒輪部分浸入油池內並有簡單的防護罩,但仍有外物侵入。
根據齒面硬度不同分為軟齒面齒輪傳動和硬齒面齒輪傳動。當兩輪(或其中有一輪)齒面硬度≤350HBW時,稱為軟齒面傳動;當兩輪的齒面硬度均>350HBW時,為硬齒面傳動。
⑻ 齒輪和杠桿受力分析
暈啊,如果是在紙上還是比較好分析。
記得採納啊
⑼ 齒輪和小齒輪是輪軸還是斜面還是杠桿,大
都不是,齒輪就是齒輪傳動中的零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