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初二物理杠桿求講解
設此木棒重力為G,粗的一頭到木棒重心距離為Y1,細的一頭到木棒重心距離為Y2。
當抬粗端時,回有:答
80N*2m=G*Y1
當抬細端時,有:
70N*2m=G*Y2
兩式相加
G(Y1+Y2)=300N*m
因為Y1+Y2=2m
所以G=150N
補充LZ:
因為杠桿平衡時F1L1=F2L2啊
支點為O,所以拉力到O的距離就是兩米啦!
G*Y1是木棒重力與阻力臂的乘積,根據杠桿原理,它要和你抬起木頭時的力與
動力臂的乘積相等
『貳』 初中物理杠桿原理
亦稱「杠桿平衡條件」。要使杠桿平衡,作用在杠桿上的兩個力(動力點、支點和阻力點)的大小跟它們的力臂或反比。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數式表示為F•
L1=W•L2。式中,F表示動力,L1表示動力臂,W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從上式可看出,欲使杠桿達到平衡,動力臂是阻力臂的幾倍,動力就是阻力的幾分之一。在使用杠桿時,為了省力,就應該用動力臂比阻力臂長的杠桿;如欲省距離,就應該用動力臂比阻力臂短的杠桿。因此使用杠桿可以省力,也可以省距離。但是,要想省力,就必須多移動距離;要想少移動距離,就必須多費些力。要想又省力而又少移動距離,是不可能實現的。
參考資料:http://ke..com/view/85069.htm
相關習題:http://www.wjkfqzx.com.cn/blog/UploadFiles/2006-9/926163387.doc
『叄』 初二物理簡單機械杠桿
這個杠桿不能平衡。
可以利用
杠桿平衡
原理來判斷,即
阻力×阻
力臂
=動力×
動力臂
左邊,阻力×阻力臂不等於零
右邊,力臂為零
綜上,杠桿無法平衡。
『肆』 初二物理杠桿原理
力臂的畫法:①首先根據杠桿的示意圖,確定杠桿的支點.②確定力的作用點和力的方向,畫出力的作用線。③從支點向力的作用線作垂線,支點到垂足的距離就是力臂。④用字母L1或l2標出。
如圖
『伍』 初二物理杠桿
看圖:『陸』 跪求:初二物理題 杠桿原理
AB長1.6m,OB長0.4m,可知OA長1.6-0.4=1.2m,
繩子與水平方向夾角為30°,可知繩子的力臂為
L1=OA*sin30°=1.2*0.5=0.6m。(或者根據勾股定理求,如果你沒學三角函數的話。)
杠桿平衡條件:FL1=GL2=8*0.6=4.8N*m
繩子拉力為0時小球的位置:L3=GL2/G球=GL2/m球g=4.8/0.5*10=0.96m
小球速度為V=20cm/s=0.2m/s,故小球的運動時間為
t=L3/V=0.96/0.2=4.8s
ps:繩子拉力就是8N,這就是動力;只是力臂小,要根據三角關系(或勾股定理)求。如圖中30°角所對的直角邊就是繩子的拉力的動力臂L1。
『柒』 初中物理概念教學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聯系實際採用引導
由直觀到抽象
創設物理情景,提出概念問題
讓學生去發現 規律 總結
『捌』 初中物理杠桿教案有什麼引入方法
坐翹翹板,小個子將大個子翹起。
『玖』 初二物理杠桿 求答案
F1*LI=F2*L2
F1*1.5=G*1
F1=400
P=F/S
P=400/(0.016*2)
P=1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