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接受外幣投資時的即期匯率是銀行賣出價嗎
如果投資合同沒有規定匯率的,應該是銀行買入價。
因為此時你需要將外幣賣給銀行,折算出本幣,所以對銀行而言,是買入你的外幣,所以折算的匯率是銀行買入價而不是賣出價。
當你需要向銀行換取外幣的時候,用本幣折算外幣,銀行提供的匯率則是銀行賣出價。
這是最基礎的外匯知識,一般的外匯書籍上應該都有解釋什麼是銀行買入價,什麼是銀行賣出價。
銀行的買入價是低於銀行的賣出價的
例如一般中國銀行公布的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 :6.8234-6.8237 ,前者是買入價,後者是賣出價
也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想:銀行肯定會低買高賣,以牟取最大利益
所以,銀行買入你的外幣時肯定會用相對較低的銀行買入匯率來折算,同時你需要向銀行買入外匯時,銀行肯定會用相對較高的銀行賣出匯率折算。
有點啰嗦了
B. 收到外幣投資如何做賬務處理,結匯的匯率差異如何處理!多謝大家了!
按照收到投資當日的即期匯率進行折算成人民幣,不會產生匯兌差額。
借 銀行存款 (外幣*投資當日即期匯率)
貸 實收資本
C. 收到美元投資,如何做會計分錄,產生的費用如何處理
一、收到美元投資時的會計分錄:
借:銀行存款--美元戶(美元*交易日的即期匯率)
貸:實收資本
二、依據:
《企業會計准則第19 號--外幣折算》規定:企業收到投資者以外幣投入的資本,無論是否有合同約定匯率,均不得採用合同約定匯率和即期匯率的近似匯率折算,而是採用交易日即期匯率折算,這樣,外幣投入資本與相應的貨幣性項目的記賬本位幣金額相等,不產生外幣資本折算差額。
(3)接受外幣資本投資匯率擴展閱讀:
外幣交易的會計處理
(依據:企業會計准則第19號——外幣折算)
第九條 企業對於發生的外幣交易,應當將外幣金額折算為記賬本位幣金額。
第十條 外幣交易應當在初始確認時,採用交易發生日的即期匯率將外幣金額折算為記賬本位幣金額;也可以採用按照系統合理的方法確定的、與交易發生日即期匯率近似的匯率折算。
第十一條 企業在資產負債表日,應當按照下列規定對外幣貨幣性項目和外幣非貨幣性項目進行處理:
(一)外幣貨幣性項目,採用資產負債表日即期匯率折算。因資產負債表日即期匯率與初始確認時或者前一資產負債表日即期匯率不同而產生的匯兌差額,計入當期損益。
(二)以歷史成本計量的外幣非貨幣性項目,仍採用交易發生日的即期匯率折算,不改變其記賬本位幣金額。
貨幣性項目,是指企業持有的貨幣資金和將以固定或可確定的金額收取的資產或者償付的負債。
非貨幣性項目,是指貨幣性項目以外的項目。
第四章 外幣財務報表的折算
第十二條 企業對境外經營的財務報表進行折算時,應當遵循下列規定:
(一)資產負債表中的資產和負債項目,採用資產負債表日的即期匯率折算,所有者權益項目除「未分配利潤」項目外,其他項目採用發生時的即期匯率折算。
(二)利潤表中的收入和費用項目,採用交易發生日的即期匯率折算;也可以採用按照系統合理的方法確定的、與交易發生日即期匯率近似的匯率折算。
按照上述(一)、(二)折算產生的外幣財務報表折算差額,在資產負債表中所有者權益項目下單獨列示。 比較財務報表的折算比照上述規定處理。
第十三條 企業對處於惡性通貨膨脹經濟中的境外經營的財務報表,應當按照下列規定進行折算:
對資產負債表項目運用一般物價指數予以重述,對利潤表項目運用一般物價指數變動予以重述,再按照最近資產負債表日的即期匯率進行折算。
在境外經營不再處於惡性通貨膨脹經濟中時,應當停止重述,按照停止之日的價格水平重述的財務報表進行折算。
第十四條 企業在處置境外經營時,應當將資產負債表中所有者 權益項目下列示的、與該境外經營相關的外幣財務報表折算差額,自所有者權益項目轉入處置當期損益;部分處置境外經營的,應當按處置的比例計算處置部分的外幣財務報表折算差額,轉入處置當期損益。
第十五條 企業選定的記賬本位幣不是人民幣的,應當按照本准則第十二條規定將其財務報表折算為人民幣財務報表。
D. 收到以外幣投入的資本時,其對應的實收資本賬戶採用的折算匯率是
C
【解析】外商投資企業接受外幣投資時,採用收到外幣款項時的市場匯率將外幣折算為記賬本位幣入賬。因此,選項C正確。
E. 被投資企業接受外幣投資,不考慮匯率折算,為什麼投資企業不做分錄 借:長期股權投資 貸:資本公積
當然是,要按變動後的賬面價值按比例劃分
F. 小企業收到投資者以外幣投入的資本,應當採用什麼匯率進行結算
小企業收到投資者以外幣投入的資本應當採用合同約定匯率進行結算;
企業會計制度規定:
外商投資企業的投資者投入的外幣,有合同約定匯率的,按合同約定的匯率摺合;如果合同沒有約定匯率的,按收到出資額當日的匯率摺合的人民幣金額。
G. 外商投資企業接受外幣投資,記賬時的適用匯率。
在現金投資方式下,中方投入的人民幣現金應直接存入企業所在地的中國銀行或者經國家外匯管理局及分局批準的其他指定銀行。現金存入銀行的時間就是現金投入資本的記賬日期。外方投資人必須以外幣投入企業,按著會計准則的規定,以人民幣為記賬本位幣時,外方投資人投入外幣時,應當按照當日或當月1日公布的外匯牌價摺合成人民幣記入有關資產賬戶,按合同約定的匯率折成人民幣記入"實收資本"賬戶,其差額注入"資本公積——外幣折算差額"賬戶,視同資本進行核算。
「例1」2005年2月中方甲企業和外方乙企業合資舉辦丙企業,雙方決定注冊資本2000萬美元。甲企業佔40%,乙企業佔60%.甲企業投入人民幣6400萬元,乙企業投入1200萬美元。合同約定的美元匯率1:8.00.該合資企業以當日的美元匯率為記賬匯率。2月4日甲企業投入人民幣2400萬元,當日美元匯率為1:8.00;2月14日甲企業投入人民幣4000萬元,當日美元匯率1:8.30;2月18日乙企業投入800萬美元,當日的美元匯率為1:8.10;2月25日乙企業投入400萬美元,當日的美元匯率為1:8.00.其業務處理如下所述:
2月4日收到甲企業投入人民幣時:
借:銀行存款——人民幣 24 000 000
貸:實收資本——中方 24 000 000
2月14日收到甲企業投入人民幣時:
借:銀行存款——人民幣 40 000 000
貸:實收資本——中方 40 000 000
2月18日收到乙企業投入美元時:
借:銀行存款——美元 (US $8 000 000×8.10) 64 800 000
貸:實收資本——外方 (US $8 000 000×8.00) 64 000 000
資本公積——外幣資本折算差額 800 000
2月25日收到乙企業投入美元時:
借:銀行存款——美元 (US $4 000 000×8.00) 32 000 000
貸:實收資本——外方 (US $4 000 000×8.00) 32 000 000
H. 請問外商投資企業匯入外幣資本金,實收資本是按什麼匯率換算成人民幣入賬是按當天的還是結匯的
一般要按約定的匯率折算,如果沒有約定的,就按結匯時的匯率折算。
希望能幫助到你!
I. 請問外幣實收資本分幾次投入 匯率按哪個
不可以 按新准則必須是匯入當日的匯率
07年注會教材P412 有這么一句話
企業收到投資者以外幣投入的資本,無論是否有合同約定匯率,均不採用合同約定匯率和即期匯率的近似匯率折算,而是採用交易日即期匯率折算,這樣,外幣投入資本與相應的貨幣性項目的記帳本位幣金額相等,不產生外幣資本折算差額。
兩種不同貨幣之間的比價,叫做外匯牌價。在我國,外匯牌價採取以人民幣直接標價方法,即以一定數量的外幣摺合多少人民幣掛牌公布。每一種外幣都公布3種牌價,即外匯買入價、外匯賣出價、現鈔買入價。賣出價是銀行將外幣賣給客戶的牌價,也就是客戶到銀行購匯時的牌價;而買入價則是銀行向客戶買入外匯或外幣時的牌價,它分為現鈔買入價和現匯買入價兩種。現匯買入價是銀行買入現匯時的牌價,而現鈔買入價則是銀行買入外幣現鈔時的牌價。
J. 關於企業接受外幣投資的處理。謝謝啦~
先說賬吧,應收賬款(計賬)要計實收金額的,然後約定是500萬元人民幣,但外商的投資的話是直接用的外幣,在國內基本是用人民幣計賬的,外商當時投資的話肯定是按500萬的資金量來投資的,少掉的兩萬就與當日的匯率有關了,因為這個匯率是實時在變的,與國際匯率一致的,而且結匯的話是有手續費的,只是這個手續費的費用它不直接體現的,銀行是通過匯率的差價從中收取費用。這兩萬應該是那個費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