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給我一個支點,我能翹起一個地球」,這話有道理嗎
大家好,這里是小播讀書,今天要帶大家了解的是古希臘著名哲學家,數學家和物理學家: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正是想通過這句話,來說明杠桿足夠長時,用很小的力量就能撬動很重的東西。這正是桿杠原理的體現,也就是杠桿兩邊力矩相等。憑借對機械省力的原理有深刻的理解,阿基米德製造了許多工程機械和守城器具,用以對抗強大的羅馬兵團。
據說有一天,海維隆王遇到了一個棘手的問題,國王替埃及托勒密王造了一艘船,因為太大太重,船無法放進海里,國王就對阿基米德說:「你連地球都舉得起來,把一艘船放進海里應該沒問題吧?阿基米德叫工匠在船的前後左右安裝了一套設計精巧的滑車和杠桿。阿基米德叫100多人在大船前面,抓住一根繩子,他讓國王牽動一根繩,大船居然慢慢地滑到海中。國王異常高興,當眾宣布:「從現在起,我要求大家,無論阿基米德說什麼,都要相信他!」
三是發明了一種天象儀或者說太陽系的模型,顯示了太陽、月亮和五個行星的運動。這個天象儀不但運行精確,連何時會發生月蝕、日蝕都能加以預測。
阿基米德除了以上三大主要成就,在數學上也有著極為光輝燦爛的成就,特別是在幾何學方面。他的幾何著作是希臘數學的頂峰。他把歐幾里得嚴格的推理方法與柏拉圖鮮艷的豐富想像和諧地結合在一起,達到了至善至美的境界,從而使得往後由開普勒、卡瓦列利、費馬、牛頓、萊布尼茨等人繼續培育起來的微積分日趨完美
Ⅱ 給我一個杠桿我可以翹起地球,這句話是誰說的
阿基米德
Ⅲ 給我一個支點,我能翹起整個地球是什麼意思
「給我一個支點 我就能翹起地球」是古希臘學人阿基米德的名言。
意思就是:根據杠桿原理,支點選得好,兩臂之比足夠大,再重的物體,即使是地球也可以移動。
也就是說:質量1*力臂1=質量2*力臂2力臂1、2的分界點為支撐點。力臂1越大,所需的質量就越小。
但有科學家計算,如果一個人能直接舉起600牛的物體,那麼要舉起地球,所用的杠桿的長臂要比斷臂長1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倍,1後面有23個零呢。假設能找到這樣長的一根杠桿,將他的支點設在靠近地球的地方。
現在要把地球舉起1cm,把手放在長臂一端按一下,長臂一端必須劃出1018km這樣大的一個弧形。其次這一按要花多長時間呢?假設一個人能在1秒鍾內把600牛的物體舉起1米高,那麼要把地球舉起1厘米,就要花上30萬萬萬年的時間!即使阿基米德的手能夠運動得像光速一樣達到30萬千米/秒,那麼他要把地球舉起1厘米,也要花上10多萬年的時間。
Ⅳ 給我一個支點,我能翹起整個地球是什麼意思
現在衍生出來的意思就是說:你只要找到一個方法,你就能做出做得驚天動地
Ⅳ 給我一個杠桿和一個支點我可以翹起整個地球 議論文
阿基米德在《論平面圖形的平衡》一書中最早提出了杠桿原理。阿基米德曾講:「給我一個立足點和一根足夠長的杠桿,我就可以撬動地球」。他首先把杠桿實際應用中的一些經驗知識當作「不證自明的公理」,然後從這些公理出發,運用幾何學通過嚴密的邏輯論證,得出了杠桿原理。這些公理是:(1)在無重量的桿的兩端離支點相等的距離處掛上相等的重量,它們將平衡;(2)在無重量的桿的兩端離支點相等的距離處掛上不相等的重量,重的一端將下傾;(3)在無重量的桿的兩端離支點不相等距離處掛上相等重量,距離遠的一端將下傾;(4)一個重物的作用可以用幾個均勻分布的重物的作用來代替,只要重心的位置保持不變。相反,幾個均勻分布的重物可以用一個懸掛在它們的重心處的重物來代替(5)相似圖形的重心以相似的方式分布……
正是從這些公理出發,在「重心」理論的基礎上,阿基米德發現了杠桿原理,即「二重物平衡時,它們離支點的距離與重量成反比。阿基米德對杠桿的研究不僅僅停留在理論方面,而且據此原理還進行了一系列的發明創造。據說,他曾經藉助杠桿和滑輪組,使停放在沙灘上的桅般順利下水,在保衛敘拉古免受羅馬海軍襲擊的戰斗中,阿基米德利用杠桿原理製造了遠、近距離的投石器,利用它射出各種飛彈和巨石攻擊敵人,曾把羅馬人阻於敘拉古城外達3年之久。
杠桿原理廣泛應用在許多領域中。阿基米德曾講:「給我一個立足點和一根足夠長的杠桿,我就可以撬動地球」。在常規的管理活動中,能夠顯現和發揮作用的杠桿原理,其著眼點被濃縮和概括為,責權利關系在平衡與失衡狀態下的種種表現。
(摘自網路)
Ⅵ 給我一個杠桿我可以翹起地球是什麼原理
這是阿抄基米德所說,是對「杠桿原理」的形象表述。
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年—公元前212年),偉大的古希臘哲學家、網路式科學家、數學家、物理學家、力學家,靜態力學和流體靜力學的奠基人,並且享有「力學之父」的美稱,阿基米德和高斯、牛頓並列為世界三大數學家。阿基米德曾說過:「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起整個地球。」
Ⅶ 假如給我一個杠桿,一個支點,我就能翹動地球
阿基米德在《論平面圖形的平衡》一書中最早提出了杠桿原理。阿基米德曾講:「給我一個立足點和一根足夠長的杠桿,我就可以撬動地球」。他首先把杠桿實際應用中的一些經驗知識當作「不證自明的公理」,然後從這些公理出發,運用幾何學通過嚴密的邏輯論證,得出了杠桿原理。這些公理是:(1)在無重量的桿的兩端離支點相等的距離處掛上相等的重量,它們將平衡;(2)在無重量的桿的兩端離支點相等的距離處掛上不相等的重量,重的一端將下傾;(3)在無重量的桿的兩端離支點不相等距離處掛上相等重量,距離遠的一端將下傾;(4)一個重物的作用可以用幾個均勻分布的重物的作用來代替,只要重心的位置保持不變。相反,幾個均勻分布的重物可以用一個懸掛在它們的重心處的重物來代替(5)相似圖形的重心以相似的方式分布……
正是從這些公理出發,在「重心」理論的基礎上,阿基米德發現了杠桿原理,即「二重物平衡時,它們離支點的距離與重量成反比。阿基米德對杠桿的研究不僅僅停留在理論方面,而且據此原理還進行了一系列的發明創造。據說,他曾經藉助杠桿和滑輪組,使停放在沙灘上的桅般順利下水,在保衛敘拉古免受羅馬海軍襲擊的戰斗中,阿基米德利用杠桿原理製造了遠、近距離的投石器,利用它射出各種飛彈和巨石攻擊敵人,曾把羅馬人阻於敘拉古城外達3年之久。
杠桿原理廣泛應用在許多領域中。阿基米德曾講:「給我一個立足點和一根足夠長的杠桿,我就可以撬動地球」。在常規的管理活動中,能夠顯現和發揮作用的杠桿原理,其著眼點被濃縮和概括為,責權利關系在平衡與失衡狀態下的種種表現。
Ⅷ 為什麼說給我一個杠桿我能翹起整個地球
這是阿基米德所說,是對「杠桿原理」的形象表述。
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年—公元前212年),偉大的古希臘哲學家、網路式科學家、數學家、物理學家、力學家,靜態力學和流體靜力學的奠基人,並且享有「力學之父」的美稱,阿基米德和高斯、牛頓並列為世界三大數學家。阿基米德曾說過:「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起整個地球。」
Ⅸ 「給我一個足夠大的杠桿我能翹起整個地球」是誰說的
Give me a pivot, I can prize up the earth. 阿基米德說滴 以下是摘自「HEARTSGROW - 見習魔法師 三級 」阿基米德向國王解釋了杠桿的特性以後,國王說:「到哪裡去找一個支點,把地球舉起來呢?」 「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