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匯率的基本分類

匯率的基本分類

發布時間:2021-05-12 01:02:02

外匯的分類都有什麼有哪四大類呢

1.根據限制性不同,可分為自由外匯和計帳外匯。自由外匯又稱現匯,是指不需要貨幣當局批准,可以自由兌換成任何一種外國貨幣或用於第三國支付的外國貨幣及其支付手段。具有可自由兌換性的貨幣都是自由外匯,國際間債權債務的清償主要使用自由外匯,自由外匯中使用最多的是美元、歐元、日元、英鎊、法國法郎、澳大利亞元、加拿大元和瑞士法郎。

計帳外匯又稱協定外匯,是指不經貨幣當局批准,不能自由兌換成其它貨幣或用於第三國支付的外匯。它是簽有清算協定的國家之間,由於進出口貿易引起的債權債務不用現匯逐筆結算,而是通過當事國的中央銀行帳戶相互沖銷所使用的外匯。計帳外匯雖不能自由運用,但它也代表國際債權債務,往往簽約國之間的清算差額也要用現匯進行支付。

2.根據來源和用途不同,可分為貿易外匯和非貿易外匯。貿易外匯是對外貿易中商品進出口及其從屬活動所使用的外匯。商品進出口伴隨著大量的外匯收支,同時從屬於商品進出口的外匯收支還有:運費、保險費、樣品費、宣傳費、推銷費、以及與商品進出口有關的出國團組費。

非貿易外匯是貿易外匯以外所收支的一切外匯。非貿易外匯的范圍非常廣,主要包括:僑匯、旅遊、旅遊商品、賓館飯店、鐵路、海運、航空、郵電、港口、海關、銀行、保險、對外承包工程等方面的外匯收支,以及個人和團體(公派出國限於與貿易無關的團組)出國差旅費、圖書、電影、郵票、外輪代理及服務所發生的外匯收支。

3.根據交割期限,可分為即期外匯和遠期外匯。交割,是指本幣和外幣所有者相互交換貨幣所有權的行為,也就是外匯買賣中外匯的實際收支活動。即期外匯指外匯買賣成交後在兩個工作日內交割完畢的外匯。遠期外匯指買賣雙方根據外匯買賣合同,不需立即進行交割,而是在將來某一時間進行交割的外匯。

4.根據外匯管理對象,可分為居民外匯和非居民外匯。居民外匯指居住在本國境內的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部隊和個人,以各種形式所持有的外匯。居民通常指在某國或地區居住期達一年以上者,但是外交使節及國際機構工作人員不能列為居住國居民。各國一般對居民外匯管理較嚴。

匯率決定理論有哪些有什麼分類

影響匯率變化的因素兩種貨幣實際所代表的價值量是匯率決定的基礎回,並在下列主要因素影答響下,匯率不斷變動。
(1)國際收支:其中外貿收支對匯率變動起決定性的作用。外貿順差,本幣匯率就上升;反之,就下跌。外貿收支直接影響外匯供求。
(2)通貨膨脹:既直接關繫到貨幣本身實際代表的價值與購買力,又關繫到商品的對外競爭能力與對外匯市場的心理影響。通貨膨脹減緩,本幣匯率就上漲;反之則下跌。
(3)利率水平對資本的流動的影響:一定條件下,高利率水平可吸引國際短期資金流入,提高本幣匯率;低利率則反之。80年代前半期美元堅挺,即美國實行高利率政策的結果。
(4)各國的匯率政策:匯率政策雖然不能改變匯率的基本趨勢,但一國根據本國貨幣走勢,進一步採取加劇本幣匯率的下跌或上漲的措施,其作用不可低估。
(5)投機活動:特別是跨國公司的外匯投機活動。有時能使匯率波動超出預期的合理幅度。
(6)政治事件:國際上突發的重大政治事件,對匯率的變化也有重大影響。

㈢ 匯率種類

根據國際結算業務中的匯款方式,匯率可分為電匯匯率、信匯匯率和票匯匯率。
電匯匯率:是以電匯方式進行國際結算時買賣外匯的匯率。銀行賣出外匯後,以電報通知國外分支行或代理行解付款項。電匯匯率是外匯市場基準匯率,一般外匯市場公布的都是電匯匯率。
信匯匯率:是以信匯方式進行國際結算時買賣外匯的匯率。銀行通過郵寄支付委託書通知國外分支行或代理行解付款項。由於銀行可獲取郵程利息,因此信匯匯率略低於電匯匯率。
票匯匯率:是以票匯方式買賣外匯時使用的匯率。由於匯票售出時間與解付款項之間存在時間差,票匯匯率也低於電匯匯率。
銀行在外匯業務中,採用雙向報價制,即同時報出外匯的買入價和賣出價。
買入價:即買入匯率,指銀行買入外匯時標明的匯率。
賣出價:即賣出匯率,指銀行賣出外匯時標明的匯率。二者之間的差額是銀行買賣外匯的收益,通常為匯率的1—5‰。
買入匯率與賣出匯率的算術平均值被稱為中間匯率,它通常用於非外匯交易的各種場合,如匯率分析和預測中,人們無需確切了解買入匯率與賣出匯率之間的差額。 根據匯率管制的程度,它可分為官方匯率和市場匯率。
官方匯率:又稱法定匯率,指一國官方機構(財政部、中央銀行、外匯管理局)公布的匯率,它可能用於全部或局部的貨幣兌換,也可能僅為政府幹預匯率提供一種標准。
市場匯率:指由外匯市場供求關系決定的匯率。它會隨著市場供求關系的波動而頻繁變動。如果二者在一個國家同時出現,則被稱為雙軌匯率或者雙重匯率。官方匯率表現出比市場匯率更高程度的外匯管制。
根據現鈔與現匯的區別,匯率可分為現鈔價和現匯價。
現鈔價:指銀行買賣外國鈔票時標出的匯率。
現匯價:指銀行買賣外幣支付憑證時標出的匯率,即通常所說的匯率。現鈔買入價低於現匯買入價,因為銀行需將買入的現鈔運送到其發行國,支付相應的運費和保險費,並承擔運送期間的利息損失。現鈔賣出價往往與現匯賣出價相同,我國實行的是這種做法。有些國家的現鈔賣出價高於現匯賣出價。
根據外匯的交割期限,匯率可分為即期匯率和遠期匯率。
即期匯率:是在即期外匯交易中使用的匯率,它通常是在兩個營業日內辦理交割。
遠期匯率:是在遠期外匯交易中達成的協議匯率,它的交割日通常為一個月、二個月、三個月、六個月或一年。
根據匯率的計算方法,它可分為基本匯率和套算匯率。
基本匯率:指本國貨幣與關鍵貨幣之間的匯率。關鍵貨幣是指一國選擇用做匯率基礎的貨幣,通常是該國對外交往中使用最多的貨幣。許多國家都選擇美元為關鍵貨幣。
套算匯率:指根據基本匯率以及關鍵貨幣與其他貨幣的匯率套算出來的本國貨幣與其他貨幣的匯率。
根據貨幣的購買力,匯率可分為名義匯率和實際匯率。
名義匯率:即僅以一國貨幣的數量來表示的另一國貨幣的匯率。由於它沒有考慮物價對貨幣購買力的影響,人們提出了實際匯率的概念。
實際匯率:是反映兩國貨幣購買力的匯率,它的定義可用公式表示為Q=S•P*/P。式中,Q表示實際匯率,S為名義匯率,P*P分別是外國和本國的價格指數。在外匯名義匯率S不變時,如果外國物價上漲(P增大)或本國物價下降(P減小),外匯的實際匯率Q就會增大,即用外匯能購買更多的本國商品。

㈣ 匯率制度的種類及區別 急~~ 謝謝

匯率制度的種類包括固定匯率以及浮動匯率。

固定匯率是基本固定,匯率的波動幅度限制在一個規定的范圍內的匯率。在金本位制下,黃金輸送點是匯率波動的界限。二戰以後,建立了以美元為中心的固定匯率制,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規定,會員國的貨幣平價一律以一定數量的黃金或美元來表示,成員國的貨幣匯率,僅能按金平價之比在一定幅度內作上下限各1%的浮動。當某國貨幣對美元的匯率波動超過這一幅度時,該國官方有義務將匯率波動限制在規定上下限之內。

浮動匯率制指——某個國家中央銀行不規定本國貨幣與他國貨幣的官方匯率,聽任匯率由外匯市場自發地決定。浮動匯率制又分為自由浮動與管理浮動。自由浮動又稱「清潔浮動」,指中央銀行對外匯市場不採取任何干預活動,匯率完全由市場力量自發地決定;管理浮動又稱「骯臟浮動」,指實行浮動匯率制的國家,其中央銀行為了控制或減緩市場匯率的波動,對外匯市場進行各種形式的干預活動,主要是根據外匯市場的情況售出或購入外匯,以通過對供求的影響來影響匯率。

㈤ 匯率的種類

1按銀行外匯買賣的角度分為買入價、賣出價和中間價。
2按買賣成交後交割時間的長短分為即期匯率和遠期匯率。
3按匯率制定的方法分為基礎匯率和套算匯率。
4按外匯交易支付方式分為電匯匯率、信匯匯率和票匯匯率.
5按外匯管製程度分為官方匯率和市場匯率。
6按外匯使用范圍分為貿易匯率和金融匯率。
7按國際匯率制度分為固定匯率和浮動匯率。
8按紙幣制度下匯率是否經通貨膨脹調整分為名義匯率和實際匯率。

這些都是常用的,其他分類還有很多就不一一說了。

㈥ 匯率的種類有哪些

外匯匯率的種類很多,有各種不同的劃分方法,特別是在實際業務中,分類更加復雜,主要有以下幾種分類:
一.從匯率制定的角度,分為基本匯率(Basic
Rate)和套算匯率(Cross
Rate)
二.從銀行買賣外匯的角度,分為買入匯率(Buying Rate)、賣出匯率(Selling Rate)和中間匯率(Middle Rate)
三.按國際貨幣制度的演變,分為固定匯率(Fixed Rate)和浮動匯率(Floating Rate)
四.按匯率是否適用於不同的來源與用途,分為單一匯率(Single Rate)和多種匯率或復匯率(Multiple Rate)
五.按外匯交易支付工具和付款時間,分為電匯匯率(T/T Rate)、信匯匯率(M/T Rate)和票匯匯率(D/D Rate)
六.按外匯交割期限不同,分為即期匯率(Spot Rate)和遠期匯率(Forward Rate)

㈦ 論述匯率有哪些類型並解釋各種匯率的含義

答:
1)按照制定匯率的方法不同,匯率可分為基準匯率和套算匯率。
基準匯率是指一國選定一種或幾種外國貨幣作為關鍵貨幣,制定各關鍵貨幣與本國貨幣的兌換比率,這一匯率即為基準匯率。
套算匯率:是根據本國基準匯率套算出本國貨幣對國際金融市場上其他貨幣的匯率。
2)按照外匯交易的清算交割時間劃分,匯率分為即期匯率和遠期匯率。
即期匯率是指外匯的買賣雙方成交後的當日或2個營業日內進行外匯交割,這種即期外匯交易所使用的匯率即為即期匯率。
遠期匯率:是指外匯的買賣雙方在未來一定時期進行外匯交割,而事先由雙方簽訂合同達成協議的匯率。
① 按照銀行買賣外匯的不同劃分,匯率分為買入匯率、賣出匯率和中間匯率。
買入匯率是銀行向同業或客戶買入外匯時所使用的匯率。
賣出匯率是銀行向同業或客戶賣出外匯時所使用的匯率。
中間匯率:買入匯率與賣出匯率的算術平均數是中間匯率。
② 按照國家對匯率管制的寬嚴程度劃分可將匯率分為官方匯率和市場匯率。
官方匯率是指國家貨幣管理當局所公布的匯率。
市場匯率是指外匯市場上由外匯供求決定的匯率。
③ 按照是否剔除通貨膨脹因素劃分,可將匯率分為名義匯率和實際匯率。
名義匯率:沒有剔除通貨膨脹因素的匯率。
實際匯率:是名義匯率用兩國的價格水平調整後的匯率。

閱讀全文

與匯率的基本分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建華科技股票 瀏覽:922
光大銀行推出的理財產品怎麼樣 瀏覽:152
未來金融服務行業 瀏覽:509
ndf與即期匯率之差 瀏覽:261
貴金屬icp檢測機 瀏覽:240
6月23日英鎊匯率 瀏覽:487
銷售貴金屬經驗分享 瀏覽:343
杠桿收購融資財務模式 瀏覽:871
傭金和技術服務 瀏覽:96
湖北融資租賃管理辦吧 瀏覽:208
信託銀監會證監會 瀏覽:752
微店分銷傭金 瀏覽:970
美國期貨指數杠桿率 瀏覽:801
報一淘設置多少傭金 瀏覽:553
廣東貴金屬交易是期貨嗎 瀏覽:40
貴金屬延期保證金賬戶明細 瀏覽:697
期貨連續漲跌停 瀏覽:209
境外匯款到國內 瀏覽:62
短期理財性基金 瀏覽:648
第五套人民價格表 瀏覽: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