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考物理杠桿部分該如何學習
杠桿是中學學習的一種簡單機械,在學習中要了解杠桿的定義,理解杠桿的五要素(支點、動力、阻力、動力臂、阻力臂),並能夠在圖中表示出他們,可以畫出實際的杠桿簡圖。
運用杠桿的平衡條件(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解決實際問題,可以分析天平、桿秤等工具來理解。知道杠桿的幾種類別,並能列舉實例說明。
省力杠桿:撬杠;
費力杠桿:門把手;
等臂杠桿:托盤天平。
常見考法
本知識點的考查形式多變,常見的有選擇題、填空題、畫圖題等,考查的知識點多在:杠桿的要素、杠桿平衡的條件以及杠桿的分類。
誤區提醒
1、杠桿的平衡條件: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
2、杠桿的分類:
(1)省力杠桿:L1>L2,F12。動力臂越長越省力(費距離)。
(2)費力杠桿:L12,F1>F2。動力臂越短越費力(省距離)。
(3)等臂杠桿:L1=L2,F1=F2。不省力也不費力。
【典型例題】
例析:
如圖所示,杠桿OA在重物G和F1力的作用下,處於水平位置且保持平衡。如果用力F2代替F1,使杠桿仍然在圖中所示位置保持平衡,下面各力關系正確的是(B為OA的中點)()
A.F1>F2=G/2
B.F1=F2>G
C.F12=2G
D.F1>F2>G
解析:
當杠桿OA受兩個作用力F1(或F2)和右端繩子拉力F而處於平衡狀態時,只要比較F1、F2二力關於對支點的力臂的長短,即可找到二力的大小關系。
答案:正確選項為D。
Ⅱ 怎樣才能學好物理的杠桿原理。
杠桿又分費力杠桿和省力杠桿,杠桿原理亦稱「杠桿平衡條件」。要使杠桿平衡,作用在杠桿上的兩個力矩(力與力臂的乘積)大小必須相等。即: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數式表示為F1·
L1=F2·L2。式中,F1表示動力,L1表示動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從上式可看出,欲使杠桿達到平衡,動力臂是阻力臂的幾倍,動力就是阻力的幾分之一。
考查的知識點包括杠桿的五要素(支點、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杠桿是省力的還是費力的、杠桿平衡條件實驗及應用等。在這里,針對有關杠桿的考點,進行歸類分析如下:
題型一:會確認並畫出杠桿的力臂
題型二:判斷是省力杠桿還是費力杠桿
題型三:有關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題及應用題
Ⅲ 物理的【基礎杠桿常識】,看看誰能講的通俗易懂
沒有圖,我只能猜測一下。這種獨輪車車輪在前方,作為支點。泥沙重心在距支點0.3米處;車把距支點1.2米。根據杠桿原理公式,F*1.2=G*0.3,解得F=300N。這類題目的解題技巧就在圖上。根據圖正確地畫出動力臂和阻力臂,計算就簡單了。畫錯了,就算不對。
Ⅳ 初三物理杠桿怎麼學啊
1、 O
F1
l1
l2
F2
五要素——組成杠桿示意圖。
①支點:杠桿繞著轉動的點。用字母O 表示。
②動力:使杠桿轉動的力。用字母 F1 表示。
③阻力:阻礙杠桿轉動的力。用字母 F2 表示。
說明 動力、阻力都是杠桿的受力,所以作用點在杠桿上。
動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們使杠桿的轉動的方向相反 O
F1
l1
l2
F2
④動力臂: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用字母l1表示。
⑤阻力臂: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用字母l2表示。
畫力臂方法:一找支點、二畫線、三連距離、四標簽
⑴ 找支點O;⑵ 畫力的作用線(虛線);⑶ 畫力臂(虛線,過支點垂直力的作用線作垂線);⑷ 標力臂(大括弧)。
Ⅳ 初二物理杠桿怎樣學好
定義:在力的作用下繞著固定點轉動的硬棒叫杠桿五要素:支點、動力、阻回力、動力臂、答阻力臂力臂畫法:一找點、二畫線、三連距離、四標力臂杠桿平衡是指:杠桿靜止或勻速轉動實驗前:應調節杠桿兩端的螺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可以方便的從杠桿上讀出力臂結論:杠桿的平衡條件:動力Cheng動力臂=阻力cheng阻力臂公式:F1ChengL1=F2ChengL2 等臂杠桿 不省力也不省距離省力杠桿 省力但費距離費力杠桿 費力但省距離背熟+理解=高分
Ⅵ 高中物理的杠桿怎麼學
杠桿不是初三學的嗎?高中課程我記得沒有杠桿的內容呀.杠桿第一步是找繞哪點轉動,其次最主要的一步是找力臂,垂直的時候還好,要是不垂直,剛剛開始學的同學都會感覺很吃力,主要是力的方向沒弄清楚.沒事的時候多畫幾個,就可以了
Ⅶ 中學物理杠桿很難啊!誰教我如何看圖…就是怎樣找動力阻力…
問題他們回答了,我也是初三的
只不過你們的進度很慢啊...
比我們慢十多天哎...
和他們的差不多啊...
等臂杠桿,不省力也不費力...
因為動力臂和阻力臂相等
Ⅷ 怎麼學好物理杠桿
定義:在力的作用下繞著固定點轉動的硬棒叫杠桿
五要素:支點、動力、阻力、動力臂、阻力臂
力臂畫法:一找點、二畫線、三連距離、四標力臂
杠桿平衡是指:杠桿靜止或勻速轉動
實驗前:應調節杠桿兩端的螺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
目的:可以方便的從杠桿上讀出力臂
結論:杠桿的平衡條件:動力Cheng動力臂=阻力cheng阻力臂
公式:F1ChengL1=F2ChengL2
等臂杠桿 不省力也不省距離
省力杠桿 省力但費距離
費力杠桿 費力但省距離
背熟+理解=高分
Ⅸ 初中物理杠桿 技巧
OK
Ⅹ 如何學好杠桿
其實這部分對中學生來說都是難點,不過在我看來其實也沒那麼恐怖,在這部分無非就是找出支點、動力作用線、阻力作用線、動力臂、阻力臂。當你在一個題目中正確的找出這5個量了,那麼這個題也可以說正確解答了。
比如:定滑輪(支點是滑輪的圓心,動力為繩子的拉力、阻力位重物對繩子的另一個拉力它們都是圓的切線,所以動力臂、阻力臂都是圓的半徑)所以動力臂等於阻力臂,動力也就等於阻力;不省力也不費力,但我們改變力的方向後力的作用線還是圓的切線,力臂還是半徑。所以定滑輪可以改變力的方向,而動滑輪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