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到 6.5 時代,意味著什麼
這說明美元在不斷的貶值,而我們的人民幣在升值,意味著人民幣將要成為通用貨幣了。
2.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為何會升值原因是什麼
最近兩年人民幣升值一方面是中國持續的貿易順差,企業持續結匯推升美元,另一方面是外資流入增加,因為中國經濟整體增速還算高位,外資流入中國也會有一個貨幣兌換的過程。因為美元必須在央行那裡換成人民幣才能在中國投資。
2016年人民幣貶值一方面有匯改的原因,還有一方面就是企業看到人民幣貶值不願意立即結匯,同時中國經濟繼續放緩時,外資也在流出,導致美元買盤增加。
3. 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繼續攀升,對我國經濟有什麼影響是什麼原因說的清楚易懂就好
通貨膨脹,經濟萎縮
4. 人民幣匯率將在雙向波動中保持穩定嗎
專家認為,下半年人民幣對美元仍有可能下跌,但幅度可控。整體而言,下半內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容將在雙向波動中保持穩定。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強調,將繼續實行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深化匯率市場化改革,運用已有經驗和充足的政策工具,發揮好宏觀審慎政策的調節作用,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5. 為什麼人民幣貶值為什麼美元匯率從6.2升到6.4
這是央行主動干預人民幣過快升值的結果。因美國QE縮減導致新興市場動盪,傳聞新興市場將擴大外匯儲備中的人民幣份額,再加上資金利率處於高位,境外資金押注離岸人民幣匯率升值,人民升值預期大幅上升,外貿企業結售匯速度加快。
面對熱錢流入的壓力,央行可以採取的應對方式有以下三種:使用對沖型貨幣政策(發行央票、提高准備金)、任由人民幣升值或者干預外匯市場(也就是購買外匯)。針對本次熱錢流入,央行並未同11月一樣,選擇讓人民幣一次性升值來減緩升值預期,主要是考慮到13年人民幣已有過較大幅度地升值,繼續加快人民幣升值的步伐不利於出口以及經濟增長。
6. 美元對人民幣匯率 本輪人民幣跳升有何不同
1、本輪升值有何不同?
從更長周期來看,05年匯改後,人民幣就開啟了升值之路,持續升值到2013年。自2005年7月21日起,央行宣布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自此人民幣匯率不再盯住單一美元,而是參考一籃子貨幣,但是參考一籃子貨幣也不意味著盯住一籃子貨幣,實現有管理的浮動。從走勢上來看,人民幣對美元在05年匯改後是大幅升值的,從8.2以上升值至13年接近6.0的點位,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指數也從85上升至接近120的水平。
而升值背後的推動力是中國經濟向好和國際競爭力的提升。01年中國加入WTO後,經濟實現高速增長,絕大多數年份維持在8%以上的水平。在國際收支方面,經常項目順差持續處於高位,而中國經濟高增長帶來的機會也吸引了海外投資資金流入,在14年之前金融賬戶也基本都保持順差。尤其是08年發達經濟體金融危機後,國際資本更是大量流入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所以05-13年的人民幣匯率升值是有基本面支撐的,是05年匯改前壓制多年的單邊升值壓力的逐步釋放。
但是14-16年,人民幣又開始面臨貶值壓力。這一方面是因為中國國內經濟開始走弱,市場對未來走勢存在很大的擔憂。另一方面是14年美聯儲宣布退出QE,並啟動貨幣政策正常化的進程,意味著美國在經濟不斷向好的背景下貨幣政策開始收緊。14年至15年「811」匯改,幾乎所有的發達和新興貨幣均對美元大幅貶值,而只有人民幣緊緊盯住美元,積蓄了貶值壓力。所以15年匯改後人民幣又開始釋放貶值壓力,對美元匯率從6.2一路貶值到16年底接近7.0的水平,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數從130降至122。
而17年以來,人民幣又開啟了新一輪升值。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從17年初的6.96升值到當前的6.3左右,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從94.83回升至95.82。但是從基本面來看,我國經濟增速僅僅從16年的6.7%回升至17年的6.9%,反映國際收支的外匯儲備、外匯占款也僅僅是保持穩定,並沒有顯著增加。而當前歐美經濟仍在復甦,國內經濟甚至有一定的走弱壓力,所以從當前遠期市場來看,人民幣對美元反而有一定的貶值預期。
所以和05年以後的升值不同,基本面並不是影響本輪升值最主要的因素,人民幣匯率的定價機制才是關鍵。近兩年隨著匯率中間價機制的改革,美元對人民幣匯率的影響是在減弱的,而對一籃子貨幣保持相對穩定的目標發揮著更大的作用。這就意味著當其它貨幣對美元升值的時候,人民幣會跟著其它貨幣對美元升值;當其它貨幣對美元貶值時,人民幣也跟著貶值。所以我們可以看到這兩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和美元指數的走勢高度相關,相關度遠遠大於以往。
但從執行上也有一定的波折,例如盡管央行從15年12月就發布了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但是從16年全年來看,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還是走弱的,這主要是因為人民幣當年還是在釋放前期積累的貶值壓力。而17年上半年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依然相對偏弱,所以央行引入「逆周期因子」,對沖市場預期慣性導致的人民幣相比其它貨幣對美元升值偏少的問題。17年下半年以來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指數才得以修正,保持了基本穩定,「逆周期因子」也暫時退出。
所以本輪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走強更多是因為美元指數的走弱,背後的機制是人民幣更多參考一籃子貨幣,並保持基本穩定。但是這樣的定價機制帶來的問題和僅僅盯住美元是一樣的,歐元、英鎊、日元的定價是完全市場化的,對美元升值是其經濟基本面的反映。當我國經濟和海外步調一致時,跟著一籃子貨幣對美元升值不會帶來太大問題,但當步調不一致時,僅僅由定價機制帶來的「被動」升值就會對未來經濟構成負面沖擊。
2、升值對經濟有何影響?
一談到匯率升值,大家第一反應就是會對出口產生向下壓力。從歷史數據來看,我國的出口同比增速確實與人民幣有效匯率負相關,並且有效匯率變化領先出口3個月。人民幣匯率與出口相關主要是因為匯率的變化會直接影響到商品價格。當人民幣出現升值時,出口企業要麼選擇維持外幣計價的價格不變,這樣會導致以本幣計價的商品價格下降;要麼選擇維持本幣計價的價格不變,這樣會提高外幣計價的價格,導致商品需求下降。無論是哪種情況,都有可能導致出口企業利潤下降,也會降低出口對經濟的拉動力。
前面已經提到,本輪人民幣升值的主導因素與2013年之前的升值不同。實際上,目前我國經濟背景和貿易所處環境與2013年之前也大不相同。下面,我們將回顧2013年之前人民幣升值對經濟的影響,並對本輪人民幣升值的影響進行分析。
(1)05-13年:出口逆勢增長,經濟持續繁榮
05-07年,人民幣升值並沒有顯著影響我國出口強勁增長。盡管05年匯改之後,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持續升值,但是次貸危機之前,我國出口同比增速一直維持在20%以上。盡管同期我國進口也不弱,但是受到出口增長的帶動,我國貿易順差不斷擴大,2007年貿易順差月均超過200億美元。
同期,凈出口對GDP的貢獻也達到了2000年以來的最高值。2005年到2007年間,凈出口對GDP增長的拉動分別達到1.4%、1.9%和1.5%。
當時出口之所以沒有明顯受到匯率影響,一方面是因為我國的貿易競爭力較強。1980年以來我國勞動力人口佔比持續增加,而城市化的推進也導致大量農民工進城增加了有效勞動力供給。2001年末我國加入WTO以後,巨大的人口紅利使得我國的勞動力成本低廉,幫助我國成功加入到全球產業鏈的布局中。因此,盡管05年以來人民幣持續升值,但是相比於低廉的人力成本來說我國的出口產品競爭力仍然較強。
另一方面,當時美歐等國經濟向好,外需強勁。美國經濟自2002年以來就表現強勁,GDP同比增速一度超過4.4%,而歐元區GDP同比增速在2006年和2007年也分別達到3.2%和3%。經濟的繁榮使得發達國家對我國的進口持續增長,盡管因為人民幣升值而有所回落,但是同比增速一直保持在20%以上。
08年後我國出口增速出現下滑,次貸危機重創了全球經濟,歐美等發達國家的經濟同比增速一度下滑至-4%和-6%。受到外需大幅下滑的影響,我國出口同比也一度下降到-26%,並且2011年開始出口增速的中樞從20%下降至10%。
但是我國佔全球貿易的份額仍在持續上升。盡管出口增速回落,但是實際上我國的貿易份額仍在持續上升,我國出口金額佔全球貿易的比重從2007年的8.7%持續上升到2013年的11.7%。貿易佔比的上升說明在全球貿易萎縮的情況下,我國的出口情況相比於其他國家仍然不錯。
(2)17年以來:出口不容樂觀,經濟或將承壓
去年出口的邊際好轉是GDP回升的主要動力。2016年凈出口對我國GDP增長的拉動僅為-0.4%,而2017年拉動則上升到0.6%,相當於邊際提高GDP增速1個百分點。相比之下,實際上消費和投資對2017年GDP的增長貢獻分別下降了0.2個百分點和0.6個百分點。
而出口好轉一方面是因為海外發達經濟的同步復甦,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人民幣對主要貿易夥伴貨幣的貶值。具體來說,2016年以來美歐等發達國家經濟強勁復甦,其中美國和歐元區PMI指數分別達到60.8和60.6的高位。而自811匯改之後,人民幣對美元和歐元均出現貶值,其中人民幣對美元貶值幅度高達13%。2016年中旬開始,我國出口增速就觸底反彈。
但是去年以來人民幣兌美元是持續升值的。2017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累計升值超過9%。而相比於去年5月份的低點,CFETS指數也累計上漲約4%。盡管2月美元兌人民幣匯率小幅回升,但是我們預計今年美元指數將大概率走弱,考慮到匯率對出口傳導有一定的時滯,預計今年出口增長可能面臨壓力。
同時,我國的出口競爭力也在逐步下滑。在本輪全球復甦的背景下,實際上我國的出口增速回升幅度已經遠不如東南亞等其它國家。2017年越南、韓國和馬來西亞出口平均增速分別在21.7%、20.7%和16%,而我國的出口增速僅為7.7%。出口回升幅度較弱反映出我國的出口產品在逐步被東南亞等人力成本較低的國家替代。隨著人口紅利退減,我國出口企業生產成本將持續上升,再加上貿易壁壘增加,本輪人民幣升值對出口的影響也要大於2013年之前。
從細分領域來看,人民幣升值對電子通訊設備以及傳統的勞動密集型行業將產生較大沖擊。按照出口產值佔主營業務收入比重來衡量各行業的出口依賴度,我們發現製造業中電子通訊設備、文體娛樂用品、鞋帽箱體、紡織服裝和傢具行業的出口依賴度均超過15%,前三者甚至超過20%。人民幣如果持續維持高位,一方面會增加這些行業的匯兌損失,減少企業利潤;另一方面也會降低產品在國際市場的吸引力,減少企業市場份額。
3、升值會帶來資產價格重估嗎?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需要明確一點,相比較匯率的歷史走勢,市場對未來匯率的預期是影響資產價格會否重估的更重要的因素。道理很簡單,外部資金是否流入、內部資金是否流出,首先考慮的不是匯率過去是否已經升值貶值,而是未來是否會繼續升值或貶值。
我們先來考察日元升值的經驗。85年廣場協議後,美元兌日元匯率從起初的250左右降至88年的130以下,日元升值幅度最大超過100%,日元升值和市場的升值預期引發了對日本國內資產價格的重估,85年到88年日本股市一路上漲,日經225指數漲幅超過一倍,房價也在這段時間快速攀升。
但是升值對資產價格的重估也是有條件的,升值預期的背後需要有經濟增長的支撐。87-90年日本進口增速放緩和GDP增速回落,意味著經濟的狀況有了變化,不過日元在這期間小幅貶值,支撐了出口增速繼續上升,股指仍續創新高。到了90-94年,日元再度對美元升值,但此時的日本經濟增速已從5%左右大幅降至0%附近,實際上經濟並不支持日元升值,市場對日元已經有了貶值預期,資本和金融項目基本是凈流出的,因而股市、房市等資產價格也就受到打擊。
我們再來看我國上一輪人民幣升值。05年匯改後,人民幣升值幅度相對經濟本身的提升其實是偏小的,因而升值預期一直存在。從NDF和即期匯率的對比可以看到,05-08年1年期的美元兌人民幣NDF一直低於即期匯率,這說明匯率升值預期一直存在,經濟上行周期的主動升值仍未能消除升值預期,原因在於相比國內效率的提升和技術的進步,匯率的升值幅度依然偏小。
因而較強的升值預期最終導致資本持續流入,對國內資產價格是有推動作用的。這一時期我國不僅是經常賬戶順差,資本和金融賬戶也是順差,05年以後我國外匯占款增長速度加快,而資本大量流入助推了國內資產價格的上升,06-07年的股市、房市大漲均在一定程度上與此有關。
但根據我們第一部分的分析,17年以來的本輪升值與上一輪升值最核心的差異是,本輪人民幣升值主因在於美元走弱,更多屬於被動升值。17年以來,即便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大幅走強,1年期的美元對人民幣NDF也仍是高於即期匯率,實際上顯示了市場長期的貶值預期。因此本輪升值以來,資金並未明顯大幅流入國內,因此也就難以形成對資產價格的重估。
而如果匯率過度升值,其反過來會使得效率和技術的提升被匯率的大幅升值所抵消,反倒對資產價格不利。例如過去一年,歐元區經濟的邊際改善優於美國,歐元相對美元上漲了14%,但是從資本市場的表現來看,反而是美股漲幅遙遙領先於歐洲。
17年納斯達克指數漲幅超過28%,標普500指數漲幅接近20%,而德國、法國股指只上漲了13%和9%,說明歐元升值可能還對資產價格構成了抑制。而同樣地,去年國內A股漲幅遠低於港股,其底層資產的差別不大,原因之一或在於港幣盯住美元,17年相對人民幣貶值了7.8%。
7. 目前我國人民幣與美元的匯價狀況詳細點的。。謝謝
美元匯率
1人民幣元=0.1506美元
1美元=6.6395人民幣元
匯率數據由和訊外匯提供,更新時間:2010-11-22
美元匯率可能早已見底
2010年11月22日
今年以來,美元匯率在上半年和下半年先後兩次大幅反彈,令看跌美元匯率的人士大跌眼鏡。實際上,筆者今年1月份在社科院金融所的講座上就已經大膽提出,美元匯率已經見底。此言論被路透社和《華爾街日報》等國際媒體廣泛報道,並造成當日外匯市場大幅波動。現在看來,外匯市場走勢暫時印證了這一判斷。未來美元究竟是否重新走上持續貶值之路?筆者在這里恐怕要繼續給美元貶值論者潑一瓢冷水。
美元貶值論理由已經站不住腳
美元貶值論者的三大常見理由是:(1)美國經常賬戶逆差巨大;(2)美國財政赤字居高不下;(3)美聯儲藉第二輪「量化寬松」政策濫發美元。然而,時過境遷,這些先前導致美元貶值的動力已經到了強弩之末。
首先,美國經常賬戶逆差已經實質性改善很多。經過多年的調整,美國經常賬戶逆差佔GDP的比重已經至高峰時期的6%下降至目前的3%附近(詳見下圖,摘自高盛報告)。這個比例雖然尚未回正,但已經接近可支撐水平。近期的例子是,1995年至2000年,雖然美國的經常賬戶逆差處於1.5%至4%區間,但美元處於持續升值階段。
其次,美國財政赤字很大一部分是金融危機救助投資,並非常規性消費開支,且多數實現了巨額收益。金融危機期間,美國動用了近萬億美元財政資金對相關大機構進行了救助,一時間造成美國財政赤字飆升。實際上,眾多財政救助是投資性的(或者說是抄底性質的)支出,而且多數借款已經得到償還,眾多救助還獲得了巨額的收益。僅救助花旗集團一項,美國財政部今年前兩次股票拋售就已經大賺了20億美元差價,還不包括另外持有的55億股浮盈約55億美元。可見,美國政府2009年救助花旗集團購買的200億美元優先股回報高達75億元,另外購買的250億美元超優先債權本息早已收回。
最後,美聯儲量化寬松政策不一定導致美元持續大幅貶值。我們要注意到,眾多大國如中國和德國已經對此行為進行了批評,甚至採取了一定程度的應對措施。中國已經開始提高基準利率和銀行准備金率,加息還曾經導致大宗商品價格回調,並觸發美元匯率反彈。近期國家決策層高調打壓通脹,相信未來還有更多政策出台,筆者也呼籲央行連續大幅加息以抑制通脹。最後,中國完全可以將美聯儲的第二輪「量化寬松」貨幣政策效應輕松化解,即只要將外匯儲備中超過8000億美元的美國國債拋售6000億美元給美聯儲或金融市場即可。這樣做可以一箭雙雕,既可以在美聯儲的兜底下輕松在價位高時拋出美國國債,又可以消除美聯儲的超寬松貨幣政策的不良影響。
美元匯率早已觸底
一般說美元匯率,多提及美元兌六種主要發達國家貨幣的匯率加權指數(DXY)。實際上,美聯儲還編制了一項美元兌26種貨幣,即包含發達國家和發展中經濟體貨幣的廣義匯率指數。
首先,美元兌發達國家貨幣的匯率已經調整到位,兌發展中經濟體貨幣的匯率調整步伐也將放慢,空間也較為有限。2008年上半年,DXY指數曾最低跌至71附近,而目前已回升至78水平以上。由於歐元占該指數比重高達57.6%,而歐元由於區內主權債務危機而備受打擊。而且,第二大幣種日元匯率也應日本政府重新干預而難以再次大幅上漲。另外,該指數即使自當前水平跌9%,也才觸及2008年低點。可見,美元DXY匯率指數很難再創新低。至於美元兌發展中經濟體貨幣匯率,也因各國種種措施強力干預而難以繼續下調。自美元2001年開始貶值以來,發展中國家貨幣兌美元匯率普遍大幅上升。例如,巴西雷亞爾兌美元匯率自最低4:1上升當前約1.5:1,升值幅度超過60%!即使最受關注的人民幣匯率,也自8.7:1上升至當前的6.6:1,升值幅度約25%。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發展中國家經濟體貨幣自低位紛紛大幅反彈,幅度普遍高達20%,招致多國直接或間接干預。巴西和韓國重新採取了稅收等政策抑制熱錢流入境內,新加坡和南非等國也准備採取措施應對本幣升值,而中國高調打壓熱錢流入,均不同程度地遲緩其本幣兌美元的升值步伐。
其次,中國和日本等以美元為主的外匯儲備大國很難接受美元繼續大幅貶值。中國和日本的外匯儲備加起來約3.8萬億美元,整個亞洲外匯儲備約佔世界外匯儲備的2/3以上,國際外匯市場影響力極大。亞洲儲備大國和世界主權基金動向對美元匯率的影響將大於私人部門。美國前財長康納利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曾對其歐洲盟友表示:「美元雖然是我們的貨幣,但是你們的難題」。現在,我們要說:「雖然美元紙幣是美國印刷的,但是美元匯率是亞洲決定的」。
最後,美國利率遲早是要提高的,美元匯率有望得到周期性支持。歷史經驗表明,美元匯率往往在美聯儲加息時上升。今年年初,國際金融市場一個流行的主題是美元將淪為利差交易中的融資貨幣,從而將繼續走弱。一旦美聯儲加息預期加強,美元利差交易頭寸恐慌性清理將推動美元迅速反彈。
中國要保持清醒頭腦
雖然美元匯率短期內可能還有一定的回落空間,但總體上難以再創新低,更難以大幅下跌。為此,中國在相關重要決策選擇方面要極其慎重,保持清醒頭腦。
首先,不宜讓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大幅上漲。國際上一些政客或別有用心人士忽悠我們,稱人民幣升值特別有助於美國經濟失衡的調整,但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美國經濟失衡的矯正並不一定需要通過美元匯率調整來完成。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美國完全可以通過國內經濟調整來恢復經濟平衡。
其次,中國的外匯儲備和民間外匯資產管理謹防受國際炒家忽悠而大幅分散至非美元貨幣資產。進一步大幅自美元向其它貨幣資產分散,意味著在美元處於歷史低位時,將美元賣在地板價。若實在需要增加持有一些其它貨幣比重,鑒於日元兌美元匯率已經高估且受到日本官方明確干預,我們可以減持日元比重。
再次,中國不要因為懼怕美元貶值而在高位大幅增持黃金(1359.30,7.00,0.52%)。否則,中國可能在金價頂峰站崗,替國際炒家買單。黃金儲備政策選擇,既關繫到投資成敗,也關繫到中國的國際形象。
最後,切實化解美聯儲量化寬松貨幣政策的不良影響,動口更要動手。在質詢和譴責的同時,更要採取行動來消除美元濫發的不利影響。一方面,央行可以連續大幅加息,以抑制大宗商品或其它資產的泡沫。大宗商品進口漲價超過400億美元,就相當於送了出口國一個三峽工程。另一方面,可以將外匯儲備中的美國國債拋售,直接或間接賣給美聯儲。一方面,這可將泛濫的美元老虎放進自己的籠子里,贏得受通脹困擾的發展中國家的感激。另一方面,美聯儲送給中國一個在價格高位且長達8個月期限的拋售美國國債機會,真是千載難逢。
先前導致美元貶值的動力已成強弩之末。雖然美元匯率短期內可能還有一定的回落空間,但總體上難以再創新低,更難以大幅下跌。中國在相關重要決策選擇方面要極其慎重,保持清醒頭腦。不宜讓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大幅上漲。中國的外匯儲備和民間外匯資產管理謹防受國際炒家忽悠而大幅分散至非美元貨幣資產。不要因為懼怕美元貶值而在高位大幅增持黃金。
8. 人民幣兌美元外匯是怎麼定的!
在紙幣制度下,各國發行紙幣作為金屬貨幣的代表,並且參照過去的作法,以法令規定紙幣的含金量,稱為金平價,金平價的對比是兩國匯率的決定基礎。 但是紙幣不能兌換成黃金,因此,紙幣的法定含金量往往形同虛設。所以匯率的形成有兩種機制,一是官方匯率,由官方例如中央銀行規定匯率。二是市場匯率,匯率是由貨幣市場的供求關系來達到平衡,目前中國對美元的匯率就是官方匯率,也就是說,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是由官方規定的,而不是由市場決定的,這也是美國說人民幣幣值被低估,要求人民幣升值的根源
9. 美元兌人民幣匯率破七對經濟有什麼影響
貨幣兌換
1美元=7.0308人民幣
1人民幣=0.1422美元
數據僅供參考,交易時以銀行櫃台成交價為准 更新時間:2019-08-06 15:57
多元化配置家庭資產
「我國經濟基本面是外匯市場平穩運行、人民幣匯率保持穩定的根基。」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董希淼接受半島記者采訪時表示,
因此,判斷人民幣匯率未來走向需結合當前國內的經濟基本面及政策環境來綜合判斷。在經濟增長方面,當前雖然我國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加大,但宏觀經濟韌性較強,增速保持在合理區間。同時,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背景下,我國經濟結構正逐步優化,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不斷增強。在對外開放方面,一系列擴大開放新的重大舉措正在實施,有助於提升中國利用外資的能力。同時,國際收支穩定,跨境資金流動較為理性。金融市場保持穩定,風險總體可控,不會對經濟產生負面影響。而且,隨著前期政策密集落地生效,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服務不斷增強。與此同時,包括美國在內的主要經濟體,紛紛採取降息等寬松貨幣政策,而我國貨幣政策仍然保持穩健。
在董希淼看來,綜上,從長期看,人民幣不存在單邊貶值的基礎;從短期看,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的雙向波動將增強。因此,對企業來說,可根據實際需要擇機購匯,規避匯率風險,但切莫跟風,無需將精力過多用在判斷或投機匯率趨勢上。對市民來說,需要做的是多元化配置家庭資產,而不是簡單地跟隨匯率短期變化進行換匯操作。
恆天財富海外資管研究總監孫潔妮認為,中期來看,人民幣或會適當貶值,並穩定在「7」以上的水平,由於匯率不是最終目標,並不存在實質的「保7」底線,央行沒有必要嚴守「匯率7」。再加上,在貿易摩擦反復擾動的背景下,央行出於對沖關稅、提振出口的意圖,可能會允許人民幣突破心理關口、略微貶值,並在高於「7」的某個水平上穩定波動。
黃金創2013年以來新高
在人民幣匯率下跌的同時,避險情緒則持續發酵,黃金等貴金屬價格快速上漲。從國內市場來看,貴金屬期貨持續上漲,滬金期貨主力合約上漲3.99%實現漲停,滬銀期貨主力合約漲4.38%。
而在國際市場上,國際黃金一舉突破兩周前高位,最高報1455美元/盎司,創下2013年5月10日以來新高。
青島一家基金交易公司的經理表示:「自6月份以來,黃金價格飛速上漲,其中邏輯一是全球降息背景下資產價格上調,二是目前貿易摩擦多發,既有中美、還有日韓,英國還可能實現硬脫歐,因此市場避險情緒上升,促進了黃金價格的上漲。」
後市黃金持續上漲的動力還是要看各種風險因素,如貿易戰、硬脫歐等變化情況,如果9月美聯儲再次降息,黃金還有上漲可能,但投資者需要隨時注意情況變化。」
記者在麥凱樂的一家珠寶店看到,8.5號黃金一克是413元,相對於4日的的410元還漲了3元,工作人員王女士介紹說,「這幾天黃金價格一直在400元徘徊,沒跌下400元,今天漲了3元。」
英大期貨分析人員張瑞金接受半島記者采訪時表示,實物黃金投資交易成本太高,期貨投資專業性太強,關鍵是機會可能沒有想像的大,所以投資黃金需要謹慎。考慮到國際國內的政治經濟形勢,他認為匯率維持在7左右或之上可能會成為一段時間的常態。
利好外貿出口企業
以出口為主的服裝鞋帽股票5日早間大漲。其中龍頭股華紡股份、中潛紡織漲停;嘉欣絲綢、鳳竹紡織的漲幅也都超過4%。
業內人士分析,中長期看,一旦貶值到位,適度貶值有利於刺激出口,整體對經濟是利好,對股市大多外貿公司也是利好,比如有利於服裝鞋帽家電等中國出口強項產業,這時流出去的外資可能會在匯率穩定是進一步進來,但對於進口比較多的石油(航空概念)、晶元等相關產業可能受影響。
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接受半島記者采訪時表示,央行在早盤表態,人民幣匯率完全能夠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並旗幟鮮明地表示,針對外匯市場可能出現的正反饋行為,要採取必要的、有針對性的措施,堅決打擊短期投機炒作,維護外匯市場平穩運行,穩定市場預期。人民銀行有經驗、有信心、有能力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截止到10:40分,美元兌離岸人民幣匯率7.07,美元指數97.9941保持穩定,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外匯儲備持有國,2019年外匯儲備規模為311192億美元,而且,我國擁有龐大的國有資產,土地、礦山、森林等均屬國有,這是其他很多國家均不具備的優勢,所以,我國完全有能力有資源有工具穩定匯率,無需恐慌。
而股市方面,藍籌股上證50依然可適當關注。
買進口商品要多花錢了
「在途中,大粉水300元,下次漲價。」人民幣匯率一破七,記者發現代購族鄭女士在微信中更新了信息,「人民幣一貶值,用人民幣在美國購物就要多花錢了,因此也要跟著漲價。」
在美留學生的生活費、學雜費付出的成本都會相應地增加。記者采訪了青島大學一名開學大三的女生,她表示:「因為喜歡美國而且我的英語還不錯,所以想去美國留學,因為目前匯率變動也不是特別大,所以不是很擔心,現在預算是40萬到60萬之間」。
出國旅遊的市民到了國外,交通、酒店住宿等花銷會變多,旅行社也可能提高境外游的報價,尤其是去往美國的線路。
人民幣貶值或使進口汽車價格上漲,青島一家4S店顧問女士說:「林肯原裝進口車銷量很好,價格的變動會隨著匯率變化而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