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決定遠期匯率的因素
作為一國貨幣對外價格的表現形式,匯率受到來自國內和國際因素的影響。同時,除了受到經濟因素影響之外,還往往受到政治、社會因素的影響。因此,匯率的變動常常變幻不定,很難准確預測。就經濟因素來說,主要有:
(一)長期因素
1.國際收支狀況
國際收支,嚴格地說,是指一國對外經濟活動中所發生的收入和支出。當一國的國際收入大於支出時,即為國際收支順差;反之則為逆差。一國的國際收支狀況會直接影響到該國的外匯市場供求,進而影響匯率變動。一般而言,如果一國國際收支順差,在外匯市場上會表現為外匯供大於求,外匯匯率下跌,本幣匯率上升;如果是逆差的話,則是外匯供不應求,外匯匯率上升,本幣匯率下跌。不過,國際收支對匯率的影響要在較長的時間內才能發揮作用,短期的、臨時的、小規模的國際收支差額對匯率的影響,容易被其他一些因素所抵消。
2.相對的通貨膨脹率
貨幣對外價值的基礎是對內價值。如果貨幣的對內價值降低,其對外價值,即匯率也必然隨之下降。一國貨幣的對內價值的變化通常用通貨膨脹率來度量。通貨膨脹、物價上漲,意味著單位貨幣的購買力降低,代表的價值量減少了。在紙幣流通下,各國存在不同幣值變化情況,因此不但要考察本國的通貨膨脹率,也要考察他國的通貨膨脹率,即比較相對的通貨膨脹率。一般來說,相對通貨膨脹率持續較高的國家,表示該國貨幣的對內價值下降得越快,其本幣匯率也將隨之下跌,外匯匯率會上升。
3.宏觀經濟狀況
一國的宏觀經濟狀況除了通貨膨脹之外,還包括經濟增長、財政收支、國民收入、投資環境、經濟開放程度等諸多方面的。若一國的宏觀經濟狀況良好,經濟穩定,該國貨幣的匯率就趨穩;反之,則會出現較大幅度的波動。因此,創造一個良好的宏觀經濟環境是維持匯率穩定的一個重要前提。
(二)短期因素
1.相對利率水平
利率是借貸資金的價格。利率作為使用資金的成本或是放棄資金使用的收益,也會影響到匯率水平。一般而言,資金總是從利率低的地方流向利率高的地方。當一國的利率水平高於他國時,他國的資金就會流入該國;否則,當該國利率水平低於他國的時候,該國的資金就會流出。而資金的大量流入流出,會直接影響到一國的外匯供求,特別是短期外匯的供求,從而引起匯率變動。當然,分析利率因素的時候不能只考察名義利率,而是要結合通貨膨脹考察相對的實際利率水平。利率對長期匯率的影響十分有限,更大程度上是作為政策工具對短期匯率產生重大影響。
2.政府的短期干預
政府為了實現一定的經濟目標,常常會採用種種措施干預外匯市場和外匯匯率,有時甚至操縱匯率的波動。政府為了避免匯率的變動對國內經濟造成不利的影響,需要通過中央銀行在外匯市場上買賣外匯,使匯率的變動有利於本國經濟的運行。這種干預的目的有三種:一是在匯率變動過於劇烈的時候使它趨於緩和,二是使匯率穩定在某個水平上,三是使匯率上浮或是下降到某個水平。
3.心理預期
心理預期有時會對匯率產生重大的影響。心理預期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對利率變動、匯率走勢、通貨膨脹、國際收支等經濟方面的,也包括對政治局勢、國際關系、社會穩定等政治的和社會方面的預期。而對這些方面的不同預期,會直接改變人們的經濟行為,比如投資和儲蓄的方向,進而影響到匯率。由於心理預期的變化快、影響大,常常會引起短期匯率波動。有時,心理預期甚至會成為市場上影響匯率的最主要因素。
② 經濟學中的短期均衡怎麼理解
在完全競爭的市場上,產品的價格是由市場力量,即由市場需求和市場供給決定的均衡價格,處在這種市場上的廠家只能是產品價格的接受者。短期均衡是指在經濟學概念短期產品的產出與供給在市場調控下達到的均衡狀態
③ 宏觀經濟學中短期均衡長期均衡的區別是什麼什麼情況下兩者一致什麼情況下兩者偏離急求!!!
短期均衡是指短期總供給曲線和總需求曲線交點,此點是社會總需求正好等於社會總供給,宏觀總量達到了短期均衡。指在完全競爭的市場上,產品的價格是由市場力量,即由市場需求和市場供給決定的均衡價格,處在這種市場上的廠家只能是產品價格的接受者,
長期均衡是能達到充分就業狀態,此時不論價格如何變化,產出水平都不會變。
在充分就業時兩者一致,總供給曲線處於中間階段時呈現價格調整的時候兩部分分離。
看完留下你的贊。
④ 短期匯率中,國內利率上升,人民幣資產需求曲線向右移動,均衡匯率上
美元/人民幣 這種標價法是間接標價法,你用的書應該是國外教材翻譯成中文的,英美一般用間接標價法,間接標價法中外匯匯率和本幣呈正比關系。
⑤ 均衡匯率是如何決定的
均衡匯率的概念是一個中長期的概念,短期內匯率是會有波動的,也就是說外匯市場供求相等時的匯率均衡應指的短期均衡匯率。而從一個國家的中長期的角度來考慮,對內國家的非貿易品市場達到均衡時的幣值,與對外來說的貿易品市場的均衡幣值相等時是一種可以保持較為穩定的經濟運行環境的關鍵。
⑥ 什麼是均衡匯率啊它的決定因素是什麼求解
均衡匯率最先是指能夠使國際收支實現平衡的匯率,這種內涵的均衡匯率側重於外部均衡,但並非完全不考慮內部均衡,其前提條件之一就是無過度的失業,這與後來內部均衡的衡量指標非常相似。後來,納克斯(Nurkse)發展了均衡匯率理論。他將內部均衡定義為充分就業,外部均衡定義為國際收支的平衡,所謂的均衡匯率就是與宏觀經濟內外部均衡相一致的匯率,也就是內、外部均衡同時實現時決定的匯率。
⑦ 西方經濟學中短期均衡與長期均衡的價格的決定
我覺得你應該先把經濟學中的 短期和長期 的概念搞清楚
http://..com/question/108642828.html?si=1
看看這個 有沒有什麼想法
⑧ 影響匯率的決定因素中,哪些是長期因素 哪些是短期因素
1、匯率:「匯率」亦稱「外匯行市」或「匯價」,是一種貨幣兌換另一種貨幣的比率,是以一種貨幣表示另一種貨幣的價格。由於世界各國(各地區)貨幣的名稱不同,幣值不一,所以一種貨幣對其他國家(或地區)的貨幣要規定一個兌換率,即匯率。
2、影響匯率因素:
(1)國際收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如果一國國際收支為順差,則外匯收入大於外匯支出,外匯儲備增加,該國對於外匯的供給大於對於外匯的需求,同時外國對於該國貨幣需求增加,則該國外匯匯率下降,本幣對外升值;如果為逆差,反之。
(2)通貨膨脹率。任何一個國家都有通貨膨脹,如果本國通貨膨脹率相對於外國高,則本國貨幣對外貶值,外匯匯率上升。
(3)利率。利率水平對於外匯匯率的影響是通過不同國家的利率水平的不同,促使短期資金流動導致外匯需求變動。如果一國利率提高,外國對於該國貨幣需求增加,該國貨幣升值,則其匯率上升。當然利率影響的資本流動是需要考慮遠期匯率的影響,只有當利率變動抵消未來匯率不利變動仍有足夠的好處,資本才能在國際間流動。[2]
(4)經濟增長率。如果一國為高經濟增長率,則該國貨幣匯率高。
(5)財政赤字。如果一國的財政預算出現巨額赤字,則其貨幣匯率將下降。
(6)外匯儲備。如果一國外匯儲備高,則該國貨幣匯率將升高。
(7) 投資者的心理預期。投資者的心理預期在國際金融市場上表現得尤為突出。匯兌心理學認為外匯匯率是外匯供求雙方對貨幣主觀心理評價的集中體現。評價高,信心強,則貨幣升值。這一理論在解釋無數短線或極短線的匯率波動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8)各國匯率政策的影響。
其中1,2,3,4是長期因素,5,6,7,8是短期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