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人民幣匯率是被高估還是低估了
從六大因素看人民幣匯率
摘要:亞洲金融危機以來,人民幣匯率的走勢一直是國內外關注的焦點。中國政府在通過不斷評估人民幣升值問題的國際影響和國內影響之後,於2005年07月21日開始採取漸進方式允許人民幣匯率浮動,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從單一釘住美元改為釘住一攬子貨幣、放大人民幣匯率浮動區間,隨之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開始攀升。現在人民幣升值成為全球政治和經濟搏弈的中心。
關鍵字:匯率 價格 升值 貶值
正文:自從中國啟動匯率改革以來,有關人民幣下一步升值多少的猜測便成為熱門話題。但是,中國進行人民幣匯率改革的目的並非「升值」,而是要建立起由市場力量對匯率進行定價的新「機制」。在10多年來的匯率改革中,人民幣匯率始終保持著穩中有升的基本格局,其間雖然也經歷了貶值和升值壓力的交替影響。上世紀90年代東亞金融危機爆發後的一段時期,人民幣遭遇到了貶值的巨大壓力,有人認為人民幣存在被高估的現象。剛邁人21世紀不久,人民幣也出現過短期的貶值壓力。過去的幾年,人民幣匯率面臨的是升值的強勁壓力,又有人認為人民幣存在被低估的現象。其實,人民幣存在貶值或升值壓力的交替影響,及被認為高估或低估的現象都是在現行人民幣匯率安排下所形成的對匯率預期的正常反映。現階段的人民幣匯率正是在不斷地經受貶值和升值的交替壓力之下維持基本穩定的。在未來一段時期內,人民幣匯率即使有微弱升值,但在參考「一攬子貨幣」和市場供求等因素的新機制下,人民幣不會升值太多。人民幣值的大幅升值必然引發經濟的劇烈動盪,蒙代爾就曾經警告說,人民幣升值會對亞洲經濟貨幣政策一體化產生不利影響,會導致東南亞不穩定,甚至可能會導致東亞地區經濟的衰退。而且人民幣匯率的波動肯定要受我國國內經濟狀況、價格水平、國際收支等因素的影響。而這些因素對人民幣的升值壓力已經減弱,所以人民幣匯率會在基本穩定的前提下略有升值。
一 中國的財政經濟狀況變化對人民幣匯率的影響
中國GDP的增長和財政收支的增長是直接助長人民幣升值預期的根本原因。但隨著宏觀調控的力度不斷加大,GDP的增長率將會放慢。同時,財政上的增收因素變化和一些減稅措施的出台和彌補國有資產損失而增加的財政支出,會影響到財政狀況。總體上看,人民幣升值壓力的財政經濟因素仍舊存在,但已經減弱。
二 國際收支狀況變化對人民幣匯率的影響
資本項目下的收支狀況,對匯率影響是長期的、而且是雙向的。資本收支順差,短期可能引起本幣的升值,但因為順差是順差國的負債、逆差國的權益,這種負債的積累必然又會導致本幣的貶值。中國國際收支的3個主要構成部分對人民幣匯率的影響正在發生著深刻變化。其中,經常項目在人民幣匯率決定中的作用在減弱;資本項目對人民幣匯率的影響在逐步加強;外匯儲備的作用以調節國際收支為主轉向了以干預外匯市場、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為主。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人民幣匯率的升值,我國的對外投資會有所增加,會在一定的程度上影響外資流入,但影響有限。我國國際收支狀況仍將推動人民幣匯率上行,但力量將有所減緩。
三 價格水平對人民幣匯率的影響
中國貿易商品的價格水平,基本上可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商品零售價格和工業品出廠價格作為參照,其原因是作為這兩個指標的現行統計范圍內的絕大部分商品都是可以用作對外貿易的。數據表明:近10年來的這兩個指標總體上升是緩慢的,低於同期的美國同類指數的上升幅度。這是構成人民幣實際匯率穩中有升的一個基本原因。然而,同期的中國的非貿易商品,例如,住宅、醫療、教育等,即基本上沒有進入國際貿易的商品和勞務的價格水平卻以遠超過貿易商品價格水平的速率上升,形成了貿易商品價格與非貿易商品價格嚴重背離的現象。
一國非貿易商品價格水平的上升會引導勞動力成本的提高,最終推動貿易商品價格水平的提升。但在中國,由於富餘勞動力的大量存在與出口結構趨同造成的內部競爭,使得這種成本轉移推動貿易商品價格水平上升的速度變得比較緩慢。
四 擴張性財政政策淡出對人民幣匯率的影響
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都可以刺激經濟,增加產出和收入,但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對本國貨幣價值變化的影響卻有著不同的作用。擴張性的貨幣政策會使本國貨幣貶值;而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卻會使本國貨幣升值。
我國從1998年起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以擴大政府支出和發行公債為主要內容。從1998年到2004年,累計發行長期建設國債達9100億元,每年拉動GDP增長1.5-2個百分點左右。連續幾年的擴張性財政政策所形成的對人民幣的升值因素是非常強勁的。進入2005年,我國先前實施的積極財政政策已經淡出,轉向穩健的財政政策。可以認為,影響人民幣升值的財政政策因素已轉為「中性」。
五 國際因素對人民幣匯率的影響
現階段美國經濟狀況變化是對人民幣匯率影響最大的國際經濟因素。美國經濟狀況變化對人民幣匯率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一是利率,美聯儲連續幾次提高利率。而人民幣利率只調高過一次,幅度為o.27%。人民幣升值壓力中的美元低利率因素已經消除。二是匯率,美元匯率連續幾年的大幅度走低是人民幣升值壓力突現的重要原因。隨著美元匯率的穩定,加上美聯儲持續加息和市場加息預期的基調,為美元匯率反彈注入了新的動力。可以說,人民幣升值壓力中的美國經濟狀況影響因素已經鬆弛。另一方面,受國際油價攀升和颶風影響,今年美國經濟增長比上年有所放慢,但隨著美國財政刺激措施逐步奏效以及災後重建投入的增加,將會刺激美國國內需求回升和就業增加,估計美國經濟繼續處於平穩增長期。雖然歐元區經濟則很難走出低迷,但日本經濟將繼續保持平穩增長。這些因素也有助於保持人民幣匯率穩中有升的發展趨勢。
六 預期與投資的影響
人們的預期會影響一國貨幣對外匯價。目前市場對人民幣匯率升值的預期較強。但由於目前市場交易者在市場的投資還是比較謹慎的,外匯市場投資計劃也比較理性,不會像股票市場那麼極端,所以不會出現匯率大幅度升值的可能。
另外,央行對匯率水平的態度也很重要,這個態度可能具體反映到對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的管理上來,進而影響人民幣的走勢。央行報告重申要推進外匯管理體制改革,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總之,中國深化經濟改革開放所帶來的經濟社會穩定的、持續的、較高速度的發展,只要這一發展態勢不變,那麼由此形成的人民幣匯率穩中有升的基本格局也將會延續。所不同的是,未來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將會更完善,而且金融機構和進出口企業已開始適應具有靈活性的匯率機制,並且對今後的業務發展顯示了信心。今後,中國將繼續按照主動、可控和漸進的原則,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健全面向市場、更加具有彈性的匯率制度,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人民幣未來的走勢不會大幅度升值。
希望採納
❷ 人民幣匯率不穩定有多可怕
不可怕,根據今日北京時間18:32分更新外匯牌價:1人民幣元=0.1453美元,交易時以銀行櫃台成交價為准,請採納!
❸ 人民幣匯率是否被高估
我認為沒有被高估
舉個極端的例子, 如果美元和人民幣幣值變成了1:1 , 以人民幣=1美元了, 那就會意味著我們的人民幣跟美元一樣值錢, 那就是說, 我們的所有的經濟水平、人民生活水平都跟美國以及其他發達國家一樣了。 很顯然, 這個例子不成立。
人民幣有自己的定值問題, 它是緊盯美元的, 定值的時候會考慮到很多因素, 97全球經濟危機時, 大家都在貶值,唯獨人民幣不貶值,而且最近10年來在逐步升值, 由原來的8.28升值到了6.10左右, 這是對國際的極大貢獻,所以我覺得人民幣沒有被高估。而且人民幣持續升值會給中國作為世界工廠帶來極大的打擊。
❹ 我怎麼感覺宏觀經濟學怎麼說都行啊 就是說同一個問題你說匯率升也行講也行
宏觀經濟學是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需要系統的學習。如果沒有學過,建議找本宏觀經濟學教材看看,什麼版本無所謂,基礎的東西差別不大,個人推薦曼昆的經濟學原理。關於你說的匯率問題,影響的因素很多,好比一輛馬車,各個方向都栓著馬,到底怎麼走,還得看哪個馬力氣大。所以說,同一個問題,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從不同得利益角度分析,得到的結論自然不一樣,而有些時候,不同的結論背後,往往是不同利益集團的角逐。其實,西方經濟學很容易學,只要稍微有點高數基礎,完全可以自學入門。
❺ 兩道簡單的匯率習題,我怎麼看不明白,有人幫忙嗎。。。
第一題:歐元/美元 0.8515-0.8534 分別表示銀行的買入賣出價。
3個月遠期匯率 升水:127-103 點(一點表示0.0001) 因為大頭在前,表示遠期匯率貼水,即貶值。這表示三個月後的即期匯率會下降即美元會貶值。所以需要把報價提高才能避免出口方的損失。
我方的美元報價為:
800×0.8515=US$681.2 也就是說,如果即期付款,我方就能獲得681.2$一噸
外方如延期付款,美元貼水,遠期匯率實際為:
買入價:0.8534-0.0103=0.8431 這是銀行賣出我們買入歐元的價格
賣出價:0.8515-0.0127=0.8388 這是銀行買入我們賣出歐元的價格
為了保證三個月後收款,我方能獲得681.2$,就需要收取歐元:681.2/0.8388=812.11.
ps:個人覺得答案在用兌換匯率時選錯了匯率。
根據匯率1歐元兌換0.8左右的美元,美元比歐元值錢,所以同樣的東西用美元標價,價格看上去要比用歐元標價低~
❻ 為什麼大家都說國家超發人民幣,但是匯率沒有崩
超發的貨幣沒有湧入日常必需品消費,所以匯率沒有崩,但是湧入了房地產,房價居高不下,剛需的不得不降低消費能力,從而形成一個正比,省的非常省,揮霍的非常揮霍,只要剛需者不節約,匯率就崩了。
❼ 今天的人民幣美元匯率,中行的中間價6.33,比賣出價和買入價都低,難以理解有誰可以解答下嗎
應該是買入價吧,6.3234。
❽ 人民幣匯率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首當其沖的就是進出口市場,進口的成本降低,出口的成本上升,我們會發現,同樣的人民幣,換算成其他貨幣變得更多,相同情況下的報價,換算成人民幣更少。進口是付出的少,而出口則是收入的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