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2014麗水)如圖所示,杠桿OAB能繞O點轉動,在A點掛一重物G,為保持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在B點分別作用
由圖可知,動力F3與OA垂直,則動力F3對應的動力臂就是OA,它是最長的動力臂.由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可知,在阻力和阻力臂都一定的情況下,動力臂越長則動力越小.因為F3對應的動力臂最長,所以F3最小.
故選C.
㈡ 如圖所示,杠桿的在支點為O
第一題如圖
滑輪組從定滑輪底部開始繞,依次繞過小動滑輪,定滑輪,大動滑輪後向上拉
圖小了看不清,就只畫了一幅,不過也是很累的丫
看我畫的這么辛苦,樓主給分吧
㈢ 如圖所示,杠桿AB在三個力--F1、F2和F3的分別作用下都能處於平衡(O為支點),已知OC=CB,則()A.F
由圖可知,F2的方向與OB垂直,因此OB為F2的力臂;
F1的方向豎直向下,並且O點到F1作用線的垂線段等於CB;
F3的方向水平向左,並且O點到F3作用線的垂線段等於OC;
由於OB>OC=CB,因此F1=F3>F2.
故選A.
㈣ 如圖所示的杠桿,保持o點位置和物體A的重力不變,在C處掛上不同重力的物體,移動物體A的的位置,
均勻 把物體A的重力作為F1 B處為F2
根據 F1*L1=F2*L2 而 F1已知 L2也已知 式子變為 F2=(F1*/L2)*L1
F1/L2是一個定值 故F2和L1成正比
㈤ 如圖所示,o為杠桿的支點,在a點
【分析】 由圖可知,重力的力臂不變,而力 的力臂比 小,根據杠桿平衡條件, > 。答案選C。 【點評】 力臂是支點到力作用線的垂直距離,由此題中力 的力臂小於 的力臂。
㈥ 如圖所示,O為杠桿OAB的支點,請畫出物體受到的重力示意圖和杠桿OAB所受拉力F的力臂.
J 重力作用在物體的重心,方向豎直向下,用G表示; 杠桿OAB所受拉力作用在A點,方向斜向上,從支點向拉力的作用線畫垂線段,垂線段L就是拉力的力臂,如圖所示:
㈦ 如圖所示,杠桿OA以O為支點保持靜止,則下列關系能夠滿足的是()A.F1F2=OAOBB.F1F2=OBOAC.F1F2
過O點作F2作用線的垂線段,即F2的力臂;如圖所示:
因為F1的方向與OA垂直,所以F1對應的力臂為OA;顯然F2的方向與OB不垂直;從圖中可知,F2的力臂為OC,並且OC小於OA,故F2×OC=F1×OA;即
F1 |
F2 |
OC |
OA |
F1 |
F2 |
OB |
OA |
㈧ 如圖所示是一杠桿繞O點平衡時所受動力F 1 的力臂l 1 及阻力F 2 ,請在圖上畫出力F l 和阻力臂l 2
根據力與力臂的垂直關系作圖; 過力臂l 1 的右端,作垂直於力臂l 1 的動力F 1 ,由於阻力F 2 斜向上方,因此力F 1 的方向應向下; 延長力F 2 ,過支點O做力F 2 的垂線段,即為阻力臂l 2 .如圖所示: ![]() |
㈨ 如圖所示的杠桿,O為支點,B點掛一重物G,在A點分別施力F 1 、F 2 、F 3 ,使杠桿平衡,這三個力中最小的
根據力臂是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分別將A點的三個力F 1 、F 2 、F 3 的力臂畫出,![]() L 1 、L 3 分別是Rt△OCA、Rt△ODA的一條直角邊,L 2 是它們的斜邊,所以,L 2 最長; 由杠桿平衡條件可知: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積一定時,動力臂越長,動力越小. ∴可知圖中L 2 最長,F 2 最小. 故選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