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澳幣匯率走勢
6月開始澳元的經濟數據比預期要好,漲勢很猛,分析認為短期很難有回調的可能性,至於回調需要看7 8月後,有國際分析師預言未來澳元將與美元掛勾1:1可能性很大,澳洲會先於美國更早走出危機,石油價格個人認為對加拿大的匯率產生的作用是直接的,加拿大出口創匯,石油分量很大,至於其他如英鎊 歐元走強,是因為經濟數據比預期要好的原因,和石油直接聯系不大,但有間接關系,因為經濟學家認為,石油價格維持在每桶70到90美元,對全球經濟是最積極的作用,石油接近70美元,對於投資者的心裡是有影響的,在全球普遍看好這些消息情況下,大的環境也必然對各國有影響,看對哪各國家更有利而已,好比石油對全球經濟利好,就拿英國和美國說,都利好,但是因為美國最近的國內數據疲軟,而英國向好,拿英鎊兌換美元就會走高
2. 澳幣對馬來西亞幣匯率是多少
澳元100:馬來西亞林吉特331.83,手機匯率工具能查詢的到
3. 澳幣匯率走勢
澳大利亞經濟受美國影響非常大,因為其不像美國外的西方其他國家與歐洲大陸有著緊密的聯系,因此這次金融危機對其影響巨大,而其又沒有美國那麼雄厚的經濟,澳元也必然波動較大,所以買澳元需謹慎,不過現在澳元已處於一個低谷,可以考慮買入,其走勢和金融危機的走勢應當是相一致。
一句話,大膽,細致,最後一定要給自己留後路
4. 人民幣對澳元的匯率今後有什麼趨勢
人民幣兌澳元未來將會持續貶值。
2007年,中國外匯儲備余額達到15282億美元,比上年末增加4619億美元。由於中國採取的是強制結匯政策,所有的外匯必須兌換成人民幣,也就是說,2007年多印發了將近三萬億沒有創造任何價值的人民幣!相當於07年國內生產總值的16.2%!這就是為什麼人民幣對外升值卻對內貶值,人民的生活百上加艱的原因。反觀當年日元升值的日本,物價低廉,人民生活得很是愜意。
以史為鑒,讓我們再來回顧一下97亞洲金融風暴。亞洲金融風暴是由貨幣貶值引起的,製造者索羅斯在98年IFM(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年會上針對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迪說他是「國際金融界壞孩子」的回應,他說,這是一種推卸責任的說辭,他是懲罰那些不道德,不負責任,濫發鈔票的政府!如果你不濫發鈔票,他手上哪來那麼多的你們本國的貨幣來拋售!由貨幣貶值而引發的對經濟的沖擊,值得我們深思。
5. 人民幣對馬來西亞幣的匯率
馬幣與人民幣目前的兌換率約為
1林吉特馬幣=2.20元人民幣
或1元人民幣=0.45林吉特馬幣
6. 澳幣匯率未來幾個月走勢會如何
澳元最低都到過4.2,雖然現在徘徊在4.6左右,但是根據長期來看我認為澳元應該還會下探到4.2的位置。澳元同加元一樣是商品貨幣,其走勢同商品掛鉤。澳元主要是掛鉤於鐵礦這些商品的價格,現在由於全球金融危機導致商品價格都大幅走跌,從油價由原先的150美元到現在的43美元就可以看出,而且需求量會減少,這就是為什麼澳元在這幾個月狂跌不止的原因,雖然現在上漲了些,但還有下探的空間。況且現在澳洲經濟和全球都不是很景氣,所以對商品的需求不會短時間內漲上來。澳元在過些時侯不排除還會往下走的可能,而且加上近期澳央行將利息由現在的5.25%下調至4.25%,以上個個原因都使澳元的長期前景不佳。如果想在4.2左右的附近購買澳元建議再等等,不久應該還會下探到這個點位的。以上只是本人的意見,僅供樓主參考。如果以後還有外匯方面的問題可以問我,希望以上信息能夠對樓主有所幫助!
7. 澳幣對人民幣匯率走勢
8. 澳元的匯率今後趨勢如何
今年上半年,在美國金融市場正經歷著一場腥風血雨般的掙扎和搏鬥的時候,澳大利亞的經濟卻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資源優勢,在這場次貸危機中,依然保持強勁的發展勢頭,澳元成為今年上半年外匯市場中表現最強的貨幣。這在我國內的理財產品收益上也得到反映。有人說,澳元理財產品是唯一跑贏CPI的產品。然而近期以來,特別是自油價高位回落後,澳元的表現開始不盡如人意:澳元整體處於明顯的下行趨勢中。7月15日,澳元兌美元在經歷了長達7年的升值達到最高點0.9848之後,就一路下跌,一個月內跌幅超過了10%。眾多投資者叫苦不迭,一些國內外匯炒家損失達一成。澳元下跌是合力有分析認為,澳元下跌的原因是:其幾大支撐因素(例如收益率優勢、美元疲軟和商品價格飆升等)很不明朗甚至已經消失。眾所周知,利率對匯率的影響至關重要。近年來,澳元就保持著與其他西方國家貨幣的利差優勢。目前,英國利率為5.00%,歐元區利率為4.25%,美聯儲自5月至今將利率保持在2%,日本利率則處於較低水平0.5%。與這些國家相比,澳大利亞7.25%的高利率存在明顯利差優勢,提供了對澳元的強勁支撐。近8年來澳元、歐元與美元的中短期掉期率數據顯示,澳元掉期率震幅遠小於歐元和美元,至今已反彈至8%上方,且超越上世紀90年代水平。歐元掉期率始終位於澳元之下,美元則大起大落,目前仍於4%下方徘徊。然而在國內外經濟形勢轉變的情況下,澳大利亞也承受著降息的壓力。本月初,澳洲儲備銀行7年來首次降息,此舉導致澳元走出一波瘋狂向下傾泄的行情,市場並預期澳大利亞已展開漫長的減息周期。為此,多數分析師預計澳元將進一步走軟。澳元又被稱為「商品貨幣」,其匯率與金、銅、鎳、煤炭和羊毛等商品的價格存在緊密聯系,這些商品佔澳大利亞總出口額的近2/3。因此,澳元走勢的高低通常受這些商品價格趨勢的較強影響。澳元經常在通漲的經濟環境下獲得支持,而此時正是商品價格高漲的時候。澳元作為商品貨幣在2008年上半年原油和黃金的升勢中獲益匪淺。但商品牛市也並非常態。近期CRB商品指數由7月份高位474回落至目前的390水平,跌幅約一成八,而油價及金價亦已分別從高位跌去兩成八及兩成二,這必然對澳元下行產生至關重要影響。從基本面上看,有數據表明,2008年下半年澳大利亞經濟增速已大幅放緩,消費者信心跌至16年新低。7月28日澳大利亞國民銀行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第三季度NAB商業信心指數較第二季度進一步下滑4點至-8,比2007年同期低18點,也是十多年來最大的4個季度降幅。這主要是受到住宅建築商、家庭、汽車零售商、房地產經紀人以及運輸業者信心衰退等影響。此外,7月30日澳大利亞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澳大利亞6月營建許可經季調後月比下降0.7%,同期營建許可額經季調後月降4.2%至61億澳元。以上數據從短線來看均不同程度地打壓了澳元,令其兌美元短線呈現疲軟的走勢。日後走勢不明朗但對澳元來說也不是完全沒有好消息。近日澳大利亞央行理事科瑞表示,澳大利亞經濟會受到全球金融體系動盪的影響,但仍是強勁的,澳大利亞經濟不會陷入衰退。近期相關數據也顯示澳大利亞經濟仍在上行。這些消息表明澳元仍有反彈的可能。再看美元走勢。美國近期的消息對澳元的影響似不大明朗,不久前美國勞工部公布,美國8月ADP就業人數大幅減少3.3萬人,7月數據也由初值增加0.9萬人下修至僅增加0.1萬人;美國申請失業金人數近來大幅攀升至44.4萬人,遠高於預期的42.5人,顯示美國就業市場形勢進一步惡化。但隨後公布的美國8月ISM非製造業指數則意外升至50.6,遠好於預期及7月的49.5,顯示服務業重新顯現擴張,支持美元再度大幅上揚。美股方面因疲弱勞動力市場數據暴挫,打壓風險偏好和利差交易平倉,高息及商品貨幣進一步下挫,刺激美元擴大升勢至一年新高。受美元大幅反彈及股市下跌拖累,油價及商品價格繼續下滑。但有分析師指出,市場雖意識到美國經濟伴隨著其他經濟體共同下滑,但是美國可能得益於美聯儲過去一年的大幅減息而提前走出經濟衰退的陰影。同時,市場之前已經消化了美元的大量利空因素。因此,上述數據對美元匯率影響並不大。長期看來,美國房市和國債的風險溢價關聯會更加明顯。因此,若美國房市進一步顯著惡化,外國投資者可能將拋棄美國國債,從而對美元造成負面影響,房市拖累美元的可能性增加。澳元日後的走勢和美國經濟不無關聯。日前美國財政部宣布託管"兩房"的消息,應當說對外匯市場影響重大。消息發布次日非美貨幣即有表現。17日紐市盤中,澳元兌美元匯價一路下跌至年內新低0.7827,短線跌幅達到140點,當日早間市場傳來消息,美聯儲表示,紐約聯儲將向AIG借出高達850億美元的資金以幫助其避免破產,而政府將持有該公司79.9%的股份,在金價強勁反彈的支持下,澳元於尾盤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