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取消不了的,我國股市不同於國外的股市,政府搭舞台百姓亂舞的平台,杠桿對於這種平台很有用,特點是推波助瀾作用,牛市狂推,熊市暴跌,能縮短股市震盪周期,中國股市的90%的股民一直在虧。
⑵ 30萬買入98天成長2號為什麼每天都虧損100多求解答 能贖回嗎
這個可要看你買入的一個規則,就是說它中間如果可以退出的話,你是可以申請退出的,但是如果不能退出的話就只能看到他這樣。
⑶ 為什麼利率上升 久期下降 票面利率下降 久期增加
久期是指一隻債券貼現現金流的加權平均到期時間,它綜合反映了到期時間、債券現金流以及市場利率對債券價格的影響,可以用以反映利率的微小變動對債券價格的影響,因此是一個較好地債券利率風險衡量指標。
對於一隻債券來說,其重要的因素包括債券的面值、債券的價格、票面利息、市場利率、到期期限、利息支付方式等,如何把這些因素綜合進行考慮,尤其是市場利率發生變動對債券價格帶來的多大影響,需要有一個有效的指標來進行衡量。
在債券投資里,久期被用來衡量債券或者債券組合的利率風險,一般來說,久期和債券的到期收益率成反比,和債券的剩餘年限及票面利率成正比.對於一個普通的附息債券,如果債券的票面利率和其當前的收益率相當的話,該債券的久期就等於其剩餘年限當一個債券是貼現發行的無票面利率債券,那麼該債券的剩餘年限就是其久期。債券的久期越大,利率的變化對該債券價格的影響也越大,因此風險也越大。
在降息時,久期大的債券上升幅度較大;在升息時,久期大的債券下跌的幅度也較大。因此,投資者在預期未來升息時,可選擇久期小的債券。在債券分析中久期已經超越了時間的概念,投資者更多地把它用來衡量債券價格變動對利率變化的敏感度,並且經過一定的修正,以使其能精確地量化利率變動給債券價格造成的影響。修正久期越大,債券價格對收益率的變動就越敏感,收益率上升所引起的債券價格下降幅度就越大,而收益率下降所引起的債券價格上升幅度也越大。
⑷ 物理杠桿問題!
1.支點在中間:由杠桿原理,兩邊力矩
左邊為0.5G*0.25L 右邊為0.5G*0.25L
兩邊是平衡的,把左邊鋸掉全長1/4再放在剩餘部分上方時,
左邊為0.5G*0.125L 右邊仍為0.5G*0.25L,兩邊不再平衡,右邊下沉.
2.根據杠桿原理,提起來的力設為F,棒長為L,則F*L=G*0.5L
F=0.5G=100N
3.設物體重為G,天平左臂長L,右臂長S,則物體在左盤時,由杠桿原理,有G*L=250g*S......(1)
放右盤時,有G*S=360g*L..(2)
由(1),得G*L/S=250g.....(3)
由(2),得G*S/L=360g......(4)
(3)(4)相乘,得G^2=250*360 g^2
開平方根,得G=300g
依次選BCD
⑸ 貨幣政策如何去杠桿
1)控制基礎貨幣,目前來看央行以穩定資金為主;2)准備金率調節貨幣乘數,加准可能性不大,但非銀和銀行同業存款暫不繳准,後續需關注;3)收窄利差,抬高負債成本。措施包括上調逆回購、SLF、MLF等流動性工具利率,拉長投放久期等,這是央行自16年3季度至今一直在做的操作,從負債端倒逼市場去杠桿。4)風險准備金制度與規范杠桿率,16年一行三會也出台了相應政策。5)MPA直接控制規模擴張,使得表內和表外資產負債擴張可控。
⑹ 是金融去杠桿 還是實體去杠桿
關於金融加杠桿和去杠桿的問題,市場討論的非常的多,不過目前並沒有統一的定義和相對完整的分析,市場的解讀也比較混亂,為了幫助投資者理解和跟蹤這個體系,我們撰寫了這個報告。
思路上主要是基於債券市場,對金融加杠桿的過程進行了三個層次的簡單拆分:
1)負債端套利過程的持續,即理財與委外的擴張;
2)央行利率走廊維持貨幣市場流動性的穩定與寬松;
3)實體的剛兌,因為金融加杠桿,最終對應了實體信用的擴張。
而這三個層次是相互影響和作用的,比如理財與委外的擴張,在同業資金端,大致可以看成是金融機構之間的「廣義拆借」變多,它與貨幣市場流動性的松緊會有密切的關系,而貨幣市場流動性的寬松與否也會影響到理財委外擴張的可持續性,因此未來這兩個過程如何演變,是非常值得重視和研究的,流動性創造機制的變化將對債券市場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
而就第三個層次,金融加杠桿最終加在實體上,因此實體經濟的剛兌是非常重要的條件,如果實體開始去杠桿,信用條件惡化,也會影響到負債端的問題,比如今年4月份等。但之後剛兌持續,是債市上漲的重要條件,當然,房地產的上漲,也是金融加杠桿過程中的重要話題。
當下的債券市場,最關鍵和最重要的一個邏輯,是「錢多+資產少」。錢多的含義,市場普遍認同的是理財(委外)資金多,而資產少,則是指滿足收益率要求的安全的債券資產。
如果理財資金主要是來自於企業和居民的收入,那麼從宏觀上來說,「錢多、資產少」大致可以看成是「貨幣多,經濟差」的代名詞。這里的貨幣,不是基礎貨幣,而是指廣義貨幣,而從貨幣銀行學的角度,我們知道廣義貨幣,是通過基礎貨幣派生的,而這個過程,需要實體經濟和金融機構之間的信貸行為,或者金融機構之間的信貸行為來實現,所以基礎貨幣環境,也就是貨幣市場流動性環境的松緊,會對這個派生過程有重要的影響,而央行正是通過調控貨幣市場流動性,來影響這個派生過程,從而達到調控金融機構行為和實體經濟的目的。
回到債券市場,當下普遍的模式是理財資金持續擴張,並且委外的動力很強,非銀行金融機構拿到這一筆錢,買入債券資產,再在貨幣市場上進行加杠桿,這應該是一個相對簡明的完整的過程。
當下金融加杠桿和去杠桿,是市場討論的最為熱烈的名詞,但什麼是金融的加杠桿和去杠桿,卻沒有非常明確的定義,這里我們不妨基於這個過程,對金融加杠桿的概念進行一些總結,我個人傾向於,這個過程可以分成三個層次來理解。
第一個層次,大致可以理解成為回購市場的融資層面。即金融機構買入債券,然後以債券作為質押,到回購市場上進行融資,這可能也是債券和貸款兩者之間的一個關鍵區別,即同樣作為企業的融資工具,但債券可以通過回購市場來提升杠桿。當下,回購市場的融資規模迅速擴張,並且金融機構多縮短負債的久期來進行杠桿操作,就是這個層面的加杠桿行為的體現。
⑺ 債券的久期(ration)究竟是怎麼回事啊請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釋一下。萬分感謝!
久期(Duration),又稱為「持續期」,解釋有:
1、是一個很好的衡量債券現金流的指標;
2、考量債券時間維度的風險,回收現金流的時間加權平均;
3、衡量債券價格對基礎利率將變化敏感程度的指標;
4、以現金流現值為權重的平均到期時間。
在其券面上,一般印製了債券面額、債券利率、債券期限、債券發行人全稱、還本付息方式等各種債券票面要素。其不記名,不掛失,可上市流通。
實物債券是一般意義上的債券,很多國家通過法律或者法規對實物債券的格式予以明確規定。
債券優點
1、資本成本低
債券的利息可以稅前列支,具有抵稅作用;另外債券投資人比股票投資人的投資風險低,因此其要求的報酬率也較低。故公司債券的資本成本要低於普通股。
2、具有財務杠桿作用
債券的利息是固定的費用,債券持有人除獲取利息外,不能參與公司凈利潤的分配,因而具有財務杠桿作用,在息稅前利潤增加的情況下會使股東的收益以更快的速度增加。
3、所籌集資金屬於長期資金
發行債券所籌集的資金一般屬於長期資金,可供企業在1年以上的時間內使用,這為企業安排投資項目提供了有力的資金支持。
4、債券籌資的范圍廣、金額大
債券籌資的對象十分廣泛,它既可以向各類銀行或非銀行金融機構籌資,也可以向其他法人單位、個人籌資,因此籌資比較容易並可籌集較大金額的資金。
⑻ 98天成長2號能不能叫停!這持有者天天虧錢!心臟受不了呀!
1、平安財富-98天成長2號(凈值型)人民幣理財產品,產品代碼:DK8LK180009,該產品在單個理財周期中途需要用錢是沒辦法提前贖回到賬的。在份額確認日至本投資周期到期日前均可以預約贖回,如未預約贖回,到期後您的持有份額將繼續滾投至下一投資周期。您可以登錄平安口袋銀行APP-理財,搜索理財產品名稱或代碼查看詳細的產品說明書,贖回規則以產品說明書為准。
2、今年以來股市、債市都呈現大幅震盪的行情,股市隨著全球疫情的爆發大幅回撤,上證綜指最大回撤幅度超過 11%,截至到 2020 年 5 月 29 日,上證綜指依然下跌 6.68%。年初以來債券市場先揚後抑,5 月出現大幅回調,中債全價指數下跌 1.88%。而理財產品今年以來表現出穩健收益的特徵,多數產品都為客戶創造了較高的絕對收益,而近期新發的幾期產品由於市場回調,略有回撤,但是回撤幅度遠遠小於指數,也小於同比其他債券基金。
3、平安財富-98天成長2號(凈值型)人民幣理財產品在 4 月份開始已經逐步降低杠桿水平和久期水平,盡全力降低組合波動,並且多次提示理財投資者相關市場波動的風險,雖然未能完全避免市場調整下跌對產品凈值的影響,但相較市場同類型債券型基金的回撤幅度明顯更小。下階段我們將繼續維持相對低的杠桿和久期水平,執行謹慎的投資策略,平衡好投資收益和風險。
⑼ 金融裡面的杠桿是什麼意思呢
金融里的杠桿是:
金融擴表過程中短久期負債撬動長久期資產,即實現加杠桿。值得強調的是,杠桿泛指金融機構的擴錶行為。狹義杠桿是指金融機構在貨幣市場上拆借資金,維系資金端和資產端的期限錯配,與廣義杠桿並不矛盾。
貨幣投放和信用擴張的同時金融機構完成擴表。金融機構資產負債表擴張,為信用擴張機制重要環節;而在信用擴張進程中貨幣也完成投放。換言之,金融機構擴表內生於貨幣投放和信用擴張。
金融擴表過程中短久期負債撬動長久期資產,即實現加杠桿。金融機構擴表意味著短久期的負債和長久期的資產同時擴張。
由於金融機構間存在差異,結構性擴表讓加杠桿問題進一步復雜化。考慮金融機構存在結構性差異,不同金融機構之間的資金融入融出雖不影響整體金融部門杠桿,但期限錯配等特徵會進一步對流動性和金融風險帶來深刻影響。
金融去杠桿方向在於兩點:
一是通過中性偏緊的貨幣政策整體上穩定短端負債利率;
二是以結構性手段適度控制金融機構的規模擴張過程。
既然金融加杠桿核心邏輯是「借短拆長」,而引降長端資產回報率或將以資產價格過快下挫或影響實體擴張為代價;在不觸發流動性風險前提下,溫和抬升短端負債利率是相對更有效且低成本的方法。理解這一點,我們就能理解貨幣政策的中期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