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北外網院作業答案,求高手解答,答案發我郵箱里,[email protected],謝謝~
第1題答案:世界貿易發展到多個國家共同參與的多邊貿易後,美元等部分可兌換貨幣完成了主權貨幣向「假主權貨幣」的貨幣形態異化。這是一個擁有主權貨幣屬性又擁有部分非主權貨幣屬性的變態體,在貨幣需求理論的配合下取得了掠奪世界的能力。美元的貨幣強勢確立後,又與黃金脫勾,隨後在貨幣的濫發權下建立了美元霸權。在資本匯率市場中取得了通吃能力,獲得操控別國貨幣匯率的能力,取得了直接通過匯率操控吸收別國經濟成果和控制別國經濟波動的能力,取得了經濟奴役世界的手段。現在的目標是中國這個主要新增財富生產體。這場百年罕見的金融危機因美元未能有效吸收它,導致失去實物財富對應的巨量美元興風作浪而起,吸收它就成了美國一個長時間的目標。也是中國的一個危險。文章主要從邏輯上闡述這一整個過程,從經濟基本原理上分析並揭示美元的「假非主權貨幣」形態是整個百年來世界經濟運行紊亂迷團的根源。
其他兩題字數限制,無辦法再解答哦。
② 匯率機制的匯率機制-人民幣匯率變化
人民幣匯率與國際外匯市場美元匯率走勢脫鉤;
人民幣對美元有升有貶,穩中有升;
人民幣對歐元,日元波幅超過美元,但略有貶值。
到2006年5月31日,人民幣較匯改前的8.2765人民幣/美元升值了3.2%,較匯改後的8.11升值了1.1%。其中,5月15日中間價破8,達到7.9982。2005年7月21日至2006年5月26日間,美元對主要貨幣的貿易加權匯率指數從85.2下挫到80.96,說明美元已貶值4.24%,且波動明顯。到2006年5月31日,10.3016,人民幣較匯改前的9.9914人民幣/歐元貶值了3%,較匯改後的10.0141貶值了2.8%。到2006年5月31日,7.1437,人民幣較匯改前的7.31330人民幣/日元升值了2.4%,較匯改後的7.30590升值了2.3%。到2006年5月31日,1.03364,人民幣較匯改前的1.0637人民幣/港幣升值了2.9%,較匯改後的1.0478升值了1.4%。
③ 根據我國情況,分析我國應採取何種匯率制度
現行人民幣匯率制度是本次匯率制度改革的最佳選擇,其他中間類型的匯率制度具有的特點決定了他們不能夠成為本次匯率改革選取的目標。匯率改革下一步的方向應該是浮動匯率制度。 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分類(1999),各成員國的匯率制度可分為8類(見表1)。本次匯率制度改革前我國實行的是第三類即盯住美元制度,改革後實行的匯率制度同時兼顧了第三類和第七類的特點。 一、 對現行匯率制度的認識 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參照一籃子貨幣調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較之於原先的匯率制度,從形式上看有三個方面的變化:一是匯率形成機制市場化;二是選取參照一籃子貨幣調節的方式取代原來單一盯住美元的調整方式;三是選取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取代原來的固化的匯率制度,它既吸收了盯住一籃子貨幣制度與管理浮動制度的優點,又擯棄了兩種匯率制度的缺點,從理論上講是人民幣走向區域貨幣道路上的最佳選擇,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能否如理論設想那樣完美,還有待檢驗。 1. 參照一籃子貨幣調節方式優於單一盯住方式。 (1)從貿易多元化的角度看,美國雖然是中國的一個重要貿易夥伴,但也僅佔1/6,比日本和歐盟都略低一些,中國和亞洲的貿易則佔57%。因此,應該參照所有主要貿易國的一籃子貨幣,而不能只盯住美元。另外,改參照一籃子貨幣,會鼓勵人們減少用美元結算,長期而言有助於人民幣成為亞洲地區國際貿易的結算單位與貨幣。 (2)從降低內生交易費用的角度考慮,中國應選擇經濟聯系緊密的國家的貨幣作為人民幣匯率參照的對象。單一的盯住美元,意味著我國的貨幣政策在某種程度上受制於美國的貨幣政策,而且由於中美兩國的經濟情況和政策傾向有很大的差別,單純與美元掛鉤的匯率制度會對我國的貨幣政策有效性產生沖擊。近年來,我國和歐盟、日本以及美國的貿易額分別佔中國總貿易額的比重幾乎相當,歐盟和日本的對華投資也不遜於美國。因此,以一籃子貨幣為參照對象更適應我國的對外經貿往來。 (3)從滿足人民幣匯率政策出口競爭力的目標看,人民幣匯率政策出口競爭力的目標是:穩定出口國際競爭力與進口成本。參照一籃子貨幣制度的突出優點是穩定人民幣的名義貿易加權匯率(如果權數按照貿易比重在各貨幣之間分配)。如果中國與主要貿易夥伴國家沒有嚴重的通貨膨脹差異,參照一籃子貨幣同時也保障了真實貿易加權匯率的穩定。 2. 有管理浮動匯率制度優於原先的固定匯率制度。 (1)從有管理浮動匯率制度本身看,它既具有固定匯率制度的某些優點,又能使匯率保持一定的彈性。在管理浮動匯率制度下,一方面,匯率隨著外匯市場的供求變化而調整,從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發揮對經濟的調節作用;另一方面,貨幣當局可以對匯率進行較多的干預和管理,從而能夠保持本國貨幣匯率的穩定,避免本國貨幣匯率劇烈波動對國內經濟的沖擊。 (2)從我國的國情看,我國作為一個發展中的大國,選擇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有以下的基本優勢:①保證國內貨幣政策的獨立性。盡管我國的貨幣政策在刺激或緊縮經濟方面的作用一直受到理論界的質疑和實踐效果的挑戰,但利用貨幣政策進行前瞻性的微調而平抑經濟波動的作用目前在發達國家卻得到了普遍的認同。因而恰當的利用貨幣政策對我國這種以國內市場為主的發展中大國仍然具有重要的意義。②調整國際收支的靈活性。這種價格的調整可以減輕國際不利環境對國內經濟的影響。③阻止投機沖擊。在20世紀90年代,頻繁的貨幣投機沖擊對資本開放並實行固定匯率制度的國家造成了極為嚴重的損害,這一教訓對我國在未來逐步開放資本市場過程中相當重要。
④ 名詞解釋:浮動匯率
浮動匯率(floating exchange rate)是固復定匯率的對制稱。根據市場供求關系而自由漲跌,貨幣當局不進行干涉的匯率。在浮動匯率下,金平價已失去實際意義,官方匯率也只起某種參考作用。就浮動形式而言,如果政府對匯率波動不加干預,完全聽任供求關系決定匯率,稱為自由浮動或清潔浮動。但是,各國政府為了維持匯率的穩定,或出於某種政治及經濟目的,要使匯率上升或下降,都或多或少地對匯率的波動採取干預措施。這種浮動匯率在國際上通稱為管理浮動或骯臟浮動。1973年固定匯率制瓦解後,西方國家普遍實行浮動匯率制度。
⑤ real trade-weighted exchange 具體怎麼計算的
real trade-weighted exchange,意思就是實際貿易加權匯率。
實際匯率的測算:
外部實際有效匯率的測算主要涉及各國名義匯率的確定、本國及外國價格指數的選取和各國權重的確定及加權方法。
名義匯率的確定。對發達國家而言,可直接採用官方公布的對他國的名義匯率,而發展中國家由於存在對國際收支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的管制,可能導致平行外匯市
場以及復匯率的出現,解決辦法可以是求官方名義匯率和平行市場名義匯率的加權平均,或者是復匯率的加權平均。
價格指數的選取。鑒於絕對價格水平難以獲得,研究者通常的做法是採用價格指數替代,一類是總體價格指數,包括消費者價格指數CPI、GDP縮減指數、產出
價格指數、生產成本指數等,另一類是貿易品部門價格指數,包括製造業部門單位勞動力成本指數、批發價格指數、製造業附加值平減指數、出口單位價值、出口價
格等。研究者通常採用的是CPI、GDP縮減指數、批發價格指數、製造業部門單位勞動力成本指數(ULC)。
權重的確定。權重可以根據出口額計算權重,也可以根據進口額計算權重,還可以根據進出口額計算權重。
貿易加權匯率(Trade-weighted exchange rates) 根據一國各貿易夥伴的相對貿易量,給它的幣值進行加權,來評估該國貨幣是否堅挺的一種方法。舉例來講,如果一國的大部分貿易是與日本進行的,那麼該國貨幣對日元的比值變動,在計算總體匯率價值時,將佔有較大的比重。這個總體價值一般用一個指數水平表示,每天都在變化。
⑥ 名詞解釋人民幣匯率
「匯率」亦稱「外匯行市」或「匯價」,是一種貨幣兌換另一種貨幣的比率,是以一種貨幣表示另一種貨幣的價格。由於世界各國(各地區)貨幣的名稱不同,幣值不一,所以一種貨幣對其他國家(或地區)的貨幣要規定一個兌換率,即匯率。
⑦ 名詞解釋:預期匯率沖擊
在市場預期穩定的情形下,固定匯率制度不可能是最優的匯率制度,固定匯率制度不具有長期持久性,與沖擊的分布和預期沒有關系.
預期匯率沖擊就是匯率沖擊的一種范疇.代表預期性.匯率波動原因
匯率總是起起落落,漲跌不休。影響匯率的因素有很多,但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
1.一國的經濟增長速度。這是影響匯率波動的最基本的因素。
2.國際收支平衡的情況。這是影響匯率的最直接的一個因素。
3.物價水平和通貨膨脹水平的差異。
4.利率水平的差異。
5.人們的心理預期。
除此之外,影響匯率波動的因素還包括政府的貨幣和匯率政策、突發事件、國際投機的沖擊、經濟數據的公布甚至政府要員的言論等。 這些因素之間也會相互加強或相互抵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