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理解「給我一個杠桿我可以撬動地球」
這句話原意是說杠桿原理的.只要有合適的工具和一個合適的支點.利用杠桿原理可以把地球(像地球一樣質量物體)輕松搬動.
現在這句話被一些年輕人賦予了新的含義.是指只要給我一次機會.我會創造一個奇跡的意思.
阿基米德在《論平面圖形的平衡》一書中最早提出了杠桿原理.阿基米德曾講:「給我一個立足點和一根足夠長的杠桿,我就可以撬動地球」。也是當代青年充滿激情與自信,勇往直前無所畏懼的成功宣言。阿基米德為何能有如此氣魄,道理很簡單,因為他找到了一個可供支撐的支點。
2. 散戶怎麼做杠桿
配資是指配資公司在你原有資金的基礎上按照一定比例給你資金供你使用,也就是擴回大自己的交易資金,答可當作是民間配資來理解(民間借貸是合法的)。
資金得到了擴大,所能獲取收益固然可觀,但交易時所需承受的風險亦不可忽視。今天配資曉光主要就是為大家解釋一下配資所帶來的風險,和如何最大程度上控制這種風險,只有風險被控制住,才能去追求利用這種模式提高資金利用率,讓收益最大化。
對於配資杠桿的問題,很多人都會認為配資杠桿越大越好,其實並非如此。
同樣還是說股票,如果1比10的配比滿倉進入,所能承受的倉位波動是非常小的,隨便一個震盪,就有被強行平倉的可能,而相反,假如1比5的配比滿倉進入,那麼能承受的行情波動則是1比10的兩倍,相對而言更為穩妥。當然,也不是說杠桿大一無是處,風險和收益密切相關這一點再無需多言。這里配資小張給給大家一句話就是,杠桿合理即可,大了風險不容易被掌控,小了,收益方面亦無法得以突顯。
3. 給我一根杠桿和一個支點,我就能撬動地球
這是因為:宇宙本來就是一個大的空間,每一個星球它都有自身的引力,只是它們的大小不同而已。假如把月球當作支點,就給你一跟很長的杠桿,並且你有這么大的力。由於引力的作用在空間中很有可能會發生扭曲!顯然這是不現實的!阿基米德定理只能在地球上實現!
4. 給我一個杠桿我可以撬動地球這句話對嗎
我覺得,從理論上說這句話是對的,但實際上是做不到的。
5. 關於阿基米德說的「給我一個支點和一個杠桿我能撬動地球」
你可以算嗎,支點左右兩端力矩乘以力臂是相等的。你算一下就明白了。
6. 給我一個杠桿我可以撬動地球
不是廢話
阿基米德在發現了杠桿原理之後,發出了「給我一個支點,我能夠撬動地球」的感慨。
阿基米德的感慨,不過是基於理論上的一個感慨。
杠桿原理是:動力臂×動力=阻力臂×阻力
這里的動力,是人(也就是阿基米德)所能施加的力量;阻力就是地球的質量。
由杠桿原理,可以得到:動力=(阻力臂/動力臂)×阻力
假設阿基米德所能發出的力是100公斤,地球的質量是6×10^24公斤。代入上式,有:
100=(阻力臂/動力臂)×6×10^24
動力臂/阻力臂=6×10^22
動力臂=6×10^22×阻力臂。
可見,只要我們能找到一根足夠長的杠桿,並且找到一個支點,使得動力臂的長度是阻力臂長度的60萬億億倍,阿基米德就可以撬動地球!
不過就算真的能找到這樣的杠桿和支點,阿基米德也能把它支到地球和支點上,還能走到杠桿的另一端,並且這根杠桿的重量是0。
阿基米德要想把地球撬動1毫米,阿基米德就要推著杠桿走6千萬億公里,這個距離是地球到太陽距離的4千多萬倍!
希望能解決您的問題。
7. 假如給我一個杠桿,一個支點,我就能翹動地球
阿基米德在《論平面圖形的平衡》一書中最早提出了杠桿原理。阿基米德曾講:「給我一個立足點和一根足夠長的杠桿,我就可以撬動地球」。他首先把杠桿實際應用中的一些經驗知識當作「不證自明的公理」,然後從這些公理出發,運用幾何學通過嚴密的邏輯論證,得出了杠桿原理。這些公理是:(1)在無重量的桿的兩端離支點相等的距離處掛上相等的重量,它們將平衡;(2)在無重量的桿的兩端離支點相等的距離處掛上不相等的重量,重的一端將下傾;(3)在無重量的桿的兩端離支點不相等距離處掛上相等重量,距離遠的一端將下傾;(4)一個重物的作用可以用幾個均勻分布的重物的作用來代替,只要重心的位置保持不變。相反,幾個均勻分布的重物可以用一個懸掛在它們的重心處的重物來代替(5)相似圖形的重心以相似的方式分布……
正是從這些公理出發,在「重心」理論的基礎上,阿基米德發現了杠桿原理,即「二重物平衡時,它們離支點的距離與重量成反比。阿基米德對杠桿的研究不僅僅停留在理論方面,而且據此原理還進行了一系列的發明創造。據說,他曾經藉助杠桿和滑輪組,使停放在沙灘上的桅般順利下水,在保衛敘拉古免受羅馬海軍襲擊的戰斗中,阿基米德利用杠桿原理製造了遠、近距離的投石器,利用它射出各種飛彈和巨石攻擊敵人,曾把羅馬人阻於敘拉古城外達3年之久。
杠桿原理廣泛應用在許多領域中。阿基米德曾講:「給我一個立足點和一根足夠長的杠桿,我就可以撬動地球」。在常規的管理活動中,能夠顯現和發揮作用的杠桿原理,其著眼點被濃縮和概括為,責權利關系在平衡與失衡狀態下的種種表現。
8. 給我一個杠桿和一個支點我可以翹起整個地球 議論文
阿基米德在《論平面圖形的平衡》一書中最早提出了杠桿原理。阿基米德曾講:「給我一個立足點和一根足夠長的杠桿,我就可以撬動地球」。他首先把杠桿實際應用中的一些經驗知識當作「不證自明的公理」,然後從這些公理出發,運用幾何學通過嚴密的邏輯論證,得出了杠桿原理。這些公理是:(1)在無重量的桿的兩端離支點相等的距離處掛上相等的重量,它們將平衡;(2)在無重量的桿的兩端離支點相等的距離處掛上不相等的重量,重的一端將下傾;(3)在無重量的桿的兩端離支點不相等距離處掛上相等重量,距離遠的一端將下傾;(4)一個重物的作用可以用幾個均勻分布的重物的作用來代替,只要重心的位置保持不變。相反,幾個均勻分布的重物可以用一個懸掛在它們的重心處的重物來代替(5)相似圖形的重心以相似的方式分布……
正是從這些公理出發,在「重心」理論的基礎上,阿基米德發現了杠桿原理,即「二重物平衡時,它們離支點的距離與重量成反比。阿基米德對杠桿的研究不僅僅停留在理論方面,而且據此原理還進行了一系列的發明創造。據說,他曾經藉助杠桿和滑輪組,使停放在沙灘上的桅般順利下水,在保衛敘拉古免受羅馬海軍襲擊的戰斗中,阿基米德利用杠桿原理製造了遠、近距離的投石器,利用它射出各種飛彈和巨石攻擊敵人,曾把羅馬人阻於敘拉古城外達3年之久。
杠桿原理廣泛應用在許多領域中。阿基米德曾講:「給我一個立足點和一根足夠長的杠桿,我就可以撬動地球」。在常規的管理活動中,能夠顯現和發揮作用的杠桿原理,其著眼點被濃縮和概括為,責權利關系在平衡與失衡狀態下的種種表現。
(摘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