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對香港教授郎咸平產業鏈的觀後感
[對香港教授郎咸平產業鏈的觀後感]香港知名教授郎咸平先生一直是我心目中的偶像,因為他總內帶給我一些新的體會,新的感想,對香港教授郎咸平產業鏈的觀後感。 最近我們選修課的老師播放了郎教授的一個精彩視頻,視頻其中一段讓我陷入了思考。 什麼叫產業鏈? 如何縮短運營成本獲得最大利益? 產業鏈中最重要的是什麼? 經過郎教授的描述後,我對其有了新的認識。 產業鏈就是企業中的不同部門,經過特定的外部影響以及內部影響,達成相關的聯系,就是指產業鏈,觀後感《對香港教授郎咸平產業鏈的觀後感》。 縮短產業鏈,掌握核心技術,就是獲得最大利益的方針。而我們中國人只是站在產業鏈中的最低端,也就是出賣勞動力。十幾塊幾十塊的芭比娃娃,我們所得到的利益只有其中的一塊錢。不單是美國的芭比娃娃,還有我們中國的聯想公司,一大半的股份都是屬於老外的,要我們單獨製作一個主板都無法完成。我們經常買的怡寶,也被老外買去了。而我們只是充當勞動力,也就是產業鏈中的最低端,製作。 而我國是世界製造業大國,但是我們國家連一個世界領頭企業都沒有。這是為什麼?我們付出了那麼多,全世界的東西都讓我們生產,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吃不飽穿不暖呢?因為我們沒有掌握核心技術,我們沒有屬於自己的東西。最賺錢的在老外那裡。 所以,產業鏈中最重要的不是製造,不是勞動力,而是掌握核心技術。 李瑞炫
〔對香港教授郎咸平產業鏈的觀後感〕隨文贈言:【人生舞台的大幕隨時都可能拉開,關鍵是你願意表演,還是選擇躲避。】
『貳』 郎咸平是不是認為人民幣升值好
我認為緩慢升值是最好的。。
一次性升可能會讓大量人口失業,我國承受不了。
不要以為升值可怕,日本的衰退在他們國內的經濟學家大部分認為都和升值無關,日本出口只佔gdp的15%而已,比我國低多了,當年升值,出口企業是很慘,所以報上叫得凶,所以大家以為是升值造成了衰退,其實那時候那些進口企業賺翻了,但是他們不會叫升值好,否則找罵阿。。悶聲發財就行了。有人研究過,整體上升值並沒有多大副作用,只是分配差異大而已。
不升值,我們的企業沒有憂患,自古說的好,生於憂患,緩慢升值能讓企業轉型,不過現在國內沒多少人安心做實業了。。。難啊。。。
『叄』 郎咸平:美元匯率,你看懂了嗎
今日實時匯率:1美元=6.3903人民幣元,以上數據僅供參考,交易時以銀行櫃台成交價為准。
『肆』 郎咸平教授說人民幣升值,製造業利潤會降低,為什麼
我國製造業大多是承接國外的粗加工訂單,成本基本上是由人工、材料、場地等在中國本土承擔的費用組成,而且甲方大多以美元和乙方結算總合同額。如果在合同簽訂後,人民幣升值,那麼合同完成時,所結算的美元不變,而人民幣就會比簽合同時少,少的這部分相當於從利潤中拿出來的。
舉例來說,假定簽訂了1000萬美元的合同,當時匯率是7, 也就相當於7000萬人民幣合同,假定預期利潤10%,也即預期有6100萬人民幣製造成本,700萬人民幣利潤。但當合同完成時,人民幣升值了,匯率變成了6.5,那麼甲方付的1000萬美元的合同款只值6500萬人民幣,扣除必須用的6100萬製造成本,只有400萬的利潤了,所以人民幣升值的損失由利潤抵扣,相當於利潤降低了。
『伍』 郎咸平 讀後感
[郎咸平 讀後感]
《新帝國主義在中國》讀後感
作者:王煒荔所在專業(工作單位):2009級物理海洋學日期:2010-5-5
這是一本關於當今中國經濟國際現狀的一本非常優秀的科普性讀物,言語簡白,深入淺出,試圖解釋給讀者經濟現象背後的真實內幕,也帶給我們深深的緊迫感和使命感,郎咸平 讀後感。
《郎咸平說:新帝國主義在中國》所闡述的「新帝國主義在中國」,有些人說是危言聳聽,有些人說是為了激起所謂的極端民族主義情緒,但是我認為,恐怕真實情況要更加殘酷,我們不能讓美國人掌握我們的命運。不論如何,經濟競爭是殘酷的,也是至關重要的,我們了解一些經濟學的知識是非常必要的,讀後感《郎咸平 讀後感》。
郎咸平教授在書中說不管是輪胎特保案這樣的國際貿易糾紛,還是外國資本在中國的一系列並購動作,都是西方國家的戰略在起作用,是「新帝國主義」有目的有企圖地對我們的經濟虎視眈眈。郎教授指出,國內的水價、油價、糧價變動的背後,是外國資本和國家機器之間嫻熟而默契的配合,是外資瘋狂掠奪的真面目。這種危險所關系的不只是書中的幾個典型案例或者部分企業,而是中國整體經濟的未來發展。
我想,我們在從書中得警示的同時,更好徹底丟掉幻想,認清帝國主義新本質,並且要努力與之進行有效的競爭。當下,我們經濟雖然發展很快,但是應該清醒地意識到,我們還有很大差距,刻苦奮斗、力爭成為游戲規則的制定者,也許正是我們所應有的氣度和視野。
雖然看完郎教授所講的道理感覺非常沉重,但是這也讓我們對中國經濟的地位和前景有了非常清晰的認識,同時讓老百姓也得以明白國家的發展處境,因而我們整個民族可以更加團結地投入經濟建設,共同應對我們所面臨的危險,共同建設美好未來!
〔郎咸平 讀後感〕隨文贈言:【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農夫不會剝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長成種粒;單身漢不會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會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陸』 郎咸平世界共度經濟危機觀後感
郎現在越看越是個製造危機感從中獲利的人。他演講很誇張,但就是那麼多數據,我們也不知道他的數據的真實性。
『柒』 郎咸平索羅斯那一集有感
贊同,老美妄想通過,貿易大戰,匯率大戰,金融核彈頭來炸毀中國現有的經濟成果,國內的現在房價居高不下,股市不振,通貨膨脹嚴重,國民消費低迷等等都是美帝國主義以一種新的方式在進攻中國。
『捌』 人民幣意外貶值 新一輪匯率大戰誰是贏家
人民幣匯率繼續小幅貶值,從周線圖上看,已經是連續第五周小幅貶值了,這種走勢近年來罕見。截至12月8日收盤,在岸人民幣兌美元(CNY)下跌0.15%,報6.4179,創2011年來最低收盤水平。離岸人民幣也跌逾百點,跌幅0.19%,報6.4861。自8月11日人民幣一次性貶值2%後,全球媒體為之驚呼。那麼。美國是如何操作匯率這一國際戰略的最有力的武器呢?我在最新出版的《郎咸平說:你的投資機會在哪裡》一書中針對1971年至今的三次匯率大戰給予了全面的分析。
我們看看從2014 年到現在,主要國際貨幣相對美元的貶值幅度,我們反倒是最堅挺的,只貶值了5.5%,還有很大的貶值空間。
需要指出的是,大家不要從簡單的進出口數據看匯率,因為匯率從來不是由簡單的經濟數據決定的,它是最直接的政治!
舉例,1997 年的亞洲金融危機,美國讓我們貶值,我們沒有聽,堅持匯率穩定,幫助東南亞國家度過危機。2003 年以後,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和對外開放的擴大,美國又逼迫我們升值。理由是中國向美國出口大量廉價商品,搶走了美國的就業機會,致使美國出現巨額貿易逆差。美國威脅稱若人民幣不升值30% ~ 40%,將通過立法徵收中國進口商品27.5% 的關稅。最終人民幣升值了。因此我們要清楚地知道,匯率是美國手中的一個工具,這個工具是配合它自己的國際戰略的。
從1973 年3 月開始編撰以來,美元指數就是反映美元匯率的晴雨表。下圖中可以看出,從1971 年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以來,美元經過了兩輪完整波動,現在是第三輪,美元指數正在沖高的過程中。大家不要以為這是一條簡單的線,每一個周期的背後都是血淋淋的掠奪。下面我就為大家詳細分析這三輪匯率大戰是如何操作的。
第一輪匯率大戰(1971—1999 年),打擊拉美能源出口型國家
第一步(1971—1979 年),美元貶值27%,大宗商品價格上升,美元利率保持低水平。
從1971 年8 月尼克松宣布美元與黃金脫鉤到1979 年底,美元指數貶值了27%。大宗商品如石油、貴金屬、基礎原材料等價格飛漲。以石油為例,1970 年原油1.8 美元一桶,1974 年每桶10 美元,1979 年每桶20 美元,1980 年每桶突破30 美元。這個時期,拉美以出口原材料為主的經濟一片輝煌,以墨西哥為例,1970 年代墨西哥的經濟年均增長率達到了6.5%。
同時,美元利率保持低水平。1970 年初美元利率只有4%,1979 年達到11.2%。不要以為11.2% 的利率很高,1970 年美國通脹率最高達13.5%,同期美國國債利率為11%,這意味著即使購買債券每年也會損失2.5%。正是由於美元的低利率,以墨西哥為首的拉美國家大舉借入美元,墨西哥在這一時期債務總額增長近20 倍。
第二步(1979—1985 年),美元升值54%,利率大幅上升,大宗商品價格下跌,美元迴流。
1979 年底,美元指數從95 點一路上升,到1985 年的146 點,上升54%。1979 年,保羅·沃爾克任美聯儲主席以來,不斷提高利率,1981年6 月,聯邦基準利率調升到21.5%。一年後的1982 年7 月,美國通貨膨脹率從13% 下降到4%。大宗商品價格回落,原油價格從原來的30 多美元一桶一路跌到1986 年的10 美元一桶。同時美元大規模迴流,原因是美股回報節節攀升。道瓊斯指數從1979 年底的850 點一路上升到1985年底的1500 點,1987 年達到2000 點。
美元迴流、大宗商品價格下跌,這給拉美國家帶來了災難性的影響。墨西哥首先爆發危機。1982 年8 月12 日,墨西哥因外匯儲備不足,無法償還到期的268.3 億美元的公共外債,宣布無限期關閉匯兌市場。墨西哥之後,巴西、委內瑞拉、阿根廷、秘魯、智利等國也相繼發生還債困難,紛紛宣布終止或推遲償還外債,這就是當時震驚世界金融業的拉美債務危機。1982 年底,整個拉美地區的外債余額超過3000 億美元,其中阿根廷就佔930 億美元。1983 年,阿根廷需要將貨物和勞務出口的54% 專用於支付外債利息;巴西需要40% ;墨西哥需要35% ;智利和秘魯大約各需要33%。拉美陷入了著名的「失去的十年」。
第三步(1985 —1999 年),開出私有化葯方,美元重新開始貶值。
1985 年10 月,以解決拉美債務危機為由,美國財政部長詹姆斯·貝克在韓國漢城召開的IMF 和世界銀行第40 屆年會上提出了「貝克計劃」。該計劃要求,拉美國家必須私有化能源、鐵路、航空、通信等行業的國有企業,同時將自然資源、基礎設施私有化,實行徹底的貿易自由化、金融自由化。1990 年,美國政府、IMF 和世界銀行聯手,利用貸款的附加條件落實了這一措施,強制拉美國家進行新自由主義的經濟改革。
拉美國家大規模的私有化自此開始。1988 年,卡洛斯·薩利納斯當選墨西哥總統後首先掀起私有化浪潮,新政府拍賣酒店、航空、鋼鐵、製糖等國企。1990—1999 年,整個拉美500 強企業中,外資企業由1990年的149 家增加到1999 年的230 家。
我們以阿根廷為例。在1989 年改革前,阿根廷政府掌握著電信、石油、銀行等主要大企業。十年後,阿根廷政府幾乎賣光了戰略性行業的國有企業,包括開採油氣資源、通信、電力、公用事業以及核電站,甚至還有港口、碼頭、飛機場、火車站。國家掌握的僅剩下國家銀行、造幣局和電視台等少數企業。在1989—1999 年間,阿根廷 10 家最大企業中,有 7 家是跨國公司控股;全國 100 家大企業中,以阿資為主的企業僅剩 7 家。2000 年,跨國公司已控制阿根廷出口總額的 90.4% 和進口總額的 63.3%。1999 年阿根廷最大的國有企業——石油礦藏局 98.02% 的股份被賣給西班牙雷普索爾石油公司後,阿根廷90% 的燃料供應掌握在 4家外國公司手裡。
在私有化進程期間,拉美社會危機一再惡化。比如很多國家供水基礎設施私有化後,水價連續20 年上漲,超過一半的居民消費不起日用水。
『玖』 郎咸平:人民幣意外貶值 匯率大戰誰是贏家
人民幣匯率繼續小幅貶值,從周線圖上看,已經是連續第五周小幅貶值了,這種走勢近年來罕見。截至12月8日收盤,在岸人民幣兌美元(CNY)下跌0.15%,報6.4179,創2011年來最低收盤水平。離岸人民幣也跌逾百點,跌幅0.19%,報6.4861。自8月11日人民幣一次性貶值2%後,全球媒體為之驚呼。那麼。美國是如何操作匯率這一國際戰略的最有力的武器呢?
我們看看從2014 年到現在,主要國際貨幣相對美元的貶值幅度,我們反倒是最堅挺的,只貶值了5.5%,還有很大的貶值空間。
需要指出的是,大家不要從簡單的進出口數據看匯率,因為匯率從來不是由簡單的經濟數據決定的,它是最直接的政治!
舉例,1997 年的亞洲金融危機,美國讓我們貶值,我們沒有聽,堅持匯率穩定,幫助東南亞國家度過危機。2003 年以後,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和對外開放的擴大,美國又逼迫我們升值。理由是中國向美國出口大量廉價商品,搶走了美國的就業機會,致使美國出現巨額貿易逆差。美國威脅稱若人民幣不升值30% ~ 40%,將通過立法徵收中國進口商品27.5% 的關稅。最終人民幣升值了。因此我們要清楚地知道,匯率是美國手中的一個工具,這個工具是配合它自己的國際戰略的。
從1973 年3 月開始編撰以來,美元指數就是反映美元匯率的晴雨表。下圖中可以看出,從1971 年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以來,美元經過了兩輪完整波動,現在是第三輪,美元指數正在沖高的過程中。大家不要以為這是一條簡單的線,每一個周期的背後都是血淋淋的掠奪。下面我就為大家詳細分析這三輪匯率大戰是如何操作的。
『拾』 《郎咸平說:新帝國主義在中國》 讀後感
[《郎咸平說:新帝國主義在中國》 讀後感]
郎咸平在本書大膽提出「新帝國主義」的概念(書名就很明顯),《郎咸平說:新帝國主義在中國》 讀後感。他說,不管是輪胎特保案這樣的國際貿易糾紛,還是外國資本在中國的一系列並購動作,都是西方國家戰略在起作用,是「新帝國主義」盤旋在我們的上空。他指出,國內的水價、油價、糧價變動的背後,是外國資本和國家機器之間嫻熟而默契地配合。驅之不散的「新帝國主義」陰雲籠罩的不只是我們的幾個民族企業、幾個典型案例,而是中國整體經濟的未來之路。
記得周恩來總理說過一句話讓我崇拜了許久:「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從小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這些似乎很難理解這句話。有許多同學跟我說過,有的人說周總理這句話講得假,有人說講得好笑,有人說講得很偉大但卻無法理解。我承認,一個民族的自尊心和凝聚力的的確確是在戰爭爆發期間會降達到一個巔峰狀態,也就是借住了戰爭的這點性質,同時為了轉移由上世紀30年代資本主義金融危機,第二次世界大戰由少數資本主義發起並擴散到全世界。但,借鑒二戰後日本崛起的史實,我們可以看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需要強大的民族凝聚力作為國家發展的動力,才能持續、高效、迅速、和諧地發展下去,才能最終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讀後感《《郎咸平說:新帝國主義在中國》 讀後感》。
然而,我們不得不承認,由於中國教育制度的片面與缺陷,中國大部分學子從來都是為了讓爸媽開心、為了考上好的大學、為了滿足自己的自尊心和虛榮心而讀書,於是,盡管國際青少年奧林匹克競賽等國際性青少年競賽中我國青少年屢摘桂冠,但科研上的進步卻沒有與想像中相匹配的迅猛,經濟上近年來屢屢受國際上某些發達國家欺負,導致中國經濟社會近年來出現了諸如物價房價飆漲、人民幣匯率貶值等一系列危及社會政治經濟穩定繁榮的問題。
通過《郎咸平說:新帝國主義在中國》這本書,我深深認識到拯救國家,迫在眉睫。和平和發展是當今社會的兩大主題,但資本主義國家畢竟還一直掌握著這個世界的話語權、主動權,資本主義的凶惡陰險嘴臉絕不會因為二戰、冷戰的停止而消失,他們要的是市場、要的是錢,即使是沾著血的錢!在經濟戰爭這沒有硝煙的戰場,也有著同樣的道理:成者為王,敗者為寇。要改變世界格局,真正實現中華民族的強大,還有太長,太艱難的陸要走。
我們的擔子似乎很重。是的,《郎咸平說:新帝國主義在中國》很確切地告訴我,我們的任務的確很重!
作為經管類大學生的我們,有如此好的條件進行經濟學及其他學科的學習,似乎真的要努力做些什麼了。在祖國面臨危機時,我們怎還可以安然玩游戲?怎還可以昏天暗地地盡情享樂?我們是人,是社會中的人,是有責任的。並不能像禽獸一樣為所欲為。
〔《郎咸平說:新帝國主義在中國》 讀後感〕隨文贈言:【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農夫不會剝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長成種粒;單身漢不會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會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